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渐变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好照看将头。。用最好的药物和饮食。”
周淮安斩钉截铁的对着来自第三辎重大队的医生道。
“我会定期过来查看的。”
而对于周淮安来说,他现在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在王蟠陷入昏迷之前,他亲口完成了名正言顺的权力交接,这也意味着周淮安可以理直气壮的用“丁会党羽的嫌疑”,来清理军队内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不一定要杀人只要牵扯上嫌疑,将其边缘化和无力化就好了。
还有就是用“为将头报仇”的名义,对地方进行新一轮的追索和清算;毕竟从情理上说,是有他们的配合下,才能算计到将头王蟠的;顺带对潮、循两州境内驻防的别部义军势力,进行一轮清理和兼并。
而坏消息是,这次事件背后的水深的很,深到有直接来自大将军府方面的参与其中;根据义军抓获的相关人等的审讯和拷问,虽然他们各自所知的事情有限,但是还是拼起来了大概的事情因由。
最初的起因就是怒风营在岭东各州让人出乎意料的表现和成果;王蟠带领的这只新弱偏师,不但没有被地方此起彼伏的骚动和变乱,给拖垮或是严重削弱,反而应时而起的做出许多功绩和事情来;这就让派系林立的义军上层之中,有人开始惦记上了。
因为按照如今黄巢麾下各路义军的体制,其实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十七老营和各率为首,从北地南下的基本盘,由黄巢所设立的大将军府,统一提供通常意义上的大致衣粮甲械物用所需;然后从攻打官军和抄掠地方过程中获得战利品作为日常的补充;虽然有着各自宗族、乡党为渊源的派系和山头,但是作战的时候也要接受黄巢为首的指派和调配。
另一大类,则是沿途投奔和聚附而来的成建制外围和地方武装;他们的成色和编制就有些明显的良莠不齐了,许多就连基本的武器都没法配齐;除了定期的拨付粮草之外,其他的一切就要靠自己去缴获和筹备了,往往是直接划定一块区域令其自己去想办法维持。
而大将军府对他们的约束力就远远不如前者,甚至有些任其自生自灭的意味;因此在编制和人事上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反正只要能确保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拉出足够的人头或是提供相应的物资就形了。
而最初重建起来的怒风营就恰好介于这两者之间了,因为它既是大将军府支持下供粮的编制,又有地方自取的便宜之便。这原本到还没有什么,只是临时过渡性的权宜之策,就和其他一些零散的义军外围一样;虽然有些异议之声,但都无关轻重的被忽略过去了。
但是随着怒风营所属在纷乱不止的岭东,令人意外的风生水起壮大起来,而以一支足有三四千人规模的地方势力,重新获得大将军府的关注和委任之后,事情就开始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因此,原本留在大将军府下听事的前头领丁会,就是某些人派回来先下手为强式的,夺取怒风营主导权的代表。因为如今的怒风营在大将军府內并没有明确的上级归属,却有在地方成为独立小山头的趋势,但是相应义军中的根基和人脉,却相当的浅薄到可说是几乎略等于无。
故而按照对方的预期和打算,如果能够成功夺权的话,就会以怒风营的名义主动要求,成为某一路义军山头麾下的附庸,而以既成事实在大将军府內进行讨教还价,为当事人等谋取相应的利益。
但是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起码还有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义军体制内的基本底线和不能公开撕破脸的框架下,明争暗斗和拉锯渗透的一番,才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最不济也能从实力壮大起来的怒风营,拉走一部分人马和地盘而使其重新被削弱掉。
但是自己带回来的那一艘贡船上的收获,却成了这些人最终下定决心铤而走险的,支持丁会紧锣密鼓的立即进行夺权的催化剂和契机。虽然这艘贡船上最有价值的顶层甲板上和第四层舱室部分,都已经被周淮安给挑选出来了,但是剩下的大部分宝货经过七折八扣的入到公账上,依旧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而不由人不动心起来进行图谋。
在通过丁会夺取了怒风营控制权之后,也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进项和补充了。所以在这么一笔巨大的诱惑之下,对方也不惜血本派出了麾下的精干人马,来协助丁会武力夺权的行事以确保万无一失。
