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中元开场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月半,就是俗称的鬼节,也叫中元节,在〖中〗国的节气排行榜上,
虽然排不上一二,可却也绝对是很重要的节日,更是有着众多的避讳。
崇祯二年的七月半,又比往年的中元节过得不一样。这一年的七月半,皇帝集聚天下有道之士,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大做水陆道场,超度亡魂,祭奠死难将士、百姓。但凡有些名气的高僧大德、有道之士,均早早的赶往了京城。
又值天下间文人雅士齐聚京城商议教育盛事,又有儒家的儒字之争。
如果再算上天南海北的世家大族,大地主,大富商们进京寻门路,谋求发展,可以说,崇祯二年中元节的北京城,在鼎沸!
朝堂之上,重臣们之间争斗,倒是风平浪静,几乎没有半点波澜,似乎是这盛大的事牵扯了重臣们的精力,让重臣们没有精力再掺乎争斗。
要说朝堂上争斗的厉害的,却是层次不高,又有些分量的中间层,这个层面的大臣们,则是争斗得厉害,今曰弹劾这个,明日弹劾那个,今日揭发这个的内幕,明日有揭发那个的老底,斗得不亦乐乎。
不过,这些人虽然争斗得厉害,但是,在如今这个天下无数世家大族,高官显贵,文人墨客,高僧大德齐聚的北京城,说话的声音硬给挤成了边缘,他们所主导的事和争斗,对这些大明朝顶级的世家大族、人物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事,根本就不屑一顾说句鸡毛蒜皮都是抬举他们。
这些大明朝顶级的世家大族、顶级人物都知道皇帝这么大的动作,必定会有惊天之事发生,大家所关注的则是皇帝的动向,或者说,国运!或者说,大明朝该何去何从?
杨改革这些日子,耳根难得的有些清静,朝堂之上,倒是没什么争斗了身边的那些重臣们,仿佛商量好了,除了认认真真的把事办好,也不再打搅杨改革。
杨改革也没什么事,倒是接见和应酬的事多了起来,不少从天南海北赶到北京城的高僧大德,有道之士杨改革倒是一批一批的接见他们,遇到特别有名望的,甚至还会单独见一会,聊聊事情,谈谈看法增进一下感情。
还有就是各方的世家大族,高官显贵,也在杨改革的接见之列,这些家族或者人,才是这个大明朝真正的统治阶层。杨改革也不例外的一批一批的接见,然后聊一聊谈一谈。
这日,杨改革早早的起床了,准备处理今天的事如今天下精英齐聚,杨改革也不敢再睡懒觉了倒是比平日里早起一个时辰。虽然政事不多,也不复杂,可处理人际关系,也是蛮耗精力的。
杨改革起得太早,睡意还没完全清醒,带着一些睡意,任由宫女太监们伺候着穿戴,洗漱。
“陛下,山西晋王请旨入京!”王承恩知道皇帝喜欢在这个时候问一下今天的安排,处理一些公事,倒是每天都有所准备,今日也不例外,也早早有准备,待皇帝问起,立刻按照顺寻报给皇率。
“晋王?当初存钱的时候他存了多少?”杨改革立刻想起去年存钱的事,杨改革分辨这些藩王好坏的标准就是去年自己办银行的时候存钱的数量,存的越多的,杨改革就认定他越好,反之,存得越少的,杨改革就认定越坏,明朝的藩王太多,杨改革也只能记住几个比较有名的王爷,比如福王什么的,其他的,就只能依靠这个存钱标准来判定了,存钱多的,杨改革就认定比较贤明,起码董事,那么自己也可以给些面子,甚至可以带着他们赚钱,很多事都可以关照,比如这次中元节进京的事,杨改革就可以照顾,让存钱多的藩王进京,但那些存钱少的,杨改革铁定是不会答应让他们进京的,这些人除了坏事,还能干什么?如今能得杨改革允许进京的,也就是当初大力支持杨改革的几位藩王,他们无一例外在杨改革的银行里存了N多银子,甚至连老底都掏了出来,如今杨改革也回报他们了,除了带着他们赚钱,倒是毫不吝啬的让这些人进京,出来透口气,这些藩王也是相当的感激,毕竟明朝藩王的制度是不允许出城的,能外出透一口气,那也是一种奢求。
“回陛下,五百两……”王承恩就知道皇帝会问这个,立刻报出了数字,边报边带着笑意。
