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倒霉的皇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几海里外,突然出现的数艘挂着英国国旗的钢铁庞然大物为这场海战增添了几分不可预测的因素。
站在舰桥外甲板上,英国印度洋舰队司令官何伯用千里镜观望着远方的战场。
看着涂了防护色在烈日下仿佛与大海融为一体的中舰,看着中舰那整齐有序的作战阵型,各船舰间恰到好处的距离,甚至可以想象各艘铁甲舰上黑压压炮口根据射程形成不同的仰角齐射的场面。
俄国人,虽然克里木之战显示出其与欧洲强国相比技术的落后,但俄队永远都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就算大英帝国的红衣军团,除非迫不得已,也不愿意在欧洲战场与俄国人对决。
中国人,却发动了对俄国的全面战争,近二百年来,这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不想触碰的禁区,当然,除了拿破仑大帝那个雄才大略的疯子。
双方的铁甲舰渐渐有船只冒起了黑烟,突然,斜刺里冲出的一艘轻型中国铁甲舰吸引了何伯的目光。
当然,也吸引了所有俄国指挥官的目光,因为这艘轻型铁甲舰直奔“彼得大帝”号而去。
与中国人的火炮对射了几十分钟后,各个舰船上的俄军指挥官已经脸上变色,中国人的火炮,射速极快,威力极大,不到一个小时,己方超过四艘铁甲舰遭到重创,有一艘,在慢慢沉没。
布塔科夫上将大声的下达着命令。
“命令,第二、第三编队加入战斗!目标,中国人的右翼!”
“右舵十五!”
“是,右舵十五!”
舰桥各区,到处都是紧凑的喊声。
布塔科夫眼睛微微眯起,盯着远方那艘悬挂着中国龙旗的钢甲旗舰。
中国海军比自己想象的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他们的火炮系统,管退式速射炮,给己方铁甲舰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己方口径较小的火炮却不能对中国人呈横阵射击的主力舰造成太大的损伤,重炮则射速慢,命中低,很多时候都要看运气。
不过布塔科夫并不认为中国人难以战胜,只要集中炮火打乱中国人的阵型,乱战中就有机会给予中国人重创,因为这种新兴海军或多或少都会有教条主义束缚,不懂得随机应变。
就在这时候,中国人的一艘轻型铁甲舰突然闯入了己方火炮范围。
从常理分析,布塔科夫马上判断这是一艘杆雷艇,便是在舰船前端以长杆固定炸雷,以冲撞式的方式对敌人舰船攻击。
杆雷艇大多是排水二三十吨的小舰,不适宜出海,本次远征的俄国舰船编队便没有杆雷艇,也没有现今俄国海军大力气开发的海上炮台,那种圆圆的近海防御性重炮台。
根本不用指挥官下令,弹雨已经向中国人的杆雷艇倾泻,近距离下射击准确率大增,但中国人的杆雷艇却极为灵活,穿行在沸腾的水柱间呈“之”字形向彼得大帝号靠近。
布塔科夫微微蹙眉,中人的勇气固然可嘉,舰船上水手们的素养也令人惊叹,但他不认为杆雷能对彼得大帝号厚厚的装甲造成什么伤害。
“规避!规避!”
大副大声的下着命令,习惯使然,免得这艘小舰上装载了什么奇怪的炸药而发起自杀性攻击,中国人的花样太多了!
远方,英国人的“阿基里斯”号万吨重舰渐渐靠近战场,而且,英国人舰队使用了战斗阵型,占据着可以随时支援俄国舰队攻击中国第二编队的位置。
摄政王号指挥室内,李成谋目光也不由得从渐渐靠近彼得大帝号的轻型铁甲舰转向了英国海军舰队。
指挥室的铁甲护罩尚未落下,巨大的玻璃窗前,何伯的望远镜却一直注意着那艘中国轻型铁甲舰的一举一动。
然后,他就看到海面上微微一动,一串长长的气泡从中国铁甲舰旁侧浮起,直向彼得大帝号而去,气泡流动不算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行,何伯呆了呆,中国人也有白头鱼雷?他的目光一瞬不瞬的跟着气泡中隐约的黑色物体移动,心里更是叹息,四年前,帝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借鉴奥地利人的发明研制出鱼雷,只是每小时十几千米的速度和几百甚至几十米左右的射程使得其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注意。
何伯却认为这未使不是一种海战的利器,中国人,显然也在研制中,而且走在了英国人的前列,对方的这种水下武器,射程和速度显然都超过了白头鱼雷。
看看威力如何吧。
眼见那黑黝黝的物体就要撞击在彼得大帝号之上,显然中国水兵提前量判断的极为精确,何伯心下更是一惊。
可不成想,就要撞在彼得大帝号上的黑黝黝物体突然就头一歪,斜刺里冲了出去。
何伯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和白头鱼雷一样,中国人的水下武器一样不能保证其走直线。
这场令何伯感觉惊心动魄的袭击,就好像个小插曲,参与海战的军兵们,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福龙”号中,舰长鲁大化狠狠的砸拳,再忍不住吐出一口粗气,骂道:“日他娘!”千辛万苦靠近彼得大帝号并且成功发射了鱼雷,却功亏一篑,显然保持鱼雷走直线的螺旋仪系统尚不稳定。
没错,福龙号,帝国第一艘鱼雷舰,排水量110吨,功率1540马力,最高航速25节,编制20人。
武器系统:50mm速射炮两门,330mm鱼雷发射管两具,配备帝国“海龙王”鱼雷3枚。
鱼雷艇因为编制人员少,舰艇上水手各个都分工明确,都是帝国水师精英,更经过特殊培训。
舰长鲁大化,大副同时也是舵手“包打听”包大令。
鲁大化对于“娘娘腔”“事儿妈”包大令本来是极为瞧不起的,但吴淞口一战后,包大令操舵的娴熟技巧令他大为佩服,两人渐渐成了好友。
刚刚规避弹雨,虽然有运气的成分,更有俄国众多装甲舰并没有多少连珠炮配置的原因,但包大令那种野兽般的敏锐直觉和操舵的娴熟技巧也功不可没。
包大令却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光着的膀子早已湿透一片,他奋力的转舵,再次向彼得大帝号逼近。
盯着俄国人旗舰,鲁大化目光,大声下令:“雷管准备!”
