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葫芦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槐子是不能进房的,他叮嘱菊花将小奶娃抱出来让他瞧瞧菊花笑着答应了。进了房间,她将手里的篮子交给杨氏,笑道:“娘,这是炖好的鸡汤,我没放盐哩。”说完自去看小侄儿。
杨氏笑眯眯地将那瓦罐子搬出来,搁在床前的圆桌上,揭开盖,浓郁的香味飘满屋子,她一边帮刘云岚舀汤一边看着儿子和闺女乐。
青木正跟菊花炫耀那红通通的小不点,菊花则惊叹不已——那眉眼的确好似跟青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佩服地对刘云岚道:“嫂子,你可真厉害,这么快就生了。我瞧你脸色也还好。”
刘云岚喜悦地瞧着襁褓中的儿子说道:“都是你那六个鸡蛋得了力,我才有劲儿。”
菊花刚要说话,就听槐子在外面忍不住叫了起来:“菊花,快把宝宝抱出来让我瞧瞧!”
菊花和青木都笑了,这时何氏过来道:“我来,你们没抱过这小奶娃的,不会抱。”
菊花听了松了口气,她还真不敢抱哩,那小娃儿软绵绵的,让人无法使劲。
杨氏出来见几人围着何氏评论那娃儿长得如何像青木,乐呵呵地插嘴道:“不但模样像,连脾气都像哩,比他爹小时候还要闷,除了刚生下来那会儿哭了一声,一直到现在也没听见他吭声,乖得很!”
菊花和张槐听了对视一眼,一齐喊道:“葫芦!”
“哈哈哈……”两人喊完大笑。
青木听了不乐意地说道:“这才一天哩,哪里就晓得他是个啥脾气了?再等些日子,看看再说。我还是觉得叫‘板栗,好一些。我小时候虽然闷,可我如今也不算闷吧?比葫芦可好多了。”
杨氏见自己明明是夸孙子的好话,却让他们想到葫芦上去了,她也不大乐意小孙子跟葫芦似的,听了青木的话,忙道:“青木说得对这才一天哩,再瞧瞧,说不定明儿就哭了哩?”
菊花见娘和哥哥不情愿的样子,越发笑得前俯后仰好一会才止住,又跟娘细细解释了一通,说这些名儿都好得很,重要的是对脾气就讨喜。
但是,任她如何解释,连郑长河在内,都说郑家的长孙不能叫葫芦——这名儿太没出息了。他们都觉得叫板栗更好一点再不然的话,叫山芋也成——结实啊。
可是,似乎郑家长孙自个对这名儿十分满意,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跟“葫芦”这个名字是如何的匹配:那真是吃了睡,睡了吃,拉了屎尿顶多皱皱小眉头、咧咧嘴,连咿呀声也不屑发不要以为人家是哑巴人家也是会叫的。
有一天,青木见他这些日子实在太安静了,心里觉得不踏实偏菊花又在一旁凑趣,说“取小名儿要对脾气”啥的,他一着急,就捏了儿子小屁股一把。
大概把他给捏疼了,立即惊天动地地嚎哭起来,喜得青木转头对着菊花大声嚷道:“你瞧,他哭了!宝宝哭了哩!”
可是紧跟着他就傻眼,只见刘云岚一边瞪他,一边心疼地抱过儿子,撩开衣襟将乳头往那小子嘴里一塞,那哭声立马就止住了,连个尾音也没有留下。
她摩挲着儿子的小屁股,嘴里念叨道:“你爹不是好人,你姑姑也不是好人,专门就想瞧人家的笑话。宝宝不哭不闹多听话,旁人家的娃都比不上我宝宝听话哩。娘真是好福气,生了这样听话的宝宝,晚上睡觉也不吵闹!青木,依我说,叫啥小名儿都不要紧,板栗跟葫芦也差不多哩。”
菊花在一旁看着哥哥不停变化的脸色,笑得直不起腰来,后来干脆一屁股坐到踏板上,伏在床沿笑得双肩抖动。
青木垂头丧气地说道:“就叫葫芦吧——还有比这更合适的么?”