非但如此,对方还双管齐下的采取了另一方面的针对性手段。通过大将军府新派遣到循州的清田使者和屯守官,直接在当地接风和招待的宴席,直接给前去的将头王蟠设局扣拿之;以确保怒风营中没有能够丁会分庭抗礼的存在。
当然了,按照城中被俘获那些人屎尿齐流之下的说法,他们并没有打算伤害王蟠的性命,只是想藉此把他放倒扣押下来;直到潮阳城方面丁会做成既成事实,就万事大吉了。然后会把他押送往广府方面,晓以利害得失而给谋取一个虚衔作为补偿了事。只是后来事情出了意外,才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云云。
尽管如此,对方能够从官面上和私底下所动用的能量和资源,还是让周淮安有些细思恐极起来,尤其是自己北上韶州协力的事情,也有可能出自对方策划和运作的情况下。
因此,如今虽然解决了怒风营的内乱和危机,却也伤到了根本元气;又摊上这么一个已经撕破脸而不惜兵戎相见的强力对头,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了。
另一方面,则要看广府方面的反响和应对了。虽然目前周淮安已经基本统一了全军的心思和态度,也拿到名正言顺行事的权宜;但是接下来不惜与其他义军所部火拼是一回事,但是公然对抗来自大将军府的权威,又是另一回事了了。
从这一点上说,怒风营是在太过缺乏相应的基础和底蕴了。以至于在大将军府内根本没有消息来源和通风报信的渠道,只能寄希望于昔日结识的曹师雄等人,有偿代价的能够旁敲侧击到一些东西。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番的前往来回都要好几天才能看到的结果,他得先梳理和整顿好内部的事情,同时控制住目前地盘內的局面再说。比如驻留在长乐县境内相对友善的朱存所部,周淮安就没有打算动他,反而给送过去价值上千缗的绢帛,算是转呈给他上官的馈礼。
然后派出专门的劳役大队,将长乐县东北群丘山口之间,建立在三岔路口上的废弃市关,给重修和扩建起来而用木墙进行加固和封锁,以抽税和查防奸细流窜为由,作为西向第一道的外围警哨和据点。
正所谓是明面上的斗争和私底下的防备,两手都要抓紧两手都要过硬,才有可能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却依旧申诉不过对方,而招致来自广府方面的质责和追究。所谓人心的黑暗面与私欲,他在非洲大陆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
有的时候为了所谓的顾全大局和对自己更有利的立场,牺牲掉正确的事情和已经分明的是非曲折,也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屡见不鲜的事情;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些来自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或又是国内那些鼓吹者要事事向国外看齐的同行们;
他们嘴巴上喊的都是冠冕堂皇的独立、自由和公正立场,做的都是“政治正确”或是维护背后利益集团,而用有所选择的真相来诱导受众认知,获得他们想要的舆论和氛围。
另外,让王蟠变成这样的主要几个罪魁祸首,都已经在循州城内顺手抓住了,但是接下来怎么处置就有些让人为难了。他们毕竟是以大将军府名义派过来了,如果事情有所不对的话,那就只有公审后杀掉祭旗了。
。。。。。。
而在数日之后的广州城内。
随着持续不断的时疫流传,不但行人变得越发稀少,就连驻留在城中的义军营地,也被相继挪出了城区;而只剩下一些外郭和内城墙上,最基本的驻防和力量,甚至就连街头的巡哨,都明显减少了数量和批次了。
然而,在番山与禺山之间清清冷冷的主街上,突然飞驰过一行人马,而踢踏声声的径直前往内城所在而去,最终又大都督府/大将军府门前落马,而随着一名国脸蚕眉的将领鱼贯而入。
然后他们随即在牌楼后的大门被人拦了下来,一名身穿夹袄和抱肚的门尉,颇为恭敬的对着这名很有些老成干练将领道:
“还请邹郎将留步则个,新近黄王有令。。”
“为防军府中人多口杂,出入的将佐扈从,皆要留在门内静候。。自有茶水招待。。”
“竟是如此,也罢。。”
邹郎将不由将蚕眉挑了挑,对左右摆了摆手就被引了进去。
然后他穿过二门、三门和曲转的回廊,来到了一个主院外例行等候的偏厅内。邹郎将方才在一张胡床上坐下,端起送上来的茶盏,就讲一个身影匆匆的推门闯了进来,用一种急促而低抑的声音道。
“老邹,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难不成,不晓得你的事情已经发了么。。”
“竟是如此。。多谢李主事提醒了。。某家必有厚报。”
顿时惊得邹郎将猛然站了起来,却连茶盏都打翻在一边了。
“快换了行装,随我从边门走出去吧。。”