一直以来,各种发动机系统都是帝国各实验室重点研发项目,“海龙王”鱼雷的动力系统便得益于此,采用热动力的“海龙王”鱼雷射程可以超过1000米,这使得鱼雷艇不必接近到攻击目标一侧的最危险区域,安全性大大提升。
彼得大帝号的悲剧或许是注定的,胆子大的没边儿的鲁大化和包大令两位,直接将彼得大帝号当成了试验场,实则现今帝国的鱼雷技术尚不稳定,福龙号第二枚鱼雷发射的时候,潜入水中就没能再浮出水面,鲁大化怔了下,旗舰已经打出令它返航的信息,虽然有些不甘,但他还是泄气的下了撤退的命令。
而就在这时候,彼得大帝号的海面下,突然传来一声闷响,立时整个海面都翻滚起来,就好像火山喷发,水纹远远的向四方荡漾。
“海龙王”鱼雷,就在动力渐渐耗尽之时终于浮起水面,恰好撞击在彼得大帝号船底防护最薄弱处,猛烈的爆炸立时将其底部舱位豁开了一个口子,海水滚滚而入。
彼得大帝号猛地一个趔趄,接着,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但有海水涌入的关系,众多水手都脱离岗位跑去封堵缺口关闭水密船舱,自然使得整个船舰暂时脱离了布塔科夫上将的掌控。
当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人马上将弹雨向彼得大帝号倾洒时,反应之灵敏,效率可怕的惊人,何伯深深叹口气,“命令!退后2海里……”
英国舰队渐渐驶离战场的同时,彼得大帝号已经冒起滚滚浓烟,船体开始倾斜。
接下来的战斗可想而知,俄舰纷纷在旗舰命令下撤离战场,部分舰只却拒绝执行命令,凶悍的“克莱姆尔”(克里姆林)号,全速前进,妄图以它巨大的撞角撞沉摄政王号,但在中国船舰高效的速射炮射击下,船体中连续传来爆炸声,很快就在冲天水柱中慢慢下沉。
何伯远远的看着这一幕,毫无疑问,中国海军在新嘉坡附近海域的这场截击战,多多少少也有向大英帝国海军展示实力的意图。
这场海战,给何伯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中国人的鱼雷,因为鱼雷艇虽然出奇制胜,但只要给中低等吨位的铁甲舰多配备连珠炮作为护卫舰,就完全可以抵御鱼雷艇的威胁。
令何伯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素质,超高的效率,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娴熟的船舰操控,当然,还有中国人先进的火炮系统和那坚不可摧的钢甲。
很明显,如果帝国海军再这么妄自尊大下去,早晚有一天会被中国人赶超。
幸好,现在还有时间。何伯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给帝国海军部发报,讲述他看到的一切。
1870年9月初,近十年来世界海军最大规模的战争——“马六甲海战”,以俄国人退却告终,不到一天的短短时间内,俄国海军便被中国人击溃,旗舰“彼得大帝”号沉没,其余铁甲舰被击沉五艘,击伤俘虏四艘,可谓损失惨重。
俄国铁甲舰战术理论奠基人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布塔科夫上将饮弹自杀。
而就在“马六甲海战”的当日,普法战争正式爆发,双方数十万大军激战在边境,这也使得中俄海战的讯息在欧洲被普法战事进展的铺天盖地的报道掩盖,但对欧洲各个海军强国来说,尤其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中俄海战带来的反思和启迪是如此的巨大,思想活跃的中国海军,第一次成为海洋霸主认真对待甚至接受其某些战略思维的对象。
……
远远的看到阿巴坎的城镇轮廓,尼古拉那维奇才松了一口气。
一路之上,他也遇到了数支己方部队,根据指挥官们报告,中部战区总参谋长瑟鲁奇已经在萨彦岭北部山脉中组织起第二道防线抵御中国人的进攻,而且已经与中国人交火。
对于瑟鲁奇,尼古拉那维奇是极为放心的,帝国陆军上将中,瑟鲁奇是唯一一名参加过克里木战争的将军,他的战略目光就算政敌也不得不承认其高超之处。
尼古拉那维奇并没有去瑟鲁奇的前线指挥部,而是令一名亲兵送去了密信,他则快马加鞭返回阿巴坎,亲身经历的噩梦,要向皇兄和总统帅部尽快汇报,现今中国人必定会齐头并进侵入西伯利亚,瑟鲁奇统帅的集团军不超过十万人,很难抵抗中国人的攻击,战略性后退,中国人的战线便会越拉越长,在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一带组成新的防御战圈,失去铁路补给的中国人就算想组织大规模会战,困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现在只能在中部战区实行战略防御,将中国人的进攻势头遏制住以后,再集结力量转入反攻。
尼古拉那维奇深深吸口气,催动马匹,就在这时候,两侧长着半人高杂草的草坡上,突然扑出了数条人影,尼古拉那维奇猝不及防,猛地被人从马上扑下,重重摔在草丛中,直摔得头晕脑胀。
“嘭嘭嘭”,有反应过来准备反抗的近卫骑兵身上中弹,惨呼摔下马。
