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复试完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保和殿位于故宫中轴线的正中,乃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这个时代,它的名字叫谨身殿,乃是明成祖迁都北京时所建。嘉靖年重建,改名建极殿。到清朝顺治二年的时候,才更名为保和殿。
到殿前,迎面就是一座宏伟的金瓦红墙建筑。本期会试的中会举人们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天家的威严,都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在前世界,这地方苏木可没少来,只不过一直没机会进到内部去,今天得了这么机会,顿时兴味昂然。
今天的复试乃是杨廷和亲自主持,杨大人如今是翰林院学士,以前一直在东宫侍读。和正德皇帝既是君臣又是师生,且是伴读,关系特殊,圣眷正隆。早在之前,就有人传言说杨廷和要主持本届会试。
却不想大总裁却落到了王螯和焦芳头上,老杨却来主持复试。
能够主持国家级的人才大考其实一件非常有政治意味的工作,能够被选为大主考的官员多半是要大用的。就苏木所知,焦芳在其后就做了当朝首辅,而杨廷和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入阁为相。
今天的复试题目非常简单,就一道《四书》文,和一首五言八韵诗。
《四书》文选自《大学》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可是举人们以前早做滥了的题目,能够走到复试考场上的中会举子们闭着眼睛提起笔就能随意写上七八百字。
五言八韵诗的题目也简单,是一首唐诗“巴山夜雨涨秋池”赋得夜字韵。
一声令下,举子们飞快地磨起墨来。
又人低头沉思,有人则提笔麻利地在卷子上答着题目。
这一场已经没有淘汰一说,只需拿个优字考语就算过关。
所以,大家也都没怎么放在心上。作得快的人已经在午时将所有的题目答完,又因为没有提前交卷一说,就拿出先前收集的名刺反反复复地看着,琢磨着这一期的同年究竟是什么来头,什么人值得结交,什么人只需知道个名字即可。
见大家都不怎么将考试放在心上,一个考官一脸的恼火,正要说话。
旁边的杨廷和则笑着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管。
按说,苏木和老杨也是老相识了,以前在西苑的时候还闹得很不愉快。可说来也怪,自从进了考场,杨廷和的目光就没落到苏木身上过,权当他是一个普通考生。
苏木知道未来的杨阁老对自己有成见,自然不敢造次,将一篇文章和一首韵诗作得十分小心。
实际上,这场考试的文章作得好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总不可能因为你卷子作得不好就被刷下去吧?
到时候,还得另外从落榜的卷子里挑一份顶上来,还得来一场复试。如果又不中,却该如何?
考官们也懒得去找那个麻烦,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么说,苏木觉得做人做事小心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反正又不能提前离场,开玩笑,皇宫什么地方,总不可能让你等考生交完卷子之后三三两两地离开,如此成何体统。总归要等到考完,统一排队才能走。
所以,苏木的卷子做得极慢,将磨蹭**使到十足,堪堪等得交卷前一刻才将最后一个字写完。
等到将题目写妥,肚子里却咕咚一声,一股强烈的饥饿感潮水一样袭来。
原来,大家都是卯时进的皇宫,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小时粒米未粘牙,顿时有些经受不住了。
收完卷子之后,正排队要出宫,一群太监端着托盘过来,见人就将一快糕点塞来,就连苏木也得了两块。
苏木饿得狠了,猛咬一口,满嘴都是死面,馅的味道也怪怪的,定睛看去,却是如同过期月饼一样东西,顿时就倒了胃口。
回到家之后,照例要休整三天之后复试的成绩才能出来。
对于考试成绩,在大家都吊儿郎当的情况下,苏木觉得自己认真做的题目至少能够排进前三名去,心中也不担忧。
唯一操心的是那康海在会试考场上究竟做的什么文章,竟然拿了第二名。
复试完第二天,吴世奇就去通政司上班了,现在的他怎么说也是正四品的京城官,有资格参加早朝的。这叫老先生非常振奋,也显得很是敬业。
吴大人最近几日的主要工作是编邸报,据他所说,经历司所缺的知事已经由吏部补上了。
苏木就问他要这一期的邸报底稿,却不想吴老先生面容一整,说苏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有什么好看的。真要看,等上几日,等你得了正七品的实职再说吧。朝廷自有制度,非朝廷命官,没资格看邸报。
苏木心中叫苦,偏偏又不好同吴世奇说自己在考场是写的文章用的是真实历史上康海的头命卷子,心中担心撞了车,想提前看看。
撞车一事弄得苏木最近都有些疑神疑鬼了,心理素质不断下降。没看到康海卷子的一天,他都活得不塌实。
很快,复试的成绩出来了。不出苏木的意料之外,得了个忧,也顺利地获得了最后参加殿试的机会。
当然,一起进殿参加复试的其他三百多中会举人也都无一例外地得了个优,说起来,这事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十日,按照朝廷的制度,殿试定于四月二十一日,距离现在还以后十一日。
只要过了殿试一关,就是正经的进士了。
任何人都知道,殿试其实跟复试一样也就是走个形式,其目的是综合考生会试的成绩给大家定个名次,你是状元,你是榜眼,你是同进士出身,你……成绩差点,就赐个同进士出身吧!
