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曲山之行(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五天,也就是余敏口中的后天,被吴主任惩罚的筋疲力尽的李爽等人,总算知道了前两天为什么那么赶进度了。
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那些地方比较穷,村上或镇上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感冒,相应的接待与后北屯村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的地方别说接待了,甚至连礼貌性的接洽都没有,让地方上陪同的人很不好意思,劝他们换个地方来宣传。
吴主任对于他们的好意只能报以苦笑,这些行程是局里最高领导亲自制定的,哪能说改就想改的。
没有好酒好菜款待,没有关系;没有人理会,没关系;冷漠以对,也没有关系;最让他受不了的是一些地方从上到下都对他们非常的不友好,可以说是敌视,这让李爽感到有些纳闷。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余敏不屑的说道:“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是轻了,但同时造成基层很多组织部门的闲置。这些人原来根本就不靠工资,光是一年的收税补贴,奖金,奖励等,就比工资高出好多倍。突然最大一块收入没了,换谁心里平衡啊!大部分人只能是怨天尤人了,但有一小部分奸猾之徒,借着农业局的名义,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幌子,勾结当地政府,推行什么经济作物,经济养殖等,光收钱不办事,或者是农民种了一大片作物,养了一大堆,到了时间却不见人来收,自己又卖不出去,很多农民都亏惨了。”
余敏这么一说,李爽也想起来家乡曾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深有感触的点点头。
“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恢复的时间快点,再加上他们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值钱,那些损失人家早就不计较了。但,越是偏远的地方伤害就越大了,仇恨延续的时间也长。”
听余敏说完,孙国兴插话道:“那些人后来怎么样了?国家难道没有制裁他们,替被骗的农民追回损失吗?”
“制裁?怎么制裁!都说了有当地政府参与的,最多也就追究他们一个办事不利,执政不当。小平同志都说了,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人家早就有了脱身的尚方宝剑,那些措施也只能被归于没摸着石头。”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听的李爽等三人,心里憋的发慌,想骂人,却找不到骂的对象,因为他们也是其中的一员。
地方政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堡垒,它不是由固定的几个或几十个人组成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层公务员一同构成的。进去的人被同化,被荼毒,被拉下水,还美其名曰:维护政府形象,维护体制尊严。纠其本质来说,不过是为了维护彼此既得的利益罢了。
即使裁判,又是运动员,无法用法律和法规去约束和制裁他们,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能依靠这些人的良知来行使权力,而“良知”这个违背动物本性的只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产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一个天天都在不知道朝好,还是朝着坏的方向变化的东西,如何能作为准则?
迟早这些得利的人会走入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他们会拉更多的人下水,会集结更多的人,来维护一个更大的利益团体。当这个团体足够强大的时候,就能影响政策,甚至是制定法规、法律,等到了那个时候,阶级的再一次出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也许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只是被人为的掩盖了。
农业局法制宣传的线路上,富饶、贫困,贫困、富饶,就这么交织参杂着。
第十天,车子终于踏上西花市曲山县的土地,贴在车窗上的李爽,心情复杂的给前后几人介绍着自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家所在的村子并不在行程之内,但芳芳嫁的村子却是他们曲山之行的第一站,这足够让他纠结的了。
芳芳嫁过去这么多年,李爽一直没有去过她住的地方,主要是他不想碰到那个夺走他初恋的男人。甚至连她当年出嫁的时候,李爽也没有回去,托词学校考试走不开,其实是他不想回去,毕竟看着自己喜欢的,并且有了肌肤之亲的女子嫁人,是一件非常难受事情。
但这次,过家门而不入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在县城停留的短暂期间,李爽犹豫了一下,还是去超市里买了很多礼品。
去看看吧!看看芳芳口中说的幸福生活,看看她和她的女儿,看看那个横刀夺爱的男人具体什么样子。自己毕竟长大了,成熟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负气和妄想了。
打定主意的李爽,觉得自己心情平复了不少,但随着车子距离村子越来越近,他不自觉的又想起了曾经和芳芳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尤其让李爽懊恼的是,他当时为什么那么傻呢!为什么就没有将那最后一步完成?假设一下,如果那时他和她发生了关系,按照当时两人对男女生理的了解,肯定想不到什么避孕措施,说不定芳芳就怀孕了,他和她肯定会走到一起,而他们的孩子现在都十岁啦!
