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部署落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谢海军钟、掂刀锄地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在大凌河城驻扎三万军士,这样大规模的部署,对于大清国来说,绝不是小事情。
相对于大明动辄百万以上军力来说,大清国的总兵力也就是四十万左右,这里还包括了蒙八旗部分兵力和汉军的全部兵力,满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在长白山一带,这里的气候特别寒冷,环境也是很恶劣的,满族的祖先主要是依靠狩猎生活的,虽说长期的狩猎,令他们的身体特别的强悍,但如此寒冷的环境下,生育能力也是受到影响的,加上医疗条件的落后,生活的颠沛流离,所以大清国的人口一直都是上不去的,需要从大明掠夺大量的人口来发展壮大。一直到定都沈阳,包括之后建立大清国,农业生产的水平都没有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的时候,还是需要从关内掠夺钱财粮食。
三万人,在皇太极看来,就是很多的兵力了,能够带领这么多的军士,除非是郡王以上的将领,否则其他人来带领,他肯定是不放心的。
问题是驻扎在大凌河城的正红旗军士,不过千余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
八旗兵生来的优势,令他们与汉军很难和平相处,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不可能,八旗兵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视汉军为奴仆的。实际上,在皇太极登基之前,汉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时常遭遇大规模的屠杀,基本都是满人的奴隶,没有人生自由,随便被处置,皇太极为了缓和满汉矛盾,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最为重要的是让汉人有了民户的地位。摆脱成为满人的奴隶的宿命,这令汉人的地位大为提高,但是皇太极所做的这一切,在满族权贵的眼里,是没有太大作用的,特别是在八旗军之中,对汉人的歧视。是骨子里面的。
皇太极知道这一切,但他必须要依靠八旗军,也就没有过于的追究了。
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目前只有一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这个时候。继续派出八旗军去驻守,可能性是不大的,这些都是大清国的精锐,拿去守城,不合适,何况八旗军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兵和野战,对于守城不是很在行。
如果继续加派两万军士。最大的可能性是派出汉兵,依靠千余八旗兵管辖接近三万的汉兵,稍微不注意,发生内讧,结局是不可能想象的。
想到这些,皇太极犹豫了。
范文程提出来这个建议之后,代善首先说话了。
“皇上,臣以为范大人的建议颇有道理。不管苏天成是不是进攻大凌河城,也不管他是不是虚张声势,加强大凌河城的守备,这是必须的,有三万军士驻扎在大凌河城,就是苏天成来攻击,也是能够应付的。发生了危险,救援也是来得及的。”
代善说完之后,阿济格和多尔衮马上表示了赞同。
皇太极点点头,这算是一条万全之策。只不过消耗大了一些,这些今后来慢慢想办法,掠夺来的大量汉人,辛勤耕作,大清国的粮食收成,总是越来越好的,虽说这两年时间,没有能够入关劫掠了,以前掠夺的财富,还是足够多的。
接下来就是派谁负责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本来是不需要讨论的。
代善是正红旗旗主,同时控制镶红旗,代善亲自出征的可能性没有,但代善的儿子岳托,完全可以胜任的,岳托英勇善战,大清国成立之时,被封为亲王,可惜这小子野心不小,离间济尔哈朗、豪格,还庇护莽古尔泰、硕脱,插手了皇家内部事务了,被降为贝勒,后来降为贝子,如今去守卫大凌河城,正好戴罪立功。
代善是不会开口的,阿济格和多尔衮都举荐了岳托,两人对岳托的勇猛,还是内心有数的,大敌当前,其他的事情,暂时不要计较了。
皇太极比较中意岳托,不管岳托有多少的毛病,打战是不含糊的。
可皇太极想的更加全面一些,岳托性格急躁,如果单独负责守卫大凌河城,恐怕会出问题,千余八旗子弟,想要控制住近三万的汉军,不出现大规模的冲突,岳托做不到这一点,必须还要有助手,这个助手控制汉兵,两军能够很好的协调。