有种说法,殿试,其实考的是中会举人的书法。至于文章嘛,也就是那么回事。
所以,说起来,科举之路走到现在,基本算是告一个段落。三尺之水,一跃而过,即将功德圆满。
还以后十天,又没有考试压力,于是,中会举人们就开始互相邀约着吃酒玩乐,互相认识,建立自己进入官场的人脉。
自然,拜会两个大总裁也是必须的。
保和殿位于故宫中轴线的正中,乃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这个时代,它的名字叫谨身殿,乃是明成祖迁都北京时所建。嘉靖年重建,改名建极殿。到清朝顺治二年的时候,才更名为保和殿。
到殿前,迎面就是一座宏伟的金瓦红墙建筑。本期会试的中会举人们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天家的威严,都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在前世界,这地方苏木可没少来,只不过一直没机会进到内部去,今天得了这么机会,顿时兴味昂然。
今天的复试乃是杨廷和亲自主持,杨大人如今是翰林院学士,以前一直在东宫侍读。和正德皇帝既是君臣又是师生,且是伴读,关系特殊,圣眷正隆。早在之前,就有人传言说杨廷和要主持本届会试。
却不想大总裁却落到了王螯和焦芳头上,老杨却来主持复试。
能够主持国家级的人才大考其实一件非常有政治意味的工作,能够被选为大主考的官员多半是要大用的。就苏木所知,焦芳在其后就做了当朝首辅,而杨廷和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入阁为相。
今天的复试题目非常简单,就一道《四书》文,和一首五言八韵诗。
《四书》文选自《大学》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可是举人们以前早做滥了的题目,能够走到复试考场上的中会举子们闭着眼睛提起笔就能随意写上七八百字。
五言八韵诗的题目也简单,是一首唐诗“巴山夜雨涨秋池”赋得夜字韵。
一声令下,举子们飞快地磨起墨来。
又人低头沉思,有人则提笔麻利地在卷子上答着题目。
这一场已经没有淘汰一说,只需拿个优字考语就算过关。
所以,大家也都没怎么放在心上。作得快的人已经在午时将所有的题目答完,又因为没有提前交卷一说,就拿出先前收集的名刺反反复复地看着,琢磨着这一期的同年究竟是什么来头,什么人值得结交,什么人只需知道个名字即可。
见大家都不怎么将考试放在心上,一个考官一脸的恼火,正要说话。
旁边的杨廷和则笑着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管。
按说,苏木和老杨也是老相识了,以前在西苑的时候还闹得很不愉快。可说来也怪,自从进了考场,杨廷和的目光就没落到苏木身上过,权当他是一个普通考生。
苏木知道未来的杨阁老对自己有成见,自然不敢造次,将一篇文章和一首韵诗作得十分小心。
实际上,这场考试的文章作得好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总不可能因为你卷子作得不好就被刷下去吧?
到时候,还得另外从落榜的卷子里挑一份顶上来,还得来一场复试。如果又不中,却该如何?
考官们也懒得去找那个麻烦,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么说,苏木觉得做人做事小心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反正又不能提前离场,开玩笑,皇宫什么地方,总不可能让你等考生交完卷子之后三三两两地离开,如此成何体统。总归要等到考完,统一排队才能走。
所以,苏木的卷子做得极慢,将磨蹭**使到十足,堪堪等得交卷前一刻才将最后一个字写完。
等到将题目写妥,肚子里却咕咚一声,一股强烈的饥饿感潮水一样袭来。
原来,大家都是卯时进的皇宫,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小时粒米未粘牙,顿时有些经受不住了。
收完卷子之后,正排队要出宫,一群太监端着托盘过来,见人就将一快糕点塞来,就连苏木也得了两块。
苏木饿得狠了,猛咬一口,满嘴都是死面,馅的味道也怪怪的,定睛看去,却是如同过期月饼一样东西,顿时就倒了胃口。
回到家之后,照例要休整三天之后复试的成绩才能出来。
对于考试成绩,在大家都吊儿郎当的情况下,苏木觉得自己认真做的题目至少能够排进前三名去,心中也不担忧。
唯一操心的是那康海在会试考场上究竟做的什么文章,竟然拿了第二名。
复试完第二天,吴世奇就去通政司上班了,现在的他怎么说也是正四品的京城官,有资格参加早朝的。这叫老先生非常振奋,也显得很是敬业。
吴大人最近几日的主要工作是编邸报,据他所说,经历司所缺的知事已经由吏部补上了。
苏木就问他要这一期的邸报底稿,却不想吴老先生面容一整,说苏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有什么好看的。真要看,等上几日,等你得了正七品的实职再说吧。朝廷自有制度,非朝廷命官,没资格看邸报。
苏木心中叫苦,偏偏又不好同吴世奇说自己在考场是写的文章用的是真实历史上康海的头命卷子,心中担心撞了车,想提前看看。
撞车一事弄得苏木最近都有些疑神疑鬼了,心理素质不断下降。没看到康海卷子的一天,他都活得不塌实。
很快,复试的成绩出来了。不出苏木的意料之外,得了个忧,也顺利地获得了最后参加殿试的机会。
当然,一起进殿参加复试的其他三百多中会举人也都无一例外地得了个优,说起来,这事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十日,按照朝廷的制度,殿试定于四月二十一日,距离现在还以后十一日。
只要过了殿试一关,就是正经的进士了。
任何人都知道,殿试其实跟复试一样也就是走个形式,其目的是综合考生会试的成绩给大家定个名次,你是状元,你是榜眼,你是同进士出身,你……成绩差点,就赐个同进士出身吧!
有种说法,殿试,其实考的是中会举人的书法。至于文章嘛,也就是那么回事。
所以,说起来,科举之路走到现在,基本算是告一个段落。三尺之水,一跃而过,即将功德圆满。
还以后十天,又没有考试压力,于是,中会举人们就开始互相邀约着吃酒玩乐,互相认识,建立自己进入官场的人脉。
自然,拜会两个大总裁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