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世情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九月初十,曹寅来了家书,提到两件事,一件是江南科场秋试异常,考生们已经在江宁闹了,用不了多久,应该就会有后续,这说不定将会打破噶礼与张伯行两人的平衡,江南官场要有大变;另一件,李煦因“疾”被“恩免”了通政使的职务,杭州织造孙文成接任,孙文成长子孙珏要携家眷进京当差。
因没有什么私密,曹颙就将家书与庄先生看了。 两人看法倒是一致,那就是噶礼的江南总督要做到头了。 这科举取士是国之大事,虽然历年来舞弊事件屡禁不绝,但是发生在读书人众多、士子云集的江南科场,这就是影响极其恶劣的大事件。
因满洲八旗军进关后,对江南肆意践踏,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种血腥屠杀,埋下江南百姓对满清的怨恨。
康熙亲政后,为了化解江南百姓对朝廷的怨恨,对江南士子极为看重,开了好几次恩科。 历年来,若是遇到水患旱灾,朝廷对江南的的钱粮减免也很是大方。
这般过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安抚下去的民心,怕又会因这次科举舞弊而浮躁起来。
那些读书人,之所以忘记祖辈的血海深仇,心向朝廷,不过是因为朝廷给他们出仕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中举人、中进士,成为人上人,光耀门楣。 如今,这官员贪墨。 操纵科场,使得“文章不通、家具大富”者榜上有名,这些略有才名的寒门子弟名落孙山,这岂不是断了他们地盼头?
众人怎么能依?放榜当日便抬着孔子像砸了科场,将事情闹了出来。
李煦免职之事,曹颙并不意外。 虽然心里对这个堂舅并不亲,但是想着母亲那边。 他还是颇为感慨。 只希望李煦能够有所悟,不要再被权欲蒙蔽理智。
庄先生思虑片刻。 突然面上露出几分喜色。
曹颙心下一动,问道:“孙珏大表哥上京当差,这是不是我……”说到这里,眼中也透出些欢喜来。
庄先生笑着点了点头:“如今,令尊已经痊愈,这通政使的职务,就算免了李煦的。 也该令尊起复方是。 万岁爷这般安排,看来是体恤令尊,容他休养了。 就算颙儿这边,只要不是江南,想要谋其他地方也能够顺当些!”
曹颙心里顿觉敞亮,这在京城熬着,实在费神。 虽说弹劾之事,不了了之;十阿哥那边。 也不像是记了仇的,但是整日间束手束脚,还要时刻提防别人的算计,委实累人。
曹颙同庄先生都仔细分析过,若是京官外放,多是要升品级的。 当然。 一品、二品这样的,就是笑谈了,毕竟他父亲熬了半辈子,明面上不过是个正五品,暗中担任地通政司主官是正三品,时而兼任的御史也不过是从三品。
曹颙虽然年纪小,虚岁十八,但是有着一等男地爵位,还是郡主额驸的身份,等同于武官一品。 若是外放。 谋武官的话。 品级能够高些,从三品的游击、正三品的参将、从二品的副将。 就是正二品的总兵都不逾越。 文官地话,从四品的知府,正四品的道台都说得过去。
曹颙见庄先生是真心欢喜,想着他的经历,想必这京城也是伤心之地,不愿久留。 想到父母,都已经是垂暮之年,但是康熙为了面子,对老臣都很优容,怎肯同意曹寅五十多岁就致仕?
要知道,这个时代做官,即便到了七十,耳聋眼花了,若是不耽搁什么大事,还能够一直做下去。 曹寅与那些人相比,着实是年轻了些。 况且康熙本身又比曹寅大几岁,你这边“告老”,也是不妥当,谁知道这天子之尊会不会往其他方面想。
“天威叵测”这四个字,就是悬在头上的利剑,需要时时警醒。
庄先生看出他的惆怅,安慰道:“再忍忍吧!这京城皇子阿哥们都不安分,江南也要乱了,此时不宜节外生枝。 等过了这两年,风平浪静些,咱们再想法子!”
曹颙知道他说的在理,便点了点头应下。
与庄先生说完话,曹颙自书房出来,刚好遇到打府外回来的初瑜,夫妻两个一道回了梧桐院。
初瑜穿得很是素淡,头上也只簪了两朵珠花,眼圈微红,隐隐有泪痕。 她是去十二阿哥府上探病去了,十二福晋病了。
“十二福晋无大碍吧?”回到房里,曹颙问道。
初瑜点点头:“无碍,只是因前些日子跟着十二叔在养病所苏麻喇老祖跟前侍疾,劳乏了,加上……”说到这里,有些哽咽:“加上前几日老祖去了,十二婶哭得伤心,便有些撑不住!”
