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养虎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简直就是最佳的重装战士啊!
充沛的体力,强大的力量,配合上朱由校强大的钢甲以及武器,全副武装之后,绝对是战场上的坦克。甚至若是配上中东的高头大马,那简直就是碾压一切生物的重装骑兵,若是放到战场上……
打住打住,重装骑兵经过历史的验证,早就淘汰了,何况现在是火器时代,大炮火力之下,早就没有了重骑的生存空间,用这些人做重装步兵就可以了,以应付一些山地、巷战等不太适合大兵团作战的环境,作为一个补充兵种。
“很好,蛤刺模,朕很喜欢你这样强大的战士,希望你能好好为朕效力,在接下来的会盟之中,挑选更多如你这样的战士。”朱由校拍了拍蛤刺模的肩膀,鼓励道。
“是!”蛤刺模用蹩脚的大明官话说道,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能够正面搏杀巨熊的角色,得到这么强大君主的青睐,他从头舒爽到了脚底板。
对于东北这些土著民族的处理,朱由校在看到蛤刺模他们后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想法,他打算将这里作为一处战士之乡来培养。
直接派遣官员统治这里,然后探明各个部族的生活栖息之地,做好人口统计,如同土改一样,编成一个个村庄,同时将当地的人口划分为两个阶层,公民和平民,家中有人通过征兵考核,在军中效力的,全家升为公民,由官府分发粮食,维持基本的生活,同时还免除一些基本的税务,如种地打猎捕鱼等。
至于没有通过的,则划为平民阶层,不仅得不到官府的粮食补助,还需要缴税等等义务。这就是朱由校对东北这块还处在蛮荒当中的土地的处理方法,通过行政手段,尽量保存这里部族的原始风貌,以恶劣的环境,诞生出更多体魄强悍的战士,作为兵源的补充。
历史上满清历来都有从这些山里面搜捡战士的习惯,而这些人已进入八旗当中,就成为了精锐,都是能够身披双甲还健步如飞的强大战士,绝对能够充当好重步兵这一角色。
至于公民和平民这两个阶层,则是这次朱由校和土改一起进行的户籍改革中最大的特点。所有帝国内陆腹地的汉族人,统统都是公民,他们种地养鱼等都不用交税,而且有接受教育,参加科举的权利。
在下面就是平民阶层,这个阶层一般是针对外族的,比如新归附的蒙古族,边疆地区的蛮族等,都被划分到这个阶层,他们需要缴税,需要服役,还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经商,不能去学校读书。此外,一些犯了错,犯了罪的人也会被打入这一阶层,而他们生出来的后代便也是平民。
外族想要成为公民,也还算简单,承认自己是汉族,说大明官话,写汉字,穿汉服等等,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就可以成为公民,和其他人一样生活、读书、经商。
至于犯罪者以及他们的后代想要脱离这一阶层,那就只有立功了,最快捷最简单的便是军功。
在平民之下,则是奴隶了,这就是一种处罚手段了,一般也就是犯了叛国罪啊,危害国家、皇室安全罪啊,还有战俘等等,都是处罚的对象,当然,战争后从外国掳掠回来的人口,有可能也是这一阶层。
这也就是为何,大明内部土改如此之慢的地步,不仅关系的土地的划分,还有户籍的更改,以及大户人家中奴仆的释放等等,非常的繁琐。
随着朱由校会盟的消息发出,得到信息的部族首领犹豫了下后,便立刻带着人赶来,当然,还有些更远的,在黑龙江一代的部族,由于穿领导骑士需要寻找,接到消息也比较晚,来的也晚,不过好在朱由校定下的时间是一个月后,足够整个东北大部分的部族赶来了。
时间渐渐过去,越来越多打扮各异,语言各异,风俗各异的部族首领从深山老林中出来,朝着齐齐哈尔而去,他们有的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有的有几十个,多的甚至有上百个,如此多的人,慢慢汇集到了齐齐哈尔。
当然,此时会盟还没到,朱由校自然不会出现,只是由着下面的军官接待。趁着这个时间,我们目光回到国内。
山东,曲阜。
整个曲阜,除了孔家之外,并无其他地主,孔家虽然是圣人之后,但也讲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样的行径以往看来霸道异常,但在此时,却减轻了崔鸣吉不少的负担。
在朱由校的大军刚刚经历了草原上的艰苦行军,抵达镇北关时,崔鸣吉带领土改小组,也经过连日不断的奋战,将整个曲阜的土地,除了孔家人外,统统都分配下去了。
所有人都建立了独立档案,分发了新的户口本,发放了个人身份证,划定了区域,分配了土地,选出了村长,以及村里的民兵教习。
而最后剩下的,就是孔府中的人了。
这天一大早,崔鸣吉带着土改小组的精干,驾临了孔府,不过他没有进去,而是将孔府所有人全都给叫了出来,在外面集合。
在孔府宽敞的大门口,崔鸣吉架设好了办公桌哦以及一系列的办公用品,而后,他便开始从孔府中往外叫人。
看他这驾驶,竟然是要光天化日之下办公。
这种新奇的事情,登时让所有人都来了兴趣,分呢在周围围观,而在这些人中,还有那么一圈人围在周围,他们就是有子女在孔府之中为奴为婢的家庭。
很快,第一个被叫道的就是孔家当代家主、衍圣公孔胤植。由于他的身份地位特殊,崔鸣吉特地的,自己亲自坐在桌案前面,为他登记造册。
“姓名?”
