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虏变(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div lign="ener">
崇祯九年五月十二日。
锦衣卫将满蒙军情,上报给皇帝后。
崇祯迅速召开了朝会,道:“锦衣卫获得情报,今年四月份,后金北虏皇太极称帝。改国名为清,宣称要以水德克我大明火德......”
“该死!”
“贼虏野心!”
“呸,夷狄之邦,也想图谋我华夏江山正统!”
朝臣纷纷唾骂!
**哈赤公然叛明,也没有脸皮称帝,而是称汗。大汗、可汗之类的,在中原人看来,也不过是塞外一个酋长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而皇太极建立满清,并且称帝,性质就不一样了。帝的含义是天下共主,接受万国来朝的存在。
亚洲自古以来,只有统一中国的雄主,能配称帝。
如果中原王朝强势,那么周边的那些国家,除了选择接受朝拜,和被征讨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所以,自秦汉大一统之后,周边国家一看到中原出现大一统的皇帝,条件反射一般,前来称臣。
什么?你说日本有天皇?问题是,自古以来,天皇大约等同宗教文化领袖一般,只有象征意义,而从未有过真正的皇权。日本有实权军阀,随时可以找个一个天皇家族血统的人,宣布封其为天皇。日本战国时期,一堆的军阀,手中控制的天皇数量不要太多!哪怕是丰臣、德川对峙时期,也是各自弄了名天皇作为摆设。日本的幕府将军有册封天皇的权利,天皇可没有指定谁做幕府将军的权利。
否则,日本历朝也不会跑到中国皇帝这边要册封。
比如明朝与日本蜜月时期,便册封过不少的日本国王。最后一个被大明册封为日本国王家伙,名叫做丰臣秀吉。也是借助成功讨要到大明册封,使得丰成秀吉声望大涨,逐渐成为日本最强势的军阀。
不过,丰臣秀吉当初称霸日本后,居然想要征服朝鲜,以朝鲜为踏板,获得窥视中原的资格。之后,丰臣家的日本国王封号,自然是被废掉了。
至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一直希望大明册封其为日本国王,这样才使得其统治权名正言顺一些。
不过,大明朝皇帝,一直不理睬德川家的请求而已。
崇祯令人肃静,后又道:“皇太极称帝之后,军事动作频繁。多尔衮在辽东挑衅,阿济格率领军队,消失在蒙古草原,诸位大臣,对此有何看法?”
兵部尚书张凤翼,沉声说道:“臣认为,多尔衮在辽东搞动作,有关宁军应对,不足为患。而阿济格的目标可能是我大明京师,应该动员边军,多家防备。除此之外,应该调集各镇兵马前来京城,以防不测!”
崇祯二年和七年,两次虏变,给大明北方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山西、山东、直隶等地,被屠戮的元气大伤。
而每次鞑子退兵,为平息民怨,都需要借用一些官员的人头,平息民怨。
兵部尚书显然是最容易背黑锅的大臣,比如袁崇焕被斩的时候,不但的关宁军的督师,而且还是兵部尚书。
为了避免鞑子入关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张凤翼不得不成为主战派......
听闻兵部尚书张凤翼军事动员的建议。
有人赞,有的骂。更多的则是观望,用不发表观点,来避免引火烧身。
户部尚书侯恂却是愁眉苦脸道:“今年,各地旱灾、蝗灾严重,大明免税的各县,已经达到200余。如果调动各地兵马,户部的恐怕没有足够饷银支持......”
这侯恂虽然本事不大,但是非常抠门和精打细算,在侯恂的任期内,尽管大明朝财政连连发生天灾兵祸,但是朝廷还是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当然了,侯恂本身在历史上,名气不响。而他的儿子侯方域却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
崇祯说道:“户部有多少粮食和银子?”
侯恂苦着脸道:“眼下只有剩余7000多两现银,此外太仓中还有90万石粮食。如果动员几十万大军,这点钱粮根本是杯水车薪!”
