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礼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攻取岭南之地,几乎是朱元璋打得最轻松的一战,时间不长,以朱亮祖、周德兴等偏师将军,轻取州县,横行无忌。
何真投降,数万人马被俘。
取之如探囊,轻松无比。
这样的战斗,如何能劳动吴王大驾?
可事实上,不光是朱元璋,包括张希孟,参政朱升,翰林学士宋濂,侍读学士叶琛,侍讲学士章溢,另外还有诸如施伯仁,高启,张羽,徐贲等等,几乎朱元璋麾下三分之一的文臣,都随军南下,一起坐船,直奔广州城。
包括刚刚通过商科考试的这帮小菜鸟,也随军开拔,声势浩大,一起南下。
燥热的风,吹拂在脸上,心也跟着烦躁起来。
一些北方的人,显然受不了岭南的暑热,渐渐产生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
江柯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靠着方子还有携带的药材,帮了不少人。以至于那些成绩比他好太多的同科,也是恭恭敬敬,十分客气。
大家伙在晚饭之后,凉风乍起,就凑在一起,畅谈无忌,开心聊着。
在一群人里面,包括陈迪,也加入其中。
“上位和张相此来,意在崖山,我一个商人,懂得倒是不多只是听说宋少帝死在了那里,似乎十分悲壮?”陈迪的目光看向了江柯,期待着他的看法。
“确实十分悲壮。”江柯沉吟道:“彼时临安失守,五岁旳宋恭帝投降元廷。可忠义之士,人心不死,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保护下,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逃出临安,南下联络义士,企图继续抗元。他们先去的就是福州,随后元军杀至,再去泉州,彼时泉州商人蒲寿庚不许宋室君臣入城,相反还屠戮赵宋宗室,反戈一击,卖主求荣,卑鄙无耻!”
陈迪骤然一惊,忙道:“我听说这个蒲寿庚是色目人,元廷很赏识他?蒲家后人荣华富贵,绵延至今,依旧显赫!”
这时候围拢过来的人多了,包括卖假书的,他突然跳起来,“我也听说过,蒲家无耻,出卖宋室。咱们该上书吴王,以后进入泉州之后,要把蒲家上下,悉数贬为奴仆,男人为奴,女人为娼,生生世世,永远下贱。让千人踩,万人踏!最好,最好再立个跪像,就像对付赵构那样,才能解气!”
别看这小子嘴臭,但是这个主意却得到了大家伙的赞同,背主投敌的无耻之徒,谁都是蔑视的。
大家伙纷纷嚷嚷着,要给宋室报仇。
但是人群之中,也有人微微摇头。
这个表示相反意见的,名叫朱同,他有个大哥,叫朱异,而他爹正是朱升。
陈迪笑道:“小朱学士,你有什么高见?说说吧!”
朱同略沉吟,就说道:“蒲家无耻无德,理该受到报应,怎么处置,我都没有说的。只是我反对为宋室报仇,赵宋之亡,虽然忘在蒙古人之手,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不争气。依我之见,这个国家该亡!”
“何以见得?”陈迪好奇问道,其他众人虽然通过了考试,但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千差万别,诸如那些商行的老账房,甚至是庙里的和尚,这样的出身能讲明白南宋之亡,也是难为他们了。
朱同就说道:“别的不说,灭宋的急先锋,便是降将范文虎,此獠不听节制,大战临头,竟然还争权夺利,沉迷享乐,饮酒作乐,只知道跟贾似道吹嘘待到交战之时,一败再败,命他接应,结果竟然因为鸟鸣,误以为元军杀至,便一退三十里,坐视友军全军覆没!”
“如此无能之人,竟然靠着贾似道庇护,襄樊兵败之后,只是降一级而已,还镇守坚城安庆。随后元军杀至,又举城投降!反过来成了元廷打手,灭宋先锋。赵宋一朝,早就没有什么是非曲直。”
“再有临安陷落之后,残余的文臣武将,汇合兵马义士,一路逃到了岭南之地,试图聚拢兵马抗元。然则此时,几位重臣内斗不止,文丞相被驱逐,陆秀夫和张世杰受到打压越是外敌压境,越是生死存亡,风雨飘摇,就越要防范自己人,就越是不能捐弃前嫌,同仇敌忾。赵宋之亡,四成亡于蒙古,六成亡于内斗!这就是我的看法!”
朱同本是个温文尔雅的,可说起赵宋之亡,竟然也慷慨激昂起来。
在场众人也是认真听着,好些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灭宋的急先锋竟然是個降将也头一次听说,原来大忠臣文丞相还受到了猜忌,被驱逐了。这样的忠臣都得不到重用,赵宋之亡,也就情理之中了。
给这么一群自己作死的人报仇,似乎情理上当真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面对这么个情况,又该怎么看呢?
