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孙承宗的努力(1)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十七岁的孙承宗,经历了太多。
他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四十二岁的时候,参加会试,中一百一十五名,参加殿试,中头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之后进入翰林院,成为了编修,四十八岁的时候,主持会试,录取了钱谦益、傅宗龙、陶碧道、包鸿逵等进士,这些人,都是大明很有名气的人物了,五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了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六十岁的时候,出任了兵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之后主动请求督师山海关,开始与后金鞑子正面对峙,六十七岁的时候,以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的身份复出,当年再次赶赴山海关,督理军务,最为传奇的还是在七十四岁高龄的时候,出任了大明朝的内阁首辅,主持朝政。
几起几落,孙承宗看透了世道,也领悟了太多的道理。
大明王朝的弊端,他是很清楚的,在这种弊端之下,若是不能够做出来根本性的改革,依旧没有多大的出路。
孙承宗非常看重苏天成,认为苏天成是大明朝唯一的希望,若是苏天成能够出任内阁首辅,大明朝将从此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剿灭后金政权,只是时间上面的问题,苏天成提出来的太多建议,包括正在实施的某些改革,都是切中了大明朝弊端的,也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惜这些改革的措施,损害了某些权贵的利益。
但孙承宗也明白。总有一天,皇上会对苏天成产生恐惧。乃至于下旨清剿的,若是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大明朝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那个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够挽救大明朝了,谁也不敢保证,万一苏天成开始反抗了,有谁能够阻止。
这种思想折磨着孙承宗。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孙承宗明确的认识到,苏天成不是有野心的人,也不存在称帝的思想,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为改变大明朝窘况努力的,尽管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诬陷,有人想着置苏天成于死地。但苏天成都没有计较,一如既往的进行着努力。
苏天成的功绩是不用说的,从大凌河城回来之后,老辣的孙承宗,已经预见到了,苏天成将成为后金政权的终结者。
可问题也就在这里了。一旦苏天成剿灭了后金政权,那时候,皇上将没有办法奖励苏天成了,或者说苏天成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了无人能够轻易撼动的地步了。矛盾肯定是会出现的,而且一定会爆发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是苏天成想不想反抗的问题,而是迫不得已反抗的问题了。
皇上的心思,孙承宗还是知道一些的,以唐世济为代表的一些官员,就是皇上扶持起来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足以和苏天成抗衡,包括和自己抗衡,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孙承宗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苏天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支持,令皇上产生了疑虑和担忧,这样的担忧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就只能够采取如此的措施了。
一旦孙承宗辞去了内阁首辅的职位,朝廷里面,恐怕是要发生一些变化的,内阁首辅基本确定,就是杨嗣昌了,孙承宗对杨嗣昌还是有些了解的,杨嗣昌对权力的追求,是有些痴迷的,其父亲杨鹤,曾经担任三边总督,结果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中,因为力主议和,遭遇了重大挫折,被罢官了,那个时候,杨嗣昌已经崭露头角,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杨嗣昌出任内阁首辅之后,孙承宗可以断定,苏天成的权势,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响的。