尼古拉那维奇随即就觉眼前一黑,被人用黑布蒙了眼睛,嘴巴也被堵了起来,接着就被架起,不由自主的在草丛中狂奔。
听到叽里咕噜的奇怪语音,不知道中国人在说什么。
说话的是刘连长,正笑着说:“穿得花里胡哨的,官儿小不了,抓回去给咱团长问话。”
刘连长隶属于皇家重步兵禁卫旅第一步兵团。
其实禁卫旅的编制已经升格为禁卫师,只是番号未变,除了步兵团和快速火炮团,又有装甲团,也就是“雷霆”们都被划拨为禁卫旅的装甲兵团。
禁卫旅一个舍弃了重武器的步兵团早就潜到了阿巴坎附近,只是阿巴坎驻防了俄军一个师,守卫严密,一直未得机会展开攻击,昨日得到准确情报,阿巴坎并没有囤积多少俄军战略物资,步兵团正陆续撤退,临了还是把尼古拉那维奇抓了俘虏。
而叶昭见到尼古拉那维奇已经是二十多天后的事了。
尼古拉那维奇被押解到京城之时,瑟鲁奇的部队已经战略性转移,向新西伯利亚一带撤退,红娘占领了阿巴坎,大军分三路向新西伯利亚一带俄国的移民城市密集区进发。
祥瑞团团的养心殿东暖阁,叶昭见到了尼古拉那维奇。
很显然,这位沙皇御弟的身体和精神遭受了双重打击,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但是谨慎起见,在他的左右,一边站了一个膀大腰圆的侍卫。
尼古拉那维奇坐在中国特有的软墩上,打量着野心勃勃的中国皇帝,心里轻轻叹口气,年青而强有力的帝王,或许都有开疆扩土的野心吧,只是很不幸,这个帝王生在了东方,想要征服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国。
叶昭淡淡的问了他几句话,无非是表示了一下关心,最后又道:“如果你想给你的兄长写信,我可以代为转达。”
尼古拉那维奇默默的摇头,彼得大帝的血脉在他身上流淌,就算成为了阶下囚,他也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反抗。
叶昭就挥了挥手,侍卫随即将其带出。
叶昭则转头看向了桌上的地图,现今西伯利亚一带渐渐天寒,在冬天来临前夺取新西伯利亚一带是自己交给红娘的战略目标,虽然没有多加嘱咐,但红娘自也不会轻进,明年开春之际,才是与俄国人决战之时。
西部战线,正按照制定的战略目标推进,哈里奇自不会急着去挖了上百公里壕沟的亚历山大斯克一带硬吃俄国人。
现今从天湖城,正向西北铺设铁路和公路,同时派出数个纵队深入哈萨克大草原中招降哈萨克部落,大片大片的蚕食着俄国人的势力范围。
东部战区战事极为顺利,韩进春部已经攻克了庙街,库页岛尽皆收复,六王仓皇北逃,随行的王公大臣越来越少,军民大多归降,满洲贵族和大臣,也多留守庙街投降,数年前从新西伯利亚等地辗转回归庙堂的曾国藩却铁了心,随其北逃。
遗憾的就是左宗棠暴病身亡,令人不得不叹息世事无常。
正在心下叹息时,一名侍卫匆匆而来,送上了外务部的折子。
却是英国人提出了新的条件。
马六甲海战之后,中国舰队冲出马六甲海峡,顺势便杀到了马尔代夫,与马尔代夫的苏丹签订了租借港口等等协议。
这一下可刺到了英国人的痛处,因为马尔代夫距离印度和斯里兰卡是如此之近,如果中国舰队可以随意在马累停泊,将会严重影响英国人对整个印度的绝对控制权。
其实也正是因为马尔代夫距离英国人的殖民地港口极近,所以对这个资源匮乏更没几个土著的小群岛,英国人并没有什么兴趣,是以马尔代夫这些年一直在荷兰人控制中。
但马累港对中国的意义可就截然不同,印度洋中,几乎所有的岛屿补给点都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若想慢慢形成通往欧洲的补给链而不必时时刻刻依靠英国人,也只能拣英国人的牙慧,找些人家看不上眼的残羹冷炙吞下肚。
而荷兰人在南洋越来越依靠中国维系其利益,不知道得了中国人什么承诺,乐得将马尔代夫转交给中国。
中国人的借口也光明正大,与俄国交战期间,需要一条通往欧洲的海路,以便应对俄国人的威胁。
英国公使虽然马上照会中国外务部,但言辞却也并不激烈,很显然,马六甲海战之后,英国人已经真正将中国视为列强俱乐部之一员,开始认真对待中国人的利益诉求。
英国人最开始提出可以签订协议,在获得英国公使签发的许可证后,中国商船可以在英国港口得到必要的补给,同时英国舰队负责中国商船的安全云云。
外务部门自然不会同意,如此中国商人若想展开国际贸易,就必须得到英国人的允许,慢慢还不被英国人培养出一大批亲英的资本家?
或许英国人也知道自己条件太苛刻,后来又拿出了两个方案,都被中国人回绝,而最新的方案却是用查戈斯群岛来交换马尔代夫。
查戈斯群岛位于印度洋中部,其中迪戈加西亚岛是个天然良港,岛上生活着数千土著,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以现今时代来说,对于欧洲人,印度洋中的岛屿也就变得可有可无起来,因为从西方到东方,再不必绕过非洲大陆,印度洋中的补给点也就不再那么重要。
要说英国人的条件也实在苛刻,出马六甲海峡前往苏伊士运河,若用迪戈加西亚岛做补给点,要兜老大的一圈。
但是叶昭却笑了,或许欧洲人都以为中国现在迫切希望打开通往欧洲的商路吧,却不知道自己从没把地中海的贸易圈当成什么香饽饽。
冲出马六甲海峡,下一步是哪里?
