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夜店气氛组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旭看到大家的弹幕,也点头道:“没错,这个地方的确没有什么生物愿意过来,但不代表没有生物可以生存,我们需要一点儿运气......”
运气?
正当观众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四处扫寻着周围的环境。
转了两圈。
陈旭瞄准了东边,径直走了过去。
也许是因为这里相比其他地方地势略高,水坑比较少,但仍旧都是湿漉漉的淤泥与被泡烂了的枯枝、残叶,估计癞蛤蟆路过了,都会“一脸”嫌弃。
可没想到。
他竟然停在了这里,然后指着脚下的这片淤泥道:“看来我们运气不错,水洼、淤泥地带,没有陆地生物跟鱼类生存,但却是一些亲腐生物喜欢栖息的场所。”
顿时,直播间里立刻有人发弹幕追问:
“可就算淤泥里有生物,地方这么大,怎么找啊?”
“我记得小时候跟爷爷抓泥鳅,都是要去河边才行吧?”
“阿根廷也有泥鳅么?泥鳅是亚洲生物吧?”
......
陈旭瞥了一眼,开始解释:“泥鳅的确是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地,但我之前也跟大家说过,人类的全球化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种全球化。”
“正如东南亚的缅甸蟒会出现在北美一样,阿根廷的华裔、钓鱼爱好者,同样也会把泥鳅这种生物带到南美洲,加上这类生物适应性强,生存力高,能够在野外繁殖起来,并不稀奇。”
“在国内,泥鳅这种生物多分布于水岸两侧的淤泥中,所以我们只需要看看淤泥上有没有凹洞,这应该就是它们来回游动的通道。”
“要知道,尽管泥鳅可以通过腮跟皮肤呼吸,但淤泥中氧气有限,它们有时也会钻出洞来,直接用口呼吸,那么有洞就是必然的了。”
说着,他便指了指这片淤泥上几处食指粗细的小洞,然后示意无人机镜头拉近,聚焦在其中一个洞口上,“当然,光有洞口,无法完全证明底下一定有生物活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细心观察洞口附近是否有白色泡沫。”
“因为生物在淤泥内呼吸,势必要产生气体交换,而这些气体经过上升,便会在淤泥表面形成连片细小的气泡。”
观众们通过镜头细看。
果然。
洞口附近有一层细小的泡泡,如果不是他提醒,一般人很难注意到。
而这些泡泡时不时会破裂,时不时会增加几个,看起来,就像真的有什么生物在淤泥底下呼吸一样。
大家观察的同时。
陈旭早就等不及,两手冲着淤泥一插,再往回一扣,就像挖掘机的大爪子一样,一把挖出了一个七八厘米深的坑。
可尴尬的是......
底下一点儿泥鳅的影子都没有。
“不会是挖错了吧?”
“这么挖真有效果么?泥鳅应该早就感觉到,逃跑了吧?”
“用火薰会不会效率高点?”
没想到,陈旭没有一点儿着急的样子:“不慌,它们一般都喜欢栖息在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位置,我们慢慢挖!”
说着。
他便继续挖着淤泥。
“噗呲”、“噗呲”,大量的,混合着腐烂枯叶的黑色淤泥,粘满了他的双手。
不少观众甚至看得开始反胃。
但陈旭却是乐此不疲,而且越挖越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大家觉得旭爷很可能挖错地方的时候。
忽然间,在他两手新挖的淤泥边儿,一道黄色的影子,一溜烟儿地,从无人机的镜头下闪过,然后迅速朝着淤泥里钻去。
“卧槽!我看到了!泥巴底下真的有东西!”
“我也看到了!”
“旭爷,别让它跑了!”
......
不用大家提醒,作为一名野外资深吃货,陈旭哪里会放过这等机会,早就眼疾手快,“嗖”地一下,一把按住了黄色影子。
看到这一幕,不少老观众不禁回想起旭爷第二次直播,也就是去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那回。
一样是在泥沟子里抓青蛙,结果被当场“打脸”,那只青蛙直接从他手里滑了出去,逃掉了。
有了那次的教训。
陈旭当然不会犯第二次。
这小家伙儿满身粘液不好抓,不代表淤泥也不好抓。
于是,他直接两手抓起了一整团淤泥,甩在了旁边的枯叶地上。
“啪嗒!”
