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篇 第九十四章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例行公事领了新举子们参拜先贤,誓言忠君报国等等,缅怀一下当年入少先队的情形。这一场就算结束了。
府上送了好几桌的筵席来,让那些老蝗虫、新进蝗虫们很是大饱了阵朵侩,也算是这些日来把他们驱使的疲于奔命的优待。
这时虞侯通报,却是金州轮换回来的人马到达成都府附近了。
随后引了一年轻的将校来拜见,甫见他就屈行了大礼“金吾左军,金州捷字营左团校尉,向震字允法,率标下1037员,计有伤者467员,参见总大人”又呈递了公文。
见他一身明光甲,甲叶打磨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纹理,很是风尘仆仆的,显然衣甲不卸一路不停歇的赶过来的,显然也是个行令如法的人。
只是看他看待我的表情中,除了对上官例行的恭敬外,还有些叫做崇拜的东西,心中一动,没有直接看公文,唤起问道
“我似在那里见过你的”,他听了有些兴奋,又有些受宠若惊的,赶忙抱手一礼道
“属下曾在汉中府,聆受过大人的教诲的”
随又补充道“现下才知受益非浅的”
“啊,你是郭石头的手下把”
果然是他的手下,倒不似郭杲那不苟严谨的作风,向震见这般称呼他的主官,倒是很有些喜色的。
我心下了然,原来如此,倒也不枉我当初心血来潮,临行前招那些新金吾军的大小将佐谈了一夜的军略。
毕竟是不同的系统,当初这些边军对所谓禁卫出身的老爷兵,很是有些想法的,直到拉人打上门去,狠狠较量了几场之后,才有所改观的,军中似乎更流行的是拳头说话靠实力交流的。
这些边军的装备和待遇差了些,但多年养成的战斗意志和临阵经验真没得说。
于是当晚我拿出最拿手的当初在论坛和小白、愤愤们纸上论战的本事,直接从毛大神的游击战、运动战开始忽悠,直说到到围点打援、破袭战,还有什么战略相持阶段,与将来的局势和贼军的动态判断等等。
这些边将们说起战术战法战技什么也许不陌生,但对战略层面这种看起来高深莫测的东西,就不免余力为逮的,就算很有些疑义的,也敌不过老祖宗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成果,纷纷败下阵来,当时就好象唬住了不少人,连那号称万年不开花的郭石头,亦是不免满脸震撼的表情,放下身来很是讨教的一番,看来这里又撞上有一号啊,也算是为高适管领他们创造一些条件。
问起近况,却是除了蓝田关尚在敌手外,金州及周边其他地区已经肃清了。
当初高适的新军,初到金州遭遇了南下正在围攻周府安康城的安军,很狠血战一场,本来计划中奔袭,因为队伍初成指挥不那么灵便,被察而变成强战后,很有些凶险的局面。
这位平时看起来沉稳健守的高老将军,此时突然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爆发出股狠劲,领着骨干营身先士卒压上去,斩倒领头的敌将康全之,一气连冲跨踏平了安军三大营盘十数阵,追这部贼军一气百多里躲到蓝田关上,才退还。
自此一战树威,顺便斩了三个表现不得力的将官,罢降了十数人官职,上下惊服,迅速把握了军中局面。
高适进入金州后,就以奉诏代行临阵处置之权的名义,处置了弃走的官员七人,震慑上下,人心方定。派人收拢逃散藏匿的溃兵,并在几个要点集中了人口和钱粮,募青壮以协守,然后逐步四处出击骚扰,却不死据一地,逐步肃清收复了一些治下区域。
再到后来,前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也支援奉应的爽快,因为我不是那种容易妒忌部下成就,而特意制造困难打压,贪功冒己的白痴。
再说这位将来的“中唐国柱”的名号可不是吃素的,只要有这么个大保险在那里,离需要我亲自领军上阵的日子还早了,……
现在按他的说法,当初即便对我预计定下的军略有不以为然的。但几番料敌于先之后,上下就已经“无不惊而敬服之”了。难怪当初高达夫,给我的行文中除了大量的情况和分析外,结尾就就是一个“尽如所料”。
这便是知道历史大方向的好处,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让我小小的得意一场。
“允法”我想了想“有兴趣到武学士官夜校中修习一番吗“
“多谢大人栽培了”他爽快的欣然一把拜倒。
这个夜校的东东,却是来自我纸上谈兵的恶习。
一路来,我本就有给部属讲课的习惯,这小白随军后养成的瘾头,往往都会召众将升帐,以计议军略为名,顺便给那些新入的边将们上一课。
因为我发现这些古人往往不缺少丰富的战场经验,但却缺乏系统的军事教育,全靠前人一些兵书旧自学自摸索。因此我每有军议,都会说些军事典故让他们辩究得失,因成了惯例。
后来干脆固定下来,呈请办了个士官夜校——讲武学堂。让军中那些有过边事经验的,以及一些地方上闲赋在家的老军、宿将什么的,用了各种法子和手段,厚资延请来,发挥余热,轮流授讲。我自己也偶尔客串一二,还找人翻印了《玉帐经》《尉僚子》《司马法》等许多兵书古籍,办个图书馆,专供自行取阅。因此只要不是太过驽钝,都能学到些东西的。
最吸引人的也是这个图书馆,内容尽量收罗的极尽丰富的,还有许多世面看不到的,受管控的军典籍章的。当初许多人也是冲着这个藏书取阅的资格,想法子入了武学。