工部尚书刘遵宪道:“工部今年为总顾问衙门制作1万杆新式鸟铳,除了工本费之外,额外赚20万两的利润。如果是朝廷缺少银子,工部可以抠出15万两!”
崇祯淡然道:“工部那银子,还留在工部吧。那二十万两,留作打造更多的军器,用以御敌!”
“直隶、山东、山西各地,历次容易遭到鞑子屠城,皆是因为,我大明子民,没有足够的武备。朕认为,工部可以制作一些便宜的刀、剑、弓箭等等兵器,发给百姓。至少让百姓不至于手无寸铁。遇到鞑子屠杀时,少数有骨气的男子,可以拿起趁手的武器奋起抗争......”
“全民皆兵的话,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百姓有血性,也能给鞑子造成巨大伤亡!”
群臣议论纷纷,不断有“不可”声音传出!
全民皆兵?那怎么可以!
能够动摇大明江山的,可不只是关外的满清啊,境内的泥腿子们,更为可怕!皇帝泥腿子造反动摇江山社稷,地主们还怕家里面的田地被拥有武器的泥腿子给瓜分了呢!
崇祯摇了摇头,心中暗想道,后世人总结的没错——封建地主根本不敢发动群众!
维持大明江山稳定,还是需要靠这些士大夫和地主。
士大夫们集体反对的,皇帝自是不能一意孤行。所以,朝议中“发动群众”这一条自是不了了之。
最终,这次朝会的结果是,皇帝从内库出银200万两,动员20万大军抵御阿济格大军。
兵部尚书张凤翼主动请缨上前线督师。
另外,内廷御马监派出高起潜担任监军。
基本上,还是历史上原班人马去前线迎敌。唯一的优势是,历史上直到六月底,才正式发布了战争动员。而那时候,清兵已经攻破了十多座县城,兵临北京城下了。
此时,五月份开始发布战争动员,准备时间更充裕,想必结果不会更糟糕......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div lign="ener">
崇祯九年五月十二日。
锦衣卫将满蒙军情,上报给皇帝后。
崇祯迅速召开了朝会,道:“锦衣卫获得情报,今年四月份,后金北虏皇太极称帝。改国名为清,宣称要以水德克我大明火德......”
“该死!”
“贼虏野心!”
“呸,夷狄之邦,也想图谋我华夏江山正统!”
朝臣纷纷唾骂!
**哈赤公然叛明,也没有脸皮称帝,而是称汗。大汗、可汗之类的,在中原人看来,也不过是塞外一个酋长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而皇太极建立满清,并且称帝,性质就不一样了。帝的含义是天下共主,接受万国来朝的存在。
亚洲自古以来,只有统一中国的雄主,能配称帝。
如果中原王朝强势,那么周边的那些国家,除了选择接受朝拜,和被征讨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所以,自秦汉大一统之后,周边国家一看到中原出现大一统的皇帝,条件反射一般,前来称臣。
什么?你说日本有天皇?问题是,自古以来,天皇大约等同宗教文化领袖一般,只有象征意义,而从未有过真正的皇权。日本有实权军阀,随时可以找个一个天皇家族血统的人,宣布封其为天皇。日本战国时期,一堆的军阀,手中控制的天皇数量不要太多!哪怕是丰臣、德川对峙时期,也是各自弄了名天皇作为摆设。日本的幕府将军有册封天皇的权利,天皇可没有指定谁做幕府将军的权利。
否则,日本历朝也不会跑到中国皇帝这边要册封。
比如明朝与日本蜜月时期,便册封过不少的日本国王。最后一个被大明册封为日本国王家伙,名叫做丰臣秀吉。也是借助成功讨要到大明册封,使得丰成秀吉声望大涨,逐渐成为日本最强势的军阀。
不过,丰臣秀吉当初称霸日本后,居然想要征服朝鲜,以朝鲜为踏板,获得窥视中原的资格。之后,丰臣家的日本国王封号,自然是被废掉了。
至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一直希望大明册封其为日本国王,这样才使得其统治权名正言顺一些。
不过,大明朝皇帝,一直不理睬德川家的请求而已。
崇祯令人肃静,后又道:“皇太极称帝之后,军事动作频繁。多尔衮在辽东挑衅,阿济格率领军队,消失在蒙古草原,诸位大臣,对此有何看法?”
