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六章 乱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然而广陵府的时局却并不像人们的日常生活那样平静无波。将近四月中,京中传来消息,当初到广陵府的那位巡盐御史,因为“办事不力”而被撤职抄家,起因是当日他在巡盐时所有收受的贿赂,竟一两银子都不差,被人造了册子,捅到都察院去。立时有人觉得不对,当初人人都没当回事的御史巡盐,原来竟是一场阴谋,有人挖了坑等着人往下跳呢。
跟着发生的事情,令所有熟悉时局的人都非常吃惊。四月末,两淮盐运使洪镇应诏回京述职,得了个正四品的礼部闲职,明升实降。
朝中之人此时再无怀疑,晓得当今圣上已是决意要查广陵府的盐政,一时便有人重提废止盐业“引窝制”,称此制唯令广陵府的富商巨贾,赚尽天下之利,而黎民百姓则唯见其害。
五月初,洪镇被下了狱,圣旨下令彻查广陵府三年之间的盐税。广陵府无论是官是商,一时人人自危。做官的,自然是怕被拿到受贿徇私的痛处,而盐商们,更怕的是,手中的“盐引”、“引窝”,成了废纸一张,那可是伤及根本的大祸。
在时局纷乱之际,广陵府最先站出来的,是两淮盐业总商黄韬。他先是上书,为老友与姻亲说话,力证洪氏不曾私支或者贪污盐税。有人劝他不要相帮洪镇,但是黄韬却公开说,当初的姻缘乃是御赐,他无论如何都是姻亲,别人固然可以袖手旁观,然而他若是袖手,也未免太不把皇上当年的赐婚给放在眼里了。就因为这话,不少人认为黄韬义气,同时都察院的官员也都心中有数——老狐狸黄韬实是在说,将洪黄两家绑一块儿的,乃是皇上自己,不是我们黄家选的,你们千万不要弄错了。
跟着黄韬便放出话来,请前来广陵府监察的官员随时抄捡他黄家的账目。
前来监察的官员便首先去“抄捡”了黄家,险些惊扰了黄家的女眷。那时候,距离黄宛如自水路发嫁,仅仅不到二十日。然而监察的结果,竟是发现黄家产业,已经全部与“盐”无涉,换句话说,不仅黄韬干干净净,连黄韬的直系亲属也干干净净,黄家偌大的一份家业,与黄韬任盐业总商,竟然丝毫关系也没有。
闻说这个结论,黄韬便上书,自辩十年辛苦,只为皇上效忠。他做盐业总商,连俸禄都没有,因此黄家差不多这几年来,都是靠着早年积攒下的产业,维持一家的生计。
其实这话说出来谁信啊,黄家耗费不下万金,修了这样大一座园子,还曾接过驾,那银子使的跟流水似的。若说黄韬不曾从盐业总商这个头衔上得利,明眼人都觉得绝无可能。
然而黄韬凭着一张他出任两淮盐业总商的任命书,将这些非议都给堵了回去。两淮盐业总商,向来是遴选家中资本雄厚的盐商担任。历来两淮盐商,如果家资不下百万之巨,是轮不上这个位置的。眼下黄家全部家资经过点算,只得不到六十万两。古人没有给园子估价这一说,其实黄家的园子就至少能值上五六十万两,只是这些没有人想到要往上头去算——
黄韬,好似真的干干净净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黄家也不是全无瑕疵,只是出问题的都是黄家下人,与黄家主子无涉。
好多人听说黄家“通过”了都察院的考验之后,都是舒了一口气。广陵盐商们弹冠相庆,还有亲上黄家来道贺的,黄韬为避嫌干脆闭门谢客,心中暗骂这些人难道就不晓得“谨慎”为何物么。
岂料又过了几日,情况急转直下,先是广陵城中,都察院的官员拿住了两三名盐商行重贿的把柄,而京中那头,洪镇的罪名很快下来,却是“失察”与“索贿”。
事情到此,其实还勉强算可控,洪镇的罪判可轻可重,轻则对他将来的仕途有碍,重则可能会有牢狱之灾。而两淮盐政,则仍然去向未卜。
正在广陵府盐商为了时局而惴惴不安的时候,传来了另一个消息,道是川楚交界之处,有白莲教妖人作乱,听说已经作乱了大半年,但是被当地官员压了消息,不曾向朝廷禀报。到了眼下四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川楚之地的农民“义军”聚在一处,人数达到二十万之众,声势浩大,正准备进攻楚中大城襄阳府。
这下不止楚地的官员全都慌了神,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先自乱了阵脚。兵部忙着调兵遣将,将原来驻扎川陕的边军调了去协防襄阳,然而户部这会儿却两手一摊,表示,国库空虚,至于军饷么,还真是有点儿问题。