后来又接收设在成都武庙的,朝廷道、州武学机构,增建营房、场地、器械、藏书、库房的,还有书画棋室等娱情健身养性设施,这讲武学堂才真正完备起来。
现在将官们也很有些人泡在其中的,对练操演比画,倒成了一消遣的重要去处。
据说当年蒋光头就是凭这一个黄浦军校的校长起家吃遍天下,八年抗战、三年国共内战,都成了黄浦同学会轰轰烈烈的展示舞台,我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力经营其中,未尝也没有这么一点小小的私心。再说自小到大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被老师折腾的几乎没了脾气,现在总算也轮到我做校长折腾别人的滋味。
虽说这是朝廷的军队,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搞点实验田试点,还是可以的,作为军从附属的东西也不少,有了武学这个挂羊头卖狗肉名目,堵住了不少的非议和闲话,毕竟和重新创建一个新事物相比,改良一个旧有的存在,受到的阻力也要小的多罢。
当然表面上,与往常的武学的差别,也只是多了许多内容而已。
严格说起来,军官养成制度,可说是整个封建时期的一大缺失,长期缺乏系统性有效的将官培养体系,全靠世家寒门的家传的教育或是自学成才。
或者干脆经过战场残酷的自然选拔淘汰。而能够从士兵的尸骨里活下极少数,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在苦熬资历的长期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幸运和机遇,才能成长为一方将帅之才,虽然说能够脱颖而出的多数都成就非凡,但可以说人才浪费极大,许多有潜质的人就怎么埋没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已经有了所谓“武进士”的多层将官选拔机制,但其将帅培养方面的内容,却是少的可怜甚至是一片空白的,而此时大多数所谓的官办武学,也是提供一个学武兼读文的地方而已,所学的也更侧重于战斗技艺传统阵型队列等初级的东西。
至于建立这东西,不是我想改变什么,也没有那种搞个跨时代军事大变革的宏伟目标,搞这种东西的,如烈火烹油的,名出的越大越十轰轰烈烈,死的也奇快也是壮烈,所谓改革先驱,一般都是死后让人缅怀的对象,吴起、商鞅什么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没有名垂千古的无聊情操,只是想自己的手下将来替我冲锋陷阵当肉盾的时候,能够多活一些下来,比别人更长命一些而已。
安置伤员,拨给酒肉安排饮食,就引了他下去休息。
期间又发生了个小小的插曲。
营门口一阵哄笑声,“我们不要人了……”,几名军士,正架着一少年往外去,口中还嘟囔着,“你毛都没长全的屁大孩子……瞎挤个啥啊”话声突然中断,那少年挣扎推推搡搡中,撞开一个缝隙一下蹿了过来。
被我的卫士眼疾手快一枪杆扫在小腿,扑倒摁在地上,龇牙咧嘴的却断断续续的喊出来“我要从军……我不小了”,眼神却瞟向坐在看台,一身银甲跨刀的小杨,满脸还是那副冷冷死酷的表情,旁若无人的坐在看台上,斜支着刀鞘腰身眼神飘忽的很不爽的样子,因为我的刻意宽纵,自从摸透了好些营盘后,让军中很是闹了阵飞贼后,显然又在寻思新的名目。
当然那些被上司臭骂做连毛孩子也防不住的营官们,又把怒火变本加厉的施在底下的操练中,那就不是要他考虑的问题了。
突然变的激烈了许多,“大人,我能吃苦……吃的也很少”,这话一出,嘿然左右都乐了。感情他个干猴的把军中当廉价劳工食堂了。正待吩咐人把他拖出去,“杀人放火,我什么都能做的……”。他急了口不择言,这下我都乐了。
却心头一动,触发了我一个心事,好象但凡是许多的YY小说里,都会有一批从小开始培养的,没有什么道德观人生观,唯主角命是从,以主角的价值观为唯一理想导标的班底,为主角成就一番事业,铵前马后的奔走效命东挡西杀的纭纭。
我也未尝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培养出一批各种方面的手下,而且虽然周期长了点,但只要把持的好,还不用太担心忠诚问题。
一问自从招兵以来,还真有不少年纪太小混进来又被检出来不合格的,不但仅仅是流民,还有成都本地的。他这号已经混进来三回了
又招了小杨过来。“你看他怎么样”,小杨冷冷用眼角瞟了瞟他的身板,那种眼神让我错生出是在看一匹马或驴子什么牲口的错觉,方吐出个字“还行”,
虽然大家都习惯叫他“鬼小杨”“阴魂不散之小杨”什么的,但我最欣赏的是他这种酷楞的态度,只要是他不感兴趣的事物,就算美女当前,也和看一块树木或者石头,并无两样的。
难怪我家那个一向古井无波的怀石老太监,也生出几分兴趣的,前些日子,突然出手制服他,摸了身骨后,眯这眼睛,吐出一句“有兴趣学咱家这本事吗”。
“有兴趣带兵吗”现在,我也说了一句……
晚上回来,见得小杨脱了甲衣,拿了些零碎背了个包袱,又要出后门去的,问道“又要开始了吗”他恩的一声。
我唤过来交代“其实你可以这般……这般……”
作为特殊训练的一部分,“你能摸到手的,就算你的”,当初我对小杨如是说“就算有些要紧的,也可以让他们赎取回去嘛”。
于是那些下面防范不严的,就倒了大霉了,经常有些要紧的事物不翼而飞的,小杨这号虽然少言寡语的,可是敲起竹竿来一样的狠。