叶昭伸手转了一下桌上的地球仪,目光盯在了非洲大陆和南部非洲。
东方国家前往非洲的海路,迪戈加西亚岛可就是金子一般宝贵了。
叶昭慢慢提起毛笔,在奏折上批了一行小字。
……
冰火两重天,叶昭满心舒畅转动地球仪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却是一片沉肃。
就算最会讨皇帝欢心以会撒娇著称的叶卡捷琳娜皇后,此刻也是满腹忧心的坐在亚历山大身侧,不时不安的看向丈夫。
中路全线溃退,统帅失踪,刚刚才得到消息,被中国人俘虏,亚历山大又如何不忧心忡忡。
米柳京一脸严峻的看着手里的电报,是中部战区临时统帅瑟鲁奇发来的。
米柳京数次请罪,虽然亚历山大二世不怪罪他,他却不能不责怪自己,但是,他不是那种在悔恨中生活的人,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挽回败局。
中国人很明显早有预谋,而且萨彦岭战事刚起,在亚历山大斯克的那位叛逃中国官员就没了踪影,这就更令人恨得咬牙切齿。
只是中队的强悍却是没人预料得到,从这一方面来讲,不管有没有中国人布下的陷阱,战事初期,因为对敌人了解不够,定然会遭遇惨痛的失败。
现在只有正视双方的实力对比,将俄国人摆在与自身实力相当的位置上,才能真正制定出打败中国人的战略,就好像,当年拿破仑的入侵。
叶卡捷琳娜皇后却是在想,外面的刁民真的很讨厌,打了败仗而已,又游行又示威的,还威胁要皇帝退位,为什么就不知道为国家出力气呢?难道不知道陛下这段时间多么的烦恼?
亚历山大此时指了指鄂木斯克,这座西伯利亚最古老的城镇,从沙皇军队在此建立要塞,距今已经一百五十余年,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大量人口涌入,现今鄂木斯克已经是一座有着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亚历山大道:“在鄂木斯克一带形成防御圈,抗击中国人。”
米柳京没有作声,从阿巴坎退到鄂木斯克,等于战略后退一千余俄里,更有新西伯利亚一带密集的移民人口区会被中国人轻易占领。
但是壮士断腕,陛下可以说高瞻远瞩,俄国每退一步,中国人距离自己的核心补给区便远一些,一退便是一千余里,中国人在鄂木斯克作战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一路节节抵抗,那己方有生力量只会被中队蚕食消灭,大规模战略后退,在鄂木斯克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可以稳住局势,如此高加索一带军团以及大批新征募兵员便有时间补充给中路军团。
米柳京道:“火车头和车皮,一辆也不能留给中国人。”中国和俄国铁轨轨距不同,又不留给其火车头,铁路线也要破坏,中国人便很难利用俄国铁路运输。
米柳京又道:“如果不是怕失去亚历山大斯克,我们完全可以撤退的步子更大一些。”
如果被中国人占领鄂木斯克,其军团再向西推进数百里,便是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通往亚历山大斯克的铁路便是从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南下,一旦失去了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整个西线军团便处于中国人夹击中,而且,失去了补给线。
亚历山大叹口气道:“只不过这么一来,受蒙蔽的子民又要声讨我了!”
米柳京默默点头,萨彦岭的惨败已经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愤慨,现今又不战而退,将大片的土地拱手让给中国人,其中更有移民密集区,民众们自然会群情激愤。
尤其是这里面又有民意党等民粹分子。
从皇帝登基,已经遭遇了三次刺杀,这些团体实在是愚昧透顶,对于底层民众的声音,皇帝陛下是历代最开明的,对不同政见者也极为宽容,很少会进行残酷的镇压,他们却不知道感恩,反而趁机将组织发展壮大,更屡次策划对皇帝的刺杀,若陛下如前代沙皇般,又哪里有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早就抓捕处决核心分子令这些团体烟消云散。
这些反对皇帝陛下的人,也真是愚蠢的可笑了。
米柳京想着,就不禁摇头叹息。
……
帝国境内,除了偶尔出现商用物资不能准时到站的情况,好像大多数人并没有受到这场战事的影响。
而在北京召开的“东南各国计量大会”也如期举行,中国、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共八个国家的代表签订了“米制公约”,为亚细亚一地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现今缅甸并不是东南国家集团成员,不过在其申请了数次遭到拒绝后,东南集团还是给了他一个“非正式成员国”的身份,至此,英印当局也停止了对腼腆的蚕食和侵袭。
除了军事合作外的会议,缅甸都可以作为成员国出席,当然也包括了计量大会。
中国和俄国交战,俄国刚刚对中国宣战之时,朝鲜、老挝、越南、柬埔寨四国便递交国书,请求对俄国宣战,不过叶昭不想令中俄战争变得复杂化,自然婉拒。
而等萨彦岭大捷的消息传来,、泰国才姗姗上书表达了一番与宗主国共进退的决心,其实倒也怪不得他们,毕竟俄国人恶名在外,在远东来说,本来是一个强大的令人发指的庞然大物,要说绑在宗主国战车上与俄国交战,自然也免不了令人惴惴。
尤其是和泰国,中国之影响力可以说才刚刚登堂入室。
要说比较勇猛的,却是尼泊尔了,也上书请求派兵为宗主国效力与俄国作战。虽然近年来尼泊尔渐渐靠拢向英国,但随着中国国势日强,尼泊尔便数次遣使节来中国朝贡,毕竟名义上,尼泊尔仍是中国的朝贡国。
尼泊尔人比较凶悍,也比较爱凑热闹,比如前朝闹太平军,尼泊尔人便上书,愿出兵为前朝皇帝效力剿灭太平军。而且当年尼泊尔刚刚与英国人接触时很是打了胜仗,还曾经将缴获的战利品送上北京并且提醒宗主国当心。
只是前朝与其使节沟通时对英国人译名不同,这才使得前朝以为尼泊尔战胜的是不知名西方蛮夷,是以混没在意,若知道属国战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令老大帝国吃了大亏的英国人,那定然刮目相看了。
现今尼泊尔又开始向中原靠拢,毕竟从人种从风俗文明来说东西方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能得到东方强国的庇佑,尼泊尔自然不想再跟英国人打交道。
见到尼泊尔的国书,叶昭倒是动了心,遂电令赵三宝,与尼泊尔人取得联系,征募一支廓尔喀步兵旅加以训练。RO
十几海里外,突然出现的数艘挂着英国国旗的钢铁庞然大物为这场海战增添了几分不可预测的因素。
站在舰桥外甲板上,英国印度洋舰队司令官何伯用千里镜观望着远方的战场。
看着涂了防护色在烈日下仿佛与大海融为一体的中舰,看着中舰那整齐有序的作战阵型,各船舰间恰到好处的距离,甚至可以想象各艘铁甲舰上黑压压炮口根据射程形成不同的仰角齐射的场面。
俄国人,虽然克里木之战显示出其与欧洲强国相比技术的落后,但俄队永远都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就算大英帝国的红衣军团,除非迫不得已,也不愿意在欧洲战场与俄国人对决。
中国人,却发动了对俄国的全面战争,近二百年来,这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不想触碰的禁区,当然,除了拿破仑大帝那个雄才大略的疯子。
双方的铁甲舰渐渐有船只冒起了黑烟,突然,斜刺里冲出的一艘轻型中国铁甲舰吸引了何伯的目光。
当然,也吸引了所有俄国指挥官的目光,因为这艘轻型铁甲舰直奔“彼得大帝”号而去。
与中国人的火炮对射了几十分钟后,各个舰船上的俄军指挥官已经脸上变色,中国人的火炮,射速极快,威力极大,不到一个小时,己方超过四艘铁甲舰遭到重创,有一艘,在慢慢沉没。
布塔科夫上将大声的下达着命令。
“命令,第二、第三编队加入战斗!目标,中国人的右翼!”