时间进入了十二月了,孙承宗早就想着辞去内阁首辅职位的,可惜皇上不允许,说是开年之后考虑这个问题,其实这是皇上再为杨嗣昌造势,杨嗣昌进入内阁的时间不长,缺乏一定的根基,只能够是自己稳住一段时间的局面,等到大局定下了,杨嗣昌彻底的站稳了,那个时候,自己才能够卸下身上的这副担子的,不过这个时间肯定是不长了,估计正月就会有结果出来了。
孙承宗的府邸,慢慢的清闲下来了,朝廷里面的文武官员,早就知道他要卸任了,这个时候,可没有谁会专门来巴结一个即将卸任的内阁首辅了,相反,杨嗣昌的府邸特别的热闹,拜访的人是络绎不绝,都想着在杨嗣昌上任之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人的提拔,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出任内阁首辅,孙承宗以前根本就没有想过,可偏偏做了三年的内阁首辅,而且这三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大明朝剿灭了流寇,稳定了内部,和后金鞑子的战斗,也慢慢开始平衡,不像以前总是挨打了,大明的财政也开始缓解过来,皇上不需要拿出来皇宫里面的人参卖出去了,位于江宁县的市舶司,每年上缴到户部的白银,超过了六百万两,解决了很大的难题,陕西不再需要朝廷的救济,裁撤了陕西的卫所军队,整合了宁夏的卫所之后,朝廷的开支也明显减少了,增加了收入,减少了开支,虽然朝廷依旧困难,但不会出现过去拿着付不出来军饷的情况了。
应该说,剿灭了流寇,是真正稳住了大明朝,以前每年用于剿灭流寇的军饷,包括流寇造成的破坏,都令朝廷捉襟见肘,这一块的开销不需要了,户部的官员轻松很多了。
这一切离不开苏天成,恐怕今后一段时间,维持这样的局面,同样是离不开苏天成的。
后金奸细的事情,令孙承宗痛心,这样的事情,对苏天成肯定是有影响的,尽管苏天成在自己的面前,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天成是那样的聪明睿智,不可能不想到今后的事情,也不可能不做出来相应的准备的。
皇上在这件事情上面的表现,令准备彻底致仕的孙承宗,无法放心了,他经历了四任的皇上了,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检,如今是明思宗朱由校,分析这四个皇上,光宗朱常洛不予评价,登基仅仅一个月就驾崩了,其余的三位皇上,都有着不错的能力,最勤勉的是朱由检,最有能力的是朱翊钧,最大度的是朱由校。可惜三人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朱翊钧懒惰,不大愿意被朝政所拖累,朱由校信任宦官,弄得朝政大乱,朱由检个人的能力不是很突出。
有些时候,孙承宗甚至会分析,要是没有出现苏天成这样的中流砥柱,还不知道大明朝走向了什么方向了,说不定好多的地方,已经被后金鞑子占据,说不定流寇已经成了气候,难以剿灭了。
小儿子孙沛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信函,孙承宗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苏天成写来的信函,自己从大凌河城回来之后,苏天成的信函来的很是密集了。
看见了孙沛,孙承宗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小儿子孙沛比苏天成还小一岁,自己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孙铨,五十四岁,二儿子孙鉁,四十七岁,三儿子孙钤,四十岁,四儿子孙鋡,三十六岁,五儿子孙玥,三十四岁,最小的儿子孙沛,也有二十六岁了。至于说自己的孙子,跟随苏天成的孙思明和孙思宗,已经入朝为官了,最大的孙子孙之沆,也有三十岁了,家族里面的人口,多大五十余人了。
可是在担任朝廷高官的时候,孙承宗从来不为自己的家人谋取丝毫的利益,一直到现在,出来孙思明和孙思宗进入了朝廷为官,其余的都是在家里,令孙承宗赶到遗憾的是,自己的儿孙中间,没有人考取进士,也就没有进入朝廷做官的机会了。
这方面,苏天成都曾经建议,是不是考虑一下,可孙承宗拒绝了,他认为科举考试就是为朝廷谋求人才的,除非是个人有着重大的贡献,寻常的读书人,不能够随便进入朝廷做官,否则就是坏了朝廷的秩序,至于说做吏员,孙承宗更是不会允许的,他的身份,也不能够让子孙去做吏员的,那样有辱门第。
或许是年纪大了,或许是要退下来了,更或者是感觉自己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孙承宗想到了这件事情,但进入朝廷为官,也是有讲究的,官场非常的复杂,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为家族惹下祸事,在这种犹豫的心态里面,孙承宗最终没有多少的动作。
如今想到这件事情,孙承宗将希望寄托在苏天成的身上了,从苏天成身边出来的官员不少,悉数都是苏天成举荐的,而且有些官员,根本就不是读书人,凭着战功步入了朝廷,这些人在苏天成的身边做事情,不会受到那些读书人的觊觎,就说自己的两个孙子孙思宗和孙思明,一个留在了河南府,担任同知,一个留在了陕西,担任平凉府知府,可他们的身份,进入是生员,这在朝廷里面诸多大人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未完待续。)T