惹得一片哀鸿遍野的直道“日防夜防,企有天天防贼的”,又试图收买的,却被唤去训斥了顿。
“战阵之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难道还指望别人手下留情的,今能窃得你贴身去,明个就能取你头颅”
“倒是你禁防不严,布置不到家,回去重新安排罢”
于是不得不咬牙切齿的重做布置。
夜静如水,月沉似沟,军营中,刁斗不绝,巡禁森严的。
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处营帐突然***通明,人声鼎沸,直呼到“中了,中”“好小子,总算逮到……”很是有些扬眉吐气的味道,又有些咬牙切齿的。
“夷,这是什么人”却有人看出不对的。
另一处连营
一群鬼鬼祟祟家伙正在黑暗中嘀咕。“你的消息准不”“绝不差的,从火头军里传出的消息,那小子备了好些的器具”
“这小子极是滑溜的,大伙都准备什么东西招呼的”
“装了灰斗迷烟”“网套、钩索”“还有一套从内营借来的家什”“也就是钩枪手镰藤牌绞绳的”“恩,我营内还埋了坑,让弟兄们浇灌了一些的肥水”“总要给他来个水陆大道场的”“左营又安的什么机关”,沉闷了半响后有答道“就是一筒虎头蜂,外加一缸甜水而已”话毕轰的一声嗡嗡大做,直紧追不舍的扑腾着一人影翻滚出来,扑通又栽进一沟渠中……
同样的时间,中军大营,两名黑影一前一后,避过一队队的巡兵,又小心闪避跳跃的,饶过貌似陷阱机关的事物,异口同声的很是抽了口冷气,这还是普通的军营吗,简直很有些龙潭虎穴的意味,他们也算见识颇广了,就是巨富人家的藏金室,也未见如此变态的设置。
为首的正待招呼同伴,却就突然背后发凉,极沉闷的“嘭”的一声,转头一看,一个少年蹲在阴影,脸上抹的班驳和身上的草色几乎融为一体,几乎无法察觉,一双眸子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脚下正躺着自己的同伴。
不由大惊,压在喉里咆哮一声,抽刀飞扑前去灭口,却见脚下一拌收紧天翻地旋,整个世界倒悬过来,暗道不好中了埋伏,饶是他富有经验,反应极快,吸气收腹反手抄起另只兵器,反撩向上,却想起还有他人在侧的,心中示警,“嘭”的一声头上已经挨了一记,饶是他闪避的快,也被抽的一阵眩晕,偏在空中虚挂使不得力气,对方“夷”了声,打击随后发又至,膨膨几声打实的,终于不再动弹,最后的意识是极度的不甘,他在军中也算是挑尖的人物了,却莫名其妙的栽在以外遭遇的少年手中……
“看来今晚很有些乐子了”某位大人远远听得一些喧嚣,摇着天气并不热的扇子,问到“你们看我是不是很有些羽扇抡巾的味道……”引的一旁一大一小的女子吃吃的笑。
这一夜,很是抓住了些私闯营禁的奸细,还反抗格杀和自裁了一些,剩下的也很是狼狈,什么摸样的都有,火烧、灰倒、油浇的,漆灌的,还有肿如猪头满身恶臭的。就象某个时叫血红的大大经常引用的形容词“刚被一百个大汉轮过的摸样”
多日后。
长安城,十王宅改做的留守府,宫室那些已经查封了,要待安王来接收的,所以军将们都只能觅了各家王公宅地作为自己寻欢作乐的所在。
华毯珍帏铺陈极尽奢华的内室,一只青玉盏,酒橙如蜜的,却倾倒泼洒了一地,落在金毛驼的织毯,色迹班驳的。
新到的伪大燕尚书令严庄年方过五十,很有些志得意满的华贵雍态,却面色黑沉,看着手上一封事物,战战兢兢的侍儿近来小心的唤一声“严相”,欲换了器具为他挥手而止。
“属下奉命入蜀秘查曳落河覆亡事……”密信上字字泣血的,“卫禁森严,前所为见,陷阱机关,防不胜防……军将如疯虎……兄弟们死伤籍籍,为历年之所未有……”
“……密营,多年驯养三只讯鹰也莫明折损了一头……属下拼死脱的身……那些潜隐的多断了声息……”
一个少年安坐火堆旁,正在架烤一事物,咬上一口呸的一声“不好,老的铬牙”,一节竹管弃置一旁,在火烤下火漆熔流出来,他不由端起来看一眼,胰了声。
严庄长吸了口气,缓缓道声,带下去好生医治把,西京密营的人经此重创的,还需恢复,这以后,该请圣上,再派些得力的特殊人士了。
曳落河大败而没,被孙孝哲隐而不发的,最后反是旧朝的残余通告出来,圣上才委了自己来查问因由的,未想竟然屡屡不利的……
凉州,西北朝廷,深秋渐冬,有些风露降下来,带着些寒意,浸入人皮肤中,崇化殿偏堂内,香蒸袅袅的很是暖人心扉,雕花锦绣的案上放了几件事物,一封是例行通报的武关奏捷疏,还有一册手抄,上头赫然有些子目入眼,“游击”“破袭”“麻雀战”等等。
不时掠过的北雁飞鸣声,和远远传来士卒的操练呼喝,交错做一道,飘忽在不大不小的宫室中,隐隐的传入众人耳中。
新登级不久的肃宗皇帝,一身的玄冕龙披的,却仍保留了几分太子时的那副温厚淳仁的风范,只是多了些让人不敢仰视的威肃雍容的气度,对座着几个相当亲近的臣属,神情倒是相当的轻松写意的,带了几分苦笑道“当初未想的……今却很是成就了些气候啊”
另一册起居注摸样的事物,上头还些特意翻折开,做了朱批的部分:
“……安氏之乱,明藩镇之乱,其实却是体制与权利失衡之乱……集财政军刑用人诸权一体为国之大患……体源不清,乱平不止……”
“看起来却似有些道理的”却是我那老熟人裴冕,刚升了尚书左丞的他,小心的看着肃宗的面色“可有不妥呼”
“这倒不是”肃宗笑而摇首,“他虽然看的远些,倒也不稀罕,安贼为鉴,朕早也有心整顿的”
“只是为何官家,他列举的都是些泰西国的宦乱的故事”
