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朝历代的皇宫,最为麻烦的还是继承人的事宜,不知道有多少的悲剧是从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上面发生的,苏天成早早就立下了太子,他可不想重复这样的悲剧。
深宫之中长大的太子,就好比是温室之中的花朵,经不得风雨,不会有多大的出息,让这样的太子来管理国家,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结局。
苏天成深谙其中的道理,故而在确定诸多规矩的时候,给太子专门立下了规矩。
太子年满十六岁之后,就要出去历练,必须要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必须要学会独立处理诸多的事宜,必须要能够做出来相对准确的判断,这种历练的时间,不少于两年。
太子苏明劼已经十五岁,虚岁十六岁了。
苏天成时刻记着苏明劼出去历练的事情。
几百年后的情形,或许有些不一样,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可能还在父母的身边撒娇,或者是进入到了叛逆期,时时刻刻与父母做对,但苏明劼生长在皇家,将来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要治理偌大的国家,没有杰出的能力是不行的。
苏天成非常注意对苏明劼的管教,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与此不同的是,对于其他的子女,苏天成的要求不是特别的严格,甚至有些宠爱的味道。
苏明劼已经长大了,一表人才,彬彬有礼,为人谦逊。
刘宗周、黄道周、钱谦益和张溥等人,对太子殿下是特别的赞赏,认为太子殿下知书达理,尊重他人,而且能够时时刻刻为他人考虑,最令他们感动的细节,是太子殿下每次都坚持亲自为授课的先生亲自泡茶,授课休憩的间歇,还要专门讯问先生是不是累了,吃饭的时候,太子殿下坚持为先生添饭夹菜,说这是父皇要求的,绝不会在先生面前有一丝太子的架子。刘宗周等人甚至认为,从太子殿下表现出来的品行看,将来一定是明君。
但苏天成不满足,这些细节只能够说明苏明劼成人了。
太子的历练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朝中文武大臣虽然不反对,但他们提出来了不少的问题,譬如说安全保卫的问题等等,这是不能够忽略的,若是太子殿下遭遇到什么侵害了,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但苏天成坚持太子必须要出去历练,这种历练不是完全要求太子吃苦,而是必须知道民间疾苦,知道成为一国之君之后,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
观点总算是统一了,但安全保卫的事宜,令苏天成苦恼不已。
已经成为禁军统领的王大治,坚持亲自陪着太子殿下去历练,苏天成身边的武富和武贵,也提出来要求,贴身护卫太子,跟随太子殿下出去历练,都督府副都督、江宁营总兵刘铁汉也提出来了要求,不仅亲自跟着太子殿下去历练,还要从斥候营之中挑选最为精锐的斥候,跟随太子殿下去力量。
这哪里是历练,简直就是扰民了。
要是以这样的阵势下去,各地岂不是隆重接待,苏明劼面对的可能就是各地的隆重接待,盛情款待,走马观花的在各地转一圈,说不定还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苏天成最终做出来了决定,太子的随从不超过十人,王大治主要负责,武富和武贵贴身跟随,斥候营之中挑选出来五人,一并跟随,至于剩下的两人,苏天成有着自身的安排。
刘宗周和黄道周进入到了皇宫。
这里他们很熟悉,也时常来,皇上定下了规矩,请学识丰富的大儒专门到皇宫来授课,每个月进行一次,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悉数都要听课,这种授课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些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个个都是非常厉害的,授课分为三步,首先是大儒讲课,接着是大臣提问,大儒解答,这中间还会出现争论,皇上都参与到其中来,最后是皇上做出来总结,有专门的史官记录,若是有必要,这些记录会被专门整理发下去。
各地巡抚也一样要听课,所不同的是,巡抚以在本省听课为主,分批次每三个月到京城一次,进入皇宫之中听课,若是听课的过程之中,巡抚不能够结合地方的情况提出来问题,还要遭受到皇上的训斥。