李主事却是脸色忧急的催促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这时候,远处已经传来了连片甲叶叮当的脚步声。
“好好照看将头。。用最好的药物和饮食。”
周淮安斩钉截铁的对着来自第三辎重大队的医生道。
“我会定期过来查看的。”
而对于周淮安来说,他现在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在王蟠陷入昏迷之前,他亲口完成了名正言顺的权力交接,这也意味着周淮安可以理直气壮的用“丁会党羽的嫌疑”,来清理军队内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不一定要杀人只要牵扯上嫌疑,将其边缘化和无力化就好了。
还有就是用“为将头报仇”的名义,对地方进行新一轮的追索和清算;毕竟从情理上说,是有他们的配合下,才能算计到将头王蟠的;顺带对潮、循两州境内驻防的别部义军势力,进行一轮清理和兼并。
而坏消息是,这次事件背后的水深的很,深到有直接来自大将军府方面的参与其中;根据义军抓获的相关人等的审讯和拷问,虽然他们各自所知的事情有限,但是还是拼起来了大概的事情因由。
最初的起因就是怒风营在岭东各州让人出乎意料的表现和成果;王蟠带领的这只新弱偏师,不但没有被地方此起彼伏的骚动和变乱,给拖垮或是严重削弱,反而应时而起的做出许多功绩和事情来;这就让派系林立的义军上层之中,有人开始惦记上了。
因为按照如今黄巢麾下各路义军的体制,其实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十七老营和各率为首,从北地南下的基本盘,由黄巢所设立的大将军府,统一提供通常意义上的大致衣粮甲械物用所需;然后从攻打官军和抄掠地方过程中获得战利品作为日常的补充;虽然有着各自宗族、乡党为渊源的派系和山头,但是作战的时候也要接受黄巢为首的指派和调配。
另一大类,则是沿途投奔和聚附而来的成建制外围和地方武装;他们的成色和编制就有些明显的良莠不齐了,许多就连基本的武器都没法配齐;除了定期的拨付粮草之外,其他的一切就要靠自己去缴获和筹备了,往往是直接划定一块区域令其自己去想办法维持。
而大将军府对他们的约束力就远远不如前者,甚至有些任其自生自灭的意味;因此在编制和人事上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反正只要能确保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拉出足够的人头或是提供相应的物资就形了。
而最初重建起来的怒风营就恰好介于这两者之间了,因为它既是大将军府支持下供粮的编制,又有地方自取的便宜之便。这原本到还没有什么,只是临时过渡性的权宜之策,就和其他一些零散的义军外围一样;虽然有些异议之声,但都无关轻重的被忽略过去了。
但是随着怒风营所属在纷乱不止的岭东,令人意外的风生水起壮大起来,而以一支足有三四千人规模的地方势力,重新获得大将军府的关注和委任之后,事情就开始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因此,原本留在大将军府下听事的前头领丁会,就是某些人派回来先下手为强式的,夺取怒风营主导权的代表。因为如今的怒风营在大将军府內并没有明确的上级归属,却有在地方成为独立小山头的趋势,但是相应义军中的根基和人脉,却相当的浅薄到可说是几乎略等于无。
故而按照对方的预期和打算,如果能够成功夺权的话,就会以怒风营的名义主动要求,成为某一路义军山头麾下的附庸,而以既成事实在大将军府內进行讨教还价,为当事人等谋取相应的利益。
但是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起码还有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义军体制内的基本底线和不能公开撕破脸的框架下,明争暗斗和拉锯渗透的一番,才有可能得到的结果,最不济也能从实力壮大起来的怒风营,拉走一部分人马和地盘而使其重新被削弱掉。
但是自己带回来的那一艘贡船上的收获,却成了这些人最终下定决心铤而走险的,支持丁会紧锣密鼓的立即进行夺权的催化剂和契机。虽然这艘贡船上最有价值的顶层甲板上和第四层舱室部分,都已经被周淮安给挑选出来了,但是剩下的大部分宝货经过七折八扣的入到公账上,依旧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而不由人不动心起来进行图谋。
在通过丁会夺取了怒风营控制权之后,也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进项和补充了。所以在这么一笔巨大的诱惑之下,对方也不惜血本派出了麾下的精干人马,来协助丁会武力夺权的行事以确保万无一失。
非但如此,对方还双管齐下的采取了另一方面的针对性手段。通过大将军府新派遣到循州的清田使者和屯守官,直接在当地接风和招待的宴席,直接给前去的将头王蟠设局扣拿之;以确保怒风营中没有能够丁会分庭抗礼的存在。
