笔趣阁 > 女帝师(全集) > 第187章 女帝师三(49)

第187章 女帝师三(49)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巳时已过,于是去定乾宫谢恩。路经益园,但见池边杨柳娇绿点点,如春困含情的眼。春光肆意铺陈,宫墙如红檀木轴,牢牢扯住无边无际的明媚。红梅与桃花争艳,争相熏染着春风。日华初展,天高云淡。

    我站在益园西南门的小池边看鱼。绿萼在我身旁道:“奴婢今早去长宁宫向王爷请安,王爷说他很好,请姑娘不必担忧。王爷还说四日后便要出宫,姑娘不必去送了。”

    指尖在沁凉的水面上点出交错的波光,小鱼儿一哄而散:“好。到时你代我去送一下。”

    绿萼道:“姑娘素日最关心王爷的,倒不送么?”

    我用丝帕细细揩干长甲中的池水,淡淡道:“王爷既不要我去送,我便不去。你代我去也是一样的。”

    绿萼道:“姑娘昨日也多喝了几杯,还要应付慧媛,今天该好生歇一日,何必这么着急去谢恩?”

    我笑道:“早一日谢恩便早一日上任。”

    绿萼道:“早一日上任便早一日受累。”

    我笑道:“颖妃娘娘就任劳任怨,她的好处我也要学一学才是。”绿萼不解,我却已加快了脚步,走出了益园。

    还未走进仪元殿,便在窗下听见东暖阁里传出女人和孩子的笑声。滴滴两声轻响之后,一个娇软的童声糯糯道:“儿臣刚才看到一架远望亭山黄玉雕,精致得很,父皇赐给儿臣好不好?”

    皇帝笑道:“有何不可?李演,你把那玉雕拿出来,送去华阳的鹿鸣轩摆上。”李演应了。

    忽见小简笑盈盈地迎了上来,轻声道:“大人来得正好,昱妃娘娘和两位公主来了,陛下正高兴。奴婢这就去通报,请大人稍待。”

    等候的工夫,只见李演亲自捧着玉雕出来,见了我忙交给小内监,端端正正向我作了一个长揖,道了万安。但见玉雕层层叠叠,陡峭处如刀削斧凿,精细处可见松针花蕊,光影一动,天然横纹化作累累波光,隐隐可见水边一簇山花的倒影。果然是珍品,华阳眼光甚好。我含笑还礼。李演没有再抬眼看我,只不动声色捧过玉雕,转身去了。

    走进西暖阁,只见皇帝和华阳、祁阳两位公主正伏在桌上数玻璃珠子,昱妃端立于祁阳公主身后。行礼谢恩已毕,皇帝拈着一颗淡绿色的玻璃珠笑道:“你刚才见到李演手里的玉雕没有?”

    我微笑道:“微臣见了,可说是稀世珍宝。”

    皇帝笑道:“才送过来,就被华阳就看中了。小丫头的眼光很刁钻。”说罢将玻璃珠子扔进藤匣。

    华阳扁扁嘴,正要说话,却听昱妃笑道:“朱大人的面色已经好多了。”

    我笑道:“多谢娘娘关怀。娘娘送来的燕窝玉机命人熬了粥,每日用作早膳,已连服了七八日了。”

    昱妃道:“燕窝最是滋阴补气的,不过要天天用、不能断才好。若漱玉斋不够了,只管派人来永和宫取,本宫这里尽有富余。”

    未待我道谢,却听华阳叫道:“还有孤!孤给玉机姐姐画了一幅像,姐姐觉得像不像,好不好?”