“右舵十五!”
“是,右舵十五!”
舰桥各区,到处都是紧凑的喊声。
布塔科夫眼睛微微眯起,盯着远方那艘悬挂着中国龙旗的钢甲旗舰。
中国海军比自己想象的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他们的火炮系统,管退式速射炮,给己方铁甲舰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己方口径较小的火炮却不能对中国人呈横阵射击的主力舰造成太大的损伤,重炮则射速慢,命中低,很多时候都要看运气。
不过布塔科夫并不认为中国人难以战胜,只要集中炮火打乱中国人的阵型,乱战中就有机会给予中国人重创,因为这种新兴海军或多或少都会有教条主义束缚,不懂得随机应变。
就在这时候,中国人的一艘轻型铁甲舰突然闯入了己方火炮范围。
从常理分析,布塔科夫马上判断这是一艘杆雷艇,便是在舰船前端以长杆固定炸雷,以冲撞式的方式对敌人舰船攻击。
杆雷艇大多是排水二三十吨的小舰,不适宜出海,本次远征的俄国舰船编队便没有杆雷艇,也没有现今俄国海军大力气开发的海上炮台,那种圆圆的近海防御性重炮台。
根本不用指挥官下令,弹雨已经向中国人的杆雷艇倾泻,近距离下射击准确率大增,但中国人的杆雷艇却极为灵活,穿行在沸腾的水柱间呈“之”字形向彼得大帝号靠近。
布塔科夫微微蹙眉,中人的勇气固然可嘉,舰船上水手们的素养也令人惊叹,但他不认为杆雷能对彼得大帝号厚厚的装甲造成什么伤害。
“规避!规避!”
大副大声的下着命令,习惯使然,免得这艘小舰上装载了什么奇怪的炸药而发起自杀性攻击,中国人的花样太多了!
远方,英国人的“阿基里斯”号万吨重舰渐渐靠近战场,而且,英国人舰队使用了战斗阵型,占据着可以随时支援俄国舰队攻击中国第二编队的位置。
摄政王号指挥室内,李成谋目光也不由得从渐渐靠近彼得大帝号的轻型铁甲舰转向了英国海军舰队。
指挥室的铁甲护罩尚未落下,巨大的玻璃窗前,何伯的望远镜却一直注意着那艘中国轻型铁甲舰的一举一动。
然后,他就看到海面上微微一动,一串长长的气泡从中国铁甲舰旁侧浮起,直向彼得大帝号而去,气泡流动不算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行,何伯呆了呆,中国人也有白头鱼雷?他的目光一瞬不瞬的跟着气泡中隐约的黑色物体移动,心里更是叹息,四年前,帝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借鉴奥地利人的发明研制出鱼雷,只是每小时十几千米的速度和几百甚至几十米左右的射程使得其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注意。
何伯却认为这未使不是一种海战的利器,中国人,显然也在研制中,而且走在了英国人的前列,对方的这种水下武器,射程和速度显然都超过了白头鱼雷。
看看威力如何吧。
眼见那黑黝黝的物体就要撞击在彼得大帝号之上,显然中国水兵提前量判断的极为精确,何伯心下更是一惊。
可不成想,就要撞在彼得大帝号上的黑黝黝物体突然就头一歪,斜刺里冲了出去。
何伯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和白头鱼雷一样,中国人的水下武器一样不能保证其走直线。
这场令何伯感觉惊心动魄的袭击,就好像个小插曲,参与海战的军兵们,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福龙”号中,舰长鲁大化狠狠的砸拳,再忍不住吐出一口粗气,骂道:“日他娘!”千辛万苦靠近彼得大帝号并且成功发射了鱼雷,却功亏一篑,显然保持鱼雷走直线的螺旋仪系统尚不稳定。
没错,福龙号,帝国第一艘鱼雷舰,排水量110吨,功率1540马力,最高航速25节,编制20人。
武器系统:50mm速射炮两门,330mm鱼雷发射管两具,配备帝国“海龙王”鱼雷3枚。
鱼雷艇因为编制人员少,舰艇上水手各个都分工明确,都是帝国水师精英,更经过特殊培训。
舰长鲁大化,大副同时也是舵手“包打听”包大令。
鲁大化对于“娘娘腔”“事儿妈”包大令本来是极为瞧不起的,但吴淞口一战后,包大令操舵的娴熟技巧令他大为佩服,两人渐渐成了好友。
刚刚规避弹雨,虽然有运气的成分,更有俄国众多装甲舰并没有多少连珠炮配置的原因,但包大令那种野兽般的敏锐直觉和操舵的娴熟技巧也功不可没。
包大令却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光着的膀子早已湿透一片,他奋力的转舵,再次向彼得大帝号逼近。
盯着俄国人旗舰,鲁大化目光,大声下令:“雷管准备!”