菊花好容易止住笑,才对他说道:“哥,爹娘不乐意还可以说他们不懂,你咋也讲究这些哩?这不过就是个寓意罢了。要说葫芦这名儿听起来是有些不雅,但你该明白大雅若俗的道理。宝宝要真跟葫芦似的,你也不必替他担心,未必能言善辩的人就一定是好的——还有言多必失这一说哩。他好不好,还得看心性,往后也得靠你教好他。”
青木听了笑道:“我也想通了,就叫葫芦吧。他要是能大智若愚的话就更好了。”
郑长河听说此事后,也道:“既然我孙子一定要当葫芦,那就叫葫芦吧。葫芦好啊,比黄豆和板栗大多了,还能当水瓢用——谁也别想把它摁沉水,往后咱大孙子肯定比刘三顺那小子还会划水。”
他的一番解释又让菊花等人笑了半天。
让人意外的是刘富贵两口子来看闺女和外孙,听了这个小名大为欢喜,他高声笑道:“那些整天呱啦呱啦不停说话的人有啥好?老话说得好‘满罐子水不响半罐子水晃像我外孙这样不声不响的,跟他爹一样,才……才……”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只得傻笑。
菊花忙接道:“才有深沉的魅力!”
“对!就是深沉的魅力!”
刘富贵一拍大腿,表示自己对这说法十分赞同,至于“深沉的魅力”是个啥意思,他不用弄明白,外孙姑姑说的,总错不了,肯定不能贬低外孙就是了。
郑长河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话太让他舒心了。这时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他特意拉了张大栓来陪客,三亲家喝着老酒,闲话儿孙他当然觉得刘富贵说得十分在理—那可是老古话哩,但是他也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是?于是便咳嗽了一声,十分谦虚地说道:“他小娃儿,还要经历好些个事才能成材,嘴巴严一些对他自个有好处,太招摇了容易惹祸。”
这会儿,他觉得孙子叫“葫芦”真是再合适没有了。
菊花看着这一对亲家,又是好笑又是无语,心道·爹呀,你可不能说过头话哩,回头再添一个孙子或者外孙,是个活泼灵泛的·那时要咋将话圆回来哩?
果然张大栓就跟菊花想的一样,心想“龙生九子,九子不同”,谁晓得将来自个的孙子和孙女会不会跟小石头兄妹一样机灵活泛,那时要咋说哩?
于是忙插嘴道:“小娃儿甭管他是啥样的,只要心性好、人踏实,就都讨人喜。青木媳妇第二胎说不定就养个机灵活泛的哩。”
郑长河一想·对呀,别说青木媳妇了,就是菊花,也算乖巧伶俐,槐子性格也比青木爽朗,回头养出来的外孙要是个聪明机灵的,自己可不能这么说话。
于是,他急忙补救道:“这话在理。他大舅家的来喜·多讨人喜的一个娃,刘大胖子那么实在的一个人,对这个女婿也满意的不得了·可见人还是要心性脾气好才成。”
刘富贵就算后知后觉,此刻也反应过来了,跟着附和两人的话。惹得青木、菊花和槐子又一阵猛笑。
郑家添了长孙,整天洋溢着欢笑,连带着张家也是喜气洋洋的,菊花总是在两家之间跑来跑去,帮着杨氏洗呀烧呀忙个不停。
葫芦的降生日,对于黄眼儿来说,却是苦难日。那日他在清南村挨了一顿毒打回去之后,在李县令跟前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清南村的人是如何的不遵县令大人的命令·如何的狡诈推脱等等,激起李县令满腔的怒火。
可是不等他这怒火发作出来,方家来人了。
宋掌柜持方靖宇的拜帖,拜见了李县令,很客气地对他说道:“本来大人如何治理辖地,旁人无权指手画脚·就算大人要收山林使用费,影响了方家的香肠作坊,方家也不敢有怨气——想来大人从没将方家放在眼里。不过,东家让我提醒大人一句话:莫要‘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否则不但得不到好处,怕是连以往的税收也比不上,最后只会成全了李长风这个举人—他将成为下塘集最大的豪绅。”
李县令顿时呆住了。
他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宋掌柜的意思:要是将百姓逼急了,全部都将田地挂到李长风的名下,你待如何?那时候别说多加摊派了,连原来的税收也都没了。
宋掌柜慢条斯理地说完一套话,又轻轻地说道:“收夏税时,大人虽然加了四成,那些百姓吵闹归吵阄,最后还是都交了。自古‘民不与官斗,,百姓还是很温顺的。不过,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呵呵!不说大人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这个时候,大人可要擦亮眼睛,不要为小人所累啊!”