刘宗周等人,在这种授课的过程之中,见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譬如说刘宗周提出来的慎独,这个观点得到了皇上的赞同,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也是在制度约束之下的慎独,若是没有制度的约束,要求某个人品质特别的高尚,可能性不是很大。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之中,在很多前朝实例的影响下,刘宗周最终彻底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还写出来了专门的文章。
刘宗周和黄道周见到了皇上,不需要下跪,他们是太子殿下的先生。
“二位先生,朕有一事,想要拜托二位,春耕已经开始了,正是时候,太子必须要出去历练了,时间暂定两年,春节期间可以回到京城,朕想着请二位陪着太子一同去历练。”
刘宗周和黄道周愣了一下,满朝文武大臣都想陪着太子殿下出去历练,据说争得不亦说乎,想不到皇上居然要他们两人陪着去,这是巨大的荣耀,也是皇上最大的信任。
刘宗周当即开口了。
“臣誓死效劳,一定好好陪着太子殿下历练,臣感谢皇上的信任。”
黄道周也不甘落后。
“臣一定竭尽全力,陪同太子殿下。”
苏天成抬手制止了两人的表态。
“朕请二位先生陪着太子去历练,有几个要求,二位是大儒,学识丰厚,太子年幼,所谓学无止境,不能够因为历练,就耽误了学业,必须要时刻学习,这是第一点,太子身份不一般,来日需要治理整个的国家,若是没有自身的见识,不能够明辨是非,将是国家的不幸,故而太子这次历练,必须要体察到民间疾苦,知道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故而太子历练期间,必须有感悟,书写之后,朕要亲自阅读的,这是第二点,太子年幼,自制力尚有差距,不要说太子,就是朕,若不是满朝文武大臣的约束,还有二位的点拨,一样会沉迷于享乐之中,朕很明白,做任何的一件事情,短时间坚持很是容易,长时间做到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故而太子下去历练,品行依旧是重中之重,这是第三点,二位是大儒,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见识绝不是太子可以比拟的,朕都是钦佩的,故而明辨善恶知事,还请二位多多提醒,太子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尽管批评,这是第四点。”
刘宗周和黄道周面面相觑,这哪里是太子殿下出去历练啊,整个就是下去学习和吃苦,还要受到诸多的约束,不过他们是非常感动的,皇上对太子殿下要求如此之严格,这是大晋之福,更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回到后宫,苏天成看见朱审馨的眼睛有些红。
苏明劼即将下去历练的消息,朱审馨肯定是知道的,母子连心,这么多年都没有分开过,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有关苏明劼历练的好处,苏天成也专门给朱审馨说过了。
“皇上,太子就要离开京城了,太子已经十五岁了,大婚之事,是不是应该在历练之前考虑了。”
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苦笑,这件事情,朱审馨说过好几次了,不过时代不同了,这个,十五岁订婚不算什么的,何况好多的文武大臣都盯着苏明劼,恨不得将自家的女儿嫁给苏明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皇后,朕以为太子的年纪还是不大,男女之事暂时不要考虑,你也知道,沉湎于男女之事是很不好的,太子如今最为重要的事宜,是体察民情,增强自身的能力,知道孰重孰轻,这婚嫁之事,等到太子回到京城,再行考虑吧。”
朱审馨的眼睛里面出现了泪水。
“皇上对太子要求严格,臣妾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太子出去历练,臣妾虽然心痛,也是全力支持的,臣妾读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道历练对太子很重要,可太子的婚事,臣妾也有自身的考虑,太子年纪不小了。”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其实他早就接受这个时代的很多认识了,有些事情,只是慢慢的做出来改变。
“既然皇后如此认为,朕以为,在太子下去历练之前,可以考虑太子妃的人选,但迎娶之事,还是等到历练之后,朕这可是作出了最大的让步了,朕对太子的要求严格,对其余子女要求不一样,皇后能够理解,朕也是安心了。”
确定太子妃的人选,一样是大事情,苏天成知道,这件事情,在朝中一定会引发很多的议论和争执,自己又要花费心思去处理这些事情了,可没有办法,这是他的职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婚姻大事,父母当然应该要操心了。RS
