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反思和反击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82章 反思和反击
李恪和陈其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长安城的大街上行人尽无。傍晚的寒风阴冷的吹在行人的身上,让他们单薄的体魄看起来更加弱不禁风。所以,街上没有几个行人,饭店酒楼已经打烊。
而李恪坐在车里,手里抚摸着渊虹,心里一直在思量和李世民在书房中的对话。仔细想了一遍李世民对他说的话之后,终于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李世民也不希望他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蹴鞠上。偶尔的办几场比赛还行,长期如此肯定会招李世民的训斥。今天在御书房李世民让他把精力放在学问上就是一个例子,也是一个信号。
所以,蹴鞠比赛让他以后肯定是不能参与。不过,对于他参与蹴鞠比赛,朝中大臣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王爷不好好学治国之道,玩这些奇巧杂技,确实有点本末倒置。也有的大臣对于李恪的如此行事不看好,认为没有具备一个争夺储位的皇子所具备的东西。而这正是李恪想要的结果,因为蹴鞠赛让李恪有了几点收获和顿悟:
第一,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从太原起兵到大唐建立,再到四处征战,可以说大唐一半的江山是他打下的。再通过玄武门政变,他取得帝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强势的帝王。所以,他对军权和军队非常的重视。自己想在今后的争储中走积累军功,培植军队势力的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好的手段就是走亲民路线,就像台湾的两个执政党一样在竞选的时候都在大街上演讲,以身说法,为的就是让民众接受他。所以,李恪认为自己创蹴鞠,办比赛弥补了大唐因交通信息蔽塞而不能有效的宣传自己的弊端。百姓都有一个亲附心理,就是容易接受和他们相近身份或者地位的人。李恪办的蹴鞠比赛更适合平民大众,当人们知道自己玩的蹴鞠就是汉王李恪新创的蹴鞠踢法时,人们更接受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呢?还是喜欢一个和自己一样喜欢蹴鞠的皇子呢?
李恪不认为百姓就能在他的争储夺嫡中起到什么作用,但纵观历史,每个王朝的更替,最终力量不是权臣,也是不是世家大族,而恰恰就是这些百姓。所以,蹴鞠比赛虽然有它的弊端,在朝堂上来说得不偿失。但是,它产生的长远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李世民的强势让他对权利和帝位特别敏感,李恪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为李世民提供好几条治国策略。虽然,现在的李恪年轻,李世民不会对他有所猜忌和戒备。但是,随着李恪的成长,总有一天李世民也会因为李恪的才智而对他产生猜忌,因为他自己就是通过逼宫李渊采取帝位的。所以,李恪要在李世民的心里种下一个他不喜欢参与朝政,不喜欢学习的种子。而蹴鞠比赛就是一个更好的表现手段。李世民因为他办蹴鞠比赛而有所不满,肯定会督促他学习。如此,李世民不断督促李恪学习,而李恪在李世民的督促中慢慢的成长,当有一天李恪做出惊人成绩的时候,李世民也不会太过在意,反而会有成就感。因为,李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他的不断督促中才成长起来的。他也不会因李恪的出色而对他产生过多的猜忌。
第三,聪明人最聪明的时候不是让自己的聪明遭他人的妒忌,而是让自己愚笨同样遭他人的妒忌。李恪的蹴鞠比赛正是如此,他让李承乾妒忌自己,让李泰妒忌自己,更让李佑妒忌自己。可是,在李世民心里蹴鞠只是玩乐的小道,不是考核一个皇子政治能力的因素。而李恪在这方面的突出和李承乾等人的妒忌,会让李世民觉得李承乾、李泰等人自己不思进取,还对别人的不思进取心生不满。长期如此,李世民就会对李承乾等人如此不堪的表现失望。最终受益者其实还是李恪本人。
李恪在车里想到这三点,嘴角露出一丝孤高的笑意。
然后,他又想既然李世民不太喜欢有权势的皇子,那自己何不从别的地方左右朝局呢?比如说经济,科技还有文化等方面。毕竟对于今后发展中的大唐,发展经济,加强科技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才是最主要的策略。想到此处,李恪心里有了决定。
