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共振有效期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常去夜店,就说他不好;你也不能看到一个人经常吊儿郎当,就说他没前途;你更不能看到一个人总是笑嘻嘻的,就觉得怎么伤害他,他都不会往心里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个世界本就光怪陆离,你只需要向着自己坚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走到最后就好了,自有人在终点等你。
曾经看到“你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你修养不够”时,我认为这是一句很扯淡的话——别人的错误与我何干?
以前为了点儿小事都能和别人吵起来,吵到后来就忘了争吵的原因是什么,只拼命想要证明自己,到最后伤人伤己。后来发觉少说一句话又不会死,一个人越恶毒,遭受的回馈也就越恶毒,给别人台阶下,就是给自己台阶下。与其嘴上争论别人是错误的,不如行动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争吵是这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
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价值观,尝试理解别人,如果实在理解不了,那就转头离去。你永远无法说服别人,就像别人无法说服你一样,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坚持。
我想正因为如此,能遇到和你观念一致、愿意停下脚步陪你的同类,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事。
以前看《观音山》的时候,里面说:“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当时觉得很感动,后来发觉,其实在一起不是永远的,孤独才是永远的。
就像前面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生活。但诡异的是,无论生活多么千差万别,你总能找到些许共同点。无论你觉得它是否公平,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孤独。
生活不好也不坏,只是让人觉得孤独而已。正因为这种孤独,人们才会寻求同类。有一个同类的好处在于,你不必解释看到一样东西时你为何那么激动。那时你便明白,有个人能分享你的感受,而你不必费心尽力去解释,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特别喜欢《在云端》里的一段话:“But sometimes it feels like,no matter how much success I have, it"s not gonna matter until I find the right guy.”
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分享的人,再成功也毫无意义。有人站在了世界之巅,还是会寻求和人分享自己的喜悦;有人跌倒在世界的谷底,还是会希望有人能陪他走出去。
其实,人们花尽毕生精力所追求的,就是有人能陪伴自己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共振。价值观或许有对错之分,但放在个人身上来看很难分清对错,而人们努力,不过只是希望有人能认同自己的观念,并且愿意陪自己走下去而已。
始终记得《玛丽与马克思》中最让我感动的那段对白: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瑕,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和我的一样,但是不像我的有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如今这部电影依旧留在我的硬盘里。
每个人产生价值观的过程都不尽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远比你想的更漫长并且根深蒂固。我以前无法认同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想以否定他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你不能因为看一个人常去夜店,就说他不好;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走所谓的正途,就认定他没前途;你更不能看到一个人总是笑嘻嘻的,就认为他是铜墙铁壁、百毒不侵。
正如《玛丽与马克思》中所说,人无完人,而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有的则充满裂缝。但总有一天,我们的人行道会相遇。等到那时,你的人行道是怎样的,你的过去经历了多少苦,都无所谓了。
爱情也是如此,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在尽可能能够做自己的情况下,在两人共同成长的基础上的情感共振。
每个人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着,道路有1000万种,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实在难得;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遭遇着挫折和瓶颈,都或多或少地孤独,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去贬低和指责他人——如果你们注定无法共振,不如彼此不去打扰对方的生活。
越发觉得,不指责他人,不到别人生活中指手画脚,是难得的修为。看别人不顺眼,或许无关自己的修养;但妄加指责或者不加了解就去打扰,则关乎自己的修养。
一直以来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他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又从不去贬低他人的梦想。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代表他深知自己想要的,能不被外界影响;而又从不去贬低他人的梦想,说明他有耐心且宽容,努力,又不指责他人。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做到这一点就好。
在此基础上,要走得够远。在刚出发的时候,我们都处于道路的起点,这个起点有很多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村落里。然后你开始选择你的路,慢慢地你变得孤身一人,你开始觉得人生无比漫长。
然而就像所有河流终将汇入大海,当你走得足够远的时候,你总会遇到和你或同行或交叉的人行道。所谓的共鸣是建立在你们的某些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基础上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东西、遇到什么样的人、被什么样的东西感动。
那些交会的人行道,只有你走到足够远的时候,你才会看到;那些你寻求的共鸣,只有你本身具备了很多东西,你才能够遇到。
《白夜行》中有段对阳光的描述:“我的世界里没有阳光,只有黑暗。但是有可以代替阳光发出光亮的东西,虽然不像太阳那样,却也足够。”或许用来描述共振不是那么恰当。我从来都不认为陪伴是永远的事情,比起孤独,它的时限显得微不足道,却也足够。
不管这个共振有效期有多长,不管这个人是否来了又走,始终要对有这样的人出现这件事心存感激。因为是这些人,才让你免于在孤独中徘徊。人生自是一场看不到头的颠沛流离,但一旦找到,即使岁月反复,也不觉得漫长了。
愿你可以找到那个与你长期共振、可以相互诉说废话的人。
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常去夜店,就说他不好;你也不能看到一个人经常吊儿郎当,就说他没前途;你更不能看到一个人总是笑嘻嘻的,就觉得怎么伤害他,他都不会往心里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个世界本就光怪陆离,你只需要向着自己坚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走到最后就好了,自有人在终点等你。
曾经看到“你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你修养不够”时,我认为这是一句很扯淡的话——别人的错误与我何干?