一直以来,各种发动机系统都是帝国各实验室重点研发项目,“海龙王”鱼雷的动力系统便得益于此,采用热动力的“海龙王”鱼雷射程可以超过1000米,这使得鱼雷艇不必接近到攻击目标一侧的最危险区域,安全性大大提升。
彼得大帝号的悲剧或许是注定的,胆子大的没边儿的鲁大化和包大令两位,直接将彼得大帝号当成了试验场,实则现今帝国的鱼雷技术尚不稳定,福龙号第二枚鱼雷发射的时候,潜入水中就没能再浮出水面,鲁大化怔了下,旗舰已经打出令它返航的信息,虽然有些不甘,但他还是泄气的下了撤退的命令。
而就在这时候,彼得大帝号的海面下,突然传来一声闷响,立时整个海面都翻滚起来,就好像火山喷发,水纹远远的向四方荡漾。
“海龙王”鱼雷,就在动力渐渐耗尽之时终于浮起水面,恰好撞击在彼得大帝号船底防护最薄弱处,猛烈的爆炸立时将其底部舱位豁开了一个口子,海水滚滚而入。
彼得大帝号猛地一个趔趄,接着,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但有海水涌入的关系,众多水手都脱离岗位跑去封堵缺口关闭水密船舱,自然使得整个船舰暂时脱离了布塔科夫上将的掌控。
当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人马上将弹雨向彼得大帝号倾洒时,反应之灵敏,效率可怕的惊人,何伯深深叹口气,“命令!退后2海里……”
英国舰队渐渐驶离战场的同时,彼得大帝号已经冒起滚滚浓烟,船体开始倾斜。
接下来的战斗可想而知,俄舰纷纷在旗舰命令下撤离战场,部分舰只却拒绝执行命令,凶悍的“克莱姆尔”(克里姆林)号,全速前进,妄图以它巨大的撞角撞沉摄政王号,但在中国船舰高效的速射炮射击下,船体中连续传来爆炸声,很快就在冲天水柱中慢慢下沉。
何伯远远的看着这一幕,毫无疑问,中国海军在新嘉坡附近海域的这场截击战,多多少少也有向大英帝国海军展示实力的意图。
这场海战,给何伯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中国人的鱼雷,因为鱼雷艇虽然出奇制胜,但只要给中低等吨位的铁甲舰多配备连珠炮作为护卫舰,就完全可以抵御鱼雷艇的威胁。
令何伯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素质,超高的效率,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娴熟的船舰操控,当然,还有中国人先进的火炮系统和那坚不可摧的钢甲。
很明显,如果帝国海军再这么妄自尊大下去,早晚有一天会被中国人赶超。
幸好,现在还有时间。何伯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给帝国海军部发报,讲述他看到的一切。
1870年9月初,近十年来世界海军最大规模的战争——“马六甲海战”,以俄国人退却告终,不到一天的短短时间内,俄国海军便被中国人击溃,旗舰“彼得大帝”号沉没,其余铁甲舰被击沉五艘,击伤俘虏四艘,可谓损失惨重。
俄国铁甲舰战术理论奠基人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布塔科夫上将饮弹自杀。
而就在“马六甲海战”的当日,普法战争正式爆发,双方数十万大军激战在边境,这也使得中俄海战的讯息在欧洲被普法战事进展的铺天盖地的报道掩盖,但对欧洲各个海军强国来说,尤其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中俄海战带来的反思和启迪是如此的巨大,思想活跃的中国海军,第一次成为海洋霸主认真对待甚至接受其某些战略思维的对象。
……
远远的看到阿巴坎的城镇轮廓,尼古拉那维奇才松了一口气。
一路之上,他也遇到了数支己方部队,根据指挥官们报告,中部战区总参谋长瑟鲁奇已经在萨彦岭北部山脉中组织起第二道防线抵御中国人的进攻,而且已经与中国人交火。
对于瑟鲁奇,尼古拉那维奇是极为放心的,帝国陆军上将中,瑟鲁奇是唯一一名参加过克里木战争的将军,他的战略目光就算政敌也不得不承认其高超之处。
尼古拉那维奇并没有去瑟鲁奇的前线指挥部,而是令一名亲兵送去了密信,他则快马加鞭返回阿巴坎,亲身经历的噩梦,要向皇兄和总统帅部尽快汇报,现今中国人必定会齐头并进侵入西伯利亚,瑟鲁奇统帅的集团军不超过十万人,很难抵抗中国人的攻击,战略性后退,中国人的战线便会越拉越长,在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一带组成新的防御战圈,失去铁路补给的中国人就算想组织大规模会战,困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现在只能在中部战区实行战略防御,将中国人的进攻势头遏制住以后,再集结力量转入反攻。
尼古拉那维奇深深吸口气,催动马匹,就在这时候,两侧长着半人高杂草的草坡上,突然扑出了数条人影,尼古拉那维奇猝不及防,猛地被人从马上扑下,重重摔在草丛中,直摔得头晕脑胀。
“嘭嘭嘭”,有反应过来准备反抗的近卫骑兵身上中弹,惨呼摔下马。