事情一出,龙颜震怒。然而,广陵盐商巨贾,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五月中,以两淮盐业总商黄韬为首,广陵盐商向朝廷一共捐饷三百万两白银。而只黄家一家,就捐了五十万两之多。前阵子黄家清点财帛,统共只有六十余万两,而这时候一下捐出五十万两出来,几乎是将大半的家产都捐出来了。黄韬这个举动,令皇帝十分感动,当即下令嘉奖。而洪镇那里,刑部也酌情轻判,只是夺职而已。以洪镇的家世,即便如此,也能回家安安生生地做个富家翁。
因此,几乎可以说,川楚的白莲教众,一时间竟帮了的广陵盐商的大忙。而朝中关于盐政改革的呼声,却又因为西南刀兵之事,终于搁置下来了。
然而傅春儿在家中,却不晓得这些事情,她只一心为纪燮忧心着。上次纪燮来信,就说他已经到了南昌府附近。此后却又是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
白莲教作乱的事情,她早已听说了,广陵府每日都有衙役上街,敲锣打鼓地告诫百姓,千万莫要叫白莲教“妖人”所蛊惑。但是究竟战事如何,广陵府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荆楚一带,尽是乱局。后来渐渐地,众人又听说乱局蔓延至江西境内,这令傅春儿忧心如焚,可是又无计可施。
这日一早,傅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却是纪燮的母亲黄氏。杨氏将黄氏迎入厅中,命人奉茶,她却淡淡地说:“傅家奶奶,不必麻烦,我今日过来,只是有些事情想私下里与你家春儿姑娘说说。”
杨氏见黄氏面色不善,连忙亲自去寻傅春儿过来,一面连对她使眼色。
傅春儿却知道黄氏一定是也没有得到纪燮的消息,否则不会这样大张旗鼓地亲自寻到自家来。
果然,黄氏见了她,放下手中的茶盅,一张口便道:“傅姑娘,请问你可有我家小七的消息?”
傅春儿咬着唇,摇摇头道:“回夫人的话,没有。”
黄氏睁大眼睛道:“小七私下里不是总给你书信的么?怎么,你可是有什么藏着掖着不让我这个做人家娘的知道?”
“自然不会,小七爷寻常都是寄了信札过去到大德生堂,我因为帮着照管大德生堂的生意账目,所以时时过去,见到有小七爷的书信,自然按照小七爷当日的吩咐,给您府上送过去的。”她见黄氏话里话外有些不善,还有指责自己的意思,忍不住便辩了一句。
黄氏霍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道:“当日是你教唆我家小七弃了春闱,是不是?”
黄氏一点铺陈都没有,突然翻起了老账,令傅春儿愕然抬头,惊讶地看向黄氏。黄氏却觉得是自己说中了傅春儿的痛处,跟着道:“弃了春闱不说,还撺掇他离家,去那样危险的地方……”跟着她从袖中抽出一条帕子,捂住了双眼,哭道:“我家小七就是中了你这个狐媚子的毒,花言巧语地来骗自己的娘……余嬷嬷说得对,当日就不该随了小七的心意,就该将他强留在广陵城中……”
余嬷嬷……傅春儿听到这三个字,听见自己后槽牙又开始磨着。纪小七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当年他若不是一心要弃了春闱,又哪里是别人可以劝得了的。这分明就是借题发挥,随意攀诬——果然黄氏身边,余嬷嬷未除,依旧是个隐患啊。
“纪夫人……”傅春儿觉得自己很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可是她自己的心情也很不好,谁又考虑到她的心思了,一时傅春儿便气鼓鼓的,半日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说,眼下怎么办?”黄氏依旧用帕子捂着眼睛,却突然甩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傅春儿登时哑然失笑,突然觉得眼前这位夫人真是个水晶心肝儿玻璃人,直来直去,有什么便当面说什么。眼下虽说是黄氏不分青红皂白,将胸中的郁闷冲自己发泄了一番,却依旧向自己问计。这倒令傅春儿放下心来,日后与这位夫人相处,便总是有法儿可想的了。
傅春儿虽然心情郁闷,但是头脑依旧冷静,于是想了想便道:“我知道有位朋友,是在长江上跑船的,他水上人脉极广,小七爷此去,便是托他安排的船只艄公。眼下要打听小七爷的消息,便只能靠他。我这边去寻托人给他捎信。”RS