以前为了点儿小事都能和别人吵起来,吵到后来就忘了争吵的原因是什么,只拼命想要证明自己,到最后伤人伤己。后来发觉少说一句话又不会死,一个人越恶毒,遭受的回馈也就越恶毒,给别人台阶下,就是给自己台阶下。与其嘴上争论别人是错误的,不如行动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争吵是这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
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价值观,尝试理解别人,如果实在理解不了,那就转头离去。你永远无法说服别人,就像别人无法说服你一样,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坚持。
我想正因为如此,能遇到和你观念一致、愿意停下脚步陪你的同类,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事。
以前看《观音山》的时候,里面说:“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当时觉得很感动,后来发觉,其实在一起不是永远的,孤独才是永远的。
就像前面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生活。但诡异的是,无论生活多么千差万别,你总能找到些许共同点。无论你觉得它是否公平,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孤独。
生活不好也不坏,只是让人觉得孤独而已。正因为这种孤独,人们才会寻求同类。有一个同类的好处在于,你不必解释看到一样东西时你为何那么激动。那时你便明白,有个人能分享你的感受,而你不必费心尽力去解释,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特别喜欢《在云端》里的一段话:“But sometimes it feels like,no matter how much success I have, it"s not gonna matter until I find the right guy.”
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分享的人,再成功也毫无意义。有人站在了世界之巅,还是会寻求和人分享自己的喜悦;有人跌倒在世界的谷底,还是会希望有人能陪他走出去。
其实,人们花尽毕生精力所追求的,就是有人能陪伴自己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共振。价值观或许有对错之分,但放在个人身上来看很难分清对错,而人们努力,不过只是希望有人能认同自己的观念,并且愿意陪自己走下去而已。
始终记得《玛丽与马克思》中最让我感动的那段对白: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瑕,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和我的一样,但是不像我的有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如今这部电影依旧留在我的硬盘里。
每个人产生价值观的过程都不尽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远比你想的更漫长并且根深蒂固。我以前无法认同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想以否定他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你不能因为看一个人常去夜店,就说他不好;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走所谓的正途,就认定他没前途;你更不能看到一个人总是笑嘻嘻的,就认为他是铜墙铁壁、百毒不侵。
正如《玛丽与马克思》中所说,人无完人,而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有的则充满裂缝。但总有一天,我们的人行道会相遇。等到那时,你的人行道是怎样的,你的过去经历了多少苦,都无所谓了。
爱情也是如此,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在尽可能能够做自己的情况下,在两人共同成长的基础上的情感共振。
每个人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着,道路有1000万种,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实在难得;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遭遇着挫折和瓶颈,都或多或少地孤独,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去贬低和指责他人——如果你们注定无法共振,不如彼此不去打扰对方的生活。
越发觉得,不指责他人,不到别人生活中指手画脚,是难得的修为。看别人不顺眼,或许无关自己的修养;但妄加指责或者不加了解就去打扰,则关乎自己的修养。
一直以来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他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又从不去贬低他人的梦想。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代表他深知自己想要的,能不被外界影响;而又从不去贬低他人的梦想,说明他有耐心且宽容,努力,又不指责他人。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做到这一点就好。
在此基础上,要走得够远。在刚出发的时候,我们都处于道路的起点,这个起点有很多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村落里。然后你开始选择你的路,慢慢地你变得孤身一人,你开始觉得人生无比漫长。
然而就像所有河流终将汇入大海,当你走得足够远的时候,你总会遇到和你或同行或交叉的人行道。所谓的共鸣是建立在你们的某些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基础上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东西、遇到什么样的人、被什么样的东西感动。
那些交会的人行道,只有你走到足够远的时候,你才会看到;那些你寻求的共鸣,只有你本身具备了很多东西,你才能够遇到。
《白夜行》中有段对阳光的描述:“我的世界里没有阳光,只有黑暗。但是有可以代替阳光发出光亮的东西,虽然不像太阳那样,却也足够。”或许用来描述共振不是那么恰当。我从来都不认为陪伴是永远的事情,比起孤独,它的时限显得微不足道,却也足够。
不管这个共振有效期有多长,不管这个人是否来了又走,始终要对有这样的人出现这件事心存感激。因为是这些人,才让你免于在孤独中徘徊。人生自是一场看不到头的颠沛流离,但一旦找到,即使岁月反复,也不觉得漫长了。
愿你可以找到那个与你长期共振、可以相互诉说废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