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朽的书(5)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伊凡·费多洛夫和他的朋友彼得·季莫费耶夫·姆斯季斯拉维茨负责修建这座印刷所。伊凡·费多洛夫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他读过很多书,懂得许多有关铸工的学问,还做过细木工、彩画工、雕刻工和装瓷工。
为了建成这座“印刷宫殿”,伊凡·费多罗夫和彼得·姆斯季斯拉维茨足足工作了十年,直到1563年才印出了第一本书。
伊凡·费多洛夫自己制造印刷机,自己铸造字模,自己排版,自己校对。他印出来的第一本书叫做《使徒行传》。
第一本书整整印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而在它出版之后就连续出现了很多其他种类的书。这个印刷所的工作进行得并不怎么顺利。尽管印刷的书拥有很多强有力的同盟者,可它同时也有不少敌人。
它的同盟者或者说庇护者就是伊凡雷帝。他建立的这座印刷所与他所建立的特辖兵团几乎在同一个时间。伊凡雷帝深知文字印刷这件武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它可以用来打击自己的敌人——大贵族。
大贵族和僧侣是印刷书最大的敌人。对于沙皇的一切创举,大贵族都持反对态度。僧侣们不愿意丢掉抄书的职业,怕印刷机出现之后会使所有的老百姓都识字。
当时,英国人夫勒拆正在莫斯科游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无知无识的僧侣用尽一切手段去阻碍普及教育……由于这个缘故,他们深信沙皇在教育上的一切成果都会使国家产生变革。”
在战斗结束之前,夫勒拆又写道:“不久之后的一天晚上,房子(印刷机就在这间房子里)着火了。机器和活字都被烧毁了。而这件事情,据说就是僧侣费尽心机干出来的。”
那么,伊凡·费多洛夫和他的朋友又怎么样了呢?他们不得不选择到国外去避祸。
后来,在一本他们自己写的书的后记里这样写道:“他们对我们有着何等深仇大恨,竟要驱逐我们离开家园,离开祖国,离开这个地球,迁徙到没有人知道的地方而后快。”
然而,印刷术不会就这样轻易失败的。
几年之后,同样是在莫斯科这个城市里,印刷机又开始大行其道了。
我们在前文中只谈到了印刷术,而忽略了其中的主角——纸。
如果要印书,那就需要很多的纸,甚至可以说,没有纸就没有印刷业的发展。是的,人们刚开始的时候也尝试过用羊皮纸来印书。但是,用羊皮纸印的书要比用纸印的贵上两倍。因此,纸在这个时候毫无悬念地战胜了羊皮纸。
17世纪时,我们国家的纸张消费量已经很大了。而在中国的城市里,纸张已经被印成书,放在书店里出售了。在衙门中,官吏们更多的是用纸来抄写摘要、复文、记录、指令、申请和通缉文书等,然而,这些东西总是怎么写也写不完的。而文牍主义几乎与纸同时出现,就像它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比如说一件什么“侦查妖术和中魔的事情”,往往一拖就是几年。
在一本17世纪的古“文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文书堆成一摞,同一年的捆成一大捆,堆在宫殿里,受潮之后就发霉了,而且又被老鼠糟蹋,所以最终难免破烂的结局。如此一来,很多古老的文书、公文摘要和命令,就随随便便地散落在各处,任由它们丢失,或者是根本连踪迹也不见了。”
一位旅行家给我们留下了有关17世纪莫斯科衙门情形的记载:“我当时就在衙门里,于是,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些办公室。这些屋子的屋顶都是拱形的,窗户很小,简直就像一座监狱一样。这里只有几位小官,两两并排地坐在箱子上、椅子上和板凳上,高矮不同,乱七八糟的。我甚至还看到一个人正跪在那里,他们都在抄写着公文或者案卷。那些纸摊开和收拢都是非常方便的,可实际上它们也是一些由许多纸页粘贴起来的长条。”