她这番伤心却不是担心十二福晋,而是为了三天前去世地苏麻喇。
想起那位虽然素未谋面,但是却久闻大名的苏麻喇,曹颙也不禁唏嘘。
她本是草原上的女奴,后来做了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的侍女,后随着布木布泰从草原到了建州,开始了主仆两人颇为传奇的一生。
她的主人布木布泰,就是清太宗皇太极地妃子,号“永福宫庄妃”,位列皇太极五妃之末。 因诞育了世祖福临,在丈夫死后,儿子登基时尊为皇太后。 等福临去世,康熙登基时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去世后,上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这就是后世闻名的孝庄太后。
历经清朝三朝,辅佐两代幼帝。 孝庄堪称“清代国母”。
在“国母”光辉的映衬下,世人本不应关注她身边地那个女奴。 然而,就是这个一生未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爱新觉罗家族的女奴,因自己的默默付出,受到了皇家的敬爱。
在顺治朝,满清入关后,朝服衣冠式样的制定。 便是出自心灵手巧的苏麻喇之手。 又因精通蒙语与满语,写一手漂亮地满文。 她成为康熙幼时满文启蒙老师。
孝庄称她为“格格”,康熙称她为“额娘”,皇子皇女们称呼她“祖母”,皇孙皇孙女们称她“老祖”,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皇室一员。
等孝庄去世后,康熙怕已经七十多岁地苏麻喇悲伤孤独。 便将十二阿哥交给她抚养。
八月末已经九十高龄地苏麻喇病了,虽然十二阿哥与十二福晋昼夜在身边照料,但是仍无法阻拦死神地脚步,九月初七,苏麻喇病逝。
“虽然这几年老祖潜心向佛,很少过问俗事,对我们这些晚辈见得也少了;但是早几年,我跟着额娘去给她老人家请过几次安。 极是慈爱的,待人也极好!”初瑜很是感伤,含着泪道。
曹颙伸手,帮她拭了泪:“老人家九十多了,又是对佛祖虔诚,这样往生说不定正如了她老人家的心愿。 你就不要再难过了!”
初瑜点了点头:“嗯,这个初瑜也省得,只是还是忍不住心里难受!”说到这里,她思量了一回,还是开口道:“额驸,有些家长里短的,本不应该多说,可初瑜觉得有些不大对!”
“怎么?是听到什么,还是看到什么?”曹颙心生好奇。 十二阿哥府里,会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初瑜蹙眉道:“是十三婶子。 不知为何。 除了四婶与十四婶外,其他府邸的福晋对十三婶很是冷淡。 就连额娘那边也是如此……八婶地言辞更是极为不客气。 十三婶像是很为难,虽然一直带着笑,但是让人看了心里堵得慌!”
曹颙听了,心里很是恼,就算是外面男人恩怨,又干内院女眷何事?怕是大家都心里有数,知道十三阿哥失了圣心,虽然没圈,但是也比大阿哥那边强不到哪里去,怕受到牵连,都远远地避开。
“初瑜实在不忍心,便陪十三婶多说了几句,过后额娘教训初瑜,说是我这般随意,会给额驸惹来麻烦!额驸,初瑜错了吗?”初瑜看着曹颙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
曹颙笑着摇摇头:“这算什么错?你是知道的,别说十三爷本与咱们家关系不错;就是不论这个,十三福晋还是咱们家的亲戚呢!况且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本不与女人相干。 富贵的咱不巴结,清贫的咱也不小看,咱们凭心行事就成!”
“那真如额娘说的,有麻烦怎么办?”初瑜有些不放心。
曹颙笑道:“哪里有那些麻烦不麻烦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况且,就算是有麻烦,我也甘之如饴。 若是你如那些人一般世故冷清,我就算是太平了,心里也不舒坦!”
初瑜点点头,满眼柔情地望着曹颙:“额驸心善,这个初瑜早晓得!”
曹颙被她赞得有些不好意思,哪里算是心善呢?人也杀过了,阴谋也使过了,这身上百十来条人命也担着。 若是阴间真有地狱,就算还不至于到十八层,三层两层总要下的。
虽然来到清朝十年了,但是曹颙仍是不习惯暴力与血腥,但是为了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他从没有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产生半点后悔。 如果一切重来,他相信自己仍是同样的选择。
有的时候,曹颙实在乏了,也想同初瑜交交心,但是却从没有给她讲过这些阴暗与血腥,怕污了她地耳,污了她的心。 若是让自己的女人跟着担惊受怕,让自己的女人再担惊受怕的同时还要来想着安慰、开解自己,那算什么男人?