咱们大家伙千里迢迢,舟船劳顿,直奔崖山,瞻仰古战场,又是为了什么呢?是惋惜赵宋之亡,还是反抗元廷残暴?
到底要怎么定调子,此行的重要性在哪里?
史册昭彰,海天壮阔,又该如何看待前人?
大家伙开始讨论激烈,但渐渐的,声音又低沉下去,江柯和朱同,全都低下了头,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
其他众人说了一阵子,也理不出个头绪,索性闭口不言,只有卖书的还不服气,“你们就是迂腐,讨论是非对错干什么?孔夫子尚且为尊者讳呢!要我说啊,大不了修史的时候,用春秋笔法就是了。大宋朝君极正,臣极贤,将士忠勇,舍死忘生。然则运终数尽,不敌天命。如果还觉得惋惜,就多说说二十万人,以身殉国的壮烈,让后人感动流泪,也就够了。”
“你闭嘴!”江柯怒了,“千秋史册,岂容你随意胡言乱语?小心我抽你!”
卖书的吓得一缩脖子,但还不服气,哼道:“你说我胡言乱语,可我读了写史书,也都是这个调调儿,可见古人也都是这样糊弄罢了!”
江柯真想揍他了,偏偏朱同却叹道:“这话说得也不算错,最后归结到天命运数也就是了,可是过去几年,张相几次写文章,说天意即民心,已经推翻了天命之说。如果咱们也还是如此归结赵宋之亡,显然就浅薄了。我想张相此来,必定是有高论。咱们或许可以期待。”
期待张希孟能给出什么高论吗?
此刻的中军大帐,重臣云集,同样也在激烈讨论着,令人诧异的是,刘三吾赫然在列,同时在场的,还有几位岭南的儒者。
摆在他们面前的东西,正是张希孟给朱元璋写的那份几万字的东西。
众人不断传看,越看越是心惊肉跳,哪怕已经习惯了张希孟犀利的宋濂等人,此时也是陷入了震惊之中。
而刘三吾已经是坐立不安,惊得站起来。
他犹豫了再三,才鼓足勇气道:“张相,我,我以为此论不当,不该这么说的。”
听到这话,高启几个就要站起来反驳,张希孟却笑呵呵道:“今天请大家过来,探讨此事,就是为了反思过去,筹谋未来。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大可以说出来,开诚布公,言者无罪!”
“张相,你这么说了,那我就斗胆请教文丞相,陆秀夫,还有无数忠义赴死之人,他们皆是士大夫,张相又为何要鄙薄士人?千年来,士人上佐天子,下理万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历朝历代,名臣辈出,先贤不断。道统得以传承,文脉得以延续,皆赖士人之功,便是在这个大帐之中,名臣鸿儒,也是所在多有,我怕张相之论,会,会伤了天下人心。”
刘三吾说完,还仔细看了一圈,希望得到回应,但是很不幸,朱升绷着脸不言不语,宋濂也只是皱眉头,还在频频看着张希孟所写的东西,隐隐约约,他似乎有所领悟。
“我要说的不是某个士人,而是士大夫这个群体。”张希孟沉声道:“自秦汉隋唐以来,士人地位不断提高,到了赵宋,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情。而此时此刻的士人,也不再是以天下为己任,保全名声,保护家族,已经成了大多数士人内心深处的最根本想法。太平的时候,家国天下,固然还能两全。可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多数士人先想到的必然是自己。屈膝投敌,尚且可以继续荣华富贵,若是名声败坏,失去官位,则万劫不复。在这个当口,士人们往往表现得党派之争更加严重,内斗不休,互相攻讦,视彼此为寇仇!”
张希孟的这番话可谓是很不客气,刘三吾想要反驳,但是却发现不少人竟然点起头来。道理也很简单,史书上的确是这么写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每当亡国大祸临头的时候,士大夫一直要求维持大局,维持体统,祖宗之法,轻易不可改变,彼此撕咬更加剧烈,党争凶悍,彼此视为寇仇。如果能把内斗的三分功力拿出去对付外敌,只怕都不会亡国。
赵宋如此,明朝晚期也是如此,至于带清,还有什么好说呢!
“归结起来,我以为根本就是士人拥有超越王朝的优待,他们和普通百姓是分开的所以我以为此来,是要埋葬士大夫情节,悼宋之亡。承袭军民不屈之志,前赴后继,恢复中华!”