这黄色的小泥鳅“眼见”情势不妙,只能从那团淤泥中钻出,就像那喝了雄黄酒的白素贞一样,开始在地面上疯狂扭动!
它大约七八厘米长,手指粗细,通体呈黄褐色,头尖身扁,浑身上下,光滑无比,看起来就像一条蛇一样。
“这是泥鳅么?看起来不像啊......”
“我记得泥鳅不是应该有胡须么?好像还有鱼鳍吧?”
“我怎么觉得这东西像有点儿像黄鳝啊?”
“该说不说,这家伙是真能扭啊,像极了夜店里负责蹦迪的气氛组!”
“这是我们村儿唯一一个去过夜店的!”
......
别说是观众们疑惑,就连陈旭自己看到这东西,也愣了一下,“别说,你们还真说对了,这东西不是泥鳅,而是黄鳝,两者虽然外表习性都很像,但泥鳅的体型更小,只有三四寸,皮表颜色更深。”
“最明显的区分点,是泥鳅有五对须子,以及背鳍尾鳍,而黄鳝则没有这些特点。”
“同样,鳝鱼在世界各地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可唯独在南美洲很少见,但阿根廷亚裔人众多,他们大部分都有消费野生黄鳝和黄辣丁的习惯,运输过程中散布野外,也很正常。”
“这下我们发财了,鳝鱼跟泥鳅一样,适应繁殖能力强,这泥坑里绝不会只有一条,这东西可比泥鳅体型大多了,最大可长到一米多长,出肉率高,营养价值大,简直就是软黄金!”
讲到最后,陈旭两眼甚至都放出了绿光。
没办法啊!
孩子实在太饿了!
而趁着他跟观众们聊天的功夫,那条黄鳝似乎已经找到了枯叶的缺口,开始向淤泥里钻去。
“旭爷,那条黄鳝要跑!”
“这尼玛也太能钻了吧?”
陈旭看到大家的弹幕,也点头道:“没错,这个地方的确没有什么生物愿意过来,但不代表没有生物可以生存,我们需要一点儿运气......”
运气?
正当观众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四处扫寻着周围的环境。
转了两圈。
陈旭瞄准了东边,径直走了过去。
也许是因为这里相比其他地方地势略高,水坑比较少,但仍旧都是湿漉漉的淤泥与被泡烂了的枯枝、残叶,估计癞蛤蟆路过了,都会“一脸”嫌弃。
可没想到。
他竟然停在了这里,然后指着脚下的这片淤泥道:“看来我们运气不错,水洼、淤泥地带,没有陆地生物跟鱼类生存,但却是一些亲腐生物喜欢栖息的场所。”
顿时,直播间里立刻有人发弹幕追问:
“可就算淤泥里有生物,地方这么大,怎么找啊?”
“我记得小时候跟爷爷抓泥鳅,都是要去河边才行吧?”
“阿根廷也有泥鳅么?泥鳅是亚洲生物吧?”
......
陈旭瞥了一眼,开始解释:“泥鳅的确是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地,但我之前也跟大家说过,人类的全球化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种全球化。”
“正如东南亚的缅甸蟒会出现在北美一样,阿根廷的华裔、钓鱼爱好者,同样也会把泥鳅这种生物带到南美洲,加上这类生物适应性强,生存力高,能够在野外繁殖起来,并不稀奇。”
“在国内,泥鳅这种生物多分布于水岸两侧的淤泥中,所以我们只需要看看淤泥上有没有凹洞,这应该就是它们来回游动的通道。”
“要知道,尽管泥鳅可以通过腮跟皮肤呼吸,但淤泥中氧气有限,它们有时也会钻出洞来,直接用口呼吸,那么有洞就是必然的了。”
说着,他便指了指这片淤泥上几处食指粗细的小洞,然后示意无人机镜头拉近,聚焦在其中一个洞口上,“当然,光有洞口,无法完全证明底下一定有生物活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细心观察洞口附近是否有白色泡沫。”
“因为生物在淤泥内呼吸,势必要产生气体交换,而这些气体经过上升,便会在淤泥表面形成连片细小的气泡。”
观众们通过镜头细看。
果然。
洞口附近有一层细小的泡泡,如果不是他提醒,一般人很难注意到。
而这些泡泡时不时会破裂,时不时会增加几个,看起来,就像真的有什么生物在淤泥底下呼吸一样。
大家观察的同时。
陈旭早就等不及,两手冲着淤泥一插,再往回一扣,就像挖掘机的大爪子一样,一把挖出了一个七八厘米深的坑。
可尴尬的是......
