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 苏俄关注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23年的世界,风云变幻,关注中日战事的大国并非只有大英帝国一家,在数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一场专题会议正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表面上看起来,这仅仅是一场全俄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例行会议,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苏俄对远东局势的整体讨论,不仅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托洛茨基、斯大林、季维诺也夫、克列斯廷斯基等政治局委员也在座,俄共一共5个政治局委员,除了列宁在黑海养病之外,居然都到齐了。
虽然列宁在1918躲过了女刺客卡普兰的刺杀,但多年积累下来的流亡生涯使他的身体遭到了很大损害,而内战期间繁重的工作更加剧了这种局面,这次到黑海养病,既是列宁自己想好好休息,也是党内的一致意见——俄国革命千头万绪,总舵手可不能垮了台。
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的托洛茨基其貌不扬,看上去倒更像一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而不是让人肃然起敬的*领袖,不过任何人都不敢小看托洛茨基。他不但创建了红军,而且还率领着弱小的红军取得了内战胜利并击退了外国干涉军,虽然华沙城下的失败和远东的溃退有点丢面子,但俄共党内没有第二个人敢拍胸脯说自己做得能比托洛茨基更好。作为享有巨大威望的人物,托洛茨基不仅是俄共的二号领袖并兼任着军事委员会主席,而且还是唯一能在党内与列宁相提并论的人物,《真理报》在发表新闻时,一般总习惯性地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他的亲密战友托洛茨基同志。
按照惯例,列宁不在。主持会议的自然是托洛茨基,再加上这次是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召开会议,他当仁不让地坐在会议桌的中间,其他人员自觉按照在党内地位的高低由近及远地依次落座——这个顺序无论是谁都不会轻易弄错的。
“同志们,你们怎么看目前中日之间的战争?”托洛茨基的开场白异常直接。“党需要作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对当前局势的判断,托洛茨基内心深处无疑是极为矛盾的。内战胜利之后,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列宁强撑着病体,在中央全会上提出了在“战时*”立场上后退、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新方针,实际上就是要执行国家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制度。用*学说来解释,就是列宁暂时放弃了输出革命的理想,专心致志地开始要着手建设俄国了。这个方针不但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相背离,更与托洛茨基坚持的“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论”相悖,在最开始的时候,俄共内部的气氛很微妙。
列宁与托洛茨基的风格还是泾渭分明的。列宁在政治上是现实主义的,而在工作中却是理论派的,否则,类似于《布列斯特条约》、《鄂木斯克》条约这样的文件换了别人是不可能去签署的,托洛茨基在政治上是理想主义的,而在工作中却是实干派,列宁的思路没有托洛茨基的贯彻和推动是根本不可能落地的。也因此。列宁更多时候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而托洛茨基则掌控这全党的大局,两人意见一致的时候,俄共容易取得成绩,当两人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则俄共上下容易出现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苗头。虽然并不满意列宁的主张,但托洛茨基也清醒地看到,“战时*”已对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损失甚至是永久性的,这种特殊时期的极端做法根本不是向*过渡的途径。不加以调整是不行的。因此,他并没有激烈地反对列宁的主张,而是用另外一种更加温和、隐蔽的手段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他在策略上赞同列宁的意见,但在实施方法上却牢牢掌握着方向,使这场争论没有上升为两种路线、两个派别的分歧。