“这也是新朝法统来源!”张希孟断然道。
攻取岭南之地,几乎是朱元璋打得最轻松的一战,时间不长,以朱亮祖、周德兴等偏师将军,轻取州县,横行无忌。
何真投降,数万人马被俘。
取之如探囊,轻松无比。
这样的战斗,如何能劳动吴王大驾?
可事实上,不光是朱元璋,包括张希孟,参政朱升,翰林学士宋濂,侍读学士叶琛,侍讲学士章溢,另外还有诸如施伯仁,高启,张羽,徐贲等等,几乎朱元璋麾下三分之一的文臣,都随军南下,一起坐船,直奔广州城。
包括刚刚通过商科考试的这帮小菜鸟,也随军开拔,声势浩大,一起南下。
燥热的风,吹拂在脸上,心也跟着烦躁起来。
一些北方的人,显然受不了岭南的暑热,渐渐产生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
江柯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靠着方子还有携带的药材,帮了不少人。以至于那些成绩比他好太多的同科,也是恭恭敬敬,十分客气。
大家伙在晚饭之后,凉风乍起,就凑在一起,畅谈无忌,开心聊着。
在一群人里面,包括陈迪,也加入其中。
“上位和张相此来,意在崖山,我一个商人,懂得倒是不多只是听说宋少帝死在了那里,似乎十分悲壮?”陈迪的目光看向了江柯,期待着他的看法。
“确实十分悲壮。”江柯沉吟道:“彼时临安失守,五岁旳宋恭帝投降元廷。可忠义之士,人心不死,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保护下,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逃出临安,南下联络义士,企图继续抗元。他们先去的就是福州,随后元军杀至,再去泉州,彼时泉州商人蒲寿庚不许宋室君臣入城,相反还屠戮赵宋宗室,反戈一击,卖主求荣,卑鄙无耻!”
陈迪骤然一惊,忙道:“我听说这个蒲寿庚是色目人,元廷很赏识他?蒲家后人荣华富贵,绵延至今,依旧显赫!”
这时候围拢过来的人多了,包括卖假书的,他突然跳起来,“我也听说过,蒲家无耻,出卖宋室。咱们该上书吴王,以后进入泉州之后,要把蒲家上下,悉数贬为奴仆,男人为奴,女人为娼,生生世世,永远下贱。让千人踩,万人踏!最好,最好再立个跪像,就像对付赵构那样,才能解气!”
别看这小子嘴臭,但是这个主意却得到了大家伙的赞同,背主投敌的无耻之徒,谁都是蔑视的。
大家伙纷纷嚷嚷着,要给宋室报仇。
但是人群之中,也有人微微摇头。
这个表示相反意见的,名叫朱同,他有个大哥,叫朱异,而他爹正是朱升。
陈迪笑道:“小朱学士,你有什么高见?说说吧!”
朱同略沉吟,就说道:“蒲家无耻无德,理该受到报应,怎么处置,我都没有说的。只是我反对为宋室报仇,赵宋之亡,虽然忘在蒙古人之手,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不争气。依我之见,这个国家该亡!”
“何以见得?”陈迪好奇问道,其他众人虽然通过了考试,但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千差万别,诸如那些商行的老账房,甚至是庙里的和尚,这样的出身能讲明白南宋之亡,也是难为他们了。
朱同就说道:“别的不说,灭宋的急先锋,便是降将范文虎,此獠不听节制,大战临头,竟然还争权夺利,沉迷享乐,饮酒作乐,只知道跟贾似道吹嘘待到交战之时,一败再败,命他接应,结果竟然因为鸟鸣,误以为元军杀至,便一退三十里,坐视友军全军覆没!”
“如此无能之人,竟然靠着贾似道庇护,襄樊兵败之后,只是降一级而已,还镇守坚城安庆。随后元军杀至,又举城投降!反过来成了元廷打手,灭宋先锋。赵宋一朝,早就没有什么是非曲直。”
“再有临安陷落之后,残余的文臣武将,汇合兵马义士,一路逃到了岭南之地,试图聚拢兵马抗元。然则此时,几位重臣内斗不止,文丞相被驱逐,陆秀夫和张世杰受到打压越是外敌压境,越是生死存亡,风雨飘摇,就越要防范自己人,就越是不能捐弃前嫌,同仇敌忾。赵宋之亡,四成亡于蒙古,六成亡于内斗!这就是我的看法!”
朱同本是个温文尔雅的,可说起赵宋之亡,竟然也慷慨激昂起来。
在场众人也是认真听着,好些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灭宋的急先锋竟然是個降将也头一次听说,原来大忠臣文丞相还受到了猜忌,被驱逐了。这样的忠臣都得不到重用,赵宋之亡,也就情理之中了。
给这么一群自己作死的人报仇,似乎情理上当真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面对这么个情况,又该怎么看呢?