然而广陵府的时局却并不像人们的日常生活那样平静无波。将近四月中,京中传来消息,当初到广陵府的那位巡盐御史,因为“办事不力”而被撤职抄家,起因是当日他在巡盐时所有收受的贿赂,竟一两银子都不差,被人造了册子,捅到都察院去。立时有人觉得不对,当初人人都没当回事的御史巡盐,原来竟是一场阴谋,有人挖了坑等着人往下跳呢。
跟着发生的事情,令所有熟悉时局的人都非常吃惊。四月末,两淮盐运使洪镇应诏回京述职,得了个正四品的礼部闲职,明升实降。
朝中之人此时再无怀疑,晓得当今圣上已是决意要查广陵府的盐政,一时便有人重提废止盐业“引窝制”,称此制唯令广陵府的富商巨贾,赚尽天下之利,而黎民百姓则唯见其害。
五月初,洪镇被下了狱,圣旨下令彻查广陵府三年之间的盐税。广陵府无论是官是商,一时人人自危。做官的,自然是怕被拿到受贿徇私的痛处,而盐商们,更怕的是,手中的“盐引”、“引窝”,成了废纸一张,那可是伤及根本的大祸。
在时局纷乱之际,广陵府最先站出来的,是两淮盐业总商黄韬。他先是上书,为老友与姻亲说话,力证洪氏不曾私支或者贪污盐税。有人劝他不要相帮洪镇,但是黄韬却公开说,当初的姻缘乃是御赐,他无论如何都是姻亲,别人固然可以袖手旁观,然而他若是袖手,也未免太不把皇上当年的赐婚给放在眼里了。就因为这话,不少人认为黄韬义气,同时都察院的官员也都心中有数——老狐狸黄韬实是在说,将洪黄两家绑一块儿的,乃是皇上自己,不是我们黄家选的,你们千万不要弄错了。
跟着黄韬便放出话来,请前来广陵府监察的官员随时抄捡他黄家的账目。
前来监察的官员便首先去“抄捡”了黄家,险些惊扰了黄家的女眷。那时候,距离黄宛如自水路发嫁,仅仅不到二十日。然而监察的结果,竟是发现黄家产业,已经全部与“盐”无涉,换句话说,不仅黄韬干干净净,连黄韬的直系亲属也干干净净,黄家偌大的一份家业,与黄韬任盐业总商,竟然丝毫关系也没有。
闻说这个结论,黄韬便上书,自辩十年辛苦,只为皇上效忠。他做盐业总商,连俸禄都没有,因此黄家差不多这几年来,都是靠着早年积攒下的产业,维持一家的生计。
其实这话说出来谁信啊,黄家耗费不下万金,修了这样大一座园子,还曾接过驾,那银子使的跟流水似的。若说黄韬不曾从盐业总商这个头衔上得利,明眼人都觉得绝无可能。
然而黄韬凭着一张他出任两淮盐业总商的任命书,将这些非议都给堵了回去。两淮盐业总商,向来是遴选家中资本雄厚的盐商担任。历来两淮盐商,如果家资不下百万之巨,是轮不上这个位置的。眼下黄家全部家资经过点算,只得不到六十万两。古人没有给园子估价这一说,其实黄家的园子就至少能值上五六十万两,只是这些没有人想到要往上头去算——
黄韬,好似真的干干净净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黄家也不是全无瑕疵,只是出问题的都是黄家下人,与黄家主子无涉。
好多人听说黄家“通过”了都察院的考验之后,都是舒了一口气。广陵盐商们弹冠相庆,还有亲上黄家来道贺的,黄韬为避嫌干脆闭门谢客,心中暗骂这些人难道就不晓得“谨慎”为何物么。
岂料又过了几日,情况急转直下,先是广陵城中,都察院的官员拿住了两三名盐商行重贿的把柄,而京中那头,洪镇的罪名很快下来,却是“失察”与“索贿”。
事情到此,其实还勉强算可控,洪镇的罪判可轻可重,轻则对他将来的仕途有碍,重则可能会有牢狱之灾。而两淮盐政,则仍然去向未卜。
正在广陵府盐商为了时局而惴惴不安的时候,传来了另一个消息,道是川楚交界之处,有白莲教妖人作乱,听说已经作乱了大半年,但是被当地官员压了消息,不曾向朝廷禀报。到了眼下四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川楚之地的农民“义军”聚在一处,人数达到二十万之众,声势浩大,正准备进攻楚中大城襄阳府。
这下不止楚地的官员全都慌了神,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先自乱了阵脚。兵部忙着调兵遣将,将原来驻扎川陕的边军调了去协防襄阳,然而户部这会儿却两手一摊,表示,国库空虚,至于军饷么,还真是有点儿问题。
