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餐馆的秘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举一反三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举一反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晓秀身上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具有很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她读书,观察事物,总是带着问题读,带着问题观察;通过一件事她能想到好几件事。

    第二天夫妻俩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梁晓秀开场道:欧洲各国餐馆的菜单内容都不多,无非是几样菜:牛排、猪排、羊排、鱼、鸡、沙拉等。在饭店你只要告诉服务员,是要肉,还是鱼,或鸡就可以了,一份牛排就是主菜,配上一碗汤,两个面包,就是一顿饭。

    “晓秀,你想说明什么?”宋福禄不明白妻子为什么说老外的那些饮食。

    梁晓秀说,她每次开长途车,在高速路加油站的餐馆都点一份牛排。一块四两重的牛排看似不大,但绝对够吃,而且还特别抗饿。奥地利的烤羊排极棒。一份烤羊排约20欧元,量大,味道鲜美,极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晓秀,你跑题了。”

    梁晓秀说,欧洲餐馆的鱼远不如中国餐馆做得鱼那么好吃。欧洲的餐馆大都提供冷冻的鱼,做出来的鱼没有鲜美味道。

    “你说这些干什么?”

    “你别老打断我,你听我说下去。欧洲的蔬菜和肉与中国的蔬菜和肉有很大区别:用欧洲的蔬菜和肉做出的菜,与在国内做的饭菜口味都不同,没有中国菜的纯正味道。我发现主要原因是欧洲的主料和辅料与中国有区别,此外欧洲的饮用水也不同于中国的水。比如欧洲的牛肉和猪肉都是大牛、大猪的肉,一头猪产200公斤肉,一头牛产1000公斤肉,这么大的肉量当然味道不会太好。欧洲的蔬菜品种太少,只有土豆、洋葱、胡萝卜、大头菜、西红柿、黄瓜、蒜苗等几样蔬菜,而且这些蔬菜与中国同类蔬菜都不一样,吃起来口感比较生硬。”

    宋福禄承认梁晓秀说的有道理。

    梁晓秀说,欧洲人对中国有许多偏见,唯独在中餐上普遍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他们的中餐馆在里尔市有很高的声誉,绝大多数欧洲顾客都能接受中餐。事实上,来他们餐馆吃饭的老外不仅由法国人,还有不少其他欧洲国家的客人。通过那些客人的反馈信息,她可以肯定在其他欧洲国家开中餐馆也会受到欢迎。

    宋福禄静静地听着,没有再打断梁晓秀的话。

    梁晓秀说,老外在中餐馆吃上了瘾,那就意味着将来老外会成就他们要在欧洲大陆开的上千家中餐馆的生意,使得他们在欧洲有一个可靠的生存空间。新中国饭店开业两年多来,她接触了里尔市各界名流,无论是政界、学界、经济界人士,但凡尝过中餐的老外,都对他们的中餐赞不绝口。

    梁晓秀看宋福禄不再插话,便自问自答地说:

    中国的美食佳肴给老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有些老外就特意到他们的餐馆就餐,享受中餐的美味。那些精于此道的老外现在甚至能辨别正宗的中餐了。他们吃了新中国饭店的中餐后,一直认为那才是纯正口味的中餐。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提供的确实是正宗的中餐。我们没有特意做适合老外口味的改良型中餐。

    我们就是要告诉所有的老外顾客:口味纯正的中餐就在新中国饭店。他们要想品尝正宗的中餐,那就得来新中国饭店大饱口福。

    事实证明中餐对老外是有很大诱惑力的。

    中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在欧洲产生一定影响。我们肩上的任务就是在欧洲推广中餐,让欧洲人喜欢吃中餐。我们出国前以务农为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训练,没有什么特长,在欧洲除了开中餐馆以外,没有其它谋生手段和机会。

    宋福禄点点头,暗暗想梁晓秀这些大实话说得好,看来她没有误入歧途。

    梁晓秀继续说,开餐馆虽然辛苦,但温饱有余;如果经营得当,收入相当可观。辛苦、劳累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那一点儿苦、那一点儿累,算什么呢?

    中国人什么苦没受过?中国人怕过累吗?为了生存,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中国人可以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以克服千难万险。表面看来,开餐馆没什么社会地位,但是他们无形中向欧洲人长年累月地推广了中餐,并以餐饮的形式连带着传播了中国的文化。

    值得称赞的是,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已经在欧洲落地,生根,开花,正等着结果呢。

    什么叫开化结果?就是大把、大把地赚到欧洲人口袋里宝贵的欧元。在欧洲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甚至在偏远的小镇里都应该开一家中餐馆。我们不仅以开中餐馆谋生,还要用中餐“占领”欧洲各国、各城市、各小镇的最佳地理位置,毫不客气地坐收洋人的金银财宝。

    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民众做到了这一点?一个都没有!