心里有了决定,李恪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此时,他舒服的靠在车厢的锦被上,又翻出了自己看了一半的《论语》继续研读。因为,他决定进入文化领域方面的第一枪应该就是《论语》。
正当李恪看到精彩之处,车架突然停了下来。李恪也被垫了一下,“陈其,怎么回事?”他问道。
“殿下,末将觉得好像有人在监视我们?”车外传来陈其严肃的声音。
车厢里的李恪将书收起,握紧渊虹,半蹲着沉默了片刻,“让侍卫注意警惕,派人上前查探,我们继续走,尽量走大道回府。”李恪觉得还是早点回府,上次的刺杀让他心有余悸。
半响,查探的鹰卫回来,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人,车架又开始慢慢的移动。李恪心里宽慰了不少,又重新坐了下来。但是,当他刚坐稳时就听到车外陈其喊道,“保护殿下,小心暗器。”自己还没来得起身,头已经被摔到了车厢的门框上。他的车架也在大街上狂奔起来,赶车的车夫被一只羽箭钉在车沿上。
陈其看到向远处跑去的李恪的马车,想要追赶,可是从对面屋顶射下来的箭矢让他和鹰卫们不能上前,有几个鹰卫在还没有注意的情况下被射下马。
李恪在颠簸的马车里被颠的东摇西晃,身形不能稳定,而他只能扶住车厢的内壁,才不至于让自己的头再次撞在车内的横梁上。左手紧紧的将渊虹握在手里,右手紧紧的抓在车内的横梁上尽量让自己身体保持平衡。他知道,肯定是敌人射中了驾车的马,马才会吃疼狂奔,让车子这么颠簸。如此,估计马车跑了一炷香的时间,他突然感觉到身体不受控制的向前倾,一下子从车厢里摔了出来。
甩出车厢的李恪赶紧起身,发现自己在一个不知名的巷子里,而且看旁边堆的柴禾和破烂,就知道这是一个僻静的地方,住的是一些很穷的人。再看看身后的马车,他不由一惊。只见马车倒地,马已经死亡,而赶马的车夫的尸体确实被羽箭钉在了驾车的沿条上。
李恪心惊,这肯定是敌人有预谋的刺杀自己,究竟是谁呢?
突然,他觉得左面飞来一只东西,凭借着强硬的身体素质,他身子一仰堪堪躲过,而那东西速度不减,有力的钉在了他身旁的墙壁上。原来是羽箭,李恪心惊,这可是大唐精锐的军队才能配备的五石硬弓的羽箭,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钱宁,出来吧,躲着藏着没什么意思。”李恪突然想起了钱宁,在自己的仇人当中目前也只有他才能使这样的强弓。而且,还是这么精准。
巷子里静的可怕,就见巷子尽头一个拉长的身影慢慢的走了进来。
第82章 反思和反击
李恪和陈其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长安城的大街上行人尽无。傍晚的寒风阴冷的吹在行人的身上,让他们单薄的体魄看起来更加弱不禁风。所以,街上没有几个行人,饭店酒楼已经打烊。
而李恪坐在车里,手里抚摸着渊虹,心里一直在思量和李世民在书房中的对话。仔细想了一遍李世民对他说的话之后,终于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李世民也不希望他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蹴鞠上。偶尔的办几场比赛还行,长期如此肯定会招李世民的训斥。今天在御书房李世民让他把精力放在学问上就是一个例子,也是一个信号。
所以,蹴鞠比赛让他以后肯定是不能参与。不过,对于他参与蹴鞠比赛,朝中大臣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王爷不好好学治国之道,玩这些奇巧杂技,确实有点本末倒置。也有的大臣对于李恪的如此行事不看好,认为没有具备一个争夺储位的皇子所具备的东西。而这正是李恪想要的结果,因为蹴鞠赛让李恪有了几点收获和顿悟:
第一,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从太原起兵到大唐建立,再到四处征战,可以说大唐一半的江山是他打下的。再通过玄武门政变,他取得帝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强势的帝王。所以,他对军权和军队非常的重视。自己想在今后的争储中走积累军功,培植军队势力的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好的手段就是走亲民路线,就像台湾的两个执政党一样在竞选的时候都在大街上演讲,以身说法,为的就是让民众接受他。所以,李恪认为自己创蹴鞠,办比赛弥补了大唐因交通信息蔽塞而不能有效的宣传自己的弊端。百姓都有一个亲附心理,就是容易接受和他们相近身份或者地位的人。李恪办的蹴鞠比赛更适合平民大众,当人们知道自己玩的蹴鞠就是汉王李恪新创的蹴鞠踢法时,人们更接受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呢?还是喜欢一个和自己一样喜欢蹴鞠的皇子呢?