作为唯一有资格列席此场景的内侍李静忠,倒笑着打趣说。
因为忠心得力已经赐改名辅国了,经过这些时间的优样养,和作为地位权势节节高涨的从龙旧勋,很是有些富态的福相,只是气度行色又见内敛了许多
肃宗包含意味的笑看了一眼李辅国道“因为,若举了十常侍之例,那你以为谁又是汉献呼”
李辅国顿做面色赫然,“奴才非浅了”诺诺退下
左右众人对视了一眼,都做没听见,小心的避开这个话题了。
却是话说回北军轮战前,突然召对的情形:
我直被引进内殿,此时正是争议一片的
“贼悍且锐气正盛,不宜正悍之”
“轻言丧师,累亡之道”
“兵甲未齐,怎得轻动”
“一旦有失,西南危亦”
“图复图复,还要待到贼军占稳脚跟吗”……
高呼万岁拜礼后,才立定,就闻老皇帝出声“卿来正好,尔有破贼,可所感呼”
却是一片各般眼色集了过来,
这一番纷争下来,我倒明白了,眼下因为武关之胜,西南朝廷中也出现了急进和求稳两种意见,而且持这两种意见的,既有蜀地的官属,也有从龙赴义的旧臣,还有新投的臣下,两下意见都言灼有据,把大道理的相持不下。倒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难怪老皇帝不耐烦的要生气。
按照我知道的大概历史自然倾向前者,不过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老皇帝是倾向于稳守的,但又考虑必须有所作为以振天下人心。这才召唤了我来,原因是眼下就我与叛贼多有接战的经历,还算破过其精锐。
倒是那位余中书的几位,大概唯一没有表态的。大有淡看堂下一片汹涌,稳坐吊鱼台的味道。心中有了些计较。
清了清嗓,高声道“臣以为贼军战线拉的太长了”
一时顿静的掷地有声,
“哦”有些疲惫色的老皇帝没想我另有他说,一时目光灼灼盯的我有些心慌“且说来”
我来前已经通过那些中使知道了些卯端,快速组织整理了些腹稿,才定神说:
“臣只是以为,贼军号称二十万,一路战来不可能毫无损伤,臣在潼关几战未克,贼亦损重,因是疲敝,待修养。其裹胁军民虽众,但未必尽可用之,虽然外强,实已百弊,况且范阳致关中何止数千里,一气而下,人心多背,贼军之众,未必可分兵尽控之。再说河北尚有义师,安贼企敢尽出,累上所推,贼军兵势所盛者,不过关中,河北两地,其间空域广薄,尽皆要害……可以破袭战”
我知道自己这说的有些勉强,但算是最好折中之策了。毕竟我算是唯一和叛军,而且是叛军的精锐接战过并取得的胜利的将领,不管他们怎么对我取得胜利的能力和手段有所疑义。这一点都无法否认的东西。
“破袭战吗”老皇帝面色好了些,倒是来了些精神,“说来看看”
我举了种种战术、要义,详解一番,以及一些战例(比如当年八路军敌后游击抗战的拿手好戏和二战德国反袭美军的经典战例,拿了几样改头换面的说下来)。
众人亦是没有听过这中全新的战术理论体系。一时间左右侧目,倒没人出声质疑了……
这期间的情形,不知怎么的,也辗转到了新君手中,倒看的若有所思,煞有其事的召人来计较的。
“这其中,很有些道理啊,中释了这破袭之法中的破交、烧粮,打援、杀官、扰军、造谣之道……”说话的那男子相貌骏朗,面上带些遇年纪风霜之色,眉宇间却有一股儒雅气息,放下手中抄本。
一身白衫青璞的便装,在几位朱紫袍带中,极其显眼的异色,但看诸人的眼神,却未有任何轻视和不敬的,如果有人知道历史,就会对他的身份大吃一惊的,他就是人称七岁知书,为唐明皇召令供奉东宫的一代神童,历史辅佐过李唐四代皇帝,世称白衣卿相的李泌。
他亦是太子幼年的密友,现为新君谋划计议参预军国,在新朝中很是有些分量,无宰相之名行有宰相之实的人物。
有一出声附同的“如此甚好,取其轻惫,首尾不能相顾,而疲于奔命,敌不得安,其锐自泄”那人虎目精芒,气度沉凝,却是新近归来的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首出列高声赞同,眼中却多了些不同东西。身为武人,无论是保全实力,还是其他原因,他自然很快察觉到其中的利弊得失。
“况且臣以为,以小部奇兵四出,截粮毁道,就算有所失,却也无关大体”,未论战先言败,却是李泌的稳健之言。
肃宗不由看了这位密友一眼,若是常人言此丧师之说,怕是不治罪也要训斥的,偏偏是他还得认真采听的。不由叹了口气。
有了这两位各自立场的中坚大员发话,奠定了基调,其他人多是赞同的,仅有的异议的也就是“不可轻言而战,需从长谋划计议”而已。
“攻其必救,围点打援,积小胜为大利”,肃宗计较权衡利弊中,定下这论调,毕竟新朝根基尚薄的,附军不过数万,还分做多属的……
至于那些相持和拉锯中,可能伤民过甚,百姓不堪的弊端,自然的忽略过去。发动全面游击战的条件倒是充足了,在他眼中沦陷敌境的百姓虽然其情可怜,但也不差这一着了。
看到后面的文字,肃宗突然笑了笑。对李泌说“长源,竟有与汝所见略同的”,李泌眉头跳了跳。“也说是贼军战线过长,可牵走而分击之,致其奔走无暇”。“哦”其他俱是动容。
仔细祥看了一番道“虽然言多粗简,但扼要明理,细处见之周全,其详实可用,更胜于我”
又正色道,“恭喜圣上,此人可为大用,朝廷正是用人,陛下速招拜为大将”
听到这里,“速招拜为大将”肃宗顿时再次苦笑出来“太上识人有明,早拔出来用了,现在就在蜀中经营,好在他也算是半个朕家的人了”
于是,来自武关一只小小的蝴蝶,又开始轻轻煽动翅膀。
武试的余波仍在继续,闹了一夜贼的军营,已经平静下来了。
清风明月的人手布置,乘机而动的,也很有些斩获