“孔胤植。”
“年龄?”
……
一问一答之间,很快个人资料就填好了,而后到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可愿务农?”
“不愿。”
“摁。”崔鸣吉看了他一眼,这个回答基本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而后,他也不在问话,低着头,匆匆填写着个人档案。
写完后,他递给孔胤植,“自己看看,还有其他问题没有。”
孔胤植也不说话,就这么低头翻看起来,他看看开头,都是些日常资料,年龄家属之类的,很快他就掠过去,看到了后面一些关键的资料。
身份是公民,职业是无,功名是举人,在后面则是一些为官经历,大概什么时候考上了功名,什么时候当过曲阜县令等,至于其他的,他最为关心的衍圣公头衔,没有。
“总督大人,这…….孔家世代传袭的衍圣公为何没有了?”孔胤植讨好的问道,如今对方势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个本总督就不知道了,当今陛下有旨,除了云南黔国公和朝鲜绫阳公外以及一些国亲的爵位,其他爵位一律取消,大概衍圣公这个爵位也在其中吧。”崔鸣吉回答到,无所谓的语气,让孔胤植一阵气血翻腾。
什么时候传承千年的衍圣公都成了小角色了。
“可是,总督大人……..”孔胤植还待说些什么,却被崔鸣吉毫不留情的打断。
“既然没有问题,档案就这样了,下面是户口登记。”
很快,档案略过,便是登记户口,孔胤植一家被叫了出来,然后是他们一家的个人档案,随后上户口,分发身份证,一切流程如同下面的佃农一样,并无区别。
这样干脆利索的行动,让周围的百姓看到一阵佩服。
“青天,青天大老爷啊!”忽然,一阵大喊声从人群中传出来,登时赢得了所有人的交口称赞,不一会,崔鸣吉崔青天的名声,就此不胫而走,不过短短半日后,就让整个曲阜县都知道了。
这个呼喊声,让孔胤植气的满脸通红,那红色,浓郁的几乎快滴血了,“若是在以往,这些贱民……..”
只是,他的愤怒,丝毫不影响到事情的发展,之后所有的孔家嫡系都开始了这样的问话,所不同的是,这些是有土改小组的其他人操办了,崔鸣吉从中撤离出来,在旁边监督。
对于周围百姓的反应,崔鸣吉是十分满意的,而已不枉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个议论,公开办公了。
办理档案户籍的流程,土改小组的成员们异常熟悉,不过是半天的时间,孔家嫡系都被弄完了,毫无例外的,这些人都选择而来不务农。嫡系完了后,则是宗族分之,从这里开始,便渐渐有了不同的声音。
愿意务农么?
愿意!
愿意务农么?
愿意!
这样的回答越来越多,直到超过了不务农的人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增多。
孔胤植在旁边看着,气的手指都直哆嗦,这些败家的玩意。
很快,所有姓孔的人都弄完了,上下的,便是孔家孔府当中当差的那些人,什么长随啊,管家啊,伴读啊,侍女,仆妇女工啊什么的人。
看着这些人,崔鸣吉登时打起来了精神,暗道,关键来了。
整个孔府土改,这些人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孔家中的嫡系,为了记录下这至关重要的环节,他甚至还从济南将帝国日报的主编请过来,让他旁观,写新闻稿。
这简直就是最佳的重装战士啊!