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列宁的体力、精力还勉强能够应付工作压力,在政治局内有列宁、斯大林、季维诺也夫3个政治局委员压阵,在中央委员会里则有布哈林这样的理论家支持,新经济政策最终是全盘通过了——托洛茨基本人也投了赞同票,尽管他保留了很多意见。事实上,列宁也不敢压迫托洛茨基太甚,不断解释“新经济政策”与“世界革命”毫无冲突,他是着眼于目前,而托洛茨基同志则意在长远,很好地维护了托洛茨基的威信,使得俄国(布)这个股份公司还能“团结一致往前看”。
政策出台之后,俄共立即掀起了经济恢复的高氵朝,所有人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开始松了下来,即便是在红军和俄共内部中最“彻底”、最“坚决”的革命派也因为连续多年的战争将大家折腾得筋疲力尽,不想再继续打仗了,只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享受一下胜利果实——更何况,在德国、匈牙利无产阶级“起义”失败以后,欧洲的*运动已跌落到谷底,远东则被中国和日本挡着去路,要想“不断革命”也得先有本钱才行。
休养生息一年多来,苏俄局面有了很大的好转,有关革命的调子又开始起来了,恰巧这个时候中日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托洛茨基原本对远东的局面很不满意,感觉现在有了底气,内心深处很想借着中日战争的机会收复国土,所以有了今天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在开会之前其实并不知道会议的真实目的,原以为不过是一个有关国防方针或者军事策略的调整,没想到托洛茨基居然抛出来这么大一个话题,一时间也都呆住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稍有不慎就会牵扯到路线和立场上来,其他都是小问题,唯独立场和路线问题是大问题,而且很难翻身,是故所有人一时间都选择了避开托洛茨基的目光,选择了沉默,更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斯大林。
由于派去远东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在鄂木斯克战役中狼狈的失败,导致苏俄“屈辱”地签订了《鄂木斯克条约》并失去了大批领土,使得他们幕后的支持人斯大林一直抬不起头来,甚至差点失去政治局委员的宝座,如果不是列宁为了保证党内平衡,靠自己的威望把远东战役的损失和签署《鄂木斯克条约》的责任挑过去的话,斯大林说不定现在已被打倒了。因此,在听到托洛茨基说出来的话后,这个小个子的格鲁吉亚人下意识地就是一哆嗦,心里翻江倒海起来,托洛茨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对这场中日战争,斯大林其实也是百感交集,没有人比他更想报复中国并找回场子,但由于北方战争的缘故,战事比真实历史上打得时间更长、受到的损失更大,红军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使他又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会议陷入了冷场,托洛茨基干脆就直接点将了:“斯大林同志,你当初负责过远东战场,说说你的意见?”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不过,对我们却是十分有益的。”斯大林的回答很有技巧,他讲到,“这场战事是5月份爆发的,到现在已持续了40多天,双方在两条战线上进入了僵持的局面,短时间内看不出谁会取得最终胜利,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帝国主义和他的帮凶们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我们必须集中全部力量予以应对……”
斯大林的话虽然没有将具体的应对策略说出来,但还是赢得了很多人的点头。在北方战争结束后,为了避免与中国直接发生冲突,苏俄在乌拉尔山以东划出一大片区域,在中俄接壤地带建立了远东共和国,表面上看上去是资产阶级的一套,其实完全听命于莫斯科的遥控。中国方面也没有闲着,在英法推波助澜的鼓动下,利用原高尔察克临时政府留下来的部分人马和班底,在国境线以北扶植起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滨海共和国,当做中俄之间缓冲国。这个滨海共和国西与远东共和国接壤,南与中国接壤,北边是北冰洋,东边隔了白令海峡与阿拉斯加遥遥相望。唯一不同的是,由于中国并不向滨海共和国直接提供物资和军事援助,而英法则将大量的一战剩余物资提供给了这个白俄政府,因此这个共和国听命于英法更多一些。滨海共和国虽然疆域宽广,但人口实在少得可怜,满打满算还不到200万人口,而其中还有30余万是军队,因此他的经济结构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依赖于英法的军援,另一方面又依赖中日生产的民用物资。至于产出,除了木材、渔业和矿产外,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工农业。