前面93章其实是发错的94章,在这里对大家说抱歉了
例行公事领了新举子们参拜先贤,誓言忠君报国等等,缅怀一下当年入少先队的情形。这一场就算结束了。
府上送了好几桌的筵席来,让那些老蝗虫、新进蝗虫们很是大饱了阵朵侩,也算是这些日来把他们驱使的疲于奔命的优待。
这时虞侯通报,却是金州轮换回来的人马到达成都府附近了。
随后引了一年轻的将校来拜见,甫见他就屈行了大礼“金吾左军,金州捷字营左团校尉,向震字允法,率标下1037员,计有伤者467员,参见总大人”又呈递了公文。
见他一身明光甲,甲叶打磨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纹理,很是风尘仆仆的,显然衣甲不卸一路不停歇的赶过来的,显然也是个行令如法的人。
只是看他看待我的表情中,除了对上官例行的恭敬外,还有些叫做崇拜的东西,心中一动,没有直接看公文,唤起问道
“我似在那里见过你的”,他听了有些兴奋,又有些受宠若惊的,赶忙抱手一礼道
“属下曾在汉中府,聆受过大人的教诲的”
随又补充道“现下才知受益非浅的”
“啊,你是郭石头的手下把”
果然是他的手下,倒不似郭杲那不苟严谨的作风,向震见这般称呼他的主官,倒是很有些喜色的。
我心下了然,原来如此,倒也不枉我当初心血来潮,临行前招那些新金吾军的大小将佐谈了一夜的军略。
毕竟是不同的系统,当初这些边军对所谓禁卫出身的老爷兵,很是有些想法的,直到拉人打上门去,狠狠较量了几场之后,才有所改观的,军中似乎更流行的是拳头说话靠实力交流的。
这些边军的装备和待遇差了些,但多年养成的战斗意志和临阵经验真没得说。
于是当晚我拿出最拿手的当初在论坛和小白、愤愤们纸上论战的本事,直接从毛大神的游击战、运动战开始忽悠,直说到到围点打援、破袭战,还有什么战略相持阶段,与将来的局势和贼军的动态判断等等。
这些边将们说起战术战法战技什么也许不陌生,但对战略层面这种看起来高深莫测的东西,就不免余力为逮的,就算很有些疑义的,也敌不过老祖宗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成果,纷纷败下阵来,当时就好象唬住了不少人,连那号称万年不开花的郭石头,亦是不免满脸震撼的表情,放下身来很是讨教的一番,看来这里又撞上有一号啊,也算是为高适管领他们创造一些条件。
问起近况,却是除了蓝田关尚在敌手外,金州及周边其他地区已经肃清了。
当初高适的新军,初到金州遭遇了南下正在围攻周府安康城的安军,很狠血战一场,本来计划中奔袭,因为队伍初成指挥不那么灵便,被察而变成强战后,很有些凶险的局面。
这位平时看起来沉稳健守的高老将军,此时突然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爆发出股狠劲,领着骨干营身先士卒压上去,斩倒领头的敌将康全之,一气连冲跨踏平了安军三大营盘十数阵,追这部贼军一气百多里躲到蓝田关上,才退还。
自此一战树威,顺便斩了三个表现不得力的将官,罢降了十数人官职,上下惊服,迅速把握了军中局面。
高适进入金州后,就以奉诏代行临阵处置之权的名义,处置了弃走的官员七人,震慑上下,人心方定。派人收拢逃散藏匿的溃兵,并在几个要点集中了人口和钱粮,募青壮以协守,然后逐步四处出击骚扰,却不死据一地,逐步肃清收复了一些治下区域。
再到后来,前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也支援奉应的爽快,因为我不是那种容易妒忌部下成就,而特意制造困难打压,贪功冒己的白痴。
再说这位将来的“中唐国柱”的名号可不是吃素的,只要有这么个大保险在那里,离需要我亲自领军上阵的日子还早了,……
现在按他的说法,当初即便对我预计定下的军略有不以为然的。但几番料敌于先之后,上下就已经“无不惊而敬服之”了。难怪当初高达夫,给我的行文中除了大量的情况和分析外,结尾就就是一个“尽如所料”。
这便是知道历史大方向的好处,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让我小小的得意一场。
“允法”我想了想“有兴趣到武学士官夜校中修习一番吗“
“多谢大人栽培了”他爽快的欣然一把拜倒。
这个夜校的东东,却是来自我纸上谈兵的恶习。
一路来,我本就有给部属讲课的习惯,这小白随军后养成的瘾头,往往都会召众将升帐,以计议军略为名,顺便给那些新入的边将们上一课。
因为我发现这些古人往往不缺少丰富的战场经验,但却缺乏系统的军事教育,全靠前人一些兵书旧自学自摸索。因此我每有军议,都会说些军事典故让他们辩究得失,因成了惯例。
后来干脆固定下来,呈请办了个士官夜校——讲武学堂。让军中那些有过边事经验的,以及一些地方上闲赋在家的老军、宿将什么的,用了各种法子和手段,厚资延请来,发挥余热,轮流授讲。我自己也偶尔客串一二,还找人翻印了《玉帐经》《尉僚子》《司马法》等许多兵书古籍,办个图书馆,专供自行取阅。因此只要不是太过驽钝,都能学到些东西的。
最吸引人的也是这个图书馆,内容尽量收罗的极尽丰富的,还有许多世面看不到的,受管控的军典籍章的。当初许多人也是冲着这个藏书取阅的资格,想法子入了武学。
后来又接收设在成都武庙的,朝廷道、州武学机构,增建营房、场地、器械、藏书、库房的,还有书画棋室等娱情健身养性设施,这讲武学堂才真正完备起来。