李恪不认为百姓就能在他的争储夺嫡中起到什么作用,但纵观历史,每个王朝的更替,最终力量不是权臣,也是不是世家大族,而恰恰就是这些百姓。所以,蹴鞠比赛虽然有它的弊端,在朝堂上来说得不偿失。但是,它产生的长远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李世民的强势让他对权利和帝位特别敏感,李恪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为李世民提供好几条治国策略。虽然,现在的李恪年轻,李世民不会对他有所猜忌和戒备。但是,随着李恪的成长,总有一天李世民也会因为李恪的才智而对他产生猜忌,因为他自己就是通过逼宫李渊采取帝位的。所以,李恪要在李世民的心里种下一个他不喜欢参与朝政,不喜欢学习的种子。而蹴鞠比赛就是一个更好的表现手段。李世民因为他办蹴鞠比赛而有所不满,肯定会督促他学习。如此,李世民不断督促李恪学习,而李恪在李世民的督促中慢慢的成长,当有一天李恪做出惊人成绩的时候,李世民也不会太过在意,反而会有成就感。因为,李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他的不断督促中才成长起来的。他也不会因李恪的出色而对他产生过多的猜忌。
第三,聪明人最聪明的时候不是让自己的聪明遭他人的妒忌,而是让自己愚笨同样遭他人的妒忌。李恪的蹴鞠比赛正是如此,他让李承乾妒忌自己,让李泰妒忌自己,更让李佑妒忌自己。可是,在李世民心里蹴鞠只是玩乐的小道,不是考核一个皇子政治能力的因素。而李恪在这方面的突出和李承乾等人的妒忌,会让李世民觉得李承乾、李泰等人自己不思进取,还对别人的不思进取心生不满。长期如此,李世民就会对李承乾等人如此不堪的表现失望。最终受益者其实还是李恪本人。
李恪在车里想到这三点,嘴角露出一丝孤高的笑意。
然后,他又想既然李世民不太喜欢有权势的皇子,那自己何不从别的地方左右朝局呢?比如说经济,科技还有文化等方面。毕竟对于今后发展中的大唐,发展经济,加强科技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才是最主要的策略。想到此处,李恪心里有了决定。
心里有了决定,李恪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此时,他舒服的靠在车厢的锦被上,又翻出了自己看了一半的《论语》继续研读。因为,他决定进入文化领域方面的第一枪应该就是《论语》。
正当李恪看到精彩之处,车架突然停了下来。李恪也被垫了一下,“陈其,怎么回事?”他问道。
“殿下,末将觉得好像有人在监视我们?”车外传来陈其严肃的声音。
车厢里的李恪将书收起,握紧渊虹,半蹲着沉默了片刻,“让侍卫注意警惕,派人上前查探,我们继续走,尽量走大道回府。”李恪觉得还是早点回府,上次的刺杀让他心有余悸。
半响,查探的鹰卫回来,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人,车架又开始慢慢的移动。李恪心里宽慰了不少,又重新坐了下来。但是,当他刚坐稳时就听到车外陈其喊道,“保护殿下,小心暗器。”自己还没来得起身,头已经被摔到了车厢的门框上。他的车架也在大街上狂奔起来,赶车的车夫被一只羽箭钉在车沿上。
陈其看到向远处跑去的李恪的马车,想要追赶,可是从对面屋顶射下来的箭矢让他和鹰卫们不能上前,有几个鹰卫在还没有注意的情况下被射下马。
李恪在颠簸的马车里被颠的东摇西晃,身形不能稳定,而他只能扶住车厢的内壁,才不至于让自己的头再次撞在车内的横梁上。左手紧紧的将渊虹握在手里,右手紧紧的抓在车内的横梁上尽量让自己身体保持平衡。他知道,肯定是敌人射中了驾车的马,马才会吃疼狂奔,让车子这么颠簸。如此,估计马车跑了一炷香的时间,他突然感觉到身体不受控制的向前倾,一下子从车厢里摔了出来。
甩出车厢的李恪赶紧起身,发现自己在一个不知名的巷子里,而且看旁边堆的柴禾和破烂,就知道这是一个僻静的地方,住的是一些很穷的人。再看看身后的马车,他不由一惊。只见马车倒地,马已经死亡,而赶马的车夫的尸体确实被羽箭钉在了驾车的沿条上。
李恪心惊,这肯定是敌人有预谋的刺杀自己,究竟是谁呢?
突然,他觉得左面飞来一只东西,凭借着强硬的身体素质,他身子一仰堪堪躲过,而那东西速度不减,有力的钉在了他身旁的墙壁上。原来是羽箭,李恪心惊,这可是大唐精锐的军队才能配备的五石硬弓的羽箭,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钱宁,出来吧,躲着藏着没什么意思。”李恪突然想起了钱宁,在自己的仇人当中目前也只有他才能使这样的强弓。而且,还是这么精准。
巷子里静的可怕,就见巷子尽头一个拉长的身影慢慢的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