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风云再起(终)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四十四章:风云再起(终)
韩云华这里担心老丈母娘的到来,而蒋介石则没这个闲情逸致,现在的老蒋头发都快愁得长出来了,那颗光光的脑袋已经有几天没来及收拾了。
蒋介石派去的谈判谈还在延安扯皮,但是日本鬼子却不给蒋介石这个敲诈共产党的机会。老蒋原准备趁此机会好好敲诈一番共产党,如果可能的话把归绥或者察哈尔收一个回来也未尝不可,但是日军接下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将老蒋的计划破坏的体无完肤,敲诈共产党的计划也不得不改变。
徐州会战后不久,中日两军便开始了武汉会战的准备工作。日军的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早就预谋夺取武汉,而国民政府的高级军官也预料到了日军会有这么一次军事行动。所以双方在武汉周围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在武汉地区进行主力决战。然而由于内蒙古军区的突然闯入,迫使华北方面军不得不调转枪口对付八路军,武汉会战被迫延迟。
塞北会战结束后,内蒙古军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华北方面军损失惨重,同时最让日军大本营感到忧心的是士气的打击,虽然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早在平型关战役时就被八路军打破了。但是,在中国战场上被彻底打败也只有台儿庄会战,但是那时的日军面对的是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数十万部队,虽然这些部队多是地方杂牌军,但是数量却是日军的数倍以上。而且指挥台儿庄战役的还是中国有数的上讲高级军官之一的李宗仁,所以日本国内虽然难堪,但是日军大本营对于这个结果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虽然日军上到天皇裕仁下到少将之流的军官都很之自大,但是胜败兵家常事的道理还是懂的。然而塞北会战的失败却让大本营很难接受,败给国民党正规部队不丢脸,败给支那共产党领导的土八路却着实让人感到难受。
虽然经过寺内寿一大将、东条英机中将、板垣征四郎中将、谷寿夫中将、后官淳中将、连沼潘中将(被击毙)等人以前上交给大本营的资料分析,这个内蒙古军区确实有点诡异,绝对和普通的土八路有些区别,但是大本营的那些高级军官任然认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的,华北方面军这次失败虽然有一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因素,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还是出在华北方面军内部,尤其是出在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身上。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寺内寿一大将太愚蠢,被内蒙古军区那个可恶的支那指挥官牵着鼻子走,最终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尽管寺内寿一大将被调回了国内,但是华北方面军所有士兵的士气依然很低落,如果没有一场大胜仗的话,短时期内士兵们的士气是很难恢复的,因此大本营决定以华北方面军为主力在华北或者华中地区发动一场大的战役,目标是国民政府的精锐部队,日军要用中国战场上最精锐的部队来祭旗,要用中国最精锐的士兵的血来唤醒大和勇士必胜的信念。
芦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在日军的凶猛进攻下,北平、天津相继陷落。8月1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8月14日,国民党政府 在日本重兵压境和全国抗日怒潮的推动下,正式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 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军队于淞沪一线血战3 个月,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上海沦陷后,国民党政府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 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但国民党的军政机关并未立即西迁入川,而是首先转移到了武汉。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 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 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武汉是仅次于上海的工商城市,南京陷落后,武汉的地位更加突出。日军进兵武汉,意在围歼中国野战军主力,打击中国民心士气,尽快迫使中国政府屈服。自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日军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
年夏秋,武汉是中日战争的焦点,围绕着武汉的攻守,中日双方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攻占南京后就开始研究所谓“攻占汉口作战”。1938年5月徐州会战一结 束,即决定于当年秋季进行“汉口作战”,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进行攻占汉 口作战”。18日,大本营陆军部迅速下达“准备汉口作战”的命令,并确定“以初秋为期 ,攻占汉口”。日本大本营在制定进攻武汉计划的同时,即开始全面配置兵力。1938年5 月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决定:进攻汉口作战由“华中派遣军统一指挥”,并着力加强华中派 遣军的力量。至7月初,华中派遣军的兵力由徐州会战后的3个师团一下子增加到14个师团 另2个旅团、2个支队,并编组为第2军、第11军和直辖部队、航空兵团等4个作战单位。
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大将,第2军司令东久迩宫稔彦中将,辖第3、第l、第13、第16共4个 师团和野战重炮第5旅团及直属部队等。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中将,辖第第101、第 106 、第27、第9共5个师团和波田支队、野战重炮第6旅团及直属部队等。派遣军直辖部队第18 、第116、第15、第27、第22共5个师团。航空兵团司令德川好敏中将,辖第1、第3、第4飞 行团及直属部队、地勤部队等。总兵力约30万,并有各型飞机300架,各型舰艇120艘。并且需要华北方面军出动一部分部队,但是由于塞北会战的爆发,这个计划无奈地被搁浅了。