    “晓秀,你说的太好了!你终于回到了正路上了。”

    梁晓秀其实还没有说到最要紧处呢。

    她说,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遍布全世界,餐馆数量极多,形成了规模效益,但是美国人还没有深入到欧洲的各个角落。他们在未来10年、20年中要做的事,就是让中餐馆在欧洲遍地开花,在数量上超过美国的连锁餐馆。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在欧洲开设1000家中餐馆。以荷兰和比利时为例,两个国家虽然你都不大,但因为富有,他们在每个国家开100家中餐馆绝对没问题。

    梁晓秀的宏伟计划给了宋福禄很大信心,他注视着妻子的眼睛,听她往下说。

    麦当劳和肯德基有多少家?梁晓秀自问自答: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数量,但肯定有很多家。

    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走的是集团化、正规化、大规模生产的道路;而我们的中餐馆要走的是分散化、个性化、小规模生产的道路。美国在欧洲开麦当劳有一个原则:要进入一个城市,首先这个城市要有一定的规模和人口。我们中餐不管这些,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必要开一家中餐馆!这就好比打仗,规矩多了,反而打不胜。怎么能消灭敌人,就怎么打。军队的优劣不仅在于装备,还在于会不会打仗。打胜,就是英雄好汉。麦当劳是正规军,中餐是游击队。但以餐饮的影响而论,美国在欧洲的餐饮早晚要败在中餐手下,其影响也远不如中餐的影响大。我现在虽然无法得到美国餐馆的利润数据,但通过我们餐馆的盈利情况看,我们将来建连锁店,可以断定:我们中餐的盈利会远远大于美餐的盈利。

    宋福禄这时才插话问为什么中餐盈利会大于美餐。

    梁晓秀回到说,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一,中餐馆数量多,分布广,几乎没有空白市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欧洲几千人口的小镇都能看到中餐馆,但绝对没有麦当劳或肯德基的身影。二,华人的劳动力占有先天优势,夫妇两人一个在后厨,一个跑堂,就能应付一家小餐馆。如果餐馆规模再大一点,华人的子女会帮父母打理餐馆。规模再大一点的餐馆,有那么多中国留学生可以雇佣,此外还有家乡的亲朋好友,而这些费用远低于正规军美国餐馆的人员费用。三,中餐和西餐的用料不一样,华人精打细算,为餐馆节省了大量资金。而美国人在所有这方面的开销都需要实打实地投入资金。最后,华人华侨的工作时间可以无限延长,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而美国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钟点的。

    梁晓秀继续说,他们这些普普通通开餐馆的华人在当地过的日子远不是欧洲一般中产阶级所能相比的。按照人的基本生存规律和经济规律判断,一个行业的优劣首先表现在盈利上,换言之,能赚到钱的生意就是好生意。这个规律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所以她赞同宋福禄的意见,将来孩子即使在欧洲上了大学,拿到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毕业后照样子承父业──开餐馆。不是他们找不到其它工作,也不是他们不愿意做其它工作,而是他们根本就瞧不上在洋人公司每月所挣的二、三仟欧元。他们在一般中等规模中餐馆,一个月至少能拿到1万欧元,而这个数目是欧洲企业高管或政府部长级的高官才能挣到的数目。

    中餐馆是赚钱的好生意。中餐已经吊起了欧洲人的胃口。欧洲人还会一如既往、心甘情愿地在中餐馆掏腰包。

    世上什么事最大?吃饭的事最大。一日三餐,各国都一样。中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再加上中国美食的世界性声誉,毫不客气地让欧洲人往外掏腰包。

    “说得好,晓秀!”

    “我想,将来撰写世界史的学者应该对中餐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提上浓重的一笔。”

    “是应该提一笔,如果没人写,晓秀,你来写,我支持你!”

    梁晓秀话锋一转,说欧洲的奢侈品和时尚用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也是欧洲向世界炫耀的“资本”。欧洲为世界制定了奢侈品和大牌产品的标准和价格。全世界有钱阶级都购买欧洲的这些产品,这使得外向型经济的欧洲拥有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他们属于外来人,他们不在奢侈品领域与欧洲人一争高低,而要另辟蹊径,那就是把中餐馆开好,用中餐馆来和欧洲的著名企业竞争,看谁挣得钱多。

    行行出状元,厨师行业也出会状元,也会有大老板。

    欧洲的奢侈品的价格动辄上千、上万,甚至数十万欧元。中餐馆的菜品永远也不会有那么高的价格,但是他们要以量取胜,在盈利方面超过欧洲同行,超过一些著名的欧洲企业。

    梁晓秀说完了,宋福禄想了一会儿问道:“晓秀,你说了半天我听明白了:我们的餐馆还没有形成规模,发展速度还不够快,这是你想说的话题吧?”

    “我是想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壮大。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发展,我们要跨越式地发展。捷足先登、步步领先,这是我们新中国饭店的座右铭。”

    宋福禄认为捷足先登、步步领先8个字用得好,确实应该成为他们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