历朝历代的皇宫,最为麻烦的还是继承人的事宜,不知道有多少的悲剧是从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上面发生的,苏天成早早就立下了太子,他可不想重复这样的悲剧。
深宫之中长大的太子,就好比是温室之中的花朵,经不得风雨,不会有多大的出息,让这样的太子来管理国家,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结局。
苏天成深谙其中的道理,故而在确定诸多规矩的时候,给太子专门立下了规矩。
太子年满十六岁之后,就要出去历练,必须要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必须要学会独立处理诸多的事宜,必须要能够做出来相对准确的判断,这种历练的时间,不少于两年。
太子苏明劼已经十五岁,虚岁十六岁了。
苏天成时刻记着苏明劼出去历练的事情。
几百年后的情形,或许有些不一样,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十五岁的时候,可能还在父母的身边撒娇,或者是进入到了叛逆期,时时刻刻与父母做对,但苏明劼生长在皇家,将来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要治理偌大的国家,没有杰出的能力是不行的。
苏天成非常注意对苏明劼的管教,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与此不同的是,对于其他的子女,苏天成的要求不是特别的严格,甚至有些宠爱的味道。
苏明劼已经长大了,一表人才,彬彬有礼,为人谦逊。
刘宗周、黄道周、钱谦益和张溥等人,对太子殿下是特别的赞赏,认为太子殿下知书达理,尊重他人,而且能够时时刻刻为他人考虑,最令他们感动的细节,是太子殿下每次都坚持亲自为授课的先生亲自泡茶,授课休憩的间歇,还要专门讯问先生是不是累了,吃饭的时候,太子殿下坚持为先生添饭夹菜,说这是父皇要求的,绝不会在先生面前有一丝太子的架子。刘宗周等人甚至认为,从太子殿下表现出来的品行看,将来一定是明君。
但苏天成不满足,这些细节只能够说明苏明劼成人了。
太子的历练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朝中文武大臣虽然不反对,但他们提出来了不少的问题,譬如说安全保卫的问题等等,这是不能够忽略的,若是太子殿下遭遇到什么侵害了,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但苏天成坚持太子必须要出去历练,这种历练不是完全要求太子吃苦,而是必须知道民间疾苦,知道成为一国之君之后,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
观点总算是统一了,但安全保卫的事宜,令苏天成苦恼不已。
已经成为禁军统领的王大治,坚持亲自陪着太子殿下去历练,苏天成身边的武富和武贵,也提出来要求,贴身护卫太子,跟随太子殿下出去历练,都督府副都督、江宁营总兵刘铁汉也提出来了要求,不仅亲自跟着太子殿下去历练,还要从斥候营之中挑选最为精锐的斥候,跟随太子殿下去力量。
这哪里是历练,简直就是扰民了。
要是以这样的阵势下去,各地岂不是隆重接待,苏明劼面对的可能就是各地的隆重接待,盛情款待,走马观花的在各地转一圈,说不定还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苏天成最终做出来了决定,太子的随从不超过十人,王大治主要负责,武富和武贵贴身跟随,斥候营之中挑选出来五人,一并跟随,至于剩下的两人,苏天成有着自身的安排。
刘宗周和黄道周进入到了皇宫。
这里他们很熟悉,也时常来,皇上定下了规矩,请学识丰富的大儒专门到皇宫来授课,每个月进行一次,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悉数都要听课,这种授课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些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个个都是非常厉害的,授课分为三步,首先是大儒讲课,接着是大臣提问,大儒解答,这中间还会出现争论,皇上都参与到其中来,最后是皇上做出来总结,有专门的史官记录,若是有必要,这些记录会被专门整理发下去。
各地巡抚也一样要听课,所不同的是,巡抚以在本省听课为主,分批次每三个月到京城一次,进入皇宫之中听课,若是听课的过程之中,巡抚不能够结合地方的情况提出来问题,还要遭受到皇上的训斥。
