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诡异行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div lign="ener">
金军焚屠扬州之后,不得不暂时停下入侵的脚步,因为横亘在面前的,是一道比黄河还难飞渡的天险——长江。
黄河上还有一座滑州大桥,而长江呢,自古从未有桥。渡过长江只有两个办法:或乘舟,或游泳,任选。
缺少渡船、不习水性(拔离速六千精骑,多为女真、契丹精锐,尽为北人)、加之对面宋军集兵近十万阻拦,种种因素,使得拔离速未敢轻进。乃屯兵于扬州西南之真州,等待东路军副帅兀术郎君,率主力步军南下。届时打造船只,训练水军,再发起对南朝致命一击。
此时,与金军隔江对峙的,是建炎朝两大军事集团军,分别是镇江府的吕颐浩军(新收拢部分刘光世的残军)与建康府(今南京)的杜充军。两军都是残兵败将,在收拢了更多的败兵败将之后,竟也凑齐了一支十万大军,仗着长江天险,敢于向刚将他们痛殴了一顿的北岸金军呲牙了。
建炎二年二月,战火连天的江淮,出现了难得的平静。
中旬,杜充前往杭州面君——嗯,没错,赵构逃到了杭州,距扬州四百里,最重要的是有一条天险庇护,总算安下心来。
杜充对赵构说了些什么,无人知晓,因君臣二人是在内廷密议。只知道,当杜充返回建康府时,随行人员中,多了两员悍将:范琼与孔彦舟。
杜充一行前脚刚踏入石头城,后面就有圣旨来到。
这是一道高度赞扬与褒奖的圣旨。赞誉的对象是杜充:“……徇国忘家,得烈丈大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褫气,兵民矢死而一心……授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即右相,官职仅在左相之下)、兼江淮宣抚使、建康留守……”
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溢美之辞,不知杜留守会不会脸红?
嗯,杜留守第三次当上留守,北京、东京、东都(建康府)。一次比一次往南。哦。按官职而称,应当称之为“杜相公”了。
夜,建康府衙,内堂。
烛光下。杜充的脸色非但不红。反而隐现青气。他目光阴沉地看着眼前正传看密旨的二将:范琼与孔彦舟。静静安坐,一言不发。
直到范、孔二将,互相对视一眼。长吁一口气,将密旨奉还之时,杜充才淡淡道:“如何?此事若成,二位富贵无极,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就看敢不敢奋身一搏了。”
孔彦舟道:“俺的军兵绝无差池,只是金人那边……”
时任蕲(州)、黄(州)镇抚使的孔彦舟,是个不满三十、满面横肉、孔武有力的悍将。此人原籍相州林虑(又一个相州人),与杜充同乡,年轻时为盗。宋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建炎二年,闻金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渡河南去。
此人生性残暴,被建炎朝任命为蕲黄镇抚使后,领兵近万,占据州郡,到处杀掠,几近盗匪。
御史韩璜描述孔彦舟匪军祸害过的地方的情况:“自江西至湖南,无问郡县与村落,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询其所以,皆缘金人未到而溃散之兵先之,金人既去而袭逐之师继至。官兵盗贼,劫掠一同,城市乡村,搜索殆遍。盗贼既退,疮痍未苏,官吏不务安集而更加刻剥,兵将所过纵暴而唯事诛求,嗷嗷之声,比比皆是,民心散叛,不绝如丝。”
此人日后还是叛宋投金的一个重要人物。当然,在这个时空里,孔彦舟还有没有机会如此闹腾,就不好说了。
范琼也道:“若金人可网开一面,此事宝臣(范琼字)认为可行。”
范琼,开封人,自卒伍补官。靖康间为京城四壁都巡检使,曾经有过率千卒夜袭围困东京之金军的壮举(不过结局很悲剧,大半掉冰河里)。但是,此人也是北宋末年,被金军围困东京城时,堕落得最快的武将。不出一个月,就从敢于出城拼杀的勇将,蜕变成持剑为金军驱逼徽、钦二帝及后妃出城的贰臣。
经此失节刺激后,此人干脆破罐破摔,从此成为向孔彦舟看齐的恶将。金军迫扬州之时,他避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民讥其不战而走,范琼大怒,纵兵入城杀掠。纵有如此恶行,但因其拥兵甚众,赵构也不得不加以笼络。加其衔为平寇前将军、御营司都统制,官位着实不小。
杜充面对这两员恶犬之将的疑问,只是微微一笑:“本相已将此事付于使者,渡江北上,与东京接洽。此事于宋有利,于金也有利,相信那完颜家二位郎君,必乐见其成。”
……
东京,留守府衙,完颜家的二位郎君,宗辅与兀术。看到宋使带来的请表,先是惊愕地瞪大眼睛,继而面面相觑,终于忍不住发出一阵爆笑,笑声有说不出的畅快与讥诮。
好容易止住笑声,宗辅脸上笑意愈浓:“兀那宋使,你叫什么?”