“五百两就想进京?”杨改革“震惊”的反问!听说了那家伙只存了五百两,连仅有的一点瞌睡也醒了,那是好笑醒的,话语间,带着十分意外的震惊和意外。
皇帝这一声叫,倒是让周围给皇帝服侍的几个宫女和太监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几个贴身的小太监、宫女更是低头憋笑,五百两这个数字,连他们都觉得好笑,这也实在太少了点吧,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回陛下,正是五百两,不多不少。”王承恩也是憋着笑,认真的禀报道。
“不准,坚决不准,五百两就想出进京,这也太便宜了,让他们继续呆在家里吧,没事那里也不准去。” 杨改革瞬间就做下了裁定,
否决了晋王进京的要求。
“遵旨,陛下!”王承恩立刻答应下来,心里那是暗骂活该,活该一辈子呆在王府里出不来,要是你们是识相的,去年大力支持一下皇帝,今年可就是两个世界里,除了赚钱不说,还能出城透气,甚至可以远游,可不比一辈子呆在王府里强?看看人家周王,蜀王,唐王,早早的就接到了皇帝进京的圣旨,如今一路游玩过来,过得何等潇洒快活,这人比人,得气死人。不,应该说,王比王,气死王。
处理了这件事,王承恩又禀报另外一件。
“启禀陛下,通政司经历樊维城求见。”王承恩又禀报道,樊维城那是帝党的喉舌,虽然品级不高,可王承恩却把他的事排在了晋王的后面,可见此人的重要性。
“樊维城?他有什么事?”杨改革听说了,转过身,皱眉头问道。
“回陛下,似乎是有要事禀报”王承恩也只能模糊的答了句。
这个事,说起来,也可能是皇帝疏忽了,如今朝中重臣,大佬们是不怎么争了,可那些小角色们。却没消停,整日的斗这个,斗那个,那樊维城是明显是个小角色,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斗他,那是自然,这家伙估计是来跟皇帝求救来了。
“哦,见,安排他到乾清宫暖阁吧。”杨改革稍稍的想了下,就决定见了。这些天的事,主要是接见众多的人,所以。倒是要把见樊维城的事安排在前面,不然,接见的事往往没完没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对了,大伴,刘廷元呢?最近怎么样了?”杨改革好像想起什么,忽然问道。
“回陛下,好似一直呆在家里”王承恩答道。
“哦,知道了,待有空,叫他进一趟宫来,朕有话跟他说。”杨改革凝眉想了一下,说道,这安抚手下的工作,还不能马虎了,得跟进才行。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幕应道。
“对了,安置的情况如何了?”杨改革若有所思的又问道。
“回陛下,正在进行中。”王承恩回答道。
“哦,好,继续跟进,有进展随时回报朕。”杨改革说了句。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答应道。
经过太监宫女们的打扮,一个神采奕奕的皇帝出来了。
乾清宫暖阁。
杨改革进来没多久,樊维城就来了。
樊维城这两天着实没睡好,前一阵子弹劾刘廷元的事,让他感觉到了压力,如今虽然朝堂上的大佬们不斗了,可下面的人却是依旧争斗得厉害,弹劾也越来越起劲,樊维城掌管着邸报的编辑和发行,消息渠道自然畅通,已经接到消息,那些人要把他当作靶子了,他的位置,有人看中了,想要他的位置,樊维城几天没睡觉,今日天没亮就爬起来进宫,求皇帝庇护,他的官太小,掂记的人又多,虽然一直在防范,可这次樊维城感觉,怕不是那么简单了,毕竟前面帝党的被弹劾,有了先例了,后又有皇帝去国子监撑腰,樊维城更是觉得有必要进宫求皇帝庇护一下。
“臣樊维城叩见陛下!”樊维城进来了,立刻毕恭毕敬的叩头。
“免礼,起来吧。”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隆恩!”樊维城连忙起来。
“卿家今天来,可是为了弹劾的事?”杨改革问道,其实,不用问也知道,如今大明朝的京师内,暗流涌动,一个不小心就会混身碎骨,自然是要求个安心。