现在将官们也很有些人泡在其中的,对练操演比画,倒成了一消遣的重要去处。
据说当年蒋光头就是凭这一个黄浦军校的校长起家吃遍天下,八年抗战、三年国共内战,都成了黄浦同学会轰轰烈烈的展示舞台,我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力经营其中,未尝也没有这么一点小小的私心。再说自小到大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被老师折腾的几乎没了脾气,现在总算也轮到我做校长折腾别人的滋味。
虽说这是朝廷的军队,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搞点实验田试点,还是可以的,作为军从附属的东西也不少,有了武学这个挂羊头卖狗肉名目,堵住了不少的非议和闲话,毕竟和重新创建一个新事物相比,改良一个旧有的存在,受到的阻力也要小的多罢。
当然表面上,与往常的武学的差别,也只是多了许多内容而已。
严格说起来,军官养成制度,可说是整个封建时期的一大缺失,长期缺乏系统性有效的将官培养体系,全靠世家寒门的家传的教育或是自学成才。
或者干脆经过战场残酷的自然选拔淘汰。而能够从士兵的尸骨里活下极少数,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在苦熬资历的长期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幸运和机遇,才能成长为一方将帅之才,虽然说能够脱颖而出的多数都成就非凡,但可以说人才浪费极大,许多有潜质的人就怎么埋没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已经有了所谓“武进士”的多层将官选拔机制,但其将帅培养方面的内容,却是少的可怜甚至是一片空白的,而此时大多数所谓的官办武学,也是提供一个学武兼读文的地方而已,所学的也更侧重于战斗技艺传统阵型队列等初级的东西。
至于建立这东西,不是我想改变什么,也没有那种搞个跨时代军事大变革的宏伟目标,搞这种东西的,如烈火烹油的,名出的越大越十轰轰烈烈,死的也奇快也是壮烈,所谓改革先驱,一般都是死后让人缅怀的对象,吴起、商鞅什么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没有名垂千古的无聊情操,只是想自己的手下将来替我冲锋陷阵当肉盾的时候,能够多活一些下来,比别人更长命一些而已。
安置伤员,拨给酒肉安排饮食,就引了他下去休息。
期间又发生了个小小的插曲。
营门口一阵哄笑声,“我们不要人了……”,几名军士,正架着一少年往外去,口中还嘟囔着,“你毛都没长全的屁大孩子……瞎挤个啥啊”话声突然中断,那少年挣扎推推搡搡中,撞开一个缝隙一下蹿了过来。
被我的卫士眼疾手快一枪杆扫在小腿,扑倒摁在地上,龇牙咧嘴的却断断续续的喊出来“我要从军……我不小了”,眼神却瞟向坐在看台,一身银甲跨刀的小杨,满脸还是那副冷冷死酷的表情,旁若无人的坐在看台上,斜支着刀鞘腰身眼神飘忽的很不爽的样子,因为我的刻意宽纵,自从摸透了好些营盘后,让军中很是闹了阵飞贼后,显然又在寻思新的名目。
当然那些被上司臭骂做连毛孩子也防不住的营官们,又把怒火变本加厉的施在底下的操练中,那就不是要他考虑的问题了。
突然变的激烈了许多,“大人,我能吃苦……吃的也很少”,这话一出,嘿然左右都乐了。感情他个干猴的把军中当廉价劳工食堂了。正待吩咐人把他拖出去,“杀人放火,我什么都能做的……”。他急了口不择言,这下我都乐了。
却心头一动,触发了我一个心事,好象但凡是许多的YY小说里,都会有一批从小开始培养的,没有什么道德观人生观,唯主角命是从,以主角的价值观为唯一理想导标的班底,为主角成就一番事业,铵前马后的奔走效命东挡西杀的纭纭。
我也未尝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培养出一批各种方面的手下,而且虽然周期长了点,但只要把持的好,还不用太担心忠诚问题。
一问自从招兵以来,还真有不少年纪太小混进来又被检出来不合格的,不但仅仅是流民,还有成都本地的。他这号已经混进来三回了
又招了小杨过来。“你看他怎么样”,小杨冷冷用眼角瞟了瞟他的身板,那种眼神让我错生出是在看一匹马或驴子什么牲口的错觉,方吐出个字“还行”,
虽然大家都习惯叫他“鬼小杨”“阴魂不散之小杨”什么的,但我最欣赏的是他这种酷楞的态度,只要是他不感兴趣的事物,就算美女当前,也和看一块树木或者石头,并无两样的。
难怪我家那个一向古井无波的怀石老太监,也生出几分兴趣的,前些日子,突然出手制服他,摸了身骨后,眯这眼睛,吐出一句“有兴趣学咱家这本事吗”。
“有兴趣带兵吗”现在,我也说了一句……
晚上回来,见得小杨脱了甲衣,拿了些零碎背了个包袱,又要出后门去的,问道“又要开始了吗”他恩的一声。
我唤过来交代“其实你可以这般……这般……”
作为特殊训练的一部分,“你能摸到手的,就算你的”,当初我对小杨如是说“就算有些要紧的,也可以让他们赎取回去嘛”。
于是那些下面防范不严的,就倒了大霉了,经常有些要紧的事物不翼而飞的,小杨这号虽然少言寡语的,可是敲起竹竿来一样的狠。
惹得一片哀鸿遍野的直道“日防夜防,企有天天防贼的”,又试图收买的,却被唤去训斥了顿。