接近三万的汉兵,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控制的,目前来说,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
从三人的出身来看,最好的人选是尚可喜。
孔有德矿工出身,曾经做过海盗,后来投靠了毛文龙,性格有些反复,尚可喜随其兄尚可进加入军中,尚可进为辽东名将,对尚可喜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尚可喜也在毛文龙的手下,因为遭遇人谋害,一怒之下投奔了后金,耿仲明也是武将出身,曾经在毛文龙的手下,与孔有德的关系很不错,两人几乎同时在登州和莱州造反,后来被明军围剿,无奈之下投奔了后金。
从三人的经历比较,尚可喜是最合适的,但这个时候,尚可喜带领汉兵,驻守在海州,任务也是很艰巨的,抽调回来显然不合适,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攻打朝鲜得胜之后,已经回来了,可以随时安排。
相比较孔有德和耿仲明,皇太极觉得,孔有德合适一些。
孔有德虽然性格反复,但当初造反的时候,与明军鏖战,而且在攻下登州之后,大肆屠城,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无法回到大明去了,况且当时的登州,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营地,有一百多葡萄柚外籍的技师和工匠,这些都被孔有德获取了,也成为后金的依靠,这些令大明朝廷咬牙切齿,崇祯更是痛恨孔有德。
孔有德投降后金之后,死心塌地,这也是因为没有其他出路了。
在岳托的面前,孔有德是不敢造次的,否则没有出路,如果反叛,遭遇后金和大明的追杀,死无葬身之地。
“朕以为,岳托守卫大凌河城,是可以的。”
代善听到皇太极这么说,松了一口大气,不管怎么说,岳托都是他的大儿子,这小子长大以后,野心增大了,权力**膨胀,做出来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好在身份显赫,换做其他人,早就被杀头了,皇太极同意岳托去守卫大凌河城,这是给岳托机会,剩下就看岳托的造化了。
“至于说驻军的军士,朕以为,还是以汉兵为主,目前驻扎大凌河城的,有千余八旗子弟,都是正红旗的子弟,这些人暂时不动,继续守卫大凌河城,其余汉兵也继续坚守,朕在调集两万汉兵,进驻大凌河城,如此大凌河的守军,达到了三万人。”
说到这里,皇太极看了看范文程。
“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达到三万人,岳托一人是难以应付的,还需要一个驻守,朕看,派恭顺王孔有德前往,孔有德协助岳托,守卫大凌河城。”
阿济格和多尔衮仰着头,范文程低下了头。
按说岳托不过是贝子的身份,若是没有贬斥,还是亲王的身份,做统帅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孔有德是恭顺王,身份比岳托要高一些的,但依旧是要服从岳托的领导,从这一点上面来说,皇太极真正信任的还是满人,掌握军政大权的也是满人。
皇太极不经意的看了看范文程,实际上是一种很自然的表现。
低头的范文程当然是明白的,汉人不可能和满人比较,在大清国,满人是最高等级的存在,汉人不管怎么努力,在满人的面前,都是奴才,人家才是真正的主子。
这些心酸的体验,范文程早就习惯了,或者说是麻木了。
做汉奸的滋味,也并非是那么舒服的,人格上面,本来就低人一等了。
“二哥,此番守卫大凌河城,主要是正红旗和镶红旗负责的,你还是要多费心的。”
“皇上,臣记住了,可惜臣不能够亲自去守卫大凌河城,臣一定严格教训岳托,不要辜负皇上的厚爱,守卫好大凌河城。”
“很好,朕看,调遣汉军的事情,十四弟和文程共同负责,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朕马上就拟旨,速度越快越好,大军进驻大凌河城之时,尽管大张旗鼓,不要有什么顾虑的,朕就是要让大明的那个崇祯看看,朕拿下了大凌河城,还要继续在大凌河城做文章。”
离开大殿的时候,范文程的内心是有些忐忑和沉重的。
这不是他内心的主意,其实他的真实想法,是建议保持目前的格局,若是真的出现了危险,暂时放弃大凌河城,保存实力,离开大凌河城的时候,毁掉整个的城池,令大凌河一带没有险要之处可据守,若是明军准备继续修城池,派兵攻打就是了,这是最好的策略。