    我笑道:“玉机已将那画儿挂在寝室里,早晚相对,真是越看越像。这病也好得快些。”

    华阳指着祁阳笑嘻嘻道:“妹妹也画了几笔呢。”五岁的祁阳公主害羞地躲在姐姐身后。

    昱妃向皇帝道:“陛下,臣妾出来久了,恐晔儿不自在。臣妾该回宫了。”

    皇帝拍拍手道:“也好。华阳该回去收收心,过几日好读书。”

    华阳看看我,又看看皇帝,撒娇道:“儿臣想和父皇在一起。昱娘娘自己回宫看着三弟便是了。”

    这话有些失敬,昱妃却不以为忤,依旧淡淡笑着:“华阳若想见父皇,就快来读书。这样不是每日都可以向父皇请安,陪父皇说话了么?陛下和朱大人有国事要谈,公主还是先回宫为好。”

    皇帝亦道:“皇儿先回去,朕今天一定去永和宫用晚膳。”华阳无奈,这才抱起盛着玻璃珠的藤匣,随昱妃告退。

    一时东暖阁中只剩了我和皇帝两个人。只见他身着秋香色暗竹纹交领衬袍,衣带松松系着,领口露出中衣右衽上细密的回纹。长发束在头顶,没有挽起来,也没有戴冠。我从未见过他如此随意的模样,不觉有些尴尬,正要告退,却听他笑道:“你到御书房去坐一会儿,待朕更衣。”说罢自往寝殿中去了。

    案头堆积如山,挨着墙角堆了一溜尚未读过的奏疏。一个小内监正站在书案旁研磨朱砂,鲜红的墨条上绘着金色的流云,一团团历历分明,却又相互拉扯着,直到彻底沉入暗褐色的眉纹端砚之中。咝咝声响渐渐不闻,如活得太久的人已经不耐烦体味辰光的流逝。

    不多时,六个内官抬了三口樟木箱进来,两口放在御书房,一口抬进了御书房后为我预备下的狭长小书房。四个内官开了箱子,搬出几捧奏疏,依次堆在墙下。正呆看间,只听身后皇帝的声音道:“是不是太多了些?”

    我愕然:“什么?”

    皇帝指一指墙下:“那些奏折。”

    我叹息道:“陛下有大半个月没好好看奏折了。”

    皇帝嘿的一声:“你指责朕怠政。若说不出所以然来,朕要治你的讪谤君父之罪。”

    我连忙拜下,垂眸道:“这些奏折一列五十本,是陛下一天所看的数目。这里一共有二十二列,可见落下了二十二天的功夫。微臣从未在御书房中见过这样堆积如山的奏疏。”

    皇帝大笑:“平身。朕险些忘了,你破案的功夫不逊于施哲和郑新。只是你的书房也堆满了奏章,你看了么?”我摇了摇头。皇帝又道:“朕命你每天至少读五十封,只能多不能少。读完之后拟一篇概要,有精妙之处,也要摘抄呈览。”

    我盈盈拜下:“微臣遵旨。”

    小简在一旁赔笑道:“陛下,朱大人的身子才好不久,一日之中看那么多,恐身子吃不消。”

    皇帝笑道:“朱大人与朕‘黾勉同心’。勤劳王事,何可言乏?”

    “黾勉同心”本用以形容夫妇同心。他这样说,倒教我不知怎么回答了。我只得也用《谷风》中的一句答道:“‘行道迟迟,中心有违’[136],微臣惶恐。”

    皇帝笑着挥一挥手,小简便立刻带领众人退了下去。忽听皇帝又道:“一会儿若是颖妃来,就请她进来,旁人一概不见。”小简躬身应了。

    皇帝身着墨绿色长袍,只以青帻覆髻,一副家常闲适的模样。他自在书案后坐了,端起茶道:“华阳送给你的画像朕也看了,足有七八分像。连如意馆的画师都说,小小年纪能画成这样,甚是不易。”

    我微笑道:“公主殿下聪慧过人,绘画小技,自是难不倒。”

    皇帝道:“朕准她学习绘画,原本只是为了让她不耽于母丧。她专心起来,能少些伤心,朕也能安心。”

    我含一丝钦羡孺慕的笑意道:“陛下慈父心怀。”