咱们大家伙千里迢迢,舟船劳顿,直奔崖山,瞻仰古战场,又是为了什么呢?是惋惜赵宋之亡,还是反抗元廷残暴?
到底要怎么定调子,此行的重要性在哪里?
史册昭彰,海天壮阔,又该如何看待前人?
大家伙开始讨论激烈,但渐渐的,声音又低沉下去,江柯和朱同,全都低下了头,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
其他众人说了一阵子,也理不出个头绪,索性闭口不言,只有卖书的还不服气,“你们就是迂腐,讨论是非对错干什么?孔夫子尚且为尊者讳呢!要我说啊,大不了修史的时候,用春秋笔法就是了。大宋朝君极正,臣极贤,将士忠勇,舍死忘生。然则运终数尽,不敌天命。如果还觉得惋惜,就多说说二十万人,以身殉国的壮烈,让后人感动流泪,也就够了。”
“你闭嘴!”江柯怒了,“千秋史册,岂容你随意胡言乱语?小心我抽你!”
卖书的吓得一缩脖子,但还不服气,哼道:“你说我胡言乱语,可我读了写史书,也都是这个调调儿,可见古人也都是这样糊弄罢了!”
江柯真想揍他了,偏偏朱同却叹道:“这话说得也不算错,最后归结到天命运数也就是了,可是过去几年,张相几次写文章,说天意即民心,已经推翻了天命之说。如果咱们也还是如此归结赵宋之亡,显然就浅薄了。我想张相此来,必定是有高论。咱们或许可以期待。”
期待张希孟能给出什么高论吗?
此刻的中军大帐,重臣云集,同样也在激烈讨论着,令人诧异的是,刘三吾赫然在列,同时在场的,还有几位岭南的儒者。
摆在他们面前的东西,正是张希孟给朱元璋写的那份几万字的东西。
众人不断传看,越看越是心惊肉跳,哪怕已经习惯了张希孟犀利的宋濂等人,此时也是陷入了震惊之中。
而刘三吾已经是坐立不安,惊得站起来。
他犹豫了再三,才鼓足勇气道:“张相,我,我以为此论不当,不该这么说的。”
听到这话,高启几个就要站起来反驳,张希孟却笑呵呵道:“今天请大家过来,探讨此事,就是为了反思过去,筹谋未来。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大可以说出来,开诚布公,言者无罪!”
“张相,你这么说了,那我就斗胆请教文丞相,陆秀夫,还有无数忠义赴死之人,他们皆是士大夫,张相又为何要鄙薄士人?千年来,士人上佐天子,下理万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历朝历代,名臣辈出,先贤不断。道统得以传承,文脉得以延续,皆赖士人之功,便是在这个大帐之中,名臣鸿儒,也是所在多有,我怕张相之论,会,会伤了天下人心。”
刘三吾说完,还仔细看了一圈,希望得到回应,但是很不幸,朱升绷着脸不言不语,宋濂也只是皱眉头,还在频频看着张希孟所写的东西,隐隐约约,他似乎有所领悟。
“我要说的不是某个士人,而是士大夫这个群体。”张希孟沉声道:“自秦汉隋唐以来,士人地位不断提高,到了赵宋,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情。而此时此刻的士人,也不再是以天下为己任,保全名声,保护家族,已经成了大多数士人内心深处的最根本想法。太平的时候,家国天下,固然还能两全。可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大多数士人先想到的必然是自己。屈膝投敌,尚且可以继续荣华富贵,若是名声败坏,失去官位,则万劫不复。在这个当口,士人们往往表现得党派之争更加严重,内斗不休,互相攻讦,视彼此为寇仇!”
张希孟的这番话可谓是很不客气,刘三吾想要反驳,但是却发现不少人竟然点起头来。道理也很简单,史书上的确是这么写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每当亡国大祸临头的时候,士大夫一直要求维持大局,维持体统,祖宗之法,轻易不可改变,彼此撕咬更加剧烈,党争凶悍,彼此视为寇仇。如果能把内斗的三分功力拿出去对付外敌,只怕都不会亡国。
赵宋如此,明朝晚期也是如此,至于带清,还有什么好说呢!
“归结起来,我以为根本就是士人拥有超越王朝的优待,他们和普通百姓是分开的所以我以为此来,是要埋葬士大夫情节,悼宋之亡。承袭军民不屈之志,前赴后继,恢复中华!”
“这也是新朝法统来源!”张希孟断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