但这个建议,他是不敢说出来的,皇太极近来的心情也不好,主要还是那个苏天成闹得,八旗军两年多没有入关了,都有很大意见了,皇太极为了全局的稳定,已经是委曲求全了,若是继续示弱,怕是下面的将士都要爆发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T
(感谢海军钟、掂刀锄地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在大凌河城驻扎三万军士,这样大规模的部署,对于大清国来说,绝不是小事情。
相对于大明动辄百万以上军力来说,大清国的总兵力也就是四十万左右,这里还包括了蒙八旗部分兵力和汉军的全部兵力,满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在长白山一带,这里的气候特别寒冷,环境也是很恶劣的,满族的祖先主要是依靠狩猎生活的,虽说长期的狩猎,令他们的身体特别的强悍,但如此寒冷的环境下,生育能力也是受到影响的,加上医疗条件的落后,生活的颠沛流离,所以大清国的人口一直都是上不去的,需要从大明掠夺大量的人口来发展壮大。一直到定都沈阳,包括之后建立大清国,农业生产的水平都没有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的时候,还是需要从关内掠夺钱财粮食。
三万人,在皇太极看来,就是很多的兵力了,能够带领这么多的军士,除非是郡王以上的将领,否则其他人来带领,他肯定是不放心的。
问题是驻扎在大凌河城的正红旗军士,不过千余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
八旗兵生来的优势,令他们与汉军很难和平相处,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不可能,八旗兵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视汉军为奴仆的。实际上,在皇太极登基之前,汉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时常遭遇大规模的屠杀,基本都是满人的奴隶,没有人生自由,随便被处置,皇太极为了缓和满汉矛盾,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最为重要的是让汉人有了民户的地位。摆脱成为满人的奴隶的宿命,这令汉人的地位大为提高,但是皇太极所做的这一切,在满族权贵的眼里,是没有太大作用的,特别是在八旗军之中,对汉人的歧视。是骨子里面的。
皇太极知道这一切,但他必须要依靠八旗军,也就没有过于的追究了。
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目前只有一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这个时候。继续派出八旗军去驻守,可能性是不大的,这些都是大清国的精锐,拿去守城,不合适,何况八旗军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兵和野战,对于守城不是很在行。
如果继续加派两万军士。最大的可能性是派出汉兵,依靠千余八旗兵管辖接近三万的汉兵,稍微不注意,发生内讧,结局是不可能想象的。
想到这些,皇太极犹豫了。
范文程提出来这个建议之后,代善首先说话了。
“皇上,臣以为范大人的建议颇有道理。不管苏天成是不是进攻大凌河城,也不管他是不是虚张声势,加强大凌河城的守备,这是必须的,有三万军士驻扎在大凌河城,就是苏天成来攻击,也是能够应付的。发生了危险,救援也是来得及的。”
代善说完之后,阿济格和多尔衮马上表示了赞同。
皇太极点点头,这算是一条万全之策。只不过消耗大了一些,这些今后来慢慢想办法,掠夺来的大量汉人,辛勤耕作,大清国的粮食收成,总是越来越好的,虽说这两年时间,没有能够入关劫掠了,以前掠夺的财富,还是足够多的。
接下来就是派谁负责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本来是不需要讨论的。
代善是正红旗旗主,同时控制镶红旗,代善亲自出征的可能性没有,但代善的儿子岳托,完全可以胜任的,岳托英勇善战,大清国成立之时,被封为亲王,可惜这小子野心不小,离间济尔哈朗、豪格,还庇护莽古尔泰、硕脱,插手了皇家内部事务了,被降为贝勒,后来降为贝子,如今去守卫大凌河城,正好戴罪立功。
代善是不会开口的,阿济格和多尔衮都举荐了岳托,两人对岳托的勇猛,还是内心有数的,大敌当前,其他的事情,暂时不要计较了。
皇太极比较中意岳托,不管岳托有多少的毛病,打战是不含糊的。
可皇太极想的更加全面一些,岳托性格急躁,如果单独负责守卫大凌河城,恐怕会出问题,千余八旗子弟,想要控制住近三万的汉军,不出现大规模的冲突,岳托做不到这一点,必须还要有助手,这个助手控制汉兵,两军能够很好的协调。