宋使是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方脸宽额,面白微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隐隐的怒意,神色不变,不卑不亢道:“下官秀州司录,洪皓。”
“秀州司录?南朝怎地派这样一个低品秩小官来当使者?不过,当此之际,小小南朝,上至康王,下至黎庶,人人均南逃,你独北往,倒也有几分胆色。”
洪皓抗声道:“大王请慎言,宋臣之前,不可辱宋主。所谓主辱臣死,大王若再口出不逊,请赐洪某一利斧。”
宗辅怔了好一会,才从案后整衣扶冠致歉。唯有兀术冷眼旁观不说话。侮辱?难道康王没逃跑?难道所说的不是事实?既是事实,又何来侮辱?之前听那南朝太学祭酒讲学时是怎么说的,“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好象是这么说的吧。这康王不正是最好的写照么?
洪皓倒没想到这金国右副元帅会如此有礼,急忙还礼,口中道:“洪皓并非朝廷正式遣使,乃是杜相公所差,送达此请表而已。”
宗辅笑着晃了晃手中请表:“洪司录有看过这请表内容吗不跳字。
“洪皓不过一通使,请表乃是火漆密封,未敢妄启。”
宗辅玩味一笑:“既是如此,请洪司录回复杜君,如此两便之事,我等何乐而不为?”
洪皓虽不知请表所言何事,但如此顺利完成使命,亦是喜出望外,当即长鞠以谢。
宗辅对杜充请表所言之事,显然极为热切,当即手书一封——幕僚及参赞军务出身的宗辅,是金军高级将帅中,少有的能提笔书写的人物。
书信写好,取来右副元帅大印盖上,但并不交与洪皓,而是命合扎唤来一人。但见此人三十上下,留着八字卷须,双眼半合半开,生似怕光一般,面庞虽瘦,体格却甚壮实——竟是久违了的撤离喝!
宗辅将书信交与撤离喝后,为洪皓介绍道:“此乃本帅幕僚参赞撤离喝。所谓兵贵神速,由他为杜君做向导,料想必能省下许多功夫,早日达成两国心愿。”
兵贵神速?向导?洪皓与那撤离喝相互致礼,却一脸迷糊。
宗辅再次大笑:“洪君就不必费神猜测了,只管回报杜君,相信杜君一定会喜出望外。哈哈哈!”
洪皓与撤离喝返回建康府时,在长江北岸,金军前锋主将拔离速,在得到撤离喝的面呈之后,竟也异常爽快派出一条快舟,令人操舟送两位使者渡江。
果然,杜充看到完颜宗辅的回复之后,着实喜不自胜,待撤离喝如上宾。
三日后,两支大军进入建康城行宫(原南唐宫城)东面军营,分别是范琼军的一千正卒,孔彦舟军一千正卒。这两千精兵虽然不多,却是二将军中的精锐。这二将的军兵有近万之众,但真正的精锐,也就只有这两千而已,可见二将真的是把老本都拿出来了。
身为主帅的杜充,当然也不可落人之后,他也派出一千五百卒,其中一千为正卒,五百负赡兵。三股人马合并,共计三千五百步卒,其中正卒战兵,就达三千人。这样的正辅比例,在宋军中前所未有,就实力而言,已经相当于一支万人队的战斗力,甚至犹有过之。
杜充集结这样一支强大军力,究竟想干什么?打击金军?不可能!人家堂堂金军右副元帅都派出使臣,以为引导,难不成还引狼入室?这种事,宋国经常干,但金国绝对不干。
二月下旬,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这支联合军队,在杜充、范琼、孔彦舟三将率领下,乘三十余艘大船,从建康城北栅寨门之水门出发,进入长江。
半日之后,三千五百大军出现在一片废墟的扬州西津口岸。而驻扎在真州,近在咫尺的金军,却对眼皮子底下的这支宋军视若无睹。随后,大军以唯一的一队骑兵为先锋,在撤离喝的带领下,一路北上。沿途但遇金军哨骑,便出示右副元帅令,并道明身份,随即通行。不仅如此,撤离喝甚至还向沿途金军所占领的州县,征调粮秣,以保障这三千五百大军,一路通行无阻,快速进军。
杜充、范琼、孔彦舟等人,无不对金人的“友好”帮助感激不已,感觉金人也不是那么蛮横无理、难以打交道的嘛。
在金军一路绿色通道之下,二月底,目的地,即将到达。(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诡异行动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诡异行动是 由】.