“战阵之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难道还指望别人手下留情的,今能窃得你贴身去,明个就能取你头颅”
“倒是你禁防不严,布置不到家,回去重新安排罢”
于是不得不咬牙切齿的重做布置。
夜静如水,月沉似沟,军营中,刁斗不绝,巡禁森严的。
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处营帐突然***通明,人声鼎沸,直呼到“中了,中”“好小子,总算逮到……”很是有些扬眉吐气的味道,又有些咬牙切齿的。
“夷,这是什么人”却有人看出不对的。
另一处连营
一群鬼鬼祟祟家伙正在黑暗中嘀咕。“你的消息准不”“绝不差的,从火头军里传出的消息,那小子备了好些的器具”
“这小子极是滑溜的,大伙都准备什么东西招呼的”
“装了灰斗迷烟”“网套、钩索”“还有一套从内营借来的家什”“也就是钩枪手镰藤牌绞绳的”“恩,我营内还埋了坑,让弟兄们浇灌了一些的肥水”“总要给他来个水陆大道场的”“左营又安的什么机关”,沉闷了半响后有答道“就是一筒虎头蜂,外加一缸甜水而已”话毕轰的一声嗡嗡大做,直紧追不舍的扑腾着一人影翻滚出来,扑通又栽进一沟渠中……
同样的时间,中军大营,两名黑影一前一后,避过一队队的巡兵,又小心闪避跳跃的,饶过貌似陷阱机关的事物,异口同声的很是抽了口冷气,这还是普通的军营吗,简直很有些龙潭虎穴的意味,他们也算见识颇广了,就是巨富人家的藏金室,也未见如此变态的设置。
为首的正待招呼同伴,却就突然背后发凉,极沉闷的“嘭”的一声,转头一看,一个少年蹲在阴影,脸上抹的班驳和身上的草色几乎融为一体,几乎无法察觉,一双眸子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脚下正躺着自己的同伴。
不由大惊,压在喉里咆哮一声,抽刀飞扑前去灭口,却见脚下一拌收紧天翻地旋,整个世界倒悬过来,暗道不好中了埋伏,饶是他富有经验,反应极快,吸气收腹反手抄起另只兵器,反撩向上,却想起还有他人在侧的,心中示警,“嘭”的一声头上已经挨了一记,饶是他闪避的快,也被抽的一阵眩晕,偏在空中虚挂使不得力气,对方“夷”了声,打击随后发又至,膨膨几声打实的,终于不再动弹,最后的意识是极度的不甘,他在军中也算是挑尖的人物了,却莫名其妙的栽在以外遭遇的少年手中……
“看来今晚很有些乐子了”某位大人远远听得一些喧嚣,摇着天气并不热的扇子,问到“你们看我是不是很有些羽扇抡巾的味道……”引的一旁一大一小的女子吃吃的笑。
这一夜,很是抓住了些私闯营禁的奸细,还反抗格杀和自裁了一些,剩下的也很是狼狈,什么摸样的都有,火烧、灰倒、油浇的,漆灌的,还有肿如猪头满身恶臭的。就象某个时叫血红的大大经常引用的形容词“刚被一百个大汉轮过的摸样”
多日后。
长安城,十王宅改做的留守府,宫室那些已经查封了,要待安王来接收的,所以军将们都只能觅了各家王公宅地作为自己寻欢作乐的所在。
华毯珍帏铺陈极尽奢华的内室,一只青玉盏,酒橙如蜜的,却倾倒泼洒了一地,落在金毛驼的织毯,色迹班驳的。
新到的伪大燕尚书令严庄年方过五十,很有些志得意满的华贵雍态,却面色黑沉,看着手上一封事物,战战兢兢的侍儿近来小心的唤一声“严相”,欲换了器具为他挥手而止。
“属下奉命入蜀秘查曳落河覆亡事……”密信上字字泣血的,“卫禁森严,前所为见,陷阱机关,防不胜防……军将如疯虎……兄弟们死伤籍籍,为历年之所未有……”
“……密营,多年驯养三只讯鹰也莫明折损了一头……属下拼死脱的身……那些潜隐的多断了声息……”
一个少年安坐火堆旁,正在架烤一事物,咬上一口呸的一声“不好,老的铬牙”,一节竹管弃置一旁,在火烤下火漆熔流出来,他不由端起来看一眼,胰了声。
严庄长吸了口气,缓缓道声,带下去好生医治把,西京密营的人经此重创的,还需恢复,这以后,该请圣上,再派些得力的特殊人士了。
曳落河大败而没,被孙孝哲隐而不发的,最后反是旧朝的残余通告出来,圣上才委了自己来查问因由的,未想竟然屡屡不利的……
凉州,西北朝廷,深秋渐冬,有些风露降下来,带着些寒意,浸入人皮肤中,崇化殿偏堂内,香蒸袅袅的很是暖人心扉,雕花锦绣的案上放了几件事物,一封是例行通报的武关奏捷疏,还有一册手抄,上头赫然有些子目入眼,“游击”“破袭”“麻雀战”等等。
不时掠过的北雁飞鸣声,和远远传来士卒的操练呼喝,交错做一道,飘忽在不大不小的宫室中,隐隐的传入众人耳中。
新登级不久的肃宗皇帝,一身的玄冕龙披的,却仍保留了几分太子时的那副温厚淳仁的风范,只是多了些让人不敢仰视的威肃雍容的气度,对座着几个相当亲近的臣属,神情倒是相当的轻松写意的,带了几分苦笑道“当初未想的……今却很是成就了些气候啊”
另一册起居注摸样的事物,上头还些特意翻折开,做了朱批的部分:
“……安氏之乱,明藩镇之乱,其实却是体制与权利失衡之乱……集财政军刑用人诸权一体为国之大患……体源不清,乱平不止……”
“看起来却似有些道理的”却是我那老熟人裴冕,刚升了尚书左丞的他,小心的看着肃宗的面色“可有不妥呼”
“这倒不是”肃宗笑而摇首,“他虽然看的远些,倒也不稀罕,安贼为鉴,朕早也有心整顿的”
“只是为何官家,他列举的都是些泰西国的宦乱的故事”
作为唯一有资格列席此场景的内侍李静忠,倒笑着打趣说。
因为忠心得力已经赐改名辅国了,经过这些时间的优样养,和作为地位权势节节高涨的从龙旧勋,很是有些富态的福相,只是气度行色又见内敛了许多