刘宗周等人,在这种授课的过程之中,见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譬如说刘宗周提出来的慎独,这个观点得到了皇上的赞同,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也是在制度约束之下的慎独,若是没有制度的约束,要求某个人品质特别的高尚,可能性不是很大。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之中,在很多前朝实例的影响下,刘宗周最终彻底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还写出来了专门的文章。
刘宗周和黄道周见到了皇上,不需要下跪,他们是太子殿下的先生。
“二位先生,朕有一事,想要拜托二位,春耕已经开始了,正是时候,太子必须要出去历练了,时间暂定两年,春节期间可以回到京城,朕想着请二位陪着太子一同去历练。”
刘宗周和黄道周愣了一下,满朝文武大臣都想陪着太子殿下出去历练,据说争得不亦说乎,想不到皇上居然要他们两人陪着去,这是巨大的荣耀,也是皇上最大的信任。
刘宗周当即开口了。
“臣誓死效劳,一定好好陪着太子殿下历练,臣感谢皇上的信任。”
黄道周也不甘落后。
“臣一定竭尽全力,陪同太子殿下。”
苏天成抬手制止了两人的表态。
“朕请二位先生陪着太子去历练,有几个要求,二位是大儒,学识丰厚,太子年幼,所谓学无止境,不能够因为历练,就耽误了学业,必须要时刻学习,这是第一点,太子身份不一般,来日需要治理整个的国家,若是没有自身的见识,不能够明辨是非,将是国家的不幸,故而太子这次历练,必须要体察到民间疾苦,知道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故而太子历练期间,必须有感悟,书写之后,朕要亲自阅读的,这是第二点,太子年幼,自制力尚有差距,不要说太子,就是朕,若不是满朝文武大臣的约束,还有二位的点拨,一样会沉迷于享乐之中,朕很明白,做任何的一件事情,短时间坚持很是容易,长时间做到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故而太子下去历练,品行依旧是重中之重,这是第三点,二位是大儒,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见识绝不是太子可以比拟的,朕都是钦佩的,故而明辨善恶知事,还请二位多多提醒,太子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尽管批评,这是第四点。”
刘宗周和黄道周面面相觑,这哪里是太子殿下出去历练啊,整个就是下去学习和吃苦,还要受到诸多的约束,不过他们是非常感动的,皇上对太子殿下要求如此之严格,这是大晋之福,更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回到后宫,苏天成看见朱审馨的眼睛有些红。
苏明劼即将下去历练的消息,朱审馨肯定是知道的,母子连心,这么多年都没有分开过,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有关苏明劼历练的好处,苏天成也专门给朱审馨说过了。
“皇上,太子就要离开京城了,太子已经十五岁了,大婚之事,是不是应该在历练之前考虑了。”
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苦笑,这件事情,朱审馨说过好几次了,不过时代不同了,这个,十五岁订婚不算什么的,何况好多的文武大臣都盯着苏明劼,恨不得将自家的女儿嫁给苏明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皇后,朕以为太子的年纪还是不大,男女之事暂时不要考虑,你也知道,沉湎于男女之事是很不好的,太子如今最为重要的事宜,是体察民情,增强自身的能力,知道孰重孰轻,这婚嫁之事,等到太子回到京城,再行考虑吧。”
朱审馨的眼睛里面出现了泪水。
“皇上对太子要求严格,臣妾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太子出去历练,臣妾虽然心痛,也是全力支持的,臣妾读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道历练对太子很重要,可太子的婚事,臣妾也有自身的考虑,太子年纪不小了。”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其实他早就接受这个时代的很多认识了,有些事情,只是慢慢的做出来改变。
“既然皇后如此认为,朕以为,在太子下去历练之前,可以考虑太子妃的人选,但迎娶之事,还是等到历练之后,朕这可是作出了最大的让步了,朕对太子的要求严格,对其余子女要求不一样,皇后能够理解,朕也是安心了。”
确定太子妃的人选,一样是大事情,苏天成知道,这件事情,在朝中一定会引发很多的议论和争执,自己又要花费心思去处理这些事情了,可没有办法,这是他的职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的婚姻大事,父母当然应该要操心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