七十七岁的孙承宗,经历了太多。
他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四十二岁的时候,参加会试,中一百一十五名,参加殿试,中头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之后进入翰林院,成为了编修,四十八岁的时候,主持会试,录取了钱谦益、傅宗龙、陶碧道、包鸿逵等进士,这些人,都是大明很有名气的人物了,五十八岁的时候,成为了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六十岁的时候,出任了兵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之后主动请求督师山海关,开始与后金鞑子正面对峙,六十七岁的时候,以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的身份复出,当年再次赶赴山海关,督理军务,最为传奇的还是在七十四岁高龄的时候,出任了大明朝的内阁首辅,主持朝政。
几起几落,孙承宗看透了世道,也领悟了太多的道理。
大明王朝的弊端,他是很清楚的,在这种弊端之下,若是不能够做出来根本性的改革,依旧没有多大的出路。
孙承宗非常看重苏天成,认为苏天成是大明朝唯一的希望,若是苏天成能够出任内阁首辅,大明朝将从此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剿灭后金政权,只是时间上面的问题,苏天成提出来的太多建议,包括正在实施的某些改革,都是切中了大明朝弊端的,也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惜这些改革的措施,损害了某些权贵的利益。
但孙承宗也明白。总有一天,皇上会对苏天成产生恐惧。乃至于下旨清剿的,若是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大明朝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那个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够挽救大明朝了,谁也不敢保证,万一苏天成开始反抗了,有谁能够阻止。
这种思想折磨着孙承宗。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孙承宗明确的认识到,苏天成不是有野心的人,也不存在称帝的思想,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为改变大明朝窘况努力的,尽管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诬陷,有人想着置苏天成于死地。但苏天成都没有计较,一如既往的进行着努力。
苏天成的功绩是不用说的,从大凌河城回来之后,老辣的孙承宗,已经预见到了,苏天成将成为后金政权的终结者。
可问题也就在这里了。一旦苏天成剿灭了后金政权,那时候,皇上将没有办法奖励苏天成了,或者说苏天成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了无人能够轻易撼动的地步了。矛盾肯定是会出现的,而且一定会爆发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不是苏天成想不想反抗的问题,而是迫不得已反抗的问题了。
皇上的心思,孙承宗还是知道一些的,以唐世济为代表的一些官员,就是皇上扶持起来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足以和苏天成抗衡,包括和自己抗衡,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孙承宗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苏天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支持,令皇上产生了疑虑和担忧,这样的担忧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就只能够采取如此的措施了。
一旦孙承宗辞去了内阁首辅的职位,朝廷里面,恐怕是要发生一些变化的,内阁首辅基本确定,就是杨嗣昌了,孙承宗对杨嗣昌还是有些了解的,杨嗣昌对权力的追求,是有些痴迷的,其父亲杨鹤,曾经担任三边总督,结果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中,因为力主议和,遭遇了重大挫折,被罢官了,那个时候,杨嗣昌已经崭露头角,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杨嗣昌出任内阁首辅之后,孙承宗可以断定,苏天成的权势,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响的。