9月12日,日军华中派遣军调整战斗序列,由其司令官畑俊六指挥第2、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25万兵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以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5个半师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2军4个半师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以及海军及川古志郎第3舰队120余艘舰艇,同时参战的还有日本第一个飞上天的飞行员德川好敏率领的的航空兵团500余架飞机,另以华中派遣军直辖的5个师团分别担任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任务,以巩固后方,保障此次作战。 而华北方面军则出动第14师团、第20师团、第108师团、第六师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参加对武汉的作战。
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以129个师组成左翼和右翼两个兵团,分别担负江北和江南的防御;其作战方针是: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实施战略相持,争取作战4~6个月,予敌以最大消耗。
日军的连番大动作让蒋介石心惊不已,根据情报部门得来的消息得知日军的这次军事行动规模之大、出动兵力之多是抗战以来空前的。蒋介石急忙调集第5战区、第9战区的部队做好防御准备,大批的武器弹药下发到了各部队,蒋介石这是要拼命了。
早在武汉会战的准备阶段,蒋介石就知道想要保卫武汉很难,武汉市是一个水陆交通发达的城市,日军的装甲部队和舰艇部队都能参加对武汉的作战,国民政府布置在武汉地区的武装力量虽然多,但是这些武装力量的战斗力却不怎样,尤其是那些从徐州撤到武汉的第五战区的部队。由于蒋介石政府一向的习惯,地方部队打光了就吞并,所以好多部队在徐州会战结束近四个多月了依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所以现在第五战区撤下来的部队士气低落,人心涣散,部队的战斗力很弱。
况且,国民政府现在因为察哈尔的事情正和共产党闹别扭,双方在延安吵得不可开交,说实话蒋介石对武汉会战的前景很不乐观。但是日军的刺刀已经顶到他蒋某人的心脏上了,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战。
不过早在1938年3月29日,蒋介石召集所有的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在武昌珞珈山麓的国立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内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为期4天的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的内外政策,这份《抗战建国纲领》就是后来被共产党批评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著名纲领,虽然表现出单纯的政府和军队抗战的倾向,缺乏真正动员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勇气 ,但毕竟也表示了国民党政府坚决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民主的决心,在当时对于鼓 舞士气,振奋民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在抗日战争进入到以保卫大武汉为中心的武汉抗战时期时,这份纲领对保卫大武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国民党政府此次对保卫武汉的积极行动,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并且加以赞扬,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在亲自为《新华日报 》撰写的社论中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 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 “全中华民族之爱国各抗日党派,应该宣誓:使中国不再闹 分裂,使统一战线永远的巩固和发展下去,使大中华民族永远地团结起来,一直达到抗战 胜利,建国成功” “ 辛亥、北伐、抗战,这三个历史时期,将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 业。”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3厅厅长的郭沫若在他的名著《洪波曲》中如此写道: “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剑影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沉睡了十年的武汉, 仿佛在逐渐地恢复到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武汉三镇的确是复活了”
随后,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题为《保卫大武汉》的社论,号召武汉人民,积极地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着保卫大武汉而参加前线作战。所有愿意参加 敌人后方活动的青年战士迅速组织起来,英勇地到敌人后方去工作。
接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发表《抗战一周年纪念宣传大纲 》,正式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 9月中旬,***等七名中共参政员在《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中提出,要“动员军 力人力财力物力来保卫我们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以全力保卫大 武汉》一文中指出:“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 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 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 有利的形势。”
可以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武汉会战成为了中国战场上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了。由于内蒙古军区和华北方面军的大战,使得国民政府在武汉会战的准备上准备的比较充分,所以日军的相关军事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上报到武汉卫戍司令部。