“陛下,臣”樊维城听到皇帝直接就问是不是弹劾的事,立刻感动的热泪盈眶,一直还在为怎么开口的樊维城,觉得自己果然没跟错人。
“嗯,朕知道了,这件事,你可有什么对策?”杨改革对于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不能允许别人把他弄下去了,这话语权的问题,自然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回禀陛下,自从陛下吩咐臣掌管邸报,臣就按照陛下吩咐,兢兢业业的做事,不管是那方来的稿件,臣一直以持中对待,也不偏袒某方,让众人都有〖言〗论的〖自〗由,以此来保身”樊维城说道。
“嗯,这样处理没错,不然,你掌管邸报,要不了两天就被人赶下来了,也就持中,才能站得住脚。”杨改革点了点头,说道。杨改革自知和传统士人争夺话语权,不可能一下子把士人的话语权全部夺走,也不可能彻底的封锁了士人们的话语权,也就争取做到有自己的话语权而已。只要有个地方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可以了,倒是也没必要彻底的封死传统士林的发言权,所以,在邸报做事的樊维城,也贯彻了持中的态度。基本不偏袒某方,让帝党有发言的空间,也让反对派们有发言的权利。
“…是,陛下,臣一直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办的,只是这次情况怕会不同,有些人似乎是认定不把臣赶走不罢休,臣听传闻,似乎有不少人在收集臣的把柄了。
樊维城低头站在那里说道。
“哦,有这事?”杨改革皱着眉头问道。
“回陛下。千真万确。”樊维城说道。
“哦,那你可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杨改革疑惑的问道,杨改革自认没听到樊维城有什么坏传言,顶多不过组织了一帮水军,时常的给邸报叫个好,给自己长长脸,比起刘廷元来说,可以说人畜无害。
“回禀陛下,臣自认做人清白,没有什么把柄,不过如果把芝麻大小的事也拿出来说,臣……”樊维城连忙求救。
“嗯。朕知道了,只要没做什么坏事就行,些许小事,倒是不怕…”杨改革想了想,说道,安慰了一下樊维城,又停了下来,不管如何,这个人自己得保住才行。
“请陛下为臣做主。”樊维城赶忙求救。
“嗯。这个事,朕来想办法,你不用急,朕自当保你无事”杨改革停顿了一下,就决定保下樊维城。
“臣谢陛下隆恩。”樊维坡见皇率应承,立刻感激的谢恩。
“对了,这次朕的这个水陆大会,会聚集天下名士,各方有名望的人都会到来,你把邸报的版面,用三成来介绍这些名人的来历,以及他们有哪些学说,有哪些值得称颂的功绩都在邸报上登出来,利用你手上的职权,好好的宣传、吹捧一下他们,这个事,你亲自办,最好能亲自去采访那些名人,多和那些名人打交道,你替他们宣扬名望,他们自然感激你,一些对你不利的东西,可以抵消在无形之间,你也好借这个机会抬升身价,不然,老是做通政司的经历,那是不行的,可懂了?”杨改革又吩咐道,如今这邸报的地位,还太低,如果比照后世的待遇,那起码能到个副部级,司局级的待遇,如今才是个七品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臣谢陛下指点,臣知道了。”樊维城喜出望外,跟着皇帝做事,果然有前途,皇帝待人,果然厚道。
“不用谢,记得安心做事,用心做事就行,还有什么问题吗?”杨改革温和的说道。
“回陛下,没,没有了,不过,陛下,这去了三成的版面,是不是把一些东西撤下来?”樊维城高兴的很,说话有些激动,又想起这版面上的东西,很多都是皇帝亲自定下来的,换掉三成,他又怕皇帝不高兴,特别是那个相当占版面的徐霞客的游记,每次都是洋洋洒洒好几千字。
“这个还不简单?如今非常时期,邸报的版面不够,你把邸报加一倍,自然是什么版面都有了,那些对你不满意的人,你也给他们一个上报的机会,自然也不会太针对你了。”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指点,臣明白了,臣明白了!”樊维城高兴糊涂了,立刻谢恩。