兵部尚书张凤翼,沉声说道:“臣认为,多尔衮在辽东搞动作,有关宁军应对,不足为患。而阿济格的目标可能是我大明京师,应该动员边军,多家防备。除此之外,应该调集各镇兵马前来京城,以防不测!”
崇祯二年和七年,两次虏变,给大明北方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山西、山东、直隶等地,被屠戮的元气大伤。
而每次鞑子退兵,为平息民怨,都需要借用一些官员的人头,平息民怨。
兵部尚书显然是最容易背黑锅的大臣,比如袁崇焕被斩的时候,不但的关宁军的督师,而且还是兵部尚书。
为了避免鞑子入关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张凤翼不得不成为主战派......
听闻兵部尚书张凤翼军事动员的建议。
有人赞,有的骂。更多的则是观望,用不发表观点,来避免引火烧身。
户部尚书侯恂却是愁眉苦脸道:“今年,各地旱灾、蝗灾严重,大明免税的各县,已经达到200余。如果调动各地兵马,户部的恐怕没有足够饷银支持......”
这侯恂虽然本事不大,但是非常抠门和精打细算,在侯恂的任期内,尽管大明朝财政连连发生天灾兵祸,但是朝廷还是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当然了,侯恂本身在历史上,名气不响。而他的儿子侯方域却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
崇祯说道:“户部有多少粮食和银子?”
侯恂苦着脸道:“眼下只有剩余7000多两现银,此外太仓中还有90万石粮食。如果动员几十万大军,这点钱粮根本是杯水车薪!”
工部尚书刘遵宪道:“工部今年为总顾问衙门制作1万杆新式鸟铳,除了工本费之外,额外赚20万两的利润。如果是朝廷缺少银子,工部可以抠出15万两!”
崇祯淡然道:“工部那银子,还留在工部吧。那二十万两,留作打造更多的军器,用以御敌!”
“直隶、山东、山西各地,历次容易遭到鞑子屠城,皆是因为,我大明子民,没有足够的武备。朕认为,工部可以制作一些便宜的刀、剑、弓箭等等兵器,发给百姓。至少让百姓不至于手无寸铁。遇到鞑子屠杀时,少数有骨气的男子,可以拿起趁手的武器奋起抗争......”
“全民皆兵的话,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百姓有血性,也能给鞑子造成巨大伤亡!”
群臣议论纷纷,不断有“不可”声音传出!
全民皆兵?那怎么可以!
能够动摇大明江山的,可不只是关外的满清啊,境内的泥腿子们,更为可怕!皇帝泥腿子造反动摇江山社稷,地主们还怕家里面的田地被拥有武器的泥腿子给瓜分了呢!
崇祯摇了摇头,心中暗想道,后世人总结的没错——封建地主根本不敢发动群众!
维持大明江山稳定,还是需要靠这些士大夫和地主。
士大夫们集体反对的,皇帝自是不能一意孤行。所以,朝议中“发动群众”这一条自是不了了之。
最终,这次朝会的结果是,皇帝从内库出银200万两,动员20万大军抵御阿济格大军。
兵部尚书张凤翼主动请缨上前线督师。
另外,内廷御马监派出高起潜担任监军。
基本上,还是历史上原班人马去前线迎敌。唯一的优势是,历史上直到六月底,才正式发布了战争动员。而那时候,清兵已经攻破了十多座县城,兵临北京城下了。
此时,五月份开始发布战争动员,准备时间更充裕,想必结果不会更糟糕......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