李县令心里“咯噔”一下,一时连场面话也说不出来,眼睁睁地瞧着宋掌柜喝了口茶,悠闲地告辞离去。
自古官商相连,方家绝不是简单的商家,他一口气出不来,遂将黄眼儿叫来,狠狠地打了十大板子。
唬得黄眼儿大喊冤枉,不知哪里没做好,从清南村挨了打回来不算,又被县令大人惩罚,这一下,几乎半条命都没了。
也不怪李县令慌张,下塘集这一片方圆百来里,何曾出过一个秀才?
穷乡僻壤,所谓的大户人家,也不过是那些庄稼富户慢慢发展起来的,不过都是一些小乡绅,就傲慢一些,也不是欺压良善的人家,所以这一片就少有豪强和佃户这两种极端的人群。
如今,因为他的摊派举措,却让李家顺势崛起,造就了一方豪强。
他后悔万分,这么一来,那些新增的收税名目就不了了之。此一局争斗,乡民完胜。
槐子是不能进房的,他叮嘱菊花将小奶娃抱出来让他瞧瞧菊花笑着答应了。进了房间,她将手里的篮子交给杨氏,笑道:“娘,这是炖好的鸡汤,我没放盐哩。”说完自去看小侄儿。
杨氏笑眯眯地将那瓦罐子搬出来,搁在床前的圆桌上,揭开盖,浓郁的香味飘满屋子,她一边帮刘云岚舀汤一边看着儿子和闺女乐。
青木正跟菊花炫耀那红通通的小不点,菊花则惊叹不已——那眉眼的确好似跟青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佩服地对刘云岚道:“嫂子,你可真厉害,这么快就生了。我瞧你脸色也还好。”
刘云岚喜悦地瞧着襁褓中的儿子说道:“都是你那六个鸡蛋得了力,我才有劲儿。”
菊花刚要说话,就听槐子在外面忍不住叫了起来:“菊花,快把宝宝抱出来让我瞧瞧!”
菊花和青木都笑了,这时何氏过来道:“我来,你们没抱过这小奶娃的,不会抱。”
菊花听了松了口气,她还真不敢抱哩,那小娃儿软绵绵的,让人无法使劲。
杨氏出来见几人围着何氏评论那娃儿长得如何像青木,乐呵呵地插嘴道:“不但模样像,连脾气都像哩,比他爹小时候还要闷,除了刚生下来那会儿哭了一声,一直到现在也没听见他吭声,乖得很!”
菊花和张槐听了对视一眼,一齐喊道:“葫芦!”
“哈哈哈……”两人喊完大笑。
青木听了不乐意地说道:“这才一天哩,哪里就晓得他是个啥脾气了?再等些日子,看看再说。我还是觉得叫‘板栗,好一些。我小时候虽然闷,可我如今也不算闷吧?比葫芦可好多了。”
杨氏见自己明明是夸孙子的好话,却让他们想到葫芦上去了,她也不大乐意小孙子跟葫芦似的,听了青木的话,忙道:“青木说得对这才一天哩,再瞧瞧,说不定明儿就哭了哩?”