那个时候,我们俄国所使用的纸主要是从荷兰进口的。1716年,彼得一世下令在杜泽尔戈夫附近建造纸磨坊,1720年又下令在伽列尔宫附近建起了第二座纸磨坊。
这些纸磨坊造出来的纸,光靠水印就能够辨认出来,因为上面都有很明显的圣彼得堡的锚形市徽。敕令曾经宣布过,纸张要在海军部出售,还必须要擂鼓公告。
从印刷所印出来送到书店里的书,一年多过一年。后来,看起来破布已经不够供给全部的造纸需求量了。显而易见,这时必须要另找其他的造纸原料了。经过很多次的实验,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木材也可以造纸。
现如今,只有最高级的纸才是用破布造的。而用来写字的纸、报纸以及包东西的纸,都是用木材制造的。
从外表上来看,纸一点儿也不像破布和木材。然而,其实它们之间确实有非常相像的地方。把一根火柴折断,或者是从一块破布中间抽出一条纱来,仔细地观察一番,你就能够发现,它们都是由极细的纤维组成的。而纸也是由这样的纤维构成的。只要从整页的纸张上扯下来一块,对着亮光看一看它的边缘,你就会相信了。
造纸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把破布或者木材捣碎,使其分离成极细的纤维,除去其中的松脂、杂质和尘埃,然后再将其摊成又匀又薄的一层——这就是一张纸。
可是,纸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比如,一件衬衫穿了很多年,已经变得破破烂烂的了,于是它就与其他破烂儿一起被扔到了垃圾堆里。一个人把这些破布全都拣了出来,分成了几类:棉布放在一起,印花布放在一起,麻布又放在一起。最后,他把这件破衬衫也装进了袋子里,并且送到了工厂。
在工厂进行加工的时候,这些破布先得倒进蒸汽锅中,用蒸汽蒸一遍,以此来杀灭各种病菌,因为这些被送到工厂来的破布都是从污水沟、医院和垃圾箱等处拣来的。
在此之后,先要把破布弄干,把里面含有的灰尘除去。工厂里有一种机器是专门来干这个活儿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它可以弄干净几百普特的破布。如果用手拿着棒子来敲打这些破布,那不知道要扬起多么大的灰尘呢!
干干净净的破布头终于被送进了切布机。不一会儿的工夫,破布就不再是大块的了,它们全部被切成了小碎片。
现在,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除去破布中一切杂质的方法。工厂里做这项工作的是一个大锅子,而碎布就放在这个锅里,与碱水或者石灰水一起煮沸。煮过的碎布变成了白色,之后就被放进另外一种特别的机器里磨成纸浆。
如此一来,前半部分的工序就算完成了——破布已经变成了一种含有极细纤维的纸浆。
剩下的就是最困难的一步了——把纸浆制成纸。这项工作是由巨大的造纸机器完成的。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架机器,而是联合在一起的一系列机器。纸浆从这一头被倒进去,现成的纸就从另一头出来了。
首先,纸浆流进了沉沙槽——一个底部有粗筛子的箱子。当纸浆通过沉沙槽的时候,以前有可能落到浆里的沙子就会全部沉到箱底。
接下来,纸浆会流进过滤器——一个有孔的鼓筒,而且在不停地振动着。纸浆里的凝结物和硬块会留在鼓筒里,而洁净的纸浆就从孔里流到了另一架机器的网上。
看到这张网,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中国造纸作坊里用的抄纸帘。不过,这张网不是用手摇的,而是绷在两个滚筒上,就好像传动皮带一样,它会不停地绕着滚筒转动,从而带着纸浆向前运动。
最后,湿的纸张从网上转移到呢毯子上,再从呢毯子上转移到一套滚筒里。有的滚筒能够把纸里的水分挤掉;有的滚筒里有蒸汽,可以把潮湿的纸完全烘干。最后一架机器安装着切刀,可以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尺寸把纸张切开。
我讲的这些关于造纸过程的方方面面,或许已经使你感觉到枯燥乏味了,然而,如果你能亲眼看一看造纸的话,你就不会感到厌烦了。
