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邯郸学步(加更1)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进,前进,苏维埃最骄傲的骑兵,战无不胜!
纵马奔驰在伊朗北部的山区,就能够体会到骑兵才是在这里最合适的兵种,他们有着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同时,马匹后面拖着的机枪,也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能有强大的火力!
第23骑兵师,几乎是和第1山地骑兵师一起出动的,只是双方进攻的路线不同。
第1山地骑兵师已经连克数城,正在向大不里士进发的时候,第23骑兵师,也已经建立了累累硕果。
冲,冲!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将偶尔几个抵抗的伊朗士兵削成两半,后面的伊朗边防军的士兵,就赶紧扔掉枪支投降了。
这场仗,打得太顺利了!
师长巴拉诺夫上校,骑在自己的马背上,观察着自己的长长的队伍。
他们是沿着里海南岸向东进军,一天之内,就冲到了恩泽里港,占领了拉什特,现在,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他们骑兵和马匹的体力都得到了恢复。
今天,他们就要去占领德黑兰的西大门,加兹温城!
在里海沿岸进攻的时候,他们是走在平坦的沿岸上的,而现在,向南进军,就进入了山区之中。
骑兵在山区中,队形是无法展开的。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被敌人伏击。
那也需要敌人有时间准备好伏击才行!苏维埃的军队这次的作战,制定的就是速战速决的战术,这些,都是从德国人的闪电战中学到的经验。
快,这是唯一的法宝,只要速度足够快,让对方预料不到,那对方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攻来!
这一路过来,伊朗军队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所到之处,伊朗军队都是一溃千里的局面,这让苏联骑兵们更加兴奋,对他们来说,今天快马加鞭,占领了加兹温城,明天,就能够和第一路军队在加兹温城汇合,然后冲到德黑兰去!
两边,都是高大巍峨的群山,设伏?醒醒吧,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工夫,能够把装备运到山上去么?
巴拉诺夫上校并不担心遭遇伏击,他只担心自己的速度不够快。
骑兵们前进了一个小时,前面的山口,就更加险要了。
戈达斯科山谷!
伊朗的公路,是顺着山谷内部修建的,山谷两边都是高山,而且,绵延十几公里,都是这样的道路。
“师长,我们要不要派人去山顶上查看一番?”巴拉诺夫身边,骑兵连连长科尼格说道。
科尼格是一名高大的哥萨克人,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最让人注意的,就是他的脸上的一条刀疤,从左边眼角下方,一直到嘴的右边,几乎是横贯整个脸颊。
这是当年与白军作战的时候留下来的,对于哥萨克男人来说,被对方的马刀砍到自己的脸上,那是一种骄傲,他们天生就是为战斗而生的,在战斗中负伤,是一种荣耀。
现在,科尼格也发现了地形的险要,如果两边的山峰上埋伏着敌人的话,对己方是个很大的威胁。
“不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快马鞭,赶紧跑过去!”巴拉诺夫说道:“我们没有时间可以耽误的了,两天打到德黑兰,就是我们的目标。”
两天内,即将变成两天后,这已经让巴拉诺夫没有面子了,如果在加兹温等不到第一路军队的话,他甚至要打算自己的部队独自去打德黑兰了,冲进礼萨汗的王宫中,活捉了礼萨汗,带回苏联去!
快马加鞭,赶紧冲过去!
走过了这条山谷,前面就是加兹温了,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巴拉诺夫的催促下,前锋没有犹豫,一匹匹的洁白的骏马,踩进了戈达斯科山谷里。
他们不知道,在山顶两侧,此时,正有一双双的眼睛注视着这支庞大的军队的到来。
伊朗的军队,其实并不少。
伊朗陆军规模约为12万人,编为两个配备105毫米斯科达火炮的皇家近卫师,均驻扎在德黑兰,9个普通师,分别驻扎在全国六个军区,其中5个师在北方防备苏联,4个师在南方保卫油田,同时防备可能出现的海上袭击。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5个宪兵旅,以及1个独立的机械化旅。
这些军队,在苏联人的入侵中,根本就没有立刻发挥作用,因为他们都是分散在各个驻地中的,无法集中起来拧成拳头,很容易被苏联人各个攻破。
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哪怕是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莫德尔也只是集合起来了加兹温附近的六个营左右的兵力,加上匆匆赶到的第167步兵师,总人数刚刚过万,不过,莫德尔已经是信心十足了。
邯郸学步。
苏联人想要学习德国人的闪电战,在山区利用骑兵代替坦克,具备快速机动的能力,一路过来,的确是把伊朗人给打蒙了。
但是,德国闪电战的精髓,绝对不止是利用机动优势来进攻,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是伴随着大批的斯图卡轰炸机的,提前将前面的敌人炸个干净!
苏联人是动用轰炸机了,他们的轰炸机,仅仅是一种恫吓而已,胡乱地向城市丢两颗炸弹,告诉市民,不要妄图抵抗苏联军队的入侵!
就是这么的简单,简直就是太小儿科了。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伊朗北部都是山区,高射机枪很容易隐蔽起来,甚至是把轻机枪架起来,都能对空射击,而苏联人缺乏有效的装甲防护的对地攻击机,仅有的伊尔-2,都是部署在西面的。
而且,他们也觉得没必要,伊朗山区里,没有啥大型的工事,他们找不到合适的目标。
而且,苏维埃一贯的陆军思维,让他们轻视空军的作用,如果他们能够有一架飞机在前进的道路上搜索,那就会避免这次悲惨的全军覆没。
莫德尔的指挥部,就设立在背面山坡的一个天然山洞里,前线的报告,不断地传到他的指挥部里。
“苏联人的前锋,已经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区!”