“想什么呢?看你一脸的淫-贱像,口水都流到脖子上了!”坐在李爽身边的郝仁义实在看不下去了,重重捶了他一拳,将他打醒。
“什么事?”李爽遗憾的擦拭着口水问道。
“到地方了,准备下车啦!”郝仁义不满的将李爽的脸推向窗外。
车子已经停下,看样子应该是村委会的办公地点,吴主任正带着几个农业局的人站在院子里,等待村长等人的到来。
李爽看了几眼,就感到有些不太对劲,对面平房的门是开着的,但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而院外街道上,却不时有村民叫喊着朝一个方向奔去,听话里的意思,好像是出了什么大事。
第五天,也就是余敏口中的后天,被吴主任惩罚的筋疲力尽的李爽等人,总算知道了前两天为什么那么赶进度了。
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那些地方比较穷,村上或镇上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感冒,相应的接待与后北屯村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的地方别说接待了,甚至连礼貌性的接洽都没有,让地方上陪同的人很不好意思,劝他们换个地方来宣传。
吴主任对于他们的好意只能报以苦笑,这些行程是局里最高领导亲自制定的,哪能说改就想改的。
没有好酒好菜款待,没有关系;没有人理会,没关系;冷漠以对,也没有关系;最让他受不了的是一些地方从上到下都对他们非常的不友好,可以说是敌视,这让李爽感到有些纳闷。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余敏不屑的说道:“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是轻了,但同时造成基层很多组织部门的闲置。这些人原来根本就不靠工资,光是一年的收税补贴,奖金,奖励等,就比工资高出好多倍。突然最大一块收入没了,换谁心里平衡啊!大部分人只能是怨天尤人了,但有一小部分奸猾之徒,借着农业局的名义,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幌子,勾结当地政府,推行什么经济作物,经济养殖等,光收钱不办事,或者是农民种了一大片作物,养了一大堆,到了时间却不见人来收,自己又卖不出去,很多农民都亏惨了。”
余敏这么一说,李爽也想起来家乡曾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深有感触的点点头。
“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恢复的时间快点,再加上他们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值钱,那些损失人家早就不计较了。但,越是偏远的地方伤害就越大了,仇恨延续的时间也长。”
听余敏说完,孙国兴插话道:“那些人后来怎么样了?国家难道没有制裁他们,替被骗的农民追回损失吗?”
“制裁?怎么制裁!都说了有当地政府参与的,最多也就追究他们一个办事不利,执政不当。小平同志都说了,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人家早就有了脱身的尚方宝剑,那些措施也只能被归于没摸着石头。”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听的李爽等三人,心里憋的发慌,想骂人,却找不到骂的对象,因为他们也是其中的一员。
地方政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堡垒,它不是由固定的几个或几十个人组成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层公务员一同构成的。进去的人被同化,被荼毒,被拉下水,还美其名曰:维护政府形象,维护体制尊严。纠其本质来说,不过是为了维护彼此既得的利益罢了。
即使裁判,又是运动员,无法用法律和法规去约束和制裁他们,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能依靠这些人的良知来行使权力,而“良知”这个违背动物本性的只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产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一个天天都在不知道朝好,还是朝着坏的方向变化的东西,如何能作为准则?
迟早这些得利的人会走入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他们会拉更多的人下水,会集结更多的人,来维护一个更大的利益团体。当这个团体足够强大的时候,就能影响政策,甚至是制定法规、法律,等到了那个时候,阶级的再一次出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也许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只是被人为的掩盖了。
农业局法制宣传的线路上,富饶、贫困,贫困、富饶,就这么交织参杂着。
第十天,车子终于踏上西花市曲山县的土地,贴在车窗上的李爽,心情复杂的给前后几人介绍着自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家所在的村子并不在行程之内,但芳芳嫁的村子却是他们曲山之行的第一站,这足够让他纠结的了。
芳芳嫁过去这么多年,李爽一直没有去过她住的地方,主要是他不想碰到那个夺走他初恋的男人。甚至连她当年出嫁的时候,李爽也没有回去,托词学校考试走不开,其实是他不想回去,毕竟看着自己喜欢的,并且有了肌肤之亲的女子嫁人,是一件非常难受事情。
但这次,过家门而不入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在县城停留的短暂期间,李爽犹豫了一下,还是去超市里买了很多礼品。
去看看吧!看看芳芳口中说的幸福生活,看看她和她的女儿,看看那个横刀夺爱的男人具体什么样子。自己毕竟长大了,成熟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负气和妄想了。
打定主意的李爽,觉得自己心情平复了不少,但随着车子距离村子越来越近,他不自觉的又想起了曾经和芳芳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尤其让李爽懊恼的是,他当时为什么那么傻呢!为什么就没有将那最后一步完成?假设一下,如果那时他和她发生了关系,按照当时两人对男女生理的了解,肯定想不到什么避孕措施,说不定芳芳就怀孕了,他和她肯定会走到一起,而他们的孩子现在都十岁啦!
“想什么呢?看你一脸的淫-贱像,口水都流到脖子上了!”坐在李爽身边的郝仁义实在看不下去了,重重捶了他一拳,将他打醒。
“什么事?”李爽遗憾的擦拭着口水问道。
“到地方了,准备下车啦!”郝仁义不满的将李爽的脸推向窗外。
车子已经停下,看样子应该是村委会的办公地点,吴主任正带着几个农业局的人站在院子里,等待村长等人的到来。
李爽看了几眼,就感到有些不太对劲,对面平房的门是开着的,但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而院外街道上,却不时有村民叫喊着朝一个方向奔去,听话里的意思,好像是出了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