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魏玛小城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晓秀旅行的下一站是德国文学圣地魏玛。她一直向往那个文学圣地。她上中学时就知道魏玛,如今前来魏玛,她既激动又兴奋。魏玛的名字与席勒和歌德相连,因沾上席勒和歌德的荣光而世界闻名。
在开往魏玛的路上,布朗说他没去过魏玛,对那个地方不熟悉,恐怕没法给梁晓秀讲解魏玛。梁晓秀说魏玛是德国古典文化的心脏,她可以为他们讲解魏玛,讲解歌德与席勒。
“你去过魏玛,梁小姐?”布朗问道。
“我没去过们魏玛,但魏玛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一个位置,那是因为歌德和席勒,他们俩是德国文化巨人,有世界性的影响。这次在魏玛,我要感受魏玛,看看德国伟人是怎样影响德国的。”
布朗说,德国人对歌德和席勒很看重,把他们视为德国国宝。
米拉问梁晓秀她在法兰克福时向布朗提出格林兄弟,让他讲解,她那是为什么不提歌德和席勒的名字呢?
梁晓秀说由浅入深,她把比较艰难的问题留在后面让布朗回答。
布朗说梁小姐的要求太高了,不过他将竭尽全力回答她的问题。
梁晓秀说,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什么事都要求严格。
魏玛终于到了。这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根本不像一个文化重镇。魏玛城位于德国图林根州,人口只有6.5万。如果没有歌德和席勒,这个小城根本不可能闻名世界。
梁晓秀十分喜欢魏玛,觉得这个小巧玲珑的城市至今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处能感受到德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意境。
她主动担任了布朗和米拉的向导,给他们讲解说,魏玛是德国文学、艺术、音乐和历史之都;这是因为它沾上了像歌德和席勒这样伟大人物的荣光。
举世公认,歌德和席勒是有世界性影响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他们两人文学活动的圣地就是魏玛城。1775年歌德从法兰克福抵达魏玛时,这座小城只有6000人。那时的魏玛是一座多么安静、多么适合文学创作的城市呀!歌德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一直到去世。这个地方给了他安宁和力量,也给了他物质上的满足,使他得以安心创作,抒发他的感情。
布朗和米拉都夸奖梁晓秀的讲解非常好,具有文学色彩。
梁晓秀说,他们在法兰克福参观了歌德故居,但在那里似乎感受不到歌德的力量和影响。歌德虽然出生在法拉克福,但他的文学活动主要发生在魏玛,所以魏玛才是他的故乡。她对歌德的文学活动做过考察,唯一的遗憾是她还不能用德语讲解魏玛。
歌德故居是所有到魏玛的访客最感兴趣的一个景点。
除了歌德故居外,在小小的魏玛城还有24个博物馆和纪念场所,其中14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保护文物。正因此,魏玛才凸显了它的文化分量和历史价值。
梁晓秀仔细观看了歌德故居。解说员告诉她无论是歌德的工作间、图书室,还是私人房间的物品,没有任何东西有别于歌德所生活的年代。一切如旧:看起来好像房子的主人刚刚离开屋子。
她站在歌德的图书室,也感觉歌德好像刚刚离开。
歌德的图书室内有6000多本藏书,似乎每一本书上都有他翻阅过的手印。早在19世纪,歌德就被称为欧洲最伟大的作家,其地位一直没有改变。
歌德给梁晓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歌德的一些作品,如今她本人就在歌德故居徘徊,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读原版歌德的书籍。只有读懂了歌德,才能读懂德国。既然德国人认为文化高于政治,那么她就应该从文化入手解读德国。戛纳别墅地下室图书室有藏书4万册,其中有8000多册德文书,远远超过歌德当年的藏书,足够她阅读一生。
距离歌德住处不远,是席勒的住所。
梁晓秀在这里读到一段文字:席勒在这里创作了《威廉?退尔》等经典作品。席勒和歌德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他们的创作。席勒敦促歌德完成了他毕生创作的伟大作品《浮士德》;而歌德促成了席勒戏剧在如今的德国国家剧院的演出。席勒在德国戏剧文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莎士比亚士在英国戏剧文学史上地位。他的《华伦斯坦》被认为是德国戏剧文学最好的剧本。
席勒与歌德的友谊保持了10年,期间两人来往的信件达1000封。席勒是德国文化、民族思想的先行者,也是世界闻名的大师级文学家。
她站在席勒住所内,仿佛在和席勒对话。
她还看到一段介绍席勒的文字,有德文、英文和法文三种文字。她看了法文说明文字。
1802年席勒写道:“德国的伟大不在政治权利而在文化。”
席勒的这句话她读了觉得不可思议,琢磨不透。她问布朗怎么解释这句话。布朗回答不上,她便问解说员。
解说员说,席勒并非信口开河:德国文化早已渗透到德国人骨髓里,在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处世哲学方面都有所表露,而这种表露在许多情形之下是无意识的流露。而政治权力随着政治家的沉浮而消失:人们并不记得德国有多少皇帝、国王、大臣、总统、总理,但却记得席勒的名字。这就是文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她问道:“那么文化目前在德国的地位如何呢?”
