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山里那些事儿 > 第281章 亡命奔逃

第281章 亡命奔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81章亡命奔逃

    还好张建国手臂粗壮,没有被砸裂,但是也痛的不轻。

    张建国打了个机灵,从棉被里爬起来抹头就跑,冲出了帐篷。

    赵疙瘩更加火大了,提起棍子不由分说,挑开门帘子追了出去。

    外面冰天雪地,工地上净是雪,张建国没穿衣服,逃出帐篷跑出没多远,冻得差点成冰棍。

    他鞋子也找不到在哪儿了,工地上净是砖头瓦砾,再就是钉子。

    建国的运气很不好,一脚踩在了一根木头上,那木头上刚好有个钉子……。

    建国就那么摔倒了,赵疙瘩扑过去一脚踩在了他肚子上,骂道:“张建国,你狗曰的干的好事!””

    建国知道跑不掉了,赶紧求饶:“疙瘩哥,不怪我,不古怪我,这就是个误会,误会而已。

    是你媳妇勾搭我,我半夜出来撒尿,没看清楚就进了你媳妇的被窝,可我刚躺下,她就扑过来缠我,我是冤枉的啊……。”

    赵疙瘩说:“你放屁!你惦记我媳妇不是一天两天了,狗曰的还狡辩!”

    “我不是狡辩,不是狡辩啊,真的搞错了。”

    赵疙瘩说:“我弄死你,今天不打你个桃花满天飞,阳光灿烂,我就不叫赵疙瘩。”

    赵疙瘩喝了不少酒,已经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是六亲不认了,猛地举起棍子,一钢管冲建国脑袋砸了过去。

    张建国可是山里出来的汉子,常年跟着王海亮爬山,动作很轻盈,也很潇洒,身子一扭躲开了。

    赵疙瘩手里的钢管砸在了水泥上,发出啪嗒一声脆响。

    趁着这个机会,建国条件反射,一脚奔他踹了过去,刚好踹赵疙瘩肚子上。

    赵疙瘩瘦小枯干,浑身没有四两肉,怎么禁得住建国的奋力一脚?

    这小子一步没站稳,拖着钢管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

    赵疙瘩落地的姿势不怎么好,这小子也够倒霉的,事情巧的很,脑袋当地撞在了一块红砖上。

    噗嗤一声,红光迸射,赵疙瘩脑浆并裂,一腔子血窜出去老远。

    他连哼一声的机会都没有,就倒在雪地上不动弹了。

    黑乎乎的,建国也没有看清,觉得自己这一脚力气很大,赵疙瘩的脑袋一定会被自己踹成煎饼卷大葱。

    他一下子坐在上地上傻了,俺的娘啊,打死人了。

    自古以来杀人都是要偿命的。

    建国吓得目瞪口呆。

    这时候,不单单疙瘩嫂从屋子里冲了出来,那边帐篷的小燕也冲了出来。

    两个女人一眼瞅到了雪地里的赵疙瘩,当时吓得面如土色。

    “啊!疙瘩?你咋了,俺地亲啊——”疙瘩嫂嚎叫一声扑了过去,将男人抱在了怀里。

    “来人啊,打死人了,救命啊——张建国杀人了!”疙瘩嫂嚎叫起来。

    小燕也冲向了张建国,将男人搀扶了起来:“建国,你没事吧,到底怎么回事?”

    张建国顾不得解释,给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跑,赶紧逃走。

    赵疙瘩死亡的消息一旦传出去,警方一定饶不了他。

    自己坐牢是小事,媳妇跟闺女咋办?

    所以张建国一下子抓住了小燕的手,说道:“愣着干嘛?收拾东西,赶紧跑路。”

    小燕也慌了手脚,男人打出了人命,等于来了塌天大祸,必须赶紧走。

    小燕立刻冲进屋子,赶紧收拾东西。锅碗瓢盆的全都不要了,被窝也不要了,带上了钱,带上了一些简单的衣物,剩下的东西全都不要了。

    还好工地上没别人,工人全都回家过年了,只有他跟赵疙瘩在看工地。

    发现建国要走,赵疙瘩的女人不干了,一下子冲过来抱上了张建国的腿,怒道:“别走,杀了人你就想跑,你赔俺男人,赔俺男人!”

    张建国吓得魂不附体,猛地抡起拳头,当!一拳打在了疙瘩嫂的后脖子上,将女人打晕了过去。

    然后,他一手拿着包袱,一手裹着小燕跟孩子,连夜逃出了工地。

    他们不敢坐火车,只是一路一路坐公交车,走一站换一站,一点点向着大梁山的老家靠近。

    其实建国那一脚根本没有要掉赵疙瘩的命。

    赵疙瘩的脑袋砸在红砖上,被磕出了血,将这小子的脑袋生生砸了一个大窟窿。

    他的头骨没有被砸裂,十多分钟就醒了。

    建国拉着小燕走了以后没多久,赵疙瘩就被冻得醒了,然后竭力爬了起来,抱上了疙瘩嫂。

    “他娘,你咋了?你咋了?”