充沛的体力,强大的力量,配合上朱由校强大的钢甲以及武器,全副武装之后,绝对是战场上的坦克。甚至若是配上中东的高头大马,那简直就是碾压一切生物的重装骑兵,若是放到战场上……
打住打住,重装骑兵经过历史的验证,早就淘汰了,何况现在是火器时代,大炮火力之下,早就没有了重骑的生存空间,用这些人做重装步兵就可以了,以应付一些山地、巷战等不太适合大兵团作战的环境,作为一个补充兵种。
“很好,蛤刺模,朕很喜欢你这样强大的战士,希望你能好好为朕效力,在接下来的会盟之中,挑选更多如你这样的战士。”朱由校拍了拍蛤刺模的肩膀,鼓励道。
“是!”蛤刺模用蹩脚的大明官话说道,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能够正面搏杀巨熊的角色,得到这么强大君主的青睐,他从头舒爽到了脚底板。
对于东北这些土著民族的处理,朱由校在看到蛤刺模他们后已经有了个大致的想法,他打算将这里作为一处战士之乡来培养。
直接派遣官员统治这里,然后探明各个部族的生活栖息之地,做好人口统计,如同土改一样,编成一个个村庄,同时将当地的人口划分为两个阶层,公民和平民,家中有人通过征兵考核,在军中效力的,全家升为公民,由官府分发粮食,维持基本的生活,同时还免除一些基本的税务,如种地打猎捕鱼等。
至于没有通过的,则划为平民阶层,不仅得不到官府的粮食补助,还需要缴税等等义务。这就是朱由校对东北这块还处在蛮荒当中的土地的处理方法,通过行政手段,尽量保存这里部族的原始风貌,以恶劣的环境,诞生出更多体魄强悍的战士,作为兵源的补充。
历史上满清历来都有从这些山里面搜捡战士的习惯,而这些人已进入八旗当中,就成为了精锐,都是能够身披双甲还健步如飞的强大战士,绝对能够充当好重步兵这一角色。
至于公民和平民这两个阶层,则是这次朱由校和土改一起进行的户籍改革中最大的特点。所有帝国内陆腹地的汉族人,统统都是公民,他们种地养鱼等都不用交税,而且有接受教育,参加科举的权利。
在下面就是平民阶层,这个阶层一般是针对外族的,比如新归附的蒙古族,边疆地区的蛮族等,都被划分到这个阶层,他们需要缴税,需要服役,还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经商,不能去学校读书。此外,一些犯了错,犯了罪的人也会被打入这一阶层,而他们生出来的后代便也是平民。
外族想要成为公民,也还算简单,承认自己是汉族,说大明官话,写汉字,穿汉服等等,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就可以成为公民,和其他人一样生活、读书、经商。
至于犯罪者以及他们的后代想要脱离这一阶层,那就只有立功了,最快捷最简单的便是军功。
在平民之下,则是奴隶了,这就是一种处罚手段了,一般也就是犯了叛国罪啊,危害国家、皇室安全罪啊,还有战俘等等,都是处罚的对象,当然,战争后从外国掳掠回来的人口,有可能也是这一阶层。
这也就是为何,大明内部土改如此之慢的地步,不仅关系的土地的划分,还有户籍的更改,以及大户人家中奴仆的释放等等,非常的繁琐。
随着朱由校会盟的消息发出,得到信息的部族首领犹豫了下后,便立刻带着人赶来,当然,还有些更远的,在黑龙江一代的部族,由于穿领导骑士需要寻找,接到消息也比较晚,来的也晚,不过好在朱由校定下的时间是一个月后,足够整个东北大部分的部族赶来了。
时间渐渐过去,越来越多打扮各异,语言各异,风俗各异的部族首领从深山老林中出来,朝着齐齐哈尔而去,他们有的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有的有几十个,多的甚至有上百个,如此多的人,慢慢汇集到了齐齐哈尔。
当然,此时会盟还没到,朱由校自然不会出现,只是由着下面的军官接待。趁着这个时间,我们目光回到国内。
山东,曲阜。
整个曲阜,除了孔家之外,并无其他地主,孔家虽然是圣人之后,但也讲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样的行径以往看来霸道异常,但在此时,却减轻了崔鸣吉不少的负担。
在朱由校的大军刚刚经历了草原上的艰苦行军,抵达镇北关时,崔鸣吉带领土改小组,也经过连日不断的奋战,将整个曲阜的土地,除了孔家人外,统统都分配下去了。
所有人都建立了独立档案,分发了新的户口本,发放了个人身份证,划定了区域,分配了土地,选出了村长,以及村里的民兵教习。
而最后剩下的,就是孔府中的人了。
这天一大早,崔鸣吉带着土改小组的精干,驾临了孔府,不过他没有进去,而是将孔府所有人全都给叫了出来,在外面集合。
在孔府宽敞的大门口,崔鸣吉架设好了办公桌哦以及一系列的办公用品,而后,他便开始从孔府中往外叫人。
看他这驾驶,竟然是要光天化日之下办公。
这种新奇的事情,登时让所有人都来了兴趣,分呢在周围围观,而在这些人中,还有那么一圈人围在周围,他们就是有子女在孔府之中为奴为婢的家庭。
很快,第一个被叫道的就是孔家当代家主、衍圣公孔胤植。由于他的身份地位特殊,崔鸣吉特地的,自己亲自坐在桌案前面,为他登记造册。
“姓名?”