“明白就好,回去安心做事吧,还有事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没有了,没有了呃,那陛下,这邸报增加了一倍,那价钱?”樊维城又问道。
“不用涨价,邸报看的人多了,这做广告的费用自然得涨,你找琉璃斋涨点价就是。”杨改革立刻回答道。
“臣遵旨!谢陛下隆恩。”樊维城立刻感激的答应谢恩。
樊维城走了,杨改革皱着眉头想了一会。
“大伴!”杨改革喊道。
“奴婢在。”王承恩赶紧答安。
“去查查是谁在推导着攻击樊维城,在那群人里找几个有把柄的,也找人华劾掉,好叫他们安静些,知道吗?”杨改革说道,杨改革一直不太喜欢使用阴暗里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不过,这些小鱼小虾也是在太烦人了,杨改革也没什么耐心跟他们磨叽,直接干掉几个得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山东。
衍圣公的府上。
孔胤植一个人呆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案桌上,是京师的来信,信里说道的情形,让孔胤植相当的不安,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忽然挑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孔胤植有些不适应,甚至害怕,皇帝为什么忽然就公开他们之间的联系?皇帝要干什么?
孔胤植再次拿起那信件,再次看了一次,眉头依旧是紧锁。
看过了半响,放下这封最新的信件,拿起其他几封又看,其中有的信,已经磨损得厉害了。
孔胤植看了许久,眉头一直紧锁。
去还是不去?不去皇帝似乎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他依旧是衍圣公,皇帝还能撤了他家的封号不成?
可不去,又不甘心,别的不说,只如今天下世家大族,文人墨客,高僧大德齐聚京师,他知道,必定会有大事发生,呆坐许久,终于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七月半,就是俗称的鬼节,也叫中元节,在〖中〗国的节气排行榜上,
虽然排不上一二,可却也绝对是很重要的节日,更是有着众多的避讳。
崇祯二年的七月半,又比往年的中元节过得不一样。这一年的七月半,皇帝集聚天下有道之士,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大做水陆道场,超度亡魂,祭奠死难将士、百姓。但凡有些名气的高僧大德、有道之士,均早早的赶往了京城。
又值天下间文人雅士齐聚京城商议教育盛事,又有儒家的儒字之争。
如果再算上天南海北的世家大族,大地主,大富商们进京寻门路,谋求发展,可以说,崇祯二年中元节的北京城,在鼎沸!
朝堂之上,重臣们之间争斗,倒是风平浪静,几乎没有半点波澜,似乎是这盛大的事牵扯了重臣们的精力,让重臣们没有精力再掺乎争斗。
要说朝堂上争斗的厉害的,却是层次不高,又有些分量的中间层,这个层面的大臣们,则是争斗得厉害,今曰弹劾这个,明日弹劾那个,今日揭发这个的内幕,明日有揭发那个的老底,斗得不亦乐乎。
不过,这些人虽然争斗得厉害,但是,在如今这个天下无数世家大族,高官显贵,文人墨客,高僧大德齐聚的北京城,说话的声音硬给挤成了边缘,他们所主导的事和争斗,对这些大明朝顶级的世家大族、人物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事,根本就不屑一顾说句鸡毛蒜皮都是抬举他们。
这些大明朝顶级的世家大族、顶级人物都知道皇帝这么大的动作,必定会有惊天之事发生,大家所关注的则是皇帝的动向,或者说,国运!或者说,大明朝该何去何从?