想想看吧,一架巨大的机器,几乎占满了整整一间大房子。在这个地方,你几乎看不到人,可工作却不会因此停下来,而是会全速进行。有些机器在一天之内能够造出几百吨的纸。这种机器里的网,一昼夜所走的路程相当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距离。
用木材造纸的程序也跟这差不多,只不过是前半部分有所不同罢了。木材毕竟与破布有很大区别,因此,必须要把木材分离成纤维,除去其中的杂质,这就需要使用很多不同的机器,经过各种各样的程序。那么,我们就从头说起吧。
云杉树长在树林里。等到冬天的时候,人们把它齐根锯倒,砍掉郁郁葱葱的枝叶和尖尖的树梢,然后再沿着雪橇路把它拖进小河里。
春天来了,河水上涨,河里的木材漂浮了起来。于是,木材就从小河漂到了大河。在那里,人们把木材编成木筏,快乐的人们——筏夫们——就开始驾着木筏航行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远处的造纸厂的烟筒里不断有烟冒出来。木材就在那里被拖上了岸。
木材在被运到工厂里之后,立刻被改造成另外一番模样。首先,它的树皮被剥去了,然后被劈成了小片。接下来是用粗筛子过滤一下,最后则是蒸煮的工序。木材不是像破布那样放在碱水里煮的,而是要加酸性溶液煮沸的。蒸煮过的木材需要经过一番清洗,并分离成纤维,再清除掉其中的树节子,最后倒在造纸机的网上。
如此一来,从这一架机器转移到另一架机器的时候,云杉树终于变成了纸。
我们的纸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不经久耐用。而这正是因为它经过了漂白。每一张纸都必须要在漂白液里经过漂白,而漂白粉的腐蚀性是很强的。这样的话,纸在无形之中就减少了寿命。我们这个时代的书能够流传到几千年后的人们手中吗?或许某个中古时代僧侣抄的羊皮纸手抄本比现在用最精良的机器印成的书还要更长寿呢。
然而,永久保存书本和公文的方法已经被发明出来了。1935年,我们国家的一个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本可以永久保存的书。它不是用纸做成的,而是用一种特殊的不碎玻璃制成的。此外还有用金属制成的、异常坚固的字,它不是写在书页上面的,而是直接熔在它上面的。这种纸张的尺寸,只有一平方厘米大,可它却可以容纳下一整栏的《真理报》。它占的地方很少,所以阅读这样的报纸只能用显微镜。
最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是用“永久的胶片”来印制的,现在基本上都藏在科学院的档案室里。几千年之后的某一天,历史学家们能够从它们那里得知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与最初印刷的纸相比,现在的纸已经大不相同了。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笔与古代的笔更不相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某种东西只保留了它本身的名称,而这个名称要远比它所代表的东西长命很多。转笔刀不再用来削钢笔了,而钢笔也不是从哪种鸟的尾巴上长出来的。
1826年的时候,梅逊发明出来一种制造钢笔头的机器。从此之后,这种笔很快就流行起来,从而占据了人们使用了上千年的旧式鹅毛笔的位置。
想一想也真是奇怪啊,我们的曾祖父还用鹅毛笔写字呢。在圣彼得堡的衙门里,有一些小官吏是专门从早到晚为“大人阁下”修理羽毛笔的。这种工作并不轻松,必须得是有经验的人才能做得了。笔头必须要削得斜斜的、尖尖的,而且还要有条裂缝,这可要比削铅笔困难多了。
写完这一页之后,就得在纸上撒些细沙,以便把墨水吸干。因此,等到封信之后,沙子也就落到了信封里。如果你收到了这样的信,那你不妨摇摇看,你可以非常清楚地听到里面有细沙晃动的声音。
那个时代的一套文具,就是一个装着沙子的盒子,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插在里面的鹅毛笔。
在钢笔出现之前不久,有一位发明家曾经出售过一种用鹅毛管做成的小笔头,它可以插在笔杆里。也就是说,在钢笔头出现之前,笔杆早就有了,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与钢笔头一同出现的。