当然了,按照城中被俘获那些人屎尿齐流之下的说法,他们并没有打算伤害王蟠的性命,只是想藉此把他放倒扣押下来;直到潮阳城方面丁会做成既成事实,就万事大吉了。然后会把他押送往广府方面,晓以利害得失而给谋取一个虚衔作为补偿了事。只是后来事情出了意外,才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云云。
尽管如此,对方能够从官面上和私底下所动用的能量和资源,还是让周淮安有些细思恐极起来,尤其是自己北上韶州协力的事情,也有可能出自对方策划和运作的情况下。
因此,如今虽然解决了怒风营的内乱和危机,却也伤到了根本元气;又摊上这么一个已经撕破脸而不惜兵戎相见的强力对头,这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了。
另一方面,则要看广府方面的反响和应对了。虽然目前周淮安已经基本统一了全军的心思和态度,也拿到名正言顺行事的权宜;但是接下来不惜与其他义军所部火拼是一回事,但是公然对抗来自大将军府的权威,又是另一回事了了。
从这一点上说,怒风营是在太过缺乏相应的基础和底蕴了。以至于在大将军府内根本没有消息来源和通风报信的渠道,只能寄希望于昔日结识的曹师雄等人,有偿代价的能够旁敲侧击到一些东西。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番的前往来回都要好几天才能看到的结果,他得先梳理和整顿好内部的事情,同时控制住目前地盘內的局面再说。比如驻留在长乐县境内相对友善的朱存所部,周淮安就没有打算动他,反而给送过去价值上千缗的绢帛,算是转呈给他上官的馈礼。
然后派出专门的劳役大队,将长乐县东北群丘山口之间,建立在三岔路口上的废弃市关,给重修和扩建起来而用木墙进行加固和封锁,以抽税和查防奸细流窜为由,作为西向第一道的外围警哨和据点。
正所谓是明面上的斗争和私底下的防备,两手都要抓紧两手都要过硬,才有可能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却依旧申诉不过对方,而招致来自广府方面的质责和追究。所谓人心的黑暗面与私欲,他在非洲大陆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
有的时候为了所谓的顾全大局和对自己更有利的立场,牺牲掉正确的事情和已经分明的是非曲折,也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屡见不鲜的事情;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些来自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或又是国内那些鼓吹者要事事向国外看齐的同行们;
他们嘴巴上喊的都是冠冕堂皇的独立、自由和公正立场,做的都是“政治正确”或是维护背后利益集团,而用有所选择的真相来诱导受众认知,获得他们想要的舆论和氛围。
另外,让王蟠变成这样的主要几个罪魁祸首,都已经在循州城内顺手抓住了,但是接下来怎么处置就有些让人为难了。他们毕竟是以大将军府名义派过来了,如果事情有所不对的话,那就只有公审后杀掉祭旗了。
。。。。。。
而在数日之后的广州城内。
随着持续不断的时疫流传,不但行人变得越发稀少,就连驻留在城中的义军营地,也被相继挪出了城区;而只剩下一些外郭和内城墙上,最基本的驻防和力量,甚至就连街头的巡哨,都明显减少了数量和批次了。
然而,在番山与禺山之间清清冷冷的主街上,突然飞驰过一行人马,而踢踏声声的径直前往内城所在而去,最终又大都督府/大将军府门前落马,而随着一名国脸蚕眉的将领鱼贯而入。
然后他们随即在牌楼后的大门被人拦了下来,一名身穿夹袄和抱肚的门尉,颇为恭敬的对着这名很有些老成干练将领道:
“还请邹郎将留步则个,新近黄王有令。。”
“为防军府中人多口杂,出入的将佐扈从,皆要留在门内静候。。自有茶水招待。。”
“竟是如此,也罢。。”
邹郎将不由将蚕眉挑了挑,对左右摆了摆手就被引了进去。
然后他穿过二门、三门和曲转的回廊,来到了一个主院外例行等候的偏厅内。邹郎将方才在一张胡床上坐下,端起送上来的茶盏,就讲一个身影匆匆的推门闯了进来,用一种急促而低抑的声音道。
“老邹,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难不成,不晓得你的事情已经发了么。。”
“竟是如此。。多谢李主事提醒了。。某家必有厚报。”
顿时惊得邹郎将猛然站了起来,却连茶盏都打翻在一边了。
“快换了行装,随我从边门走出去吧。。”
李主事却是脸色忧急的催促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这时候,远处已经传来了连片甲叶叮当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