    皇帝随意拿了一本奏折出来,圈点了几下,头也不抬地道:“前几天施哲和郑新来和朕说,宫女柴氏的二百两纸钞是后将军府所买,怎奈柴氏无论如何也不肯招,只得拿了陆府的管家去问。这才知道,陆家的小公子喜爱结交身负绝技的游侠隐逸,李九儿和柴氏便是其中两个,送她们纸钞原本只是稍稍资助,想不到她们竟敢行刺,实在是胆大包天。”

    我垂目看着鞋尖上淡紫色的丁香花,澹然一笑。施哲能查到此处,已比我想象中来得深入。虽不是陆府指使李九儿行刺,但也暗示李九儿乃是为了陆府而行刺我,已算功德圆满:“陆府深沐皇恩,想来不会知法犯法,还请陛下明察。”

    皇帝淡淡道:“张敖因贯高而降爵,霍氏因霍显而族灭。[137]何况陆府从前的总管张武还曾勾结河盗害死了你父亲。如此种种,难道就不问了么?”

    我恭敬道:“一切但凭圣裁,微臣不敢置喙。”

    皇帝道:“朕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十四节 双飞鸿鹄】

    心头有冰冷的恨意,我在袖中攥了攥拳,缓缓吸一口气道:“微臣以为春秋之义,疑罪从无,唯恐失人也。陛下用心西北,正是用人之际。陆将军国之爪牙,多有良谟,正堪大用。微臣岂可为一己之私而怪怨陆将军,使廷尉典法不公?更不敢思效张敖霍光之事。”

    皇帝搁笔叹道:“然而行刺之事,你受惊不小,若不彻查,只怕对你不公。”

    我的笑意转而柔和:“以国事为先,才是大‘公’。”

    皇帝微笑道:“好。你放心,你在朕的身边,再没人敢伤你。”

    心中竟也恢复了一丝暖意,毕竟整个宫里,除了他,还有谁能给我这样的承诺?唯有帝王权势,才是最坚实的屏障。我起身拜谢,复又问道:“不知那位搭救微臣的英雄,可寻到了么?周贵妃有消息么?”

    皇帝摇头道:“不但贵妃没有寻到,那位英雄也全无音信。”他微微叹息,“不过这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她既不愿露面,也不必勉强。她的弟子既肯救你,也许你们将来能相见也说不定。”

    想着那人镇定如山、轻灵似鸟、倏忽而来、瞬忽而去的气势,不觉心生向往。就这样呆了片刻,不觉地叹了口气。只听皇帝道:“好端端的,为何叹气?”

    我如实道:“微臣是想起那位英雄的丰姿,恨无缘相识,更不能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所以叹气。”

    皇帝笑道:“朕倒很羡慕他。能这样来去自如、闲云野鹤地过日子,朕就不如他多了。”说着重新拿过一封奏折,目光扫过,提笔圈点了两下。然而砚中的朱砂墨却有些干了,那鲜红的圈有一处便如裂帛的残丝一样张牙舞爪。

    我起身走到御案旁,正要拿起墨条和砚滴,却听皇帝头也不抬地道:“不必。让小简来。”

    我淡淡一笑,缩了手道:“是。微臣去唤简公公进来。”刚刚迈下书案,便听小简在门外朗声道:“启禀陛下,颖妃娘娘候见。”

    皇帝看了我一眼,我朗声道:“宣。”

    小简引着颖妃走了进来。但见颖妃身着胡粉色的广袖交领长衣,淡淡绯色萦绕周身,如透亮到极致的桃花,秀丽娴雅却光彩照人。彼此见过礼,颖妃笑道:“朱大人也在这里。只因连日事忙,没个喘气的时候,便没有亲自去漱玉斋看望大人,万望大人不要怪罪才好。”

    我笑道:“颖妃娘娘日理万机,玉机怎敢以区区微恙劳动玉趾?”

    颖妃的目中尽是关切的神色:“大人好了,本宫就放心了。”

    皇帝命小简研墨,自己走了下来,笑道:“爱妃来了定乾宫怎么只管问漱玉斋的事情?”