伊凡·费多洛夫和他的朋友彼得·季莫费耶夫·姆斯季斯拉维茨负责修建这座印刷所。伊凡·费多洛夫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他读过很多书,懂得许多有关铸工的学问,还做过细木工、彩画工、雕刻工和装瓷工。
为了建成这座“印刷宫殿”,伊凡·费多罗夫和彼得·姆斯季斯拉维茨足足工作了十年,直到1563年才印出了第一本书。
伊凡·费多洛夫自己制造印刷机,自己铸造字模,自己排版,自己校对。他印出来的第一本书叫做《使徒行传》。
第一本书整整印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而在它出版之后就连续出现了很多其他种类的书。这个印刷所的工作进行得并不怎么顺利。尽管印刷的书拥有很多强有力的同盟者,可它同时也有不少敌人。
它的同盟者或者说庇护者就是伊凡雷帝。他建立的这座印刷所与他所建立的特辖兵团几乎在同一个时间。伊凡雷帝深知文字印刷这件武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它可以用来打击自己的敌人——大贵族。
大贵族和僧侣是印刷书最大的敌人。对于沙皇的一切创举,大贵族都持反对态度。僧侣们不愿意丢掉抄书的职业,怕印刷机出现之后会使所有的老百姓都识字。
当时,英国人夫勒拆正在莫斯科游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无知无识的僧侣用尽一切手段去阻碍普及教育……由于这个缘故,他们深信沙皇在教育上的一切成果都会使国家产生变革。”
在战斗结束之前,夫勒拆又写道:“不久之后的一天晚上,房子(印刷机就在这间房子里)着火了。机器和活字都被烧毁了。而这件事情,据说就是僧侣费尽心机干出来的。”
那么,伊凡·费多洛夫和他的朋友又怎么样了呢?他们不得不选择到国外去避祸。
后来,在一本他们自己写的书的后记里这样写道:“他们对我们有着何等深仇大恨,竟要驱逐我们离开家园,离开祖国,离开这个地球,迁徙到没有人知道的地方而后快。”
然而,印刷术不会就这样轻易失败的。
几年之后,同样是在莫斯科这个城市里,印刷机又开始大行其道了。
我们在前文中只谈到了印刷术,而忽略了其中的主角——纸。
如果要印书,那就需要很多的纸,甚至可以说,没有纸就没有印刷业的发展。是的,人们刚开始的时候也尝试过用羊皮纸来印书。但是,用羊皮纸印的书要比用纸印的贵上两倍。因此,纸在这个时候毫无悬念地战胜了羊皮纸。
17世纪时,我们国家的纸张消费量已经很大了。而在中国的城市里,纸张已经被印成书,放在书店里出售了。在衙门中,官吏们更多的是用纸来抄写摘要、复文、记录、指令、申请和通缉文书等,然而,这些东西总是怎么写也写不完的。而文牍主义几乎与纸同时出现,就像它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比如说一件什么“侦查妖术和中魔的事情”,往往一拖就是几年。
在一本17世纪的古“文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文书堆成一摞,同一年的捆成一大捆,堆在宫殿里,受潮之后就发霉了,而且又被老鼠糟蹋,所以最终难免破烂的结局。如此一来,很多古老的文书、公文摘要和命令,就随随便便地散落在各处,任由它们丢失,或者是根本连踪迹也不见了。”
一位旅行家给我们留下了有关17世纪莫斯科衙门情形的记载:“我当时就在衙门里,于是,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些办公室。这些屋子的屋顶都是拱形的,窗户很小,简直就像一座监狱一样。这里只有几位小官,两两并排地坐在箱子上、椅子上和板凳上,高矮不同,乱七八糟的。我甚至还看到一个人正跪在那里,他们都在抄写着公文或者案卷。那些纸摊开和收拢都是非常方便的,可实际上它们也是一些由许多纸页粘贴起来的长条。”
那个时候,我们俄国所使用的纸主要是从荷兰进口的。1716年,彼得一世下令在杜泽尔戈夫附近建造纸磨坊,1720年又下令在伽列尔宫附近建起了第二座纸磨坊。
这些纸磨坊造出来的纸,光靠水印就能够辨认出来,因为上面都有很明显的圣彼得堡的锚形市徽。敕令曾经宣布过,纸张要在海军部出售,还必须要擂鼓公告。