9月9日,武汉三镇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保卫大武汉”歌咏大游行,在著名音乐家冼 星海的指挥下,游行群众齐声高唱由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作曲、沙 旅?尔东作词的《保卫大武汉》,激昂的歌声响彻在武汉三镇的天空:
热血沸腾在鄱阳,
火花飞迸在长江,
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
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
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
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
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粉碎敌人的进攻,
巩固抗日的战线,
用我们无穷的威力,
保卫大武汉
日军的行动很快便被武汉地区的同志上报到了延安,毛主席在看完武汉地区同志发来的电报后,以中央的名义给八路军总部和内蒙古军区、晋察冀军区、120师师部、129师师部、115师师部各发了一封电报,让他们对此事发表一下看法。
事情的发展早在韩云华的预料之内,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关于武汉会战以及八路军应该做的事情韩云华早就上报到了中央,所以韩云华只是按照原来的构想给延安回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和塞北会战后他上报给八路军总部以及延安方面的内容基本相同,概括起来就是:“派兵协助国民党保卫大武汉,以换取永久占据察哈尔和绥远。”
共产党这里还没有动静,但是国民党那里却等不及了,毕竟武汉会战一触即发,日军的多支部队已经开始向武汉地区合围,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接火,但是蒋介石也明白,这种平静不会超过一个星期。所以他命令何应钦尽快返回武汉,结束和共产党扯皮之旅,至于双方所谈的问题可以适当的做出让步,前提是武汉会战爆发后,共产党不能袖手旁观。
有了蒋介石的授意,再加上党中央那里早有准备,所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9月15日,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签订了《国共察哈尔、绥远事件共同声明》,《声明》规定:察哈尔和绥远是共产党八路军从日寇手里收复的国土,在抗日战争结束前政府(国民政府)可以允许共产党将这两个地方作为粮饷的筹集地。但是作为代价,在武汉会战爆发后,中共应该派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南下帮助国民政府共同抵抗日军的进攻,兵力最少不能少于一万人。
《国共察哈尔、绥远事件共同声明》签订后,举国欢腾,国共合作以来第一次危机终于有惊无险的化解了,而且化解的相当完美,最后的结局竟然是双方共同携手在武汉地区共同抗击日寇,这样的结果不但国内各界人士感到吃惊,就连蒋介石和***都是惊奇不已。
蒋介石是惊奇的是共产党竟然答应了出兵抗击日寇共同包围武汉的条件,这似乎不大像共产党的作风。而毛主席等人的惊讶却是针对韩云华而发的,他们也没料到事情竟然真的按照那个小家伙预想的轨迹发展,国民党真的愿意把那么大一块地盘拱手相让给共产党,不可思议啊!
第一百四十四章:风云再起(终)
韩云华这里担心老丈母娘的到来,而蒋介石则没这个闲情逸致,现在的老蒋头发都快愁得长出来了,那颗光光的脑袋已经有几天没来及收拾了。
蒋介石派去的谈判谈还在延安扯皮,但是日本鬼子却不给蒋介石这个敲诈共产党的机会。老蒋原准备趁此机会好好敲诈一番共产党,如果可能的话把归绥或者察哈尔收一个回来也未尝不可,但是日军接下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将老蒋的计划破坏的体无完肤,敲诈共产党的计划也不得不改变。
徐州会战后不久,中日两军便开始了武汉会战的准备工作。日军的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早就预谋夺取武汉,而国民政府的高级军官也预料到了日军会有这么一次军事行动。所以双方在武汉周围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在武汉地区进行主力决战。然而由于内蒙古军区的突然闯入,迫使华北方面军不得不调转枪口对付八路军,武汉会战被迫延迟。
塞北会战结束后,内蒙古军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华北方面军损失惨重,同时最让日军大本营感到忧心的是士气的打击,虽然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早在平型关战役时就被八路军打破了。但是,在中国战场上被彻底打败也只有台儿庄会战,但是那时的日军面对的是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数十万部队,虽然这些部队多是地方杂牌军,但是数量却是日军的数倍以上。而且指挥台儿庄战役的还是中国有数的上讲高级军官之一的李宗仁,所以日本国内虽然难堪,但是日军大本营对于这个结果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虽然日军上到天皇裕仁下到少将之流的军官都很之自大,但是胜败兵家常事的道理还是懂的。然而塞北会战的失败却让大本营很难接受,败给国民党正规部队不丢脸,败给支那共产党领导的土八路却着实让人感到难受。
虽然经过寺内寿一大将、东条英机中将、板垣征四郎中将、谷寿夫中将、后官淳中将、连沼潘中将(被击毙)等人以前上交给大本营的资料分析,这个内蒙古军区确实有点诡异,绝对和普通的土八路有些区别,但是大本营的那些高级军官任然认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的,华北方面军这次失败虽然有一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因素,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还是出在华北方面军内部,尤其是出在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身上。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寺内寿一大将太愚蠢,被内蒙古军区那个可恶的支那指挥官牵着鼻子走,最终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尽管寺内寿一大将被调回了国内,但是华北方面军所有士兵的士气依然很低落,如果没有一场大胜仗的话,短时期内士兵们的士气是很难恢复的,因此大本营决定以华北方面军为主力在华北或者华中地区发动一场大的战役,目标是国民政府的精锐部队,日军要用中国战场上最精锐的部队来祭旗,要用中国最精锐的士兵的血来唤醒大和勇士必胜的信念。