解说员说:“地位很高。德国人非常重视文化,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她认为解说员的那句话说得非常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解说员还介绍说,1805年,席勒因病去世时还不满46岁。临终前他说,他整个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是和歌德的交往而不是婚姻。
她问道:“席勒为什么这样说呢?”
解说员说:“因为他们的友谊使他们都获益一生。年长席勒10岁的歌德比席勒多活了近30年。这两位德国文学界的伟人给德国、给世界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照耀着德国的文化与艺术,成为德国人的骄傲与精神寄托;而他们那种诚挚的友谊又令人感动至深。”
她想:人生能有一大知己,的确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谁是她的知己呢?至今她还没有遇见一个知己。她认为她的知己早晚会出现,现在还不到火候。宋福禄虽然是她丈夫,但他们并没有精神上的共同语言。
那位中年男性德国解说员非常认真,他看梁晓秀对席勒那么感兴趣,便告诉她每年有300-400万游客光顾魏玛。数百万游客来魏玛,是为了看歌德与席勒,两位伟人虽然早已谢世,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他们的文化遗产还在。在德国其他城市人们看不到如此密集的博物馆,也不能感受到魏玛这样随处可以呼吸到的那么多历史和文化气息。游客们徘徊在魏玛的大街小巷中,感受德国的古典主义,感受这里的天才和精神。
梁晓秀与解说员有同感:倘若没有歌德和席勒,魏玛永远不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之都;倘若没有歌德和席勒,今日的德国也就没有可以向世界炫耀的文化资本了。
解说员说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德国旅游官员认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未来旅游发展不变的前景。
魏玛给梁晓秀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认为德国自歌德和席勒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象他们那样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这是时代的原因。在当代,德国没有出现大文豪、大诗人,德国的土壤似乎也不适应大文豪生存。
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古典文学胜过当代文学。
他们在魏玛小城住了二天,梁晓秀有时独自一人在清晨走出旅馆的房间,到街道上散步。她喜欢这种安静祥和的气氛,喜欢魏玛的宁静。
歌德和席勒的两个故居,她参观了三遍,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她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德国出现歌德和席勒那样的人物,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呢?她认为歌德和席勒的文学成就高于法国文学大师的成就,歌德和席勒不仅是大文豪,还是伟大的学者。
魏玛人口当初只有6000人,但歌德却能在这里居住半个多世纪,这说明魏玛对歌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成就了他的伟业。
梁晓秀感叹歌德故居保护得那么完好:200年时间居然没有多少变化,与歌德在1775年从法兰克福迁居魏玛时的情景几乎一样。从歌德藏书来看,6000本藏书并不算多;但在当时那算是很多书了。她扫了一遍那些藏书,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学术著作。
她问布朗为什么在现代没有出现像歌德和席勒两人那样的友谊。
布朗说不好,只说恐怕是因为时代的缘故。歌德和席勒毕竟生活在200年前,那个时代与当代相比,有很大区别。
梁晓秀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友谊很兴趣,他们在10年中,两人通信达1000封,平均每年写100封信。倘若没有极深的友谊,他们不可能那么密集地写信,更不会坚持10年之久。
席勒在100多年前说出的名言——德国的伟大不在政治权利而在文化,在梁晓秀看来就是德国近代史的真实写照。
布朗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变化:今日的德国不同与往日的德国。
梁晓秀说,不管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多大变化,但是一个民族本质的东西不会轻易消失。她在魏玛参观歌德和席勒的故居,她感觉到了文化的力量,感觉似乎快要触摸到德国人的思想了。德国人是一个很独特的民族,她感兴趣的是德国人的创造力。
布朗说,德国的好地方很多,他们要接着往下看,下一站到德国最漂亮的城市德累斯顿游览。
梁晓秀旅行的下一站是德国文学圣地魏玛。她一直向往那个文学圣地。她上中学时就知道魏玛,如今前来魏玛,她既激动又兴奋。魏玛的名字与席勒和歌德相连,因沾上席勒和歌德的荣光而世界闻名。
在开往魏玛的路上,布朗说他没去过魏玛,对那个地方不熟悉,恐怕没法给梁晓秀讲解魏玛。梁晓秀说魏玛是德国古典文化的心脏,她可以为他们讲解魏玛,讲解歌德与席勒。
“你去过魏玛,梁小姐?”布朗问道。
“我没去过们魏玛,但魏玛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一个位置,那是因为歌德和席勒,他们俩是德国文化巨人,有世界性的影响。这次在魏玛,我要感受魏玛,看看德国伟人是怎样影响德国的。”
布朗说,德国人对歌德和席勒很看重,把他们视为德国国宝。
米拉问梁晓秀她在法兰克福时向布朗提出格林兄弟,让他讲解,她那是为什么不提歌德和席勒的名字呢?