尼古拉那维奇随即就觉眼前一黑,被人用黑布蒙了眼睛,嘴巴也被堵了起来,接着就被架起,不由自主的在草丛中狂奔。
听到叽里咕噜的奇怪语音,不知道中国人在说什么。
说话的是刘连长,正笑着说:“穿得花里胡哨的,官儿小不了,抓回去给咱团长问话。”
刘连长隶属于皇家重步兵禁卫旅第一步兵团。
其实禁卫旅的编制已经升格为禁卫师,只是番号未变,除了步兵团和快速火炮团,又有装甲团,也就是“雷霆”们都被划拨为禁卫旅的装甲兵团。
禁卫旅一个舍弃了重武器的步兵团早就潜到了阿巴坎附近,只是阿巴坎驻防了俄军一个师,守卫严密,一直未得机会展开攻击,昨日得到准确情报,阿巴坎并没有囤积多少俄军战略物资,步兵团正陆续撤退,临了还是把尼古拉那维奇抓了俘虏。
而叶昭见到尼古拉那维奇已经是二十多天后的事了。
尼古拉那维奇被押解到京城之时,瑟鲁奇的部队已经战略性转移,向新西伯利亚一带撤退,红娘占领了阿巴坎,大军分三路向新西伯利亚一带俄国的移民城市密集区进发。
祥瑞团团的养心殿东暖阁,叶昭见到了尼古拉那维奇。
很显然,这位沙皇御弟的身体和精神遭受了双重打击,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但是谨慎起见,在他的左右,一边站了一个膀大腰圆的侍卫。
尼古拉那维奇坐在中国特有的软墩上,打量着野心勃勃的中国皇帝,心里轻轻叹口气,年青而强有力的帝王,或许都有开疆扩土的野心吧,只是很不幸,这个帝王生在了东方,想要征服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国。
叶昭淡淡的问了他几句话,无非是表示了一下关心,最后又道:“如果你想给你的兄长写信,我可以代为转达。”
尼古拉那维奇默默的摇头,彼得大帝的血脉在他身上流淌,就算成为了阶下囚,他也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反抗。
叶昭就挥了挥手,侍卫随即将其带出。
叶昭则转头看向了桌上的地图,现今西伯利亚一带渐渐天寒,在冬天来临前夺取新西伯利亚一带是自己交给红娘的战略目标,虽然没有多加嘱咐,但红娘自也不会轻进,明年开春之际,才是与俄国人决战之时。
西部战线,正按照制定的战略目标推进,哈里奇自不会急着去挖了上百公里壕沟的亚历山大斯克一带硬吃俄国人。
现今从天湖城,正向西北铺设铁路和公路,同时派出数个纵队深入哈萨克大草原中招降哈萨克部落,大片大片的蚕食着俄国人的势力范围。
东部战区战事极为顺利,韩进春部已经攻克了庙街,库页岛尽皆收复,六王仓皇北逃,随行的王公大臣越来越少,军民大多归降,满洲贵族和大臣,也多留守庙街投降,数年前从新西伯利亚等地辗转回归庙堂的曾国藩却铁了心,随其北逃。
遗憾的就是左宗棠暴病身亡,令人不得不叹息世事无常。
正在心下叹息时,一名侍卫匆匆而来,送上了外务部的折子。
却是英国人提出了新的条件。
马六甲海战之后,中国舰队冲出马六甲海峡,顺势便杀到了马尔代夫,与马尔代夫的苏丹签订了租借港口等等协议。
这一下可刺到了英国人的痛处,因为马尔代夫距离印度和斯里兰卡是如此之近,如果中国舰队可以随意在马累停泊,将会严重影响英国人对整个印度的绝对控制权。
其实也正是因为马尔代夫距离英国人的殖民地港口极近,所以对这个资源匮乏更没几个土著的小群岛,英国人并没有什么兴趣,是以马尔代夫这些年一直在荷兰人控制中。
但马累港对中国的意义可就截然不同,印度洋中,几乎所有的岛屿补给点都成了英国人的殖民地,若想慢慢形成通往欧洲的补给链而不必时时刻刻依靠英国人,也只能拣英国人的牙慧,找些人家看不上眼的残羹冷炙吞下肚。
而荷兰人在南洋越来越依靠中国维系其利益,不知道得了中国人什么承诺,乐得将马尔代夫转交给中国。
中国人的借口也光明正大,与俄国交战期间,需要一条通往欧洲的海路,以便应对俄国人的威胁。
英国公使虽然马上照会中国外务部,但言辞却也并不激烈,很显然,马六甲海战之后,英国人已经真正将中国视为列强俱乐部之一员,开始认真对待中国人的利益诉求。
英国人最开始提出可以签订协议,在获得英国公使签发的许可证后,中国商船可以在英国港口得到必要的补给,同时英国舰队负责中国商船的安全云云。
外务部门自然不会同意,如此中国商人若想展开国际贸易,就必须得到英国人的允许,慢慢还不被英国人培养出一大批亲英的资本家?
或许英国人也知道自己条件太苛刻,后来又拿出了两个方案,都被中国人回绝,而最新的方案却是用查戈斯群岛来交换马尔代夫。
查戈斯群岛位于印度洋中部,其中迪戈加西亚岛是个天然良港,岛上生活着数千土著,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以现今时代来说,对于欧洲人,印度洋中的岛屿也就变得可有可无起来,因为从西方到东方,再不必绕过非洲大陆,印度洋中的补给点也就不再那么重要。
要说英国人的条件也实在苛刻,出马六甲海峡前往苏伊士运河,若用迪戈加西亚岛做补给点,要兜老大的一圈。
但是叶昭却笑了,或许欧洲人都以为中国现在迫切希望打开通往欧洲的商路吧,却不知道自己从没把地中海的贸易圈当成什么香饽饽。
冲出马六甲海峡,下一步是哪里?