芦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在日军的凶猛进攻下,北平、天津相继陷落。8月1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8月14日,国民党政府 在日本重兵压境和全国抗日怒潮的推动下,正式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 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军队于淞沪一线血战3 个月,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上海沦陷后,国民党政府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 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但国民党的军政机关并未立即西迁入川,而是首先转移到了武汉。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 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 、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 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武汉是仅次于上海的工商城市,南京陷落后,武汉的地位更加突出。日军进兵武汉,意在围歼中国野战军主力,打击中国民心士气,尽快迫使中国政府屈服。自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日军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
年夏秋,武汉是中日战争的焦点,围绕着武汉的攻守,中日双方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攻占南京后就开始研究所谓“攻占汉口作战”。1938年5月徐州会战一结 束,即决定于当年秋季进行“汉口作战”,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进行攻占汉 口作战”。18日,大本营陆军部迅速下达“准备汉口作战”的命令,并确定“以初秋为期 ,攻占汉口”。日本大本营在制定进攻武汉计划的同时,即开始全面配置兵力。1938年5 月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决定:进攻汉口作战由“华中派遣军统一指挥”,并着力加强华中派 遣军的力量。至7月初,华中派遣军的兵力由徐州会战后的3个师团一下子增加到14个师团 另2个旅团、2个支队,并编组为第2军、第11军和直辖部队、航空兵团等4个作战单位。
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大将,第2军司令东久迩宫稔彦中将,辖第3、第l、第13、第16共4个 师团和野战重炮第5旅团及直属部队等。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中将,辖第第101、第 106 、第27、第9共5个师团和波田支队、野战重炮第6旅团及直属部队等。派遣军直辖部队第18 、第116、第15、第27、第22共5个师团。航空兵团司令德川好敏中将,辖第1、第3、第4飞 行团及直属部队、地勤部队等。总兵力约30万,并有各型飞机300架,各型舰艇120艘。并且需要华北方面军出动一部分部队,但是由于塞北会战的爆发,这个计划无奈地被搁浅了。
9月12日,日军华中派遣军调整战斗序列,由其司令官畑俊六指挥第2、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25万兵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以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5个半师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2军4个半师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以及海军及川古志郎第3舰队120余艘舰艇,同时参战的还有日本第一个飞上天的飞行员德川好敏率领的的航空兵团500余架飞机,另以华中派遣军直辖的5个师团分别担任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任务,以巩固后方,保障此次作战。 而华北方面军则出动第14师团、第20师团、第108师团、第六师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参加对武汉的作战。
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以129个师组成左翼和右翼两个兵团,分别担负江北和江南的防御;其作战方针是: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实施战略相持,争取作战4~6个月,予敌以最大消耗。
日军的连番大动作让蒋介石心惊不已,根据情报部门得来的消息得知日军的这次军事行动规模之大、出动兵力之多是抗战以来空前的。蒋介石急忙调集第5战区、第9战区的部队做好防御准备,大批的武器弹药下发到了各部队,蒋介石这是要拼命了。
早在武汉会战的准备阶段,蒋介石就知道想要保卫武汉很难,武汉市是一个水陆交通发达的城市,日军的装甲部队和舰艇部队都能参加对武汉的作战,国民政府布置在武汉地区的武装力量虽然多,但是这些武装力量的战斗力却不怎样,尤其是那些从徐州撤到武汉的第五战区的部队。由于蒋介石政府一向的习惯,地方部队打光了就吞并,所以好多部队在徐州会战结束近四个多月了依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所以现在第五战区撤下来的部队士气低落,人心涣散,部队的战斗力很弱。
况且,国民政府现在因为察哈尔的事情正和共产党闹别扭,双方在延安吵得不可开交,说实话蒋介石对武汉会战的前景很不乐观。但是日军的刺刀已经顶到他蒋某人的心脏上了,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战。