当然,中国也不会完全不管滨海共和国,如果苏俄或者远东共和国威胁到了滨海共和国的存在,中国是毫不犹豫会出兵的,斯大林口中的帮凶除了各主要列强,就是这个滨海共和国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1923年的世界,风云变幻,关注中日战事的大国并非只有大英帝国一家,在数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一场专题会议正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表面上看起来,这仅仅是一场全俄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例行会议,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苏俄对远东局势的整体讨论,不仅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托洛茨基、斯大林、季维诺也夫、克列斯廷斯基等政治局委员也在座,俄共一共5个政治局委员,除了列宁在黑海养病之外,居然都到齐了。
虽然列宁在1918躲过了女刺客卡普兰的刺杀,但多年积累下来的流亡生涯使他的身体遭到了很大损害,而内战期间繁重的工作更加剧了这种局面,这次到黑海养病,既是列宁自己想好好休息,也是党内的一致意见——俄国革命千头万绪,总舵手可不能垮了台。
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的托洛茨基其貌不扬,看上去倒更像一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而不是让人肃然起敬的*领袖,不过任何人都不敢小看托洛茨基。他不但创建了红军,而且还率领着弱小的红军取得了内战胜利并击退了外国干涉军,虽然华沙城下的失败和远东的溃退有点丢面子,但俄共党内没有第二个人敢拍胸脯说自己做得能比托洛茨基更好。作为享有巨大威望的人物,托洛茨基不仅是俄共的二号领袖并兼任着军事委员会主席,而且还是唯一能在党内与列宁相提并论的人物,《真理报》在发表新闻时,一般总习惯性地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他的亲密战友托洛茨基同志。
按照惯例,列宁不在。主持会议的自然是托洛茨基,再加上这次是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召开会议,他当仁不让地坐在会议桌的中间,其他人员自觉按照在党内地位的高低由近及远地依次落座——这个顺序无论是谁都不会轻易弄错的。
“同志们,你们怎么看目前中日之间的战争?”托洛茨基的开场白异常直接。“党需要作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对当前局势的判断,托洛茨基内心深处无疑是极为矛盾的。内战胜利之后,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列宁强撑着病体,在中央全会上提出了在“战时*”立场上后退、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新方针,实际上就是要执行国家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制度。用*学说来解释,就是列宁暂时放弃了输出革命的理想,专心致志地开始要着手建设俄国了。这个方针不但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相背离,更与托洛茨基坚持的“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论”相悖,在最开始的时候,俄共内部的气氛很微妙。
列宁与托洛茨基的风格还是泾渭分明的。列宁在政治上是现实主义的,而在工作中却是理论派的,否则,类似于《布列斯特条约》、《鄂木斯克》条约这样的文件换了别人是不可能去签署的,托洛茨基在政治上是理想主义的,而在工作中却是实干派,列宁的思路没有托洛茨基的贯彻和推动是根本不可能落地的。也因此。列宁更多时候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而托洛茨基则掌控这全党的大局,两人意见一致的时候,俄共容易取得成绩,当两人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则俄共上下容易出现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苗头。虽然并不满意列宁的主张,但托洛茨基也清醒地看到,“战时*”已对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损失甚至是永久性的,这种特殊时期的极端做法根本不是向*过渡的途径。不加以调整是不行的。因此,他并没有激烈地反对列宁的主张,而是用另外一种更加温和、隐蔽的手段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他在策略上赞同列宁的意见,但在实施方法上却牢牢掌握着方向,使这场争论没有上升为两种路线、两个派别的分歧。