叶昭伸手转了一下桌上的地球仪,目光盯在了非洲大陆和南部非洲。
东方国家前往非洲的海路,迪戈加西亚岛可就是金子一般宝贵了。
叶昭慢慢提起毛笔,在奏折上批了一行小字。
……
冰火两重天,叶昭满心舒畅转动地球仪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却是一片沉肃。
就算最会讨皇帝欢心以会撒娇著称的叶卡捷琳娜皇后,此刻也是满腹忧心的坐在亚历山大身侧,不时不安的看向丈夫。
中路全线溃退,统帅失踪,刚刚才得到消息,被中国人俘虏,亚历山大又如何不忧心忡忡。
米柳京一脸严峻的看着手里的电报,是中部战区临时统帅瑟鲁奇发来的。
米柳京数次请罪,虽然亚历山大二世不怪罪他,他却不能不责怪自己,但是,他不是那种在悔恨中生活的人,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挽回败局。
中国人很明显早有预谋,而且萨彦岭战事刚起,在亚历山大斯克的那位叛逃中国官员就没了踪影,这就更令人恨得咬牙切齿。
只是中队的强悍却是没人预料得到,从这一方面来讲,不管有没有中国人布下的陷阱,战事初期,因为对敌人了解不够,定然会遭遇惨痛的失败。
现在只有正视双方的实力对比,将俄国人摆在与自身实力相当的位置上,才能真正制定出打败中国人的战略,就好像,当年拿破仑的入侵。
叶卡捷琳娜皇后却是在想,外面的刁民真的很讨厌,打了败仗而已,又游行又示威的,还威胁要皇帝退位,为什么就不知道为国家出力气呢?难道不知道陛下这段时间多么的烦恼?
亚历山大此时指了指鄂木斯克,这座西伯利亚最古老的城镇,从沙皇军队在此建立要塞,距今已经一百五十余年,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大量人口涌入,现今鄂木斯克已经是一座有着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亚历山大道:“在鄂木斯克一带形成防御圈,抗击中国人。”
米柳京没有作声,从阿巴坎退到鄂木斯克,等于战略后退一千余俄里,更有新西伯利亚一带密集的移民人口区会被中国人轻易占领。
但是壮士断腕,陛下可以说高瞻远瞩,俄国每退一步,中国人距离自己的核心补给区便远一些,一退便是一千余里,中国人在鄂木斯克作战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一路节节抵抗,那己方有生力量只会被中队蚕食消灭,大规模战略后退,在鄂木斯克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可以稳住局势,如此高加索一带军团以及大批新征募兵员便有时间补充给中路军团。
米柳京道:“火车头和车皮,一辆也不能留给中国人。”中国和俄国铁轨轨距不同,又不留给其火车头,铁路线也要破坏,中国人便很难利用俄国铁路运输。
米柳京又道:“如果不是怕失去亚历山大斯克,我们完全可以撤退的步子更大一些。”
如果被中国人占领鄂木斯克,其军团再向西推进数百里,便是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通往亚历山大斯克的铁路便是从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南下,一旦失去了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整个西线军团便处于中国人夹击中,而且,失去了补给线。
亚历山大叹口气道:“只不过这么一来,受蒙蔽的子民又要声讨我了!”
米柳京默默点头,萨彦岭的惨败已经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愤慨,现今又不战而退,将大片的土地拱手让给中国人,其中更有移民密集区,民众们自然会群情激愤。
尤其是这里面又有民意党等民粹分子。
从皇帝登基,已经遭遇了三次刺杀,这些团体实在是愚昧透顶,对于底层民众的声音,皇帝陛下是历代最开明的,对不同政见者也极为宽容,很少会进行残酷的镇压,他们却不知道感恩,反而趁机将组织发展壮大,更屡次策划对皇帝的刺杀,若陛下如前代沙皇般,又哪里有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早就抓捕处决核心分子令这些团体烟消云散。
这些反对皇帝陛下的人,也真是愚蠢的可笑了。
米柳京想着,就不禁摇头叹息。
……
帝国境内,除了偶尔出现商用物资不能准时到站的情况,好像大多数人并没有受到这场战事的影响。
而在北京召开的“东南各国计量大会”也如期举行,中国、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共八个国家的代表签订了“米制公约”,为亚细亚一地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现今缅甸并不是东南国家集团成员,不过在其申请了数次遭到拒绝后,东南集团还是给了他一个“非正式成员国”的身份,至此,英印当局也停止了对腼腆的蚕食和侵袭。
除了军事合作外的会议,缅甸都可以作为成员国出席,当然也包括了计量大会。
中国和俄国交战,俄国刚刚对中国宣战之时,朝鲜、老挝、越南、柬埔寨四国便递交国书,请求对俄国宣战,不过叶昭不想令中俄战争变得复杂化,自然婉拒。
而等萨彦岭大捷的消息传来,、泰国才姗姗上书表达了一番与宗主国共进退的决心,其实倒也怪不得他们,毕竟俄国人恶名在外,在远东来说,本来是一个强大的令人发指的庞然大物,要说绑在宗主国战车上与俄国交战,自然也免不了令人惴惴。
尤其是和泰国,中国之影响力可以说才刚刚登堂入室。
要说比较勇猛的,却是尼泊尔了,也上书请求派兵为宗主国效力与俄国作战。虽然近年来尼泊尔渐渐靠拢向英国,但随着中国国势日强,尼泊尔便数次遣使节来中国朝贡,毕竟名义上,尼泊尔仍是中国的朝贡国。
尼泊尔人比较凶悍,也比较爱凑热闹,比如前朝闹太平军,尼泊尔人便上书,愿出兵为前朝皇帝效力剿灭太平军。而且当年尼泊尔刚刚与英国人接触时很是打了胜仗,还曾经将缴获的战利品送上北京并且提醒宗主国当心。
只是前朝与其使节沟通时对英国人译名不同,这才使得前朝以为尼泊尔战胜的是不知名西方蛮夷,是以混没在意,若知道属国战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令老大帝国吃了大亏的英国人,那定然刮目相看了。
现今尼泊尔又开始向中原靠拢,毕竟从人种从风俗文明来说东西方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能得到东方强国的庇佑,尼泊尔自然不想再跟英国人打交道。
见到尼泊尔的国书,叶昭倒是动了心,遂电令赵三宝,与尼泊尔人取得联系,征募一支廓尔喀步兵旅加以训练。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