时间进入了十二月了,孙承宗早就想着辞去内阁首辅职位的,可惜皇上不允许,说是开年之后考虑这个问题,其实这是皇上再为杨嗣昌造势,杨嗣昌进入内阁的时间不长,缺乏一定的根基,只能够是自己稳住一段时间的局面,等到大局定下了,杨嗣昌彻底的站稳了,那个时候,自己才能够卸下身上的这副担子的,不过这个时间肯定是不长了,估计正月就会有结果出来了。
孙承宗的府邸,慢慢的清闲下来了,朝廷里面的文武官员,早就知道他要卸任了,这个时候,可没有谁会专门来巴结一个即将卸任的内阁首辅了,相反,杨嗣昌的府邸特别的热闹,拜访的人是络绎不绝,都想着在杨嗣昌上任之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人的提拔,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出任内阁首辅,孙承宗以前根本就没有想过,可偏偏做了三年的内阁首辅,而且这三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大明朝剿灭了流寇,稳定了内部,和后金鞑子的战斗,也慢慢开始平衡,不像以前总是挨打了,大明的财政也开始缓解过来,皇上不需要拿出来皇宫里面的人参卖出去了,位于江宁县的市舶司,每年上缴到户部的白银,超过了六百万两,解决了很大的难题,陕西不再需要朝廷的救济,裁撤了陕西的卫所军队,整合了宁夏的卫所之后,朝廷的开支也明显减少了,增加了收入,减少了开支,虽然朝廷依旧困难,但不会出现过去拿着付不出来军饷的情况了。
应该说,剿灭了流寇,是真正稳住了大明朝,以前每年用于剿灭流寇的军饷,包括流寇造成的破坏,都令朝廷捉襟见肘,这一块的开销不需要了,户部的官员轻松很多了。
这一切离不开苏天成,恐怕今后一段时间,维持这样的局面,同样是离不开苏天成的。
后金奸细的事情,令孙承宗痛心,这样的事情,对苏天成肯定是有影响的,尽管苏天成在自己的面前,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天成是那样的聪明睿智,不可能不想到今后的事情,也不可能不做出来相应的准备的。
皇上在这件事情上面的表现,令准备彻底致仕的孙承宗,无法放心了,他经历了四任的皇上了,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检,如今是明思宗朱由校,分析这四个皇上,光宗朱常洛不予评价,登基仅仅一个月就驾崩了,其余的三位皇上,都有着不错的能力,最勤勉的是朱由检,最有能力的是朱翊钧,最大度的是朱由校。可惜三人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朱翊钧懒惰,不大愿意被朝政所拖累,朱由校信任宦官,弄得朝政大乱,朱由检个人的能力不是很突出。
有些时候,孙承宗甚至会分析,要是没有出现苏天成这样的中流砥柱,还不知道大明朝走向了什么方向了,说不定好多的地方,已经被后金鞑子占据,说不定流寇已经成了气候,难以剿灭了。
小儿子孙沛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信函,孙承宗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苏天成写来的信函,自己从大凌河城回来之后,苏天成的信函来的很是密集了。
看见了孙沛,孙承宗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小儿子孙沛比苏天成还小一岁,自己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孙铨,五十四岁,二儿子孙鉁,四十七岁,三儿子孙钤,四十岁,四儿子孙鋡,三十六岁,五儿子孙玥,三十四岁,最小的儿子孙沛,也有二十六岁了。至于说自己的孙子,跟随苏天成的孙思明和孙思宗,已经入朝为官了,最大的孙子孙之沆,也有三十岁了,家族里面的人口,多大五十余人了。
可是在担任朝廷高官的时候,孙承宗从来不为自己的家人谋取丝毫的利益,一直到现在,出来孙思明和孙思宗进入了朝廷为官,其余的都是在家里,令孙承宗赶到遗憾的是,自己的儿孙中间,没有人考取进士,也就没有进入朝廷做官的机会了。
这方面,苏天成都曾经建议,是不是考虑一下,可孙承宗拒绝了,他认为科举考试就是为朝廷谋求人才的,除非是个人有着重大的贡献,寻常的读书人,不能够随便进入朝廷做官,否则就是坏了朝廷的秩序,至于说做吏员,孙承宗更是不会允许的,他的身份,也不能够让子孙去做吏员的,那样有辱门第。
或许是年纪大了,或许是要退下来了,更或者是感觉自己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孙承宗想到了这件事情,但进入朝廷为官,也是有讲究的,官场非常的复杂,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为家族惹下祸事,在这种犹豫的心态里面,孙承宗最终没有多少的动作。
如今想到这件事情,孙承宗将希望寄托在苏天成的身上了,从苏天成身边出来的官员不少,悉数都是苏天成举荐的,而且有些官员,根本就不是读书人,凭着战功步入了朝廷,这些人在苏天成的身边做事情,不会受到那些读书人的觊觎,就说自己的两个孙子孙思宗和孙思明,一个留在了河南府,担任同知,一个留在了陕西,担任平凉府知府,可他们的身份,进入是生员,这在朝廷里面诸多大人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未完待续。)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