div lign="ener">
金军焚屠扬州之后,不得不暂时停下入侵的脚步,因为横亘在面前的,是一道比黄河还难飞渡的天险——长江。
黄河上还有一座滑州大桥,而长江呢,自古从未有桥。渡过长江只有两个办法:或乘舟,或游泳,任选。
缺少渡船、不习水性(拔离速六千精骑,多为女真、契丹精锐,尽为北人)、加之对面宋军集兵近十万阻拦,种种因素,使得拔离速未敢轻进。乃屯兵于扬州西南之真州,等待东路军副帅兀术郎君,率主力步军南下。届时打造船只,训练水军,再发起对南朝致命一击。
此时,与金军隔江对峙的,是建炎朝两大军事集团军,分别是镇江府的吕颐浩军(新收拢部分刘光世的残军)与建康府(今南京)的杜充军。两军都是残兵败将,在收拢了更多的败兵败将之后,竟也凑齐了一支十万大军,仗着长江天险,敢于向刚将他们痛殴了一顿的北岸金军呲牙了。
建炎二年二月,战火连天的江淮,出现了难得的平静。
中旬,杜充前往杭州面君——嗯,没错,赵构逃到了杭州,距扬州四百里,最重要的是有一条天险庇护,总算安下心来。
杜充对赵构说了些什么,无人知晓,因君臣二人是在内廷密议。只知道,当杜充返回建康府时,随行人员中,多了两员悍将:范琼与孔彦舟。
杜充一行前脚刚踏入石头城,后面就有圣旨来到。
这是一道高度赞扬与褒奖的圣旨。赞誉的对象是杜充:“……徇国忘家,得烈丈大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褫气,兵民矢死而一心……授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即右相,官职仅在左相之下)、兼江淮宣抚使、建康留守……”
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溢美之辞,不知杜留守会不会脸红?
嗯,杜留守第三次当上留守,北京、东京、东都(建康府)。一次比一次往南。哦。按官职而称,应当称之为“杜相公”了。
夜,建康府衙,内堂。
烛光下。杜充的脸色非但不红。反而隐现青气。他目光阴沉地看着眼前正传看密旨的二将:范琼与孔彦舟。静静安坐,一言不发。
直到范、孔二将,互相对视一眼。长吁一口气,将密旨奉还之时,杜充才淡淡道:“如何?此事若成,二位富贵无极,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就看敢不敢奋身一搏了。”
孔彦舟道:“俺的军兵绝无差池,只是金人那边……”
时任蕲(州)、黄(州)镇抚使的孔彦舟,是个不满三十、满面横肉、孔武有力的悍将。此人原籍相州林虑(又一个相州人),与杜充同乡,年轻时为盗。宋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建炎二年,闻金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渡河南去。
此人生性残暴,被建炎朝任命为蕲黄镇抚使后,领兵近万,占据州郡,到处杀掠,几近盗匪。
御史韩璜描述孔彦舟匪军祸害过的地方的情况:“自江西至湖南,无问郡县与村落,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询其所以,皆缘金人未到而溃散之兵先之,金人既去而袭逐之师继至。官兵盗贼,劫掠一同,城市乡村,搜索殆遍。盗贼既退,疮痍未苏,官吏不务安集而更加刻剥,兵将所过纵暴而唯事诛求,嗷嗷之声,比比皆是,民心散叛,不绝如丝。”
此人日后还是叛宋投金的一个重要人物。当然,在这个时空里,孔彦舟还有没有机会如此闹腾,就不好说了。
范琼也道:“若金人可网开一面,此事宝臣(范琼字)认为可行。”
范琼,开封人,自卒伍补官。靖康间为京城四壁都巡检使,曾经有过率千卒夜袭围困东京之金军的壮举(不过结局很悲剧,大半掉冰河里)。但是,此人也是北宋末年,被金军围困东京城时,堕落得最快的武将。不出一个月,就从敢于出城拼杀的勇将,蜕变成持剑为金军驱逼徽、钦二帝及后妃出城的贰臣。
经此失节刺激后,此人干脆破罐破摔,从此成为向孔彦舟看齐的恶将。金军迫扬州之时,他避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民讥其不战而走,范琼大怒,纵兵入城杀掠。纵有如此恶行,但因其拥兵甚众,赵构也不得不加以笼络。加其衔为平寇前将军、御营司都统制,官位着实不小。
杜充面对这两员恶犬之将的疑问,只是微微一笑:“本相已将此事付于使者,渡江北上,与东京接洽。此事于宋有利,于金也有利,相信那完颜家二位郎君,必乐见其成。”
……
东京,留守府衙,完颜家的二位郎君,宗辅与兀术。看到宋使带来的请表,先是惊愕地瞪大眼睛,继而面面相觑,终于忍不住发出一阵爆笑,笑声有说不出的畅快与讥诮。
好容易止住笑声,宗辅脸上笑意愈浓:“兀那宋使,你叫什么?”