从印刷所印出来送到书店里的书,一年多过一年。后来,看起来破布已经不够供给全部的造纸需求量了。显而易见,这时必须要另找其他的造纸原料了。经过很多次的实验,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木材也可以造纸。
现如今,只有最高级的纸才是用破布造的。而用来写字的纸、报纸以及包东西的纸,都是用木材制造的。
从外表上来看,纸一点儿也不像破布和木材。然而,其实它们之间确实有非常相像的地方。把一根火柴折断,或者是从一块破布中间抽出一条纱来,仔细地观察一番,你就能够发现,它们都是由极细的纤维组成的。而纸也是由这样的纤维构成的。只要从整页的纸张上扯下来一块,对着亮光看一看它的边缘,你就会相信了。
造纸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把破布或者木材捣碎,使其分离成极细的纤维,除去其中的松脂、杂质和尘埃,然后再将其摊成又匀又薄的一层——这就是一张纸。
可是,纸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比如,一件衬衫穿了很多年,已经变得破破烂烂的了,于是它就与其他破烂儿一起被扔到了垃圾堆里。一个人把这些破布全都拣了出来,分成了几类:棉布放在一起,印花布放在一起,麻布又放在一起。最后,他把这件破衬衫也装进了袋子里,并且送到了工厂。
在工厂进行加工的时候,这些破布先得倒进蒸汽锅中,用蒸汽蒸一遍,以此来杀灭各种病菌,因为这些被送到工厂来的破布都是从污水沟、医院和垃圾箱等处拣来的。
在此之后,先要把破布弄干,把里面含有的灰尘除去。工厂里有一种机器是专门来干这个活儿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它可以弄干净几百普特的破布。如果用手拿着棒子来敲打这些破布,那不知道要扬起多么大的灰尘呢!
干干净净的破布头终于被送进了切布机。不一会儿的工夫,破布就不再是大块的了,它们全部被切成了小碎片。
现在,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除去破布中一切杂质的方法。工厂里做这项工作的是一个大锅子,而碎布就放在这个锅里,与碱水或者石灰水一起煮沸。煮过的碎布变成了白色,之后就被放进另外一种特别的机器里磨成纸浆。
如此一来,前半部分的工序就算完成了——破布已经变成了一种含有极细纤维的纸浆。
剩下的就是最困难的一步了——把纸浆制成纸。这项工作是由巨大的造纸机器完成的。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架机器,而是联合在一起的一系列机器。纸浆从这一头被倒进去,现成的纸就从另一头出来了。
首先,纸浆流进了沉沙槽——一个底部有粗筛子的箱子。当纸浆通过沉沙槽的时候,以前有可能落到浆里的沙子就会全部沉到箱底。
接下来,纸浆会流进过滤器——一个有孔的鼓筒,而且在不停地振动着。纸浆里的凝结物和硬块会留在鼓筒里,而洁净的纸浆就从孔里流到了另一架机器的网上。
看到这张网,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中国造纸作坊里用的抄纸帘。不过,这张网不是用手摇的,而是绷在两个滚筒上,就好像传动皮带一样,它会不停地绕着滚筒转动,从而带着纸浆向前运动。
最后,湿的纸张从网上转移到呢毯子上,再从呢毯子上转移到一套滚筒里。有的滚筒能够把纸里的水分挤掉;有的滚筒里有蒸汽,可以把潮湿的纸完全烘干。最后一架机器安装着切刀,可以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尺寸把纸张切开。
我讲的这些关于造纸过程的方方面面,或许已经使你感觉到枯燥乏味了,然而,如果你能亲眼看一看造纸的话,你就不会感到厌烦了。
想想看吧,一架巨大的机器,几乎占满了整整一间大房子。在这个地方,你几乎看不到人,可工作却不会因此停下来,而是会全速进行。有些机器在一天之内能够造出几百吨的纸。这种机器里的网,一昼夜所走的路程相当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距离。