    颖妃薄施脂粉,淡扫娥眉,一张俏脸上满是精干与矜持。她淡淡一笑,欠身道:“臣妾许久没有见到朱大人了,一时失态,请陛下恕罪。臣妾今日求见,是禀告少府发钞之事。”

    我忙道:“既是国事,微臣不便与闻,微臣告退。”

    颖妃掩口一笑。皇帝道:“以后这里的奏折随便你读,还说国事不便与闻么?”又向颖妃道,“你说吧。”

    颖妃肃容道:“自咸平十七年整一年,内府发钞五十五万八千七十五两白银,其中京畿道买五万三千二百七十五两,秦汉道二万三千四百六十五两,河东道八万一千六百四十五两,河北道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一两,燕辽道七千九百〇一两,淮南道五万六千二百四十八两,浙福道八万五千四百三十二两,江南道十万三千七百五十五两,荆湖道四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两,成都道六万三千六百八十三两,广南道三万二千八百五十八两。兑付一十八万九千八百五十七万两,其中秦汉道——”

    皇帝笑道:“罢了,说了这些朕也记不住。可有上书么?”

    颖妃道:“早几日便上书了。”说着暗暗瞥一眼墙角堆叠入山的奏疏,“只怕陛下还没看过。”

    皇帝屈一屈指,道:“这新发的五十……六万两,内府根本用不了,都去往何处了?”

    颖妃道:“都是户部将新发的五十六万两银子都借了去,只怕还不够花。反倒是少府自旧年扩建了白云庵,前年在益园修了望思台,便再没动过土木。除却日常用度,便没有什么大支出,即便户部不支银子,还来的利钱加上新收上来的产业也已足够内廷开销。”

    皇帝赞道:“能不看账簿就把数目背得那么清楚的,也唯有爱妃了,不愧是朕的女度支。”

    颖妃又报了少府的开支总账,听得久了,不由得发呆。恍惚有一种错觉,大到天命所归、时势更迭,小到宗族盛衰、男女饮食,在这些温情或残酷的面貌背后,日夜流淌、潺湲不息的,便是这些刚硬得亟待吐出口的冰冷数字。它们无情得恼人,却容不得一丝错处;它们泛着铜臭,却是帝国之树赖以繁茂的沃土。

    蓦然想起五年前的夏夜,颖妃散发弄舟,邀我游弋金沙池上。她说:“钱者,无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我却说:“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

    如今颖妃所有,何止少府和后宫?通过“钱者”“易富贵”,她在慢慢掌控“人主之操柄”。往事如烟,恍如一梦。世事如灯影流转,终究是易珠最先达成了毕生的夙愿。

    皇帝和颖妃在书案前抵额交谈,并写写画画,我也没有在意。忽听皇帝笑道:“定是数目字难听得很,朱大人神游了。”

    我一惊,赧然一笑:“陛下恕罪,微臣自打出生以来,没有听过那么多银钱数字。颖妃娘娘口若悬河,心如算珠。微臣钦佩。”

    颖妃笑道:“这些不过是俗务,陛下不嫌烦,才会听臣妾啰唆两句罢了。”

    皇帝笑道:“国之俗务,哪怕如芥豆之微,也是大义所在。朕代天牧守,怎能不留心?且爱妃为国操劳,勋劳实高。”

    我淡淡一笑:“古人言‘虑为功首,谋为赏本’[138]。陛下圣明。”说罢盈盈一拜。

    皇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颖妃忧心数年,你却荒疏岁月。如今回来了,但凡遇到银钱上的事情,都可以和颖妃商量着办。”

    我恭敬道:“微臣领旨。”

    忽听小简轻声道:“启禀陛下,时辰到了,请更衣吧。”

    颖妃问道:“陛下要去哪里?”

    皇帝丢了笔,疾步走下书案,头也不回地道:“淮南侯病笃,朕要去看看。”话音未落,人已出了书房。小简丢下朱砂墨,脚不沾地地跟了出去。我和颖妃恭送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