因初瑜还有些抑郁,曹颙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将父亲来信提到的孙珏表哥进京之事提了。 因之前,曹颙对初瑜提到家里人时,说过二房有位堂姐,就是嫁到先祖母的娘家去了,所以初瑜还记得,果然有些上心:“这位表哥,就是娶了大姐姐那位吗?”
“嗯!”曹颙点头:“正是呢!就是嫁到他家,四十五年办的喜事!”说到这里,自己先笑了:“这样看来,咱们还不能称他表哥,应该改口叫姐夫了!大姐姐比姐大两岁,两人自幼最亲近的,明儿打发人往平王府送信,想必姐也是欢喜。 还有三妹妹那边,也叫人送信。 等他们夫妻到京,咱们好好聚聚!”
“嗯!”初瑜应着:“二弟与大姐姐同胞手足,想必也是极为高兴地!”
提到曹颂,夫妻两个不约而同地往窗外望了望,瞧了瞧天色。 往日这个时辰,曹颂早应下学回来了,今儿怎么还没回来。
初瑜站起身来:“要不打发人去宗学那边问问,看看是不是先生耽搁了?”
曹颙摇摇头:“他们地先生年岁大些,就是这半天下来都吃力,更别说有拖堂的时候。 还是叫人往兆佳府问问,看是不是跟着他几个表哥哪里吃酒了!”这样说着,却也开始有点担心。
虽然曹颂性子活跃些,刚进京时与兆佳府地几位公子混过一些时日,但因近年年岁大些,懂事了,想着要考武举,便很少在外头逗留。 就算是偶有应酬,也是先打发人回府说声的。
曹颙刚想去前院打发人往兆佳府去,就听院子里“噔噔”的脚步声。
夫妻两个相视一笑,都放下心来。
是曹颂回来了,因顾忌到有了嫂子,行事也守礼很多,在廊下问道:“嫂子,听说哥哥回来了,在屋子里不?”
曹颙听他憨声憨气的,笑着说:“我在呢,进来吧!”
曹颂大步进来,额头上汗津津的,像是急着赶回来的。 初瑜给他倒了一杯茶,他先是谢了嫂子,然后接过,一饮而尽,两眼亮晶晶地对曹颙说:“哥哥,外头发生了件稀奇事!”
---------------------------
九月初十,曹寅来了家书,提到两件事,一件是江南科场秋试异常,考生们已经在江宁闹了,用不了多久,应该就会有后续,这说不定将会打破噶礼与张伯行两人的平衡,江南官场要有大变;另一件,李煦因“疾”被“恩免”了通政使的职务,杭州织造孙文成接任,孙文成长子孙珏要携家眷进京当差。
因没有什么私密,曹颙就将家书与庄先生看了。 两人看法倒是一致,那就是噶礼的江南总督要做到头了。 这科举取士是国之大事,虽然历年来舞弊事件屡禁不绝,但是发生在读书人众多、士子云集的江南科场,这就是影响极其恶劣的大事件。
因满洲八旗军进关后,对江南肆意践踏,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种血腥屠杀,埋下江南百姓对满清的怨恨。
康熙亲政后,为了化解江南百姓对朝廷的怨恨,对江南士子极为看重,开了好几次恩科。 历年来,若是遇到水患旱灾,朝廷对江南的的钱粮减免也很是大方。
这般过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安抚下去的民心,怕又会因这次科举舞弊而浮躁起来。
那些读书人,之所以忘记祖辈的血海深仇,心向朝廷,不过是因为朝廷给他们出仕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中举人、中进士,成为人上人,光耀门楣。 如今,这官员贪墨。 操纵科场,使得“文章不通、家具大富”者榜上有名,这些略有才名的寒门子弟名落孙山,这岂不是断了他们地盼头?
众人怎么能依?放榜当日便抬着孔子像砸了科场,将事情闹了出来。
李煦免职之事,曹颙并不意外。 虽然心里对这个堂舅并不亲,但是想着母亲那边。 他还是颇为感慨。 只希望李煦能够有所悟,不要再被权欲蒙蔽理智。
庄先生思虑片刻。 突然面上露出几分喜色。
曹颙心下一动,问道:“孙珏大表哥上京当差,这是不是我……”说到这里,眼中也透出些欢喜来。
庄先生笑着点了点头:“如今,令尊已经痊愈,这通政使的职务,就算免了李煦的。 也该令尊起复方是。 万岁爷这般安排,看来是体恤令尊,容他休养了。 就算颙儿这边,只要不是江南,想要谋其他地方也能够顺当些!”