接近三万的汉兵,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控制的,目前来说,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
从三人的出身来看,最好的人选是尚可喜。
孔有德矿工出身,曾经做过海盗,后来投靠了毛文龙,性格有些反复,尚可喜随其兄尚可进加入军中,尚可进为辽东名将,对尚可喜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尚可喜也在毛文龙的手下,因为遭遇人谋害,一怒之下投奔了后金,耿仲明也是武将出身,曾经在毛文龙的手下,与孔有德的关系很不错,两人几乎同时在登州和莱州造反,后来被明军围剿,无奈之下投奔了后金。
从三人的经历比较,尚可喜是最合适的,但这个时候,尚可喜带领汉兵,驻守在海州,任务也是很艰巨的,抽调回来显然不合适,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攻打朝鲜得胜之后,已经回来了,可以随时安排。
相比较孔有德和耿仲明,皇太极觉得,孔有德合适一些。
孔有德虽然性格反复,但当初造反的时候,与明军鏖战,而且在攻下登州之后,大肆屠城,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无法回到大明去了,况且当时的登州,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营地,有一百多葡萄柚外籍的技师和工匠,这些都被孔有德获取了,也成为后金的依靠,这些令大明朝廷咬牙切齿,崇祯更是痛恨孔有德。
孔有德投降后金之后,死心塌地,这也是因为没有其他出路了。
在岳托的面前,孔有德是不敢造次的,否则没有出路,如果反叛,遭遇后金和大明的追杀,死无葬身之地。
“朕以为,岳托守卫大凌河城,是可以的。”
代善听到皇太极这么说,松了一口大气,不管怎么说,岳托都是他的大儿子,这小子长大以后,野心增大了,权力**膨胀,做出来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好在身份显赫,换做其他人,早就被杀头了,皇太极同意岳托去守卫大凌河城,这是给岳托机会,剩下就看岳托的造化了。
“至于说驻军的军士,朕以为,还是以汉兵为主,目前驻扎大凌河城的,有千余八旗子弟,都是正红旗的子弟,这些人暂时不动,继续守卫大凌河城,其余汉兵也继续坚守,朕在调集两万汉兵,进驻大凌河城,如此大凌河的守军,达到了三万人。”
说到这里,皇太极看了看范文程。
“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达到三万人,岳托一人是难以应付的,还需要一个驻守,朕看,派恭顺王孔有德前往,孔有德协助岳托,守卫大凌河城。”
阿济格和多尔衮仰着头,范文程低下了头。
按说岳托不过是贝子的身份,若是没有贬斥,还是亲王的身份,做统帅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孔有德是恭顺王,身份比岳托要高一些的,但依旧是要服从岳托的领导,从这一点上面来说,皇太极真正信任的还是满人,掌握军政大权的也是满人。
皇太极不经意的看了看范文程,实际上是一种很自然的表现。
低头的范文程当然是明白的,汉人不可能和满人比较,在大清国,满人是最高等级的存在,汉人不管怎么努力,在满人的面前,都是奴才,人家才是真正的主子。
这些心酸的体验,范文程早就习惯了,或者说是麻木了。
做汉奸的滋味,也并非是那么舒服的,人格上面,本来就低人一等了。
“二哥,此番守卫大凌河城,主要是正红旗和镶红旗负责的,你还是要多费心的。”
“皇上,臣记住了,可惜臣不能够亲自去守卫大凌河城,臣一定严格教训岳托,不要辜负皇上的厚爱,守卫好大凌河城。”
“很好,朕看,调遣汉军的事情,十四弟和文程共同负责,一个月之内必须完成,朕马上就拟旨,速度越快越好,大军进驻大凌河城之时,尽管大张旗鼓,不要有什么顾虑的,朕就是要让大明的那个崇祯看看,朕拿下了大凌河城,还要继续在大凌河城做文章。”
离开大殿的时候,范文程的内心是有些忐忑和沉重的。
这不是他内心的主意,其实他的真实想法,是建议保持目前的格局,若是真的出现了危险,暂时放弃大凌河城,保存实力,离开大凌河城的时候,毁掉整个的城池,令大凌河一带没有险要之处可据守,若是明军准备继续修城池,派兵攻打就是了,这是最好的策略。
但这个建议,他是不敢说出来的,皇太极近来的心情也不好,主要还是那个苏天成闹得,八旗军两年多没有入关了,都有很大意见了,皇太极为了全局的稳定,已经是委曲求全了,若是继续示弱,怕是下面的将士都要爆发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