    赵疙瘩的女人也醒了过来。猛地抱上男人哇地哭了,

    她说:“疙瘩,张建国欺负俺,俺还以为是你进了俺的怀,扯了俺的被,俺把他当成了你……”

    赵疙瘩赶紧安慰她:“我知道,这件事不怪你,是张建国这小子垂涎你的美色。”

    “疙瘩……张建国逃走了,咋办?应该让他赔钱。”

    赵疙瘩说:“走了更好,咱还欠他工钱呢。好几千块,就当是他的补偿费了。”

    对于张建国跟小燕的离开,赵疙瘩没有深究。

    后来一想,这的确是个误会,半夜三更,两个帐篷那么近,他们又喝的酩酊大醉。难免会走错屋子。

    他没有吃亏,不就是媳妇跟人睡觉嘛,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东西又磨不坏。

    这次吓死张建国,也不敢跟自己讨工钱了。走了更好。

    所以赵疙瘩不但没难过,心里还屁颠屁颠美得不行。

    天亮以后,疙瘩嫂将男人送进了医院,简单将脑袋缝补了一下,也就没事了。里面的脑颅没有受伤。

    可建国不知道,还以为赵疙瘩死了,两口子提心吊胆,就那么一点点离开工地,回到了大梁山。

    走进村子的时候,已经是阳春二月了。

    张建国从离开大梁山,找到小燕,然后跟着小燕辗转工地,辗转大西北,一直到孩子生出来,整整离开大梁山一年半的时间。

    他们回来的时候,是1990年的春天。

    阳春二月乍暖还寒,河里的冰凌开始解冻,杨柳树上也展出了稚嫩的新绿。

    小河里的鸭子跟白鹅嘎嘎鸣叫。建国拉着小燕疲惫不堪,迈着沧桑的步伐终于进了疙瘩坡。

    回到家的一瞬间,两个人就崔然倒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张拐子看到弟弟,猛地扑了过去,大呼一声:“俺地弟啊————”抱着建国号啕痛哭。

    建国再一次见到哥哥,也是百感交集,泪水一个劲的向外涌。

    小燕也在旁边抱着孩子哭。

    建国跟小燕回村以后,两口子在炕上睡了三天,三天没有爬起来。

    从此以后,建国又跟哥哥张拐子住在了一起,他们一个住北屋,一个住西屋。

    建国跟小燕的回归,把喜凤嫂也乐的不行。

    家里越来越热闹了,小叔子跟弟媳妇都回来了,身边终于有了膀子。

    喜凤嫂没有因为弟弟的回归而感到危机,反而担起了一个嫂子应该尽到的责任。

    她帮着小燕看孩子,帮着他们做饭,洗衣服,还把家里分到的一座荒山,从中间劈开,给了建国一半。

    家里的房子也分给了建国一半。

    喜凤嫂就这般好,从不计较得失,她是个死而复生的人,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知道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家庭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疙瘩坡发生了很多事。

    建国离开大梁山,出去找小燕,王海亮等于失去了一条臂膀。

    但这没有影响到大梁山的迅猛发展。

    大路修通以后,大梁山的山货生意做得更红火了。

    村子里的柳编队,山果队,采药队同样如火如荼。

    没有了修路工程,原来的修路队跟运输队就等于没了活儿干。

    王海亮又开动脑筋,从城里搞来了药材种子,让那些人将药材种植在了地里。

    山上的果树还不到成熟期,中间可以间作农作物,果树跟果树的间距大,正好可以种植药材。

    这就是乡下土地有名的粮树间作,就是在树苗没有长大结果以前,在树下种植其他的农作物。

    这样,不但保证了地不闲着,照常有收成,还可以慢慢养树。

    一时间,大梁山漫山遍野都是各式各样的药材,免去了采药队上山采药的艰苦。

    这些药材一旦成熟,运出大梁山,全都会换成大批大批的钞票。

    趁着这个机会,村子里的水塘跟山外的饮马河也在准备开挖。

    海亮打算将饮马河的水接过来,用来灌溉村子里的良田,就是挖一条水渠。

    其次,因为山路的修通,大梁山的独轮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村子里出现了拖拉机,三马车。

    一台台农机被开进了大梁山,一支强健的机械化运输队在大山里悄悄兴起。

    王海亮的手里还有些闲钱,于是购买了大山里的第一辆拖挂汽车。

    拖挂汽车一次可以拉走大梁山三分之一的柳编跟药材。

    秋天成熟的山果,也可以大量运上国道。

    1988年的秋天到冬天,大梁山的车辆在迅猛发展,人们劳动起来也更加省时省力。而且收入也越来越高。

    海亮修出来的那条路,当年就为山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山在一点点改变,人的生活也在一点点改变。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还是那道山,梁还是那道梁。

    那一年,是大梁山彻底融入这个世界的一年。

    那一年,这里的空气还是那么新鲜,天是蓝的,水是绿的,鸡鸭是没有禽流感的,猪肉是放心可以吃的。

    那一年,人们仍然没听过神马,浮云,没有人知道213是啥,也没人知道逗逼,给力这些名词。

    那一年,芙蓉姐姐还没有出道,凤姐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苍老师的妈妈已经不再是闺女,伟大的苍老师可能已经降生,也可能还是一只小蝌蚪。

    那一年,大梁山虽然有了路,但依旧贫穷,人们照样愚昧,照样无知,可还是那么善良,好客。

    那一年,山里人很少走出大山,因为在大山里他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他们白天在地里忙活,晚上抱着媳妇在炕上忙活。

    村子里的人照样喊炕,王海亮跟玉珠头前喊,其他年轻人在后面跟。

    “嗯嗯嗯……”

    “啊啊啊……”

    “呀呀呀……”

    喊炕声从每家每户的窗户口传出来,传上大街,在大梁山的上空久久回荡。

    山里的狼,村子里的狗,听了全都如醉如迷。

    那一年,那山,那狗,那人,哪里的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本书是塔读文学签约买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