不过早在1938年3月29日,蒋介石召集所有的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在武昌珞珈山麓的国立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内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为期4天的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的内外政策,这份《抗战建国纲领》就是后来被共产党批评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著名纲领,虽然表现出单纯的政府和军队抗战的倾向,缺乏真正动员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勇气 ,但毕竟也表示了国民党政府坚决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民主的决心,在当时对于鼓 舞士气,振奋民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在抗日战争进入到以保卫大武汉为中心的武汉抗战时期时,这份纲领对保卫大武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国民党政府此次对保卫武汉的积极行动,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并且加以赞扬,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在亲自为《新华日报 》撰写的社论中指出:“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 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 “全中华民族之爱国各抗日党派,应该宣誓:使中国不再闹 分裂,使统一战线永远的巩固和发展下去,使大中华民族永远地团结起来,一直达到抗战 胜利,建国成功” “ 辛亥、北伐、抗战,这三个历史时期,将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 业。”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3厅厅长的郭沫若在他的名著《洪波曲》中如此写道: “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剑影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沉睡了十年的武汉, 仿佛在逐渐地恢复到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武汉三镇的确是复活了”
随后,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题为《保卫大武汉》的社论,号召武汉人民,积极地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着保卫大武汉而参加前线作战。所有愿意参加 敌人后方活动的青年战士迅速组织起来,英勇地到敌人后方去工作。
接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发表《抗战一周年纪念宣传大纲 》,正式提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 9月中旬,***等七名中共参政员在《我们对于国民参政会的意见》中提出,要“动员军 力人力财力物力来保卫我们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以全力保卫大 武汉》一文中指出:“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 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 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 有利的形势。”
可以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武汉会战成为了中国战场上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了。由于内蒙古军区和华北方面军的大战,使得国民政府在武汉会战的准备上准备的比较充分,所以日军的相关军事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上报到武汉卫戍司令部。
9月9日,武汉三镇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保卫大武汉”歌咏大游行,在著名音乐家冼 星海的指挥下,游行群众齐声高唱由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曲作者)作曲、沙 旅?尔东作词的《保卫大武汉》,激昂的歌声响彻在武汉三镇的天空:
热血沸腾在鄱阳,
火花飞迸在长江,
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
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
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
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她,
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粉碎敌人的进攻,
巩固抗日的战线,
用我们无穷的威力,
保卫大武汉
日军的行动很快便被武汉地区的同志上报到了延安,毛主席在看完武汉地区同志发来的电报后,以中央的名义给八路军总部和内蒙古军区、晋察冀军区、120师师部、129师师部、115师师部各发了一封电报,让他们对此事发表一下看法。
事情的发展早在韩云华的预料之内,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关于武汉会战以及八路军应该做的事情韩云华早就上报到了中央,所以韩云华只是按照原来的构想给延安回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和塞北会战后他上报给八路军总部以及延安方面的内容基本相同,概括起来就是:“派兵协助国民党保卫大武汉,以换取永久占据察哈尔和绥远。”
共产党这里还没有动静,但是国民党那里却等不及了,毕竟武汉会战一触即发,日军的多支部队已经开始向武汉地区合围,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接火,但是蒋介石也明白,这种平静不会超过一个星期。所以他命令何应钦尽快返回武汉,结束和共产党扯皮之旅,至于双方所谈的问题可以适当的做出让步,前提是武汉会战爆发后,共产党不能袖手旁观。
有了蒋介石的授意,再加上党中央那里早有准备,所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9月15日,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签订了《国共察哈尔、绥远事件共同声明》,《声明》规定:察哈尔和绥远是共产党八路军从日寇手里收复的国土,在抗日战争结束前政府(国民政府)可以允许共产党将这两个地方作为粮饷的筹集地。但是作为代价,在武汉会战爆发后,中共应该派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南下帮助国民政府共同抵抗日军的进攻,兵力最少不能少于一万人。
《国共察哈尔、绥远事件共同声明》签订后,举国欢腾,国共合作以来第一次危机终于有惊无险的化解了,而且化解的相当完美,最后的结局竟然是双方共同携手在武汉地区共同抗击日寇,这样的结果不但国内各界人士感到吃惊,就连蒋介石和***都是惊奇不已。
蒋介石是惊奇的是共产党竟然答应了出兵抗击日寇共同包围武汉的条件,这似乎不大像共产党的作风。而毛主席等人的惊讶却是针对韩云华而发的,他们也没料到事情竟然真的按照那个小家伙预想的轨迹发展,国民党真的愿意把那么大一块地盘拱手相让给共产党,不可思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