宋使是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方脸宽额,面白微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隐隐的怒意,神色不变,不卑不亢道:“下官秀州司录,洪皓。”
“秀州司录?南朝怎地派这样一个低品秩小官来当使者?不过,当此之际,小小南朝,上至康王,下至黎庶,人人均南逃,你独北往,倒也有几分胆色。”
洪皓抗声道:“大王请慎言,宋臣之前,不可辱宋主。所谓主辱臣死,大王若再口出不逊,请赐洪某一利斧。”
宗辅怔了好一会,才从案后整衣扶冠致歉。唯有兀术冷眼旁观不说话。侮辱?难道康王没逃跑?难道所说的不是事实?既是事实,又何来侮辱?之前听那南朝太学祭酒讲学时是怎么说的,“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好象是这么说的吧。这康王不正是最好的写照么?
洪皓倒没想到这金国右副元帅会如此有礼,急忙还礼,口中道:“洪皓并非朝廷正式遣使,乃是杜相公所差,送达此请表而已。”
宗辅笑着晃了晃手中请表:“洪司录有看过这请表内容吗不跳字。
“洪皓不过一通使,请表乃是火漆密封,未敢妄启。”
宗辅玩味一笑:“既是如此,请洪司录回复杜君,如此两便之事,我等何乐而不为?”
洪皓虽不知请表所言何事,但如此顺利完成使命,亦是喜出望外,当即长鞠以谢。
宗辅对杜充请表所言之事,显然极为热切,当即手书一封——幕僚及参赞军务出身的宗辅,是金军高级将帅中,少有的能提笔书写的人物。
书信写好,取来右副元帅大印盖上,但并不交与洪皓,而是命合扎唤来一人。但见此人三十上下,留着八字卷须,双眼半合半开,生似怕光一般,面庞虽瘦,体格却甚壮实——竟是久违了的撤离喝!
宗辅将书信交与撤离喝后,为洪皓介绍道:“此乃本帅幕僚参赞撤离喝。所谓兵贵神速,由他为杜君做向导,料想必能省下许多功夫,早日达成两国心愿。”
兵贵神速?向导?洪皓与那撤离喝相互致礼,却一脸迷糊。
宗辅再次大笑:“洪君就不必费神猜测了,只管回报杜君,相信杜君一定会喜出望外。哈哈哈!”
洪皓与撤离喝返回建康府时,在长江北岸,金军前锋主将拔离速,在得到撤离喝的面呈之后,竟也异常爽快派出一条快舟,令人操舟送两位使者渡江。
果然,杜充看到完颜宗辅的回复之后,着实喜不自胜,待撤离喝如上宾。
三日后,两支大军进入建康城行宫(原南唐宫城)东面军营,分别是范琼军的一千正卒,孔彦舟军一千正卒。这两千精兵虽然不多,却是二将军中的精锐。这二将的军兵有近万之众,但真正的精锐,也就只有这两千而已,可见二将真的是把老本都拿出来了。
身为主帅的杜充,当然也不可落人之后,他也派出一千五百卒,其中一千为正卒,五百负赡兵。三股人马合并,共计三千五百步卒,其中正卒战兵,就达三千人。这样的正辅比例,在宋军中前所未有,就实力而言,已经相当于一支万人队的战斗力,甚至犹有过之。
杜充集结这样一支强大军力,究竟想干什么?打击金军?不可能!人家堂堂金军右副元帅都派出使臣,以为引导,难不成还引狼入室?这种事,宋国经常干,但金国绝对不干。
二月下旬,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这支联合军队,在杜充、范琼、孔彦舟三将率领下,乘三十余艘大船,从建康城北栅寨门之水门出发,进入长江。
半日之后,三千五百大军出现在一片废墟的扬州西津口岸。而驻扎在真州,近在咫尺的金军,却对眼皮子底下的这支宋军视若无睹。随后,大军以唯一的一队骑兵为先锋,在撤离喝的带领下,一路北上。沿途但遇金军哨骑,便出示右副元帅令,并道明身份,随即通行。不仅如此,撤离喝甚至还向沿途金军所占领的州县,征调粮秣,以保障这三千五百大军,一路通行无阻,快速进军。
杜充、范琼、孔彦舟等人,无不对金人的“友好”帮助感激不已,感觉金人也不是那么蛮横无理、难以打交道的嘛。
在金军一路绿色通道之下,二月底,目的地,即将到达。(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诡异行动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诡异行动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