菊花见娘和哥哥不情愿的样子,越发笑得前俯后仰好一会才止住,又跟娘细细解释了一通,说这些名儿都好得很,重要的是对脾气就讨喜。
但是,任她如何解释,连郑长河在内,都说郑家的长孙不能叫葫芦——这名儿太没出息了。他们都觉得叫板栗更好一点再不然的话,叫山芋也成——结实啊。
可是,似乎郑家长孙自个对这名儿十分满意,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跟“葫芦”这个名字是如何的匹配:那真是吃了睡,睡了吃,拉了屎尿顶多皱皱小眉头、咧咧嘴,连咿呀声也不屑发不要以为人家是哑巴人家也是会叫的。
有一天,青木见他这些日子实在太安静了,心里觉得不踏实偏菊花又在一旁凑趣,说“取小名儿要对脾气”啥的,他一着急,就捏了儿子小屁股一把。
大概把他给捏疼了,立即惊天动地地嚎哭起来,喜得青木转头对着菊花大声嚷道:“你瞧,他哭了!宝宝哭了哩!”
可是紧跟着他就傻眼,只见刘云岚一边瞪他,一边心疼地抱过儿子,撩开衣襟将乳头往那小子嘴里一塞,那哭声立马就止住了,连个尾音也没有留下。
她摩挲着儿子的小屁股,嘴里念叨道:“你爹不是好人,你姑姑也不是好人,专门就想瞧人家的笑话。宝宝不哭不闹多听话,旁人家的娃都比不上我宝宝听话哩。娘真是好福气,生了这样听话的宝宝,晚上睡觉也不吵闹!青木,依我说,叫啥小名儿都不要紧,板栗跟葫芦也差不多哩。”
菊花在一旁看着哥哥不停变化的脸色,笑得直不起腰来,后来干脆一屁股坐到踏板上,伏在床沿笑得双肩抖动。
青木垂头丧气地说道:“就叫葫芦吧——还有比这更合适的么?”
菊花好容易止住笑,才对他说道:“哥,爹娘不乐意还可以说他们不懂,你咋也讲究这些哩?这不过就是个寓意罢了。要说葫芦这名儿听起来是有些不雅,但你该明白大雅若俗的道理。宝宝要真跟葫芦似的,你也不必替他担心,未必能言善辩的人就一定是好的——还有言多必失这一说哩。他好不好,还得看心性,往后也得靠你教好他。”
青木听了笑道:“我也想通了,就叫葫芦吧。他要是能大智若愚的话就更好了。”
郑长河听说此事后,也道:“既然我孙子一定要当葫芦,那就叫葫芦吧。葫芦好啊,比黄豆和板栗大多了,还能当水瓢用——谁也别想把它摁沉水,往后咱大孙子肯定比刘三顺那小子还会划水。”
他的一番解释又让菊花等人笑了半天。
让人意外的是刘富贵两口子来看闺女和外孙,听了这个小名大为欢喜,他高声笑道:“那些整天呱啦呱啦不停说话的人有啥好?老话说得好‘满罐子水不响半罐子水晃像我外孙这样不声不响的,跟他爹一样,才……才……”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只得傻笑。
菊花忙接道:“才有深沉的魅力!”
“对!就是深沉的魅力!”
刘富贵一拍大腿,表示自己对这说法十分赞同,至于“深沉的魅力”是个啥意思,他不用弄明白,外孙姑姑说的,总错不了,肯定不能贬低外孙就是了。
郑长河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话太让他舒心了。这时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他特意拉了张大栓来陪客,三亲家喝着老酒,闲话儿孙他当然觉得刘富贵说得十分在理—那可是老古话哩,但是他也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是?于是便咳嗽了一声,十分谦虚地说道:“他小娃儿,还要经历好些个事才能成材,嘴巴严一些对他自个有好处,太招摇了容易惹祸。”
这会儿,他觉得孙子叫“葫芦”真是再合适没有了。
菊花看着这一对亲家,又是好笑又是无语,心道·爹呀,你可不能说过头话哩,回头再添一个孙子或者外孙,是个活泼灵泛的·那时要咋将话圆回来哩?