用木材造纸的程序也跟这差不多,只不过是前半部分有所不同罢了。木材毕竟与破布有很大区别,因此,必须要把木材分离成纤维,除去其中的杂质,这就需要使用很多不同的机器,经过各种各样的程序。那么,我们就从头说起吧。
云杉树长在树林里。等到冬天的时候,人们把它齐根锯倒,砍掉郁郁葱葱的枝叶和尖尖的树梢,然后再沿着雪橇路把它拖进小河里。
春天来了,河水上涨,河里的木材漂浮了起来。于是,木材就从小河漂到了大河。在那里,人们把木材编成木筏,快乐的人们——筏夫们——就开始驾着木筏航行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远处的造纸厂的烟筒里不断有烟冒出来。木材就在那里被拖上了岸。
木材在被运到工厂里之后,立刻被改造成另外一番模样。首先,它的树皮被剥去了,然后被劈成了小片。接下来是用粗筛子过滤一下,最后则是蒸煮的工序。木材不是像破布那样放在碱水里煮的,而是要加酸性溶液煮沸的。蒸煮过的木材需要经过一番清洗,并分离成纤维,再清除掉其中的树节子,最后倒在造纸机的网上。
如此一来,从这一架机器转移到另一架机器的时候,云杉树终于变成了纸。
我们的纸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不经久耐用。而这正是因为它经过了漂白。每一张纸都必须要在漂白液里经过漂白,而漂白粉的腐蚀性是很强的。这样的话,纸在无形之中就减少了寿命。我们这个时代的书能够流传到几千年后的人们手中吗?或许某个中古时代僧侣抄的羊皮纸手抄本比现在用最精良的机器印成的书还要更长寿呢。
然而,永久保存书本和公文的方法已经被发明出来了。1935年,我们国家的一个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本可以永久保存的书。它不是用纸做成的,而是用一种特殊的不碎玻璃制成的。此外还有用金属制成的、异常坚固的字,它不是写在书页上面的,而是直接熔在它上面的。这种纸张的尺寸,只有一平方厘米大,可它却可以容纳下一整栏的《真理报》。它占的地方很少,所以阅读这样的报纸只能用显微镜。
最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是用“永久的胶片”来印制的,现在基本上都藏在科学院的档案室里。几千年之后的某一天,历史学家们能够从它们那里得知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与最初印刷的纸相比,现在的纸已经大不相同了。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笔与古代的笔更不相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某种东西只保留了它本身的名称,而这个名称要远比它所代表的东西长命很多。转笔刀不再用来削钢笔了,而钢笔也不是从哪种鸟的尾巴上长出来的。
1826年的时候,梅逊发明出来一种制造钢笔头的机器。从此之后,这种笔很快就流行起来,从而占据了人们使用了上千年的旧式鹅毛笔的位置。
想一想也真是奇怪啊,我们的曾祖父还用鹅毛笔写字呢。在圣彼得堡的衙门里,有一些小官吏是专门从早到晚为“大人阁下”修理羽毛笔的。这种工作并不轻松,必须得是有经验的人才能做得了。笔头必须要削得斜斜的、尖尖的,而且还要有条裂缝,这可要比削铅笔困难多了。
写完这一页之后,就得在纸上撒些细沙,以便把墨水吸干。因此,等到封信之后,沙子也就落到了信封里。如果你收到了这样的信,那你不妨摇摇看,你可以非常清楚地听到里面有细沙晃动的声音。
那个时代的一套文具,就是一个装着沙子的盒子,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插在里面的鹅毛笔。
在钢笔出现之前不久,有一位发明家曾经出售过一种用鹅毛管做成的小笔头,它可以插在笔杆里。也就是说,在钢笔头出现之前,笔杆早就有了,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与钢笔头一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