事情一出,龙颜震怒。然而,广陵盐商巨贾,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五月中,以两淮盐业总商黄韬为首,广陵盐商向朝廷一共捐饷三百万两白银。而只黄家一家,就捐了五十万两之多。前阵子黄家清点财帛,统共只有六十余万两,而这时候一下捐出五十万两出来,几乎是将大半的家产都捐出来了。黄韬这个举动,令皇帝十分感动,当即下令嘉奖。而洪镇那里,刑部也酌情轻判,只是夺职而已。以洪镇的家世,即便如此,也能回家安安生生地做个富家翁。
因此,几乎可以说,川楚的白莲教众,一时间竟帮了的广陵盐商的大忙。而朝中关于盐政改革的呼声,却又因为西南刀兵之事,终于搁置下来了。
然而傅春儿在家中,却不晓得这些事情,她只一心为纪燮忧心着。上次纪燮来信,就说他已经到了南昌府附近。此后却又是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
白莲教作乱的事情,她早已听说了,广陵府每日都有衙役上街,敲锣打鼓地告诫百姓,千万莫要叫白莲教“妖人”所蛊惑。但是究竟战事如何,广陵府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荆楚一带,尽是乱局。后来渐渐地,众人又听说乱局蔓延至江西境内,这令傅春儿忧心如焚,可是又无计可施。
这日一早,傅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却是纪燮的母亲黄氏。杨氏将黄氏迎入厅中,命人奉茶,她却淡淡地说:“傅家奶奶,不必麻烦,我今日过来,只是有些事情想私下里与你家春儿姑娘说说。”
杨氏见黄氏面色不善,连忙亲自去寻傅春儿过来,一面连对她使眼色。
傅春儿却知道黄氏一定是也没有得到纪燮的消息,否则不会这样大张旗鼓地亲自寻到自家来。
果然,黄氏见了她,放下手中的茶盅,一张口便道:“傅姑娘,请问你可有我家小七的消息?”
傅春儿咬着唇,摇摇头道:“回夫人的话,没有。”
黄氏睁大眼睛道:“小七私下里不是总给你书信的么?怎么,你可是有什么藏着掖着不让我这个做人家娘的知道?”
“自然不会,小七爷寻常都是寄了信札过去到大德生堂,我因为帮着照管大德生堂的生意账目,所以时时过去,见到有小七爷的书信,自然按照小七爷当日的吩咐,给您府上送过去的。”她见黄氏话里话外有些不善,还有指责自己的意思,忍不住便辩了一句。
黄氏霍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道:“当日是你教唆我家小七弃了春闱,是不是?”
黄氏一点铺陈都没有,突然翻起了老账,令傅春儿愕然抬头,惊讶地看向黄氏。黄氏却觉得是自己说中了傅春儿的痛处,跟着道:“弃了春闱不说,还撺掇他离家,去那样危险的地方……”跟着她从袖中抽出一条帕子,捂住了双眼,哭道:“我家小七就是中了你这个狐媚子的毒,花言巧语地来骗自己的娘……余嬷嬷说得对,当日就不该随了小七的心意,就该将他强留在广陵城中……”
余嬷嬷……傅春儿听到这三个字,听见自己后槽牙又开始磨着。纪小七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当年他若不是一心要弃了春闱,又哪里是别人可以劝得了的。这分明就是借题发挥,随意攀诬——果然黄氏身边,余嬷嬷未除,依旧是个隐患啊。
“纪夫人……”傅春儿觉得自己很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可是她自己的心情也很不好,谁又考虑到她的心思了,一时傅春儿便气鼓鼓的,半日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说,眼下怎么办?”黄氏依旧用帕子捂着眼睛,却突然甩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傅春儿登时哑然失笑,突然觉得眼前这位夫人真是个水晶心肝儿玻璃人,直来直去,有什么便当面说什么。眼下虽说是黄氏不分青红皂白,将胸中的郁闷冲自己发泄了一番,却依旧向自己问计。这倒令傅春儿放下心来,日后与这位夫人相处,便总是有法儿可想的了。
傅春儿虽然心情郁闷,但是头脑依旧冷静,于是想了想便道:“我知道有位朋友,是在长江上跑船的,他水上人脉极广,小七爷此去,便是托他安排的船只艄公。眼下要打听小七爷的消息,便只能靠他。我这边去寻托人给他捎信。”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