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列宁的体力、精力还勉强能够应付工作压力,在政治局内有列宁、斯大林、季维诺也夫3个政治局委员压阵,在中央委员会里则有布哈林这样的理论家支持,新经济政策最终是全盘通过了——托洛茨基本人也投了赞同票,尽管他保留了很多意见。事实上,列宁也不敢压迫托洛茨基太甚,不断解释“新经济政策”与“世界革命”毫无冲突,他是着眼于目前,而托洛茨基同志则意在长远,很好地维护了托洛茨基的威信,使得俄国(布)这个股份公司还能“团结一致往前看”。
政策出台之后,俄共立即掀起了经济恢复的高氵朝,所有人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开始松了下来,即便是在红军和俄共内部中最“彻底”、最“坚决”的革命派也因为连续多年的战争将大家折腾得筋疲力尽,不想再继续打仗了,只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享受一下胜利果实——更何况,在德国、匈牙利无产阶级“起义”失败以后,欧洲的*运动已跌落到谷底,远东则被中国和日本挡着去路,要想“不断革命”也得先有本钱才行。
休养生息一年多来,苏俄局面有了很大的好转,有关革命的调子又开始起来了,恰巧这个时候中日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托洛茨基原本对远东的局面很不满意,感觉现在有了底气,内心深处很想借着中日战争的机会收复国土,所以有了今天的会议。
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在开会之前其实并不知道会议的真实目的,原以为不过是一个有关国防方针或者军事策略的调整,没想到托洛茨基居然抛出来这么大一个话题,一时间也都呆住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稍有不慎就会牵扯到路线和立场上来,其他都是小问题,唯独立场和路线问题是大问题,而且很难翻身,是故所有人一时间都选择了避开托洛茨基的目光,选择了沉默,更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斯大林。
由于派去远东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在鄂木斯克战役中狼狈的失败,导致苏俄“屈辱”地签订了《鄂木斯克条约》并失去了大批领土,使得他们幕后的支持人斯大林一直抬不起头来,甚至差点失去政治局委员的宝座,如果不是列宁为了保证党内平衡,靠自己的威望把远东战役的损失和签署《鄂木斯克条约》的责任挑过去的话,斯大林说不定现在已被打倒了。因此,在听到托洛茨基说出来的话后,这个小个子的格鲁吉亚人下意识地就是一哆嗦,心里翻江倒海起来,托洛茨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对这场中日战争,斯大林其实也是百感交集,没有人比他更想报复中国并找回场子,但由于北方战争的缘故,战事比真实历史上打得时间更长、受到的损失更大,红军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使他又不敢轻举妄动。
眼看会议陷入了冷场,托洛茨基干脆就直接点将了:“斯大林同志,你当初负责过远东战场,说说你的意见?”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不过,对我们却是十分有益的。”斯大林的回答很有技巧,他讲到,“这场战事是5月份爆发的,到现在已持续了40多天,双方在两条战线上进入了僵持的局面,短时间内看不出谁会取得最终胜利,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帝国主义和他的帮凶们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我们必须集中全部力量予以应对……”
斯大林的话虽然没有将具体的应对策略说出来,但还是赢得了很多人的点头。在北方战争结束后,为了避免与中国直接发生冲突,苏俄在乌拉尔山以东划出一大片区域,在中俄接壤地带建立了远东共和国,表面上看上去是资产阶级的一套,其实完全听命于莫斯科的遥控。中国方面也没有闲着,在英法推波助澜的鼓动下,利用原高尔察克临时政府留下来的部分人马和班底,在国境线以北扶植起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滨海共和国,当做中俄之间缓冲国。这个滨海共和国西与远东共和国接壤,南与中国接壤,北边是北冰洋,东边隔了白令海峡与阿拉斯加遥遥相望。唯一不同的是,由于中国并不向滨海共和国直接提供物资和军事援助,而英法则将大量的一战剩余物资提供给了这个白俄政府,因此这个共和国听命于英法更多一些。滨海共和国虽然疆域宽广,但人口实在少得可怜,满打满算还不到200万人口,而其中还有30余万是军队,因此他的经济结构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依赖于英法的军援,另一方面又依赖中日生产的民用物资。至于产出,除了木材、渔业和矿产外,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工农业。当然,中国也不会完全不管滨海共和国,如果苏俄或者远东共和国威胁到了滨海共和国的存在,中国是毫不犹豫会出兵的,斯大林口中的帮凶除了各主要列强,就是这个滨海共和国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