底下一点儿泥鳅的影子都没有。
“不会是挖错了吧?”
“这么挖真有效果么?泥鳅应该早就感觉到,逃跑了吧?”
“用火薰会不会效率高点?”
没想到,陈旭没有一点儿着急的样子:“不慌,它们一般都喜欢栖息在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位置,我们慢慢挖!”
说着。
他便继续挖着淤泥。
“噗呲”、“噗呲”,大量的,混合着腐烂枯叶的黑色淤泥,粘满了他的双手。
不少观众甚至看得开始反胃。
但陈旭却是乐此不疲,而且越挖越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大家觉得旭爷很可能挖错地方的时候。
忽然间,在他两手新挖的淤泥边儿,一道黄色的影子,一溜烟儿地,从无人机的镜头下闪过,然后迅速朝着淤泥里钻去。
“卧槽!我看到了!泥巴底下真的有东西!”
“我也看到了!”
“旭爷,别让它跑了!”
......
不用大家提醒,作为一名野外资深吃货,陈旭哪里会放过这等机会,早就眼疾手快,“嗖”地一下,一把按住了黄色影子。
看到这一幕,不少老观众不禁回想起旭爷第二次直播,也就是去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那回。
一样是在泥沟子里抓青蛙,结果被当场“打脸”,那只青蛙直接从他手里滑了出去,逃掉了。
有了那次的教训。
陈旭当然不会犯第二次。
这小家伙儿满身粘液不好抓,不代表淤泥也不好抓。
于是,他直接两手抓起了一整团淤泥,甩在了旁边的枯叶地上。
“啪嗒!”
这黄色的小泥鳅“眼见”情势不妙,只能从那团淤泥中钻出,就像那喝了雄黄酒的白素贞一样,开始在地面上疯狂扭动!
它大约七八厘米长,手指粗细,通体呈黄褐色,头尖身扁,浑身上下,光滑无比,看起来就像一条蛇一样。
“这是泥鳅么?看起来不像啊......”
“我记得泥鳅不是应该有胡须么?好像还有鱼鳍吧?”
“我怎么觉得这东西像有点儿像黄鳝啊?”
“该说不说,这家伙是真能扭啊,像极了夜店里负责蹦迪的气氛组!”
“这是我们村儿唯一一个去过夜店的!”
......
别说是观众们疑惑,就连陈旭自己看到这东西,也愣了一下,“别说,你们还真说对了,这东西不是泥鳅,而是黄鳝,两者虽然外表习性都很像,但泥鳅的体型更小,只有三四寸,皮表颜色更深。”
“最明显的区分点,是泥鳅有五对须子,以及背鳍尾鳍,而黄鳝则没有这些特点。”
“同样,鳝鱼在世界各地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可唯独在南美洲很少见,但阿根廷亚裔人众多,他们大部分都有消费野生黄鳝和黄辣丁的习惯,运输过程中散布野外,也很正常。”
“这下我们发财了,鳝鱼跟泥鳅一样,适应繁殖能力强,这泥坑里绝不会只有一条,这东西可比泥鳅体型大多了,最大可长到一米多长,出肉率高,营养价值大,简直就是软黄金!”
讲到最后,陈旭两眼甚至都放出了绿光。
没办法啊!
孩子实在太饿了!
而趁着他跟观众们聊天的功夫,那条黄鳝似乎已经找到了枯叶的缺口,开始向淤泥里钻去。
“旭爷,那条黄鳝要跑!”
“这尼玛也太能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