肃宗包含意味的笑看了一眼李辅国道“因为,若举了十常侍之例,那你以为谁又是汉献呼”
李辅国顿做面色赫然,“奴才非浅了”诺诺退下
左右众人对视了一眼,都做没听见,小心的避开这个话题了。
却是话说回北军轮战前,突然召对的情形:
我直被引进内殿,此时正是争议一片的
“贼悍且锐气正盛,不宜正悍之”
“轻言丧师,累亡之道”
“兵甲未齐,怎得轻动”
“一旦有失,西南危亦”
“图复图复,还要待到贼军占稳脚跟吗”……
高呼万岁拜礼后,才立定,就闻老皇帝出声“卿来正好,尔有破贼,可所感呼”
却是一片各般眼色集了过来,
这一番纷争下来,我倒明白了,眼下因为武关之胜,西南朝廷中也出现了急进和求稳两种意见,而且持这两种意见的,既有蜀地的官属,也有从龙赴义的旧臣,还有新投的臣下,两下意见都言灼有据,把大道理的相持不下。倒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难怪老皇帝不耐烦的要生气。
按照我知道的大概历史自然倾向前者,不过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老皇帝是倾向于稳守的,但又考虑必须有所作为以振天下人心。这才召唤了我来,原因是眼下就我与叛贼多有接战的经历,还算破过其精锐。
倒是那位余中书的几位,大概唯一没有表态的。大有淡看堂下一片汹涌,稳坐吊鱼台的味道。心中有了些计较。
清了清嗓,高声道“臣以为贼军战线拉的太长了”
一时顿静的掷地有声,
“哦”有些疲惫色的老皇帝没想我另有他说,一时目光灼灼盯的我有些心慌“且说来”
我来前已经通过那些中使知道了些卯端,快速组织整理了些腹稿,才定神说:
“臣只是以为,贼军号称二十万,一路战来不可能毫无损伤,臣在潼关几战未克,贼亦损重,因是疲敝,待修养。其裹胁军民虽众,但未必尽可用之,虽然外强,实已百弊,况且范阳致关中何止数千里,一气而下,人心多背,贼军之众,未必可分兵尽控之。再说河北尚有义师,安贼企敢尽出,累上所推,贼军兵势所盛者,不过关中,河北两地,其间空域广薄,尽皆要害……可以破袭战”
我知道自己这说的有些勉强,但算是最好折中之策了。毕竟我算是唯一和叛军,而且是叛军的精锐接战过并取得的胜利的将领,不管他们怎么对我取得胜利的能力和手段有所疑义。这一点都无法否认的东西。
“破袭战吗”老皇帝面色好了些,倒是来了些精神,“说来看看”
我举了种种战术、要义,详解一番,以及一些战例(比如当年八路军敌后游击抗战的拿手好戏和二战德国反袭美军的经典战例,拿了几样改头换面的说下来)。
众人亦是没有听过这中全新的战术理论体系。一时间左右侧目,倒没人出声质疑了……
这期间的情形,不知怎么的,也辗转到了新君手中,倒看的若有所思,煞有其事的召人来计较的。
“这其中,很有些道理啊,中释了这破袭之法中的破交、烧粮,打援、杀官、扰军、造谣之道……”说话的那男子相貌骏朗,面上带些遇年纪风霜之色,眉宇间却有一股儒雅气息,放下手中抄本。
一身白衫青璞的便装,在几位朱紫袍带中,极其显眼的异色,但看诸人的眼神,却未有任何轻视和不敬的,如果有人知道历史,就会对他的身份大吃一惊的,他就是人称七岁知书,为唐明皇召令供奉东宫的一代神童,历史辅佐过李唐四代皇帝,世称白衣卿相的李泌。
他亦是太子幼年的密友,现为新君谋划计议参预军国,在新朝中很是有些分量,无宰相之名行有宰相之实的人物。
有一出声附同的“如此甚好,取其轻惫,首尾不能相顾,而疲于奔命,敌不得安,其锐自泄”那人虎目精芒,气度沉凝,却是新近归来的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首出列高声赞同,眼中却多了些不同东西。身为武人,无论是保全实力,还是其他原因,他自然很快察觉到其中的利弊得失。
“况且臣以为,以小部奇兵四出,截粮毁道,就算有所失,却也无关大体”,未论战先言败,却是李泌的稳健之言。
肃宗不由看了这位密友一眼,若是常人言此丧师之说,怕是不治罪也要训斥的,偏偏是他还得认真采听的。不由叹了口气。
有了这两位各自立场的中坚大员发话,奠定了基调,其他人多是赞同的,仅有的异议的也就是“不可轻言而战,需从长谋划计议”而已。
“攻其必救,围点打援,积小胜为大利”,肃宗计较权衡利弊中,定下这论调,毕竟新朝根基尚薄的,附军不过数万,还分做多属的……
至于那些相持和拉锯中,可能伤民过甚,百姓不堪的弊端,自然的忽略过去。发动全面游击战的条件倒是充足了,在他眼中沦陷敌境的百姓虽然其情可怜,但也不差这一着了。
看到后面的文字,肃宗突然笑了笑。对李泌说“长源,竟有与汝所见略同的”,李泌眉头跳了跳。“也说是贼军战线过长,可牵走而分击之,致其奔走无暇”。“哦”其他俱是动容。
仔细祥看了一番道“虽然言多粗简,但扼要明理,细处见之周全,其详实可用,更胜于我”
又正色道,“恭喜圣上,此人可为大用,朝廷正是用人,陛下速招拜为大将”
听到这里,“速招拜为大将”肃宗顿时再次苦笑出来“太上识人有明,早拔出来用了,现在就在蜀中经营,好在他也算是半个朕家的人了”
于是,来自武关一只小小的蝴蝶,又开始轻轻煽动翅膀。
武试的余波仍在继续,闹了一夜贼的军营,已经平静下来了。
清风明月的人手布置,乘机而动的,也很有些斩获
前面93章其实是发错的94章,在这里对大家说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