杨改革这些日子,耳根难得的有些清静,朝堂之上,倒是没什么争斗了身边的那些重臣们,仿佛商量好了,除了认认真真的把事办好,也不再打搅杨改革。
杨改革也没什么事,倒是接见和应酬的事多了起来,不少从天南海北赶到北京城的高僧大德,有道之士杨改革倒是一批一批的接见他们,遇到特别有名望的,甚至还会单独见一会,聊聊事情,谈谈看法增进一下感情。
还有就是各方的世家大族,高官显贵,也在杨改革的接见之列,这些家族或者人,才是这个大明朝真正的统治阶层。杨改革也不例外的一批一批的接见,然后聊一聊谈一谈。
这日,杨改革早早的起床了,准备处理今天的事如今天下精英齐聚,杨改革也不敢再睡懒觉了倒是比平日里早起一个时辰。虽然政事不多,也不复杂,可处理人际关系,也是蛮耗精力的。
杨改革起得太早,睡意还没完全清醒,带着一些睡意,任由宫女太监们伺候着穿戴,洗漱。
“陛下,山西晋王请旨入京!”王承恩知道皇帝喜欢在这个时候问一下今天的安排,处理一些公事,倒是每天都有所准备,今日也不例外,也早早有准备,待皇帝问起,立刻按照顺寻报给皇率。
“晋王?当初存钱的时候他存了多少?”杨改革立刻想起去年存钱的事,杨改革分辨这些藩王好坏的标准就是去年自己办银行的时候存钱的数量,存的越多的,杨改革就认定他越好,反之,存得越少的,杨改革就认定越坏,明朝的藩王太多,杨改革也只能记住几个比较有名的王爷,比如福王什么的,其他的,就只能依靠这个存钱标准来判定了,存钱多的,杨改革就认定比较贤明,起码董事,那么自己也可以给些面子,甚至可以带着他们赚钱,很多事都可以关照,比如这次中元节进京的事,杨改革就可以照顾,让存钱多的藩王进京,但那些存钱少的,杨改革铁定是不会答应让他们进京的,这些人除了坏事,还能干什么?如今能得杨改革允许进京的,也就是当初大力支持杨改革的几位藩王,他们无一例外在杨改革的银行里存了N多银子,甚至连老底都掏了出来,如今杨改革也回报他们了,除了带着他们赚钱,倒是毫不吝啬的让这些人进京,出来透口气,这些藩王也是相当的感激,毕竟明朝藩王的制度是不允许出城的,能外出透一口气,那也是一种奢求。
“回陛下,五百两……”王承恩就知道皇帝会问这个,立刻报出了数字,边报边带着笑意。
“五百两就想进京?”杨改革“震惊”的反问!听说了那家伙只存了五百两,连仅有的一点瞌睡也醒了,那是好笑醒的,话语间,带着十分意外的震惊和意外。
皇帝这一声叫,倒是让周围给皇帝服侍的几个宫女和太监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几个贴身的小太监、宫女更是低头憋笑,五百两这个数字,连他们都觉得好笑,这也实在太少了点吧,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回陛下,正是五百两,不多不少。”王承恩也是憋着笑,认真的禀报道。
“不准,坚决不准,五百两就想出进京,这也太便宜了,让他们继续呆在家里吧,没事那里也不准去。” 杨改革瞬间就做下了裁定,
否决了晋王进京的要求。
“遵旨,陛下!”王承恩立刻答应下来,心里那是暗骂活该,活该一辈子呆在王府里出不来,要是你们是识相的,去年大力支持一下皇帝,今年可就是两个世界里,除了赚钱不说,还能出城透气,甚至可以远游,可不比一辈子呆在王府里强?看看人家周王,蜀王,唐王,早早的就接到了皇帝进京的圣旨,如今一路游玩过来,过得何等潇洒快活,这人比人,得气死人。不,应该说,王比王,气死王。
处理了这件事,王承恩又禀报另外一件。
“启禀陛下,通政司经历樊维城求见。”王承恩又禀报道,樊维城那是帝党的喉舌,虽然品级不高,可王承恩却把他的事排在了晋王的后面,可见此人的重要性。
“樊维城?他有什么事?”杨改革听说了,转过身,皱眉头问道。
“回陛下,似乎是有要事禀报”王承恩也只能模糊的答了句。
这个事,说起来,也可能是皇帝疏忽了,如今朝中重臣,大佬们是不怎么争了,可那些小角色们。却没消停,整日的斗这个,斗那个,那樊维城是明显是个小角色,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斗他,那是自然,这家伙估计是来跟皇帝求救来了。