曹颙心里顿觉敞亮,这在京城熬着,实在费神。 虽说弹劾之事,不了了之;十阿哥那边。 也不像是记了仇的,但是整日间束手束脚,还要时刻提防别人的算计,委实累人。
曹颙同庄先生都仔细分析过,若是京官外放,多是要升品级的。 当然。 一品、二品这样的,就是笑谈了,毕竟他父亲熬了半辈子,明面上不过是个正五品,暗中担任地通政司主官是正三品,时而兼任的御史也不过是从三品。
曹颙虽然年纪小,虚岁十八,但是有着一等男地爵位,还是郡主额驸的身份,等同于武官一品。 若是外放。 谋武官的话。 品级能够高些,从三品的游击、正三品的参将、从二品的副将。 就是正二品的总兵都不逾越。 文官地话,从四品的知府,正四品的道台都说得过去。
曹颙见庄先生是真心欢喜,想着他的经历,想必这京城也是伤心之地,不愿久留。 想到父母,都已经是垂暮之年,但是康熙为了面子,对老臣都很优容,怎肯同意曹寅五十多岁就致仕?
要知道,这个时代做官,即便到了七十,耳聋眼花了,若是不耽搁什么大事,还能够一直做下去。 曹寅与那些人相比,着实是年轻了些。 况且康熙本身又比曹寅大几岁,你这边“告老”,也是不妥当,谁知道这天子之尊会不会往其他方面想。
“天威叵测”这四个字,就是悬在头上的利剑,需要时时警醒。
庄先生看出他的惆怅,安慰道:“再忍忍吧!这京城皇子阿哥们都不安分,江南也要乱了,此时不宜节外生枝。 等过了这两年,风平浪静些,咱们再想法子!”
曹颙知道他说的在理,便点了点头应下。
与庄先生说完话,曹颙自书房出来,刚好遇到打府外回来的初瑜,夫妻两个一道回了梧桐院。
初瑜穿得很是素淡,头上也只簪了两朵珠花,眼圈微红,隐隐有泪痕。 她是去十二阿哥府上探病去了,十二福晋病了。
“十二福晋无大碍吧?”回到房里,曹颙问道。
初瑜点点头:“无碍,只是因前些日子跟着十二叔在养病所苏麻喇老祖跟前侍疾,劳乏了,加上……”说到这里,有些哽咽:“加上前几日老祖去了,十二婶哭得伤心,便有些撑不住!”
她这番伤心却不是担心十二福晋,而是为了三天前去世地苏麻喇。
想起那位虽然素未谋面,但是却久闻大名的苏麻喇,曹颙也不禁唏嘘。
她本是草原上的女奴,后来做了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的侍女,后随着布木布泰从草原到了建州,开始了主仆两人颇为传奇的一生。
她的主人布木布泰,就是清太宗皇太极地妃子,号“永福宫庄妃”,位列皇太极五妃之末。 因诞育了世祖福临,在丈夫死后,儿子登基时尊为皇太后。 等福临去世,康熙登基时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去世后,上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这就是后世闻名的孝庄太后。
历经清朝三朝,辅佐两代幼帝。 孝庄堪称“清代国母”。
在“国母”光辉的映衬下,世人本不应关注她身边地那个女奴。 然而,就是这个一生未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爱新觉罗家族的女奴,因自己的默默付出,受到了皇家的敬爱。
在顺治朝,满清入关后,朝服衣冠式样的制定。 便是出自心灵手巧的苏麻喇之手。 又因精通蒙语与满语,写一手漂亮地满文。 她成为康熙幼时满文启蒙老师。
孝庄称她为“格格”,康熙称她为“额娘”,皇子皇女们称呼她“祖母”,皇孙皇孙女们称她“老祖”,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皇室一员。
等孝庄去世后,康熙怕已经七十多岁地苏麻喇悲伤孤独。 便将十二阿哥交给她抚养。
八月末已经九十高龄地苏麻喇病了,虽然十二阿哥与十二福晋昼夜在身边照料,但是仍无法阻拦死神地脚步,九月初七,苏麻喇病逝。
“虽然这几年老祖潜心向佛,很少过问俗事,对我们这些晚辈见得也少了;但是早几年,我跟着额娘去给她老人家请过几次安。 极是慈爱的,待人也极好!”初瑜很是感伤,含着泪道。
曹颙伸手,帮她拭了泪:“老人家九十多了,又是对佛祖虔诚,这样往生说不定正如了她老人家的心愿。 你就不要再难过了!”
初瑜点了点头:“嗯,这个初瑜也省得,只是还是忍不住心里难受!”说到这里,她思量了一回,还是开口道:“额驸,有些家长里短的,本不应该多说,可初瑜觉得有些不大对!”