梁晓秀说由浅入深,她把比较艰难的问题留在后面让布朗回答。
布朗说梁小姐的要求太高了,不过他将竭尽全力回答她的问题。
梁晓秀说,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什么事都要求严格。
魏玛终于到了。这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根本不像一个文化重镇。魏玛城位于德国图林根州,人口只有6.5万。如果没有歌德和席勒,这个小城根本不可能闻名世界。
梁晓秀十分喜欢魏玛,觉得这个小巧玲珑的城市至今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处能感受到德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意境。
她主动担任了布朗和米拉的向导,给他们讲解说,魏玛是德国文学、艺术、音乐和历史之都;这是因为它沾上了像歌德和席勒这样伟大人物的荣光。
举世公认,歌德和席勒是有世界性影响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他们两人文学活动的圣地就是魏玛城。1775年歌德从法兰克福抵达魏玛时,这座小城只有6000人。那时的魏玛是一座多么安静、多么适合文学创作的城市呀!歌德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一直到去世。这个地方给了他安宁和力量,也给了他物质上的满足,使他得以安心创作,抒发他的感情。
布朗和米拉都夸奖梁晓秀的讲解非常好,具有文学色彩。
梁晓秀说,他们在法兰克福参观了歌德故居,但在那里似乎感受不到歌德的力量和影响。歌德虽然出生在法拉克福,但他的文学活动主要发生在魏玛,所以魏玛才是他的故乡。她对歌德的文学活动做过考察,唯一的遗憾是她还不能用德语讲解魏玛。
歌德故居是所有到魏玛的访客最感兴趣的一个景点。
除了歌德故居外,在小小的魏玛城还有24个博物馆和纪念场所,其中14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保护文物。正因此,魏玛才凸显了它的文化分量和历史价值。
梁晓秀仔细观看了歌德故居。解说员告诉她无论是歌德的工作间、图书室,还是私人房间的物品,没有任何东西有别于歌德所生活的年代。一切如旧:看起来好像房子的主人刚刚离开屋子。
她站在歌德的图书室,也感觉歌德好像刚刚离开。
歌德的图书室内有6000多本藏书,似乎每一本书上都有他翻阅过的手印。早在19世纪,歌德就被称为欧洲最伟大的作家,其地位一直没有改变。
歌德给梁晓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歌德的一些作品,如今她本人就在歌德故居徘徊,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读原版歌德的书籍。只有读懂了歌德,才能读懂德国。既然德国人认为文化高于政治,那么她就应该从文化入手解读德国。戛纳别墅地下室图书室有藏书4万册,其中有8000多册德文书,远远超过歌德当年的藏书,足够她阅读一生。
距离歌德住处不远,是席勒的住所。
梁晓秀在这里读到一段文字:席勒在这里创作了《威廉?退尔》等经典作品。席勒和歌德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友谊也促进了他们的创作。席勒敦促歌德完成了他毕生创作的伟大作品《浮士德》;而歌德促成了席勒戏剧在如今的德国国家剧院的演出。席勒在德国戏剧文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莎士比亚士在英国戏剧文学史上地位。他的《华伦斯坦》被认为是德国戏剧文学最好的剧本。
席勒与歌德的友谊保持了10年,期间两人来往的信件达1000封。席勒是德国文化、民族思想的先行者,也是世界闻名的大师级文学家。
她站在席勒住所内,仿佛在和席勒对话。
她还看到一段介绍席勒的文字,有德文、英文和法文三种文字。她看了法文说明文字。
1802年席勒写道:“德国的伟大不在政治权利而在文化。”
席勒的这句话她读了觉得不可思议,琢磨不透。她问布朗怎么解释这句话。布朗回答不上,她便问解说员。
解说员说,席勒并非信口开河:德国文化早已渗透到德国人骨髓里,在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处世哲学方面都有所表露,而这种表露在许多情形之下是无意识的流露。而政治权力随着政治家的沉浮而消失:人们并不记得德国有多少皇帝、国王、大臣、总统、总理,但却记得席勒的名字。这就是文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她问道:“那么文化目前在德国的地位如何呢?”