果然张大栓就跟菊花想的一样,心想“龙生九子,九子不同”,谁晓得将来自个的孙子和孙女会不会跟小石头兄妹一样机灵活泛,那时要咋说哩?
于是忙插嘴道:“小娃儿甭管他是啥样的,只要心性好、人踏实,就都讨人喜。青木媳妇第二胎说不定就养个机灵活泛的哩。”
郑长河一想·对呀,别说青木媳妇了,就是菊花,也算乖巧伶俐,槐子性格也比青木爽朗,回头养出来的外孙要是个聪明机灵的,自己可不能这么说话。
于是,他急忙补救道:“这话在理。他大舅家的来喜·多讨人喜的一个娃,刘大胖子那么实在的一个人,对这个女婿也满意的不得了·可见人还是要心性脾气好才成。”
刘富贵就算后知后觉,此刻也反应过来了,跟着附和两人的话。惹得青木、菊花和槐子又一阵猛笑。
郑家添了长孙,整天洋溢着欢笑,连带着张家也是喜气洋洋的,菊花总是在两家之间跑来跑去,帮着杨氏洗呀烧呀忙个不停。
葫芦的降生日,对于黄眼儿来说,却是苦难日。那日他在清南村挨了一顿毒打回去之后,在李县令跟前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清南村的人是如何的不遵县令大人的命令·如何的狡诈推脱等等,激起李县令满腔的怒火。
可是不等他这怒火发作出来,方家来人了。
宋掌柜持方靖宇的拜帖,拜见了李县令,很客气地对他说道:“本来大人如何治理辖地,旁人无权指手画脚·就算大人要收山林使用费,影响了方家的香肠作坊,方家也不敢有怨气——想来大人从没将方家放在眼里。不过,东家让我提醒大人一句话:莫要‘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否则不但得不到好处,怕是连以往的税收也比不上,最后只会成全了李长风这个举人—他将成为下塘集最大的豪绅。”
李县令顿时呆住了。
他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宋掌柜的意思:要是将百姓逼急了,全部都将田地挂到李长风的名下,你待如何?那时候别说多加摊派了,连原来的税收也都没了。
宋掌柜慢条斯理地说完一套话,又轻轻地说道:“收夏税时,大人虽然加了四成,那些百姓吵闹归吵阄,最后还是都交了。自古‘民不与官斗,,百姓还是很温顺的。不过,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呵呵!不说大人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这个时候,大人可要擦亮眼睛,不要为小人所累啊!”
李县令心里“咯噔”一下,一时连场面话也说不出来,眼睁睁地瞧着宋掌柜喝了口茶,悠闲地告辞离去。
自古官商相连,方家绝不是简单的商家,他一口气出不来,遂将黄眼儿叫来,狠狠地打了十大板子。
唬得黄眼儿大喊冤枉,不知哪里没做好,从清南村挨了打回来不算,又被县令大人惩罚,这一下,几乎半条命都没了。
也不怪李县令慌张,下塘集这一片方圆百来里,何曾出过一个秀才?
穷乡僻壤,所谓的大户人家,也不过是那些庄稼富户慢慢发展起来的,不过都是一些小乡绅,就傲慢一些,也不是欺压良善的人家,所以这一片就少有豪强和佃户这两种极端的人群。
如今,因为他的摊派举措,却让李家顺势崛起,造就了一方豪强。
他后悔万分,这么一来,那些新增的收税名目就不了了之。此一局争斗,乡民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