“怎么?是听到什么,还是看到什么?”曹颙心生好奇。 十二阿哥府里,会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初瑜蹙眉道:“是十三婶子。 不知为何。 除了四婶与十四婶外,其他府邸的福晋对十三婶很是冷淡。 就连额娘那边也是如此……八婶地言辞更是极为不客气。 十三婶像是很为难,虽然一直带着笑,但是让人看了心里堵得慌!”
曹颙听了,心里很是恼,就算是外面男人恩怨,又干内院女眷何事?怕是大家都心里有数,知道十三阿哥失了圣心,虽然没圈,但是也比大阿哥那边强不到哪里去,怕受到牵连,都远远地避开。
“初瑜实在不忍心,便陪十三婶多说了几句,过后额娘教训初瑜,说是我这般随意,会给额驸惹来麻烦!额驸,初瑜错了吗?”初瑜看着曹颙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
曹颙笑着摇摇头:“这算什么错?你是知道的,别说十三爷本与咱们家关系不错;就是不论这个,十三福晋还是咱们家的亲戚呢!况且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本不与女人相干。 富贵的咱不巴结,清贫的咱也不小看,咱们凭心行事就成!”
“那真如额娘说的,有麻烦怎么办?”初瑜有些不放心。
曹颙笑道:“哪里有那些麻烦不麻烦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况且,就算是有麻烦,我也甘之如饴。 若是你如那些人一般世故冷清,我就算是太平了,心里也不舒坦!”
初瑜点点头,满眼柔情地望着曹颙:“额驸心善,这个初瑜早晓得!”
曹颙被她赞得有些不好意思,哪里算是心善呢?人也杀过了,阴谋也使过了,这身上百十来条人命也担着。 若是阴间真有地狱,就算还不至于到十八层,三层两层总要下的。
虽然来到清朝十年了,但是曹颙仍是不习惯暴力与血腥,但是为了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他从没有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产生半点后悔。 如果一切重来,他相信自己仍是同样的选择。
有的时候,曹颙实在乏了,也想同初瑜交交心,但是却从没有给她讲过这些阴暗与血腥,怕污了她地耳,污了她的心。 若是让自己的女人跟着担惊受怕,让自己的女人再担惊受怕的同时还要来想着安慰、开解自己,那算什么男人?
因初瑜还有些抑郁,曹颙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将父亲来信提到的孙珏表哥进京之事提了。 因之前,曹颙对初瑜提到家里人时,说过二房有位堂姐,就是嫁到先祖母的娘家去了,所以初瑜还记得,果然有些上心:“这位表哥,就是娶了大姐姐那位吗?”
“嗯!”曹颙点头:“正是呢!就是嫁到他家,四十五年办的喜事!”说到这里,自己先笑了:“这样看来,咱们还不能称他表哥,应该改口叫姐夫了!大姐姐比姐大两岁,两人自幼最亲近的,明儿打发人往平王府送信,想必姐也是欢喜。 还有三妹妹那边,也叫人送信。 等他们夫妻到京,咱们好好聚聚!”
“嗯!”初瑜应着:“二弟与大姐姐同胞手足,想必也是极为高兴地!”
提到曹颂,夫妻两个不约而同地往窗外望了望,瞧了瞧天色。 往日这个时辰,曹颂早应下学回来了,今儿怎么还没回来。
初瑜站起身来:“要不打发人去宗学那边问问,看看是不是先生耽搁了?”
曹颙摇摇头:“他们地先生年岁大些,就是这半天下来都吃力,更别说有拖堂的时候。 还是叫人往兆佳府问问,看是不是跟着他几个表哥哪里吃酒了!”这样说着,却也开始有点担心。
虽然曹颂性子活跃些,刚进京时与兆佳府地几位公子混过一些时日,但因近年年岁大些,懂事了,想着要考武举,便很少在外头逗留。 就算是偶有应酬,也是先打发人回府说声的。
曹颙刚想去前院打发人往兆佳府去,就听院子里“噔噔”的脚步声。
夫妻两个相视一笑,都放下心来。
是曹颂回来了,因顾忌到有了嫂子,行事也守礼很多,在廊下问道:“嫂子,听说哥哥回来了,在屋子里不?”
曹颙听他憨声憨气的,笑着说:“我在呢,进来吧!”
曹颂大步进来,额头上汗津津的,像是急着赶回来的。 初瑜给他倒了一杯茶,他先是谢了嫂子,然后接过,一饮而尽,两眼亮晶晶地对曹颙说:“哥哥,外头发生了件稀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