解说员说:“地位很高。德国人非常重视文化,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她认为解说员的那句话说得非常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解说员还介绍说,1805年,席勒因病去世时还不满46岁。临终前他说,他整个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是和歌德的交往而不是婚姻。
她问道:“席勒为什么这样说呢?”
解说员说:“因为他们的友谊使他们都获益一生。年长席勒10岁的歌德比席勒多活了近30年。这两位德国文学界的伟人给德国、给世界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照耀着德国的文化与艺术,成为德国人的骄傲与精神寄托;而他们那种诚挚的友谊又令人感动至深。”
她想:人生能有一大知己,的确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谁是她的知己呢?至今她还没有遇见一个知己。她认为她的知己早晚会出现,现在还不到火候。宋福禄虽然是她丈夫,但他们并没有精神上的共同语言。
那位中年男性德国解说员非常认真,他看梁晓秀对席勒那么感兴趣,便告诉她每年有300-400万游客光顾魏玛。数百万游客来魏玛,是为了看歌德与席勒,两位伟人虽然早已谢世,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他们的文化遗产还在。在德国其他城市人们看不到如此密集的博物馆,也不能感受到魏玛这样随处可以呼吸到的那么多历史和文化气息。游客们徘徊在魏玛的大街小巷中,感受德国的古典主义,感受这里的天才和精神。
梁晓秀与解说员有同感:倘若没有歌德和席勒,魏玛永远不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之都;倘若没有歌德和席勒,今日的德国也就没有可以向世界炫耀的文化资本了。
解说员说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德国旅游官员认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未来旅游发展不变的前景。
魏玛给梁晓秀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认为德国自歌德和席勒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象他们那样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这是时代的原因。在当代,德国没有出现大文豪、大诗人,德国的土壤似乎也不适应大文豪生存。
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古典文学胜过当代文学。
他们在魏玛小城住了二天,梁晓秀有时独自一人在清晨走出旅馆的房间,到街道上散步。她喜欢这种安静祥和的气氛,喜欢魏玛的宁静。
歌德和席勒的两个故居,她参观了三遍,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她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德国出现歌德和席勒那样的人物,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呢?她认为歌德和席勒的文学成就高于法国文学大师的成就,歌德和席勒不仅是大文豪,还是伟大的学者。
魏玛人口当初只有6000人,但歌德却能在这里居住半个多世纪,这说明魏玛对歌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成就了他的伟业。
梁晓秀感叹歌德故居保护得那么完好:200年时间居然没有多少变化,与歌德在1775年从法兰克福迁居魏玛时的情景几乎一样。从歌德藏书来看,6000本藏书并不算多;但在当时那算是很多书了。她扫了一遍那些藏书,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学术著作。
她问布朗为什么在现代没有出现像歌德和席勒两人那样的友谊。
布朗说不好,只说恐怕是因为时代的缘故。歌德和席勒毕竟生活在200年前,那个时代与当代相比,有很大区别。
梁晓秀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友谊很兴趣,他们在10年中,两人通信达1000封,平均每年写100封信。倘若没有极深的友谊,他们不可能那么密集地写信,更不会坚持10年之久。
席勒在100多年前说出的名言——德国的伟大不在政治权利而在文化,在梁晓秀看来就是德国近代史的真实写照。
布朗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变化:今日的德国不同与往日的德国。
梁晓秀说,不管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多大变化,但是一个民族本质的东西不会轻易消失。她在魏玛参观歌德和席勒的故居,她感觉到了文化的力量,感觉似乎快要触摸到德国人的思想了。德国人是一个很独特的民族,她感兴趣的是德国人的创造力。
布朗说,德国的好地方很多,他们要接着往下看,下一站到德国最漂亮的城市德累斯顿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