“哦,见,安排他到乾清宫暖阁吧。”杨改革稍稍的想了下,就决定见了。这些天的事,主要是接见众多的人,所以。倒是要把见樊维城的事安排在前面,不然,接见的事往往没完没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对了,大伴,刘廷元呢?最近怎么样了?”杨改革好像想起什么,忽然问道。
“回陛下,好似一直呆在家里”王承恩答道。
“哦,知道了,待有空,叫他进一趟宫来,朕有话跟他说。”杨改革凝眉想了一下,说道,这安抚手下的工作,还不能马虎了,得跟进才行。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幕应道。
“对了,安置的情况如何了?”杨改革若有所思的又问道。
“回陛下,正在进行中。”王承恩回答道。
“哦,好,继续跟进,有进展随时回报朕。”杨改革说了句。
“奴婢遵旨!”王承恩又答应道。
经过太监宫女们的打扮,一个神采奕奕的皇帝出来了。
乾清宫暖阁。
杨改革进来没多久,樊维城就来了。
樊维城这两天着实没睡好,前一阵子弹劾刘廷元的事,让他感觉到了压力,如今虽然朝堂上的大佬们不斗了,可下面的人却是依旧争斗得厉害,弹劾也越来越起劲,樊维城掌管着邸报的编辑和发行,消息渠道自然畅通,已经接到消息,那些人要把他当作靶子了,他的位置,有人看中了,想要他的位置,樊维城几天没睡觉,今日天没亮就爬起来进宫,求皇帝庇护,他的官太小,掂记的人又多,虽然一直在防范,可这次樊维城感觉,怕不是那么简单了,毕竟前面帝党的被弹劾,有了先例了,后又有皇帝去国子监撑腰,樊维城更是觉得有必要进宫求皇帝庇护一下。
“臣樊维城叩见陛下!”樊维城进来了,立刻毕恭毕敬的叩头。
“免礼,起来吧。”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隆恩!”樊维城连忙起来。
“卿家今天来,可是为了弹劾的事?”杨改革问道,其实,不用问也知道,如今大明朝的京师内,暗流涌动,一个不小心就会混身碎骨,自然是要求个安心。
“陛下,臣”樊维城听到皇帝直接就问是不是弹劾的事,立刻感动的热泪盈眶,一直还在为怎么开口的樊维城,觉得自己果然没跟错人。
“嗯,朕知道了,这件事,你可有什么对策?”杨改革对于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不能允许别人把他弄下去了,这话语权的问题,自然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回禀陛下,自从陛下吩咐臣掌管邸报,臣就按照陛下吩咐,兢兢业业的做事,不管是那方来的稿件,臣一直以持中对待,也不偏袒某方,让众人都有〖言〗论的〖自〗由,以此来保身”樊维城说道。
“嗯,这样处理没错,不然,你掌管邸报,要不了两天就被人赶下来了,也就持中,才能站得住脚。”杨改革点了点头,说道。杨改革自知和传统士人争夺话语权,不可能一下子把士人的话语权全部夺走,也不可能彻底的封锁了士人们的话语权,也就争取做到有自己的话语权而已。只要有个地方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可以了,倒是也没必要彻底的封死传统士林的发言权,所以,在邸报做事的樊维城,也贯彻了持中的态度。基本不偏袒某方,让帝党有发言的空间,也让反对派们有发言的权利。
“…是,陛下,臣一直都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办的,只是这次情况怕会不同,有些人似乎是认定不把臣赶走不罢休,臣听传闻,似乎有不少人在收集臣的把柄了。
樊维城低头站在那里说道。
“哦,有这事?”杨改革皱着眉头问道。
“回陛下。千真万确。”樊维城说道。
“哦,那你可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杨改革疑惑的问道,杨改革自认没听到樊维城有什么坏传言,顶多不过组织了一帮水军,时常的给邸报叫个好,给自己长长脸,比起刘廷元来说,可以说人畜无害。
“回禀陛下,臣自认做人清白,没有什么把柄,不过如果把芝麻大小的事也拿出来说,臣……”樊维城连忙求救。
“嗯。朕知道了,只要没做什么坏事就行,些许小事,倒是不怕…”杨改革想了想,说道,安慰了一下樊维城,又停了下来,不管如何,这个人自己得保住才行。