前进,前进,苏维埃最骄傲的骑兵,战无不胜!
纵马奔驰在伊朗北部的山区,就能够体会到骑兵才是在这里最合适的兵种,他们有着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同时,马匹后面拖着的机枪,也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能有强大的火力!
第23骑兵师,几乎是和第1山地骑兵师一起出动的,只是双方进攻的路线不同。
第1山地骑兵师已经连克数城,正在向大不里士进发的时候,第23骑兵师,也已经建立了累累硕果。
冲,冲!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将偶尔几个抵抗的伊朗士兵削成两半,后面的伊朗边防军的士兵,就赶紧扔掉枪支投降了。
这场仗,打得太顺利了!
师长巴拉诺夫上校,骑在自己的马背上,观察着自己的长长的队伍。
他们是沿着里海南岸向东进军,一天之内,就冲到了恩泽里港,占领了拉什特,现在,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他们骑兵和马匹的体力都得到了恢复。
今天,他们就要去占领德黑兰的西大门,加兹温城!
在里海沿岸进攻的时候,他们是走在平坦的沿岸上的,而现在,向南进军,就进入了山区之中。
骑兵在山区中,队形是无法展开的。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被敌人伏击。
那也需要敌人有时间准备好伏击才行!苏维埃的军队这次的作战,制定的就是速战速决的战术,这些,都是从德国人的闪电战中学到的经验。
快,这是唯一的法宝,只要速度足够快,让对方预料不到,那对方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攻来!
这一路过来,伊朗军队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所到之处,伊朗军队都是一溃千里的局面,这让苏联骑兵们更加兴奋,对他们来说,今天快马加鞭,占领了加兹温城,明天,就能够和第一路军队在加兹温城汇合,然后冲到德黑兰去!
两边,都是高大巍峨的群山,设伏?醒醒吧,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工夫,能够把装备运到山上去么?
巴拉诺夫上校并不担心遭遇伏击,他只担心自己的速度不够快。
骑兵们前进了一个小时,前面的山口,就更加险要了。
戈达斯科山谷!
伊朗的公路,是顺着山谷内部修建的,山谷两边都是高山,而且,绵延十几公里,都是这样的道路。
“师长,我们要不要派人去山顶上查看一番?”巴拉诺夫身边,骑兵连连长科尼格说道。
科尼格是一名高大的哥萨克人,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最让人注意的,就是他的脸上的一条刀疤,从左边眼角下方,一直到嘴的右边,几乎是横贯整个脸颊。
这是当年与白军作战的时候留下来的,对于哥萨克男人来说,被对方的马刀砍到自己的脸上,那是一种骄傲,他们天生就是为战斗而生的,在战斗中负伤,是一种荣耀。
现在,科尼格也发现了地形的险要,如果两边的山峰上埋伏着敌人的话,对己方是个很大的威胁。
“不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快马鞭,赶紧跑过去!”巴拉诺夫说道:“我们没有时间可以耽误的了,两天打到德黑兰,就是我们的目标。”
两天内,即将变成两天后,这已经让巴拉诺夫没有面子了,如果在加兹温等不到第一路军队的话,他甚至要打算自己的部队独自去打德黑兰了,冲进礼萨汗的王宫中,活捉了礼萨汗,带回苏联去!
快马加鞭,赶紧冲过去!
走过了这条山谷,前面就是加兹温了,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巴拉诺夫的催促下,前锋没有犹豫,一匹匹的洁白的骏马,踩进了戈达斯科山谷里。
他们不知道,在山顶两侧,此时,正有一双双的眼睛注视着这支庞大的军队的到来。
伊朗的军队,其实并不少。
伊朗陆军规模约为12万人,编为两个配备105毫米斯科达火炮的皇家近卫师,均驻扎在德黑兰,9个普通师,分别驻扎在全国六个军区,其中5个师在北方防备苏联,4个师在南方保卫油田,同时防备可能出现的海上袭击。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5个宪兵旅,以及1个独立的机械化旅。
这些军队,在苏联人的入侵中,根本就没有立刻发挥作用,因为他们都是分散在各个驻地中的,无法集中起来拧成拳头,很容易被苏联人各个攻破。
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哪怕是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莫德尔也只是集合起来了加兹温附近的六个营左右的兵力,加上匆匆赶到的第167步兵师,总人数刚刚过万,不过,莫德尔已经是信心十足了。
邯郸学步。
苏联人想要学习德国人的闪电战,在山区利用骑兵代替坦克,具备快速机动的能力,一路过来,的确是把伊朗人给打蒙了。
但是,德国闪电战的精髓,绝对不止是利用机动优势来进攻,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是伴随着大批的斯图卡轰炸机的,提前将前面的敌人炸个干净!
苏联人是动用轰炸机了,他们的轰炸机,仅仅是一种恫吓而已,胡乱地向城市丢两颗炸弹,告诉市民,不要妄图抵抗苏联军队的入侵!
就是这么的简单,简直就是太小儿科了。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伊朗北部都是山区,高射机枪很容易隐蔽起来,甚至是把轻机枪架起来,都能对空射击,而苏联人缺乏有效的装甲防护的对地攻击机,仅有的伊尔-2,都是部署在西面的。
而且,他们也觉得没必要,伊朗山区里,没有啥大型的工事,他们找不到合适的目标。
而且,苏维埃一贯的陆军思维,让他们轻视空军的作用,如果他们能够有一架飞机在前进的道路上搜索,那就会避免这次悲惨的全军覆没。
莫德尔的指挥部,就设立在背面山坡的一个天然山洞里,前线的报告,不断地传到他的指挥部里。
“苏联人的前锋,已经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