“孔胤植。”
“年龄?”
……
一问一答之间,很快个人资料就填好了,而后到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可愿务农?”
“不愿。”
“摁。”崔鸣吉看了他一眼,这个回答基本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而后,他也不在问话,低着头,匆匆填写着个人档案。
写完后,他递给孔胤植,“自己看看,还有其他问题没有。”
孔胤植也不说话,就这么低头翻看起来,他看看开头,都是些日常资料,年龄家属之类的,很快他就掠过去,看到了后面一些关键的资料。
身份是公民,职业是无,功名是举人,在后面则是一些为官经历,大概什么时候考上了功名,什么时候当过曲阜县令等,至于其他的,他最为关心的衍圣公头衔,没有。
“总督大人,这…….孔家世代传袭的衍圣公为何没有了?”孔胤植讨好的问道,如今对方势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个本总督就不知道了,当今陛下有旨,除了云南黔国公和朝鲜绫阳公外以及一些国亲的爵位,其他爵位一律取消,大概衍圣公这个爵位也在其中吧。”崔鸣吉回答到,无所谓的语气,让孔胤植一阵气血翻腾。
什么时候传承千年的衍圣公都成了小角色了。
“可是,总督大人……..”孔胤植还待说些什么,却被崔鸣吉毫不留情的打断。
“既然没有问题,档案就这样了,下面是户口登记。”
很快,档案略过,便是登记户口,孔胤植一家被叫了出来,然后是他们一家的个人档案,随后上户口,分发身份证,一切流程如同下面的佃农一样,并无区别。
这样干脆利索的行动,让周围的百姓看到一阵佩服。
“青天,青天大老爷啊!”忽然,一阵大喊声从人群中传出来,登时赢得了所有人的交口称赞,不一会,崔鸣吉崔青天的名声,就此不胫而走,不过短短半日后,就让整个曲阜县都知道了。
这个呼喊声,让孔胤植气的满脸通红,那红色,浓郁的几乎快滴血了,“若是在以往,这些贱民……..”
只是,他的愤怒,丝毫不影响到事情的发展,之后所有的孔家嫡系都开始了这样的问话,所不同的是,这些是有土改小组的其他人操办了,崔鸣吉从中撤离出来,在旁边监督。
对于周围百姓的反应,崔鸣吉是十分满意的,而已不枉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个议论,公开办公了。
办理档案户籍的流程,土改小组的成员们异常熟悉,不过是半天的时间,孔家嫡系都被弄完了,毫无例外的,这些人都选择而来不务农。嫡系完了后,则是宗族分之,从这里开始,便渐渐有了不同的声音。
愿意务农么?
愿意!
愿意务农么?
愿意!
这样的回答越来越多,直到超过了不务农的人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增多。
孔胤植在旁边看着,气的手指都直哆嗦,这些败家的玩意。
很快,所有姓孔的人都弄完了,上下的,便是孔家孔府当中当差的那些人,什么长随啊,管家啊,伴读啊,侍女,仆妇女工啊什么的人。
看着这些人,崔鸣吉登时打起来了精神,暗道,关键来了。
整个孔府土改,这些人才是最主要的,而不是孔家中的嫡系,为了记录下这至关重要的环节,他甚至还从济南将帝国日报的主编请过来,让他旁观,写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