“请陛下为臣做主。”樊维城赶忙求救。
“嗯。这个事,朕来想办法,你不用急,朕自当保你无事”杨改革停顿了一下,就决定保下樊维城。
“臣谢陛下隆恩。”樊维坡见皇率应承,立刻感激的谢恩。
“对了,这次朕的这个水陆大会,会聚集天下名士,各方有名望的人都会到来,你把邸报的版面,用三成来介绍这些名人的来历,以及他们有哪些学说,有哪些值得称颂的功绩都在邸报上登出来,利用你手上的职权,好好的宣传、吹捧一下他们,这个事,你亲自办,最好能亲自去采访那些名人,多和那些名人打交道,你替他们宣扬名望,他们自然感激你,一些对你不利的东西,可以抵消在无形之间,你也好借这个机会抬升身价,不然,老是做通政司的经历,那是不行的,可懂了?”杨改革又吩咐道,如今这邸报的地位,还太低,如果比照后世的待遇,那起码能到个副部级,司局级的待遇,如今才是个七品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臣谢陛下指点,臣知道了。”樊维城喜出望外,跟着皇帝做事,果然有前途,皇帝待人,果然厚道。
“不用谢,记得安心做事,用心做事就行,还有什么问题吗?”杨改革温和的说道。
“回陛下,没,没有了,不过,陛下,这去了三成的版面,是不是把一些东西撤下来?”樊维城高兴的很,说话有些激动,又想起这版面上的东西,很多都是皇帝亲自定下来的,换掉三成,他又怕皇帝不高兴,特别是那个相当占版面的徐霞客的游记,每次都是洋洋洒洒好几千字。
“这个还不简单?如今非常时期,邸报的版面不够,你把邸报加一倍,自然是什么版面都有了,那些对你不满意的人,你也给他们一个上报的机会,自然也不会太针对你了。”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指点,臣明白了,臣明白了!”樊维城高兴糊涂了,立刻谢恩。
“明白就好,回去安心做事吧,还有事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没有了,没有了呃,那陛下,这邸报增加了一倍,那价钱?”樊维城又问道。
“不用涨价,邸报看的人多了,这做广告的费用自然得涨,你找琉璃斋涨点价就是。”杨改革立刻回答道。
“臣遵旨!谢陛下隆恩。”樊维城立刻感激的答应谢恩。
樊维城走了,杨改革皱着眉头想了一会。
“大伴!”杨改革喊道。
“奴婢在。”王承恩赶紧答安。
“去查查是谁在推导着攻击樊维城,在那群人里找几个有把柄的,也找人华劾掉,好叫他们安静些,知道吗?”杨改革说道,杨改革一直不太喜欢使用阴暗里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不过,这些小鱼小虾也是在太烦人了,杨改革也没什么耐心跟他们磨叽,直接干掉几个得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山东。
衍圣公的府上。
孔胤植一个人呆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案桌上,是京师的来信,信里说道的情形,让孔胤植相当的不安,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忽然挑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孔胤植有些不适应,甚至害怕,皇帝为什么忽然就公开他们之间的联系?皇帝要干什么?
孔胤植再次拿起那信件,再次看了一次,眉头依旧是紧锁。
看过了半响,放下这封最新的信件,拿起其他几封又看,其中有的信,已经磨损得厉害了。
孔胤植看了许久,眉头一直紧锁。
去还是不去?不去皇帝似乎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他依旧是衍圣公,皇帝还能撤了他家的封号不成?
可不去,又不甘心,别的不说,只如今天下世家大族,文人墨客,高僧大德齐聚京师,他知道,必定会有大事发生,呆坐许久,终于是长长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