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绣花针般的妙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手棋。。。在100个职业棋手中,可能也只有李石佛会这样下呀。”
由于下午要讲棋的缘故,早早来到研究室的马小飞,当他看到李石佛的“封手”后,他没有说这步棋的好坏,而是来了一句这样的评价。
的确,李石佛这步棋看上去有点怪异。目前全局的焦点在于中腹定型,这步“封手”倒是没有脱离主战场,李石佛的确是在中腹行棋,他在中腹“并”了一手。
“并”是围棋中常用的手段,范西屏“一钉成国手”之局的最后一手,那就是一手“并”,在围棋中这种“并”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玉柱”。
早几年李小强在对抗赛中破去李石佛一步“靠”的无理手,那也是一步“呆并”。
但围棋中的“并”大多数时候会出现在边角,像李石佛这样中腹的“呆并”,那确实比较少见。
不仅如此,而且只要看到“玉柱”和“呆并”这两个别称,哪怕是不懂围棋的人也能想象这种手段的特征:缺点是步调缓慢,形状呆板,优点是这种棋棋形上的破绽较少,属于一种比较安全的下法。
“那马小你认为,李石佛这步棋怎么样呢?”张大记者追问一句。
“第1感肯定不是好棋,没多少人会往这个地方想,但这是出自李石佛之手啊,没有经过周密判断,没人敢轻易给出结论。”
听了马小飞的话,这让张大记者想起藤泽秀行评价李小强和李石佛的区别:虽然李小强更强,但李小强的棋只要看一遍就懂,而李石佛的棋呢,需要看好几遍才能弄懂其中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李小强的棋,大多是一些算路精深的棋,可无论算路再深,当他这手棋出现在棋盘上后,就相当于给其他人提供一个思路了,像藤泽秀行这样的高手,只要遵循这种思路,自然很快就能弄懂其中意思。因此李小强的强大,关键在于在这之前没人想到他会怎么想,而不在于他的棋晦涩难懂。
而李石佛则不同,他的很多棋,手段看上去非常平常或者怪异,但经常让人无法评判其中的好坏。这是因为他的很多招法,经常涉及到各种形势判断,不弄清楚他是怎么判断?自然不清楚他的一些棋是什么意思。
比如他刚刚在中腹的这步“呆并”,就是典型意义上的李石佛风格。
这步棋的作用非常单一,就是在中腹简单围空,用一种最安全,最看得清的的方法在中腹定型。
大家都知道,下棋是需要讲究效率的,“单纯围空或者破空一般都不会是好棋。”可能很多初学者都听过这句话。李石佛这步棋好像就违背了这个棋理,形状呆板,左右单一,所以马小飞才会“第1感不是好棋”。
但因为这步棋是出自李石佛之手,因此哪怕像马小飞这样的高手也不敢轻易好坏。
时间一点一滴的往前走,到上午10点左右,张大记者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我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石佛这步棋应该是步好手了。”
观战室所有人都看了张大记者一眼,所有人都觉得张大记者说了一句废话。因为现在一个简单事实:比赛是从9点开始的,现在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任何新的棋谱传到这里。
换句话说,李小强已经长考了一个多小时,如果他不是感到棘手,如果他不认可李石佛这步棋,他现在需要这样做吗?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往前走,到了上午10点半钟,李小强依然坐下对局室内一动不动。他到底感受到什么样的危机呢?
围棋中的判断一般很难说清楚,尤其是中腹的定型和判断,更是公认的超难技术。如果是在边角,还可以用“手割”之类的方法来判断,但是在棋盘的中腹呢?由于“千古无同局”,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判断起来当然非常难。
但是对于李小强这种高手来说,他还是可以找到参照物的,他这种参照物,就是在这之前他自己设想的“预案”。
在一盘围棋比赛中,即便是李小强这样顶尖高手,他也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料敌在先”的,碰到一步之前自己没有想到的棋,到了李小强这个级别,判断这步棋好坏唯一的标准,那只能是自己之前设想的“预案”。
高手行棋肯定不可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尤其是中盘阶段,在下每一步棋之前,肯定会设想对手将如何应对。如果碰见出乎自己预料的招法,那当然没有什么好慌张的,条件反射就会进行一番对比,看看是对手的招法更好,还是自己设想的方案更佳。
时至今日,可以说每当李小强碰到这种情况,对手的“好手”,“妙手”自然遭遇不少,但不如自己“预案”的下法却更多,这也是李小强牢牢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今天,面对李石佛这步中腹“呆并”,李小强却发现自己碰到麻烦了。
因为他经过一番对比以后,发现李石佛这步棋,确实要比自己之前的“预案”更好。这步棋要好多少呢?说起来好笑,只有区区2目棋而已。
但是这2目棋,是李小强绝对无法忍受的,因为这2目棋,李小强不惜投入大量时间也要找到解决办法。
今天这盘棋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是一盘“细棋格局”。在李石佛下这步棋之前,李小强虽然判断自己优势,但好得极其有限,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李石佛刮走2目,李小强当然不肯答应。
如果是面对其他棋手,在苦思无良策的情况下,李小强也许会选择妥协妥协,然后在后半盘寻找机会。但李小强深深知道,面对李石佛这种方案就不行。后半盘本来就是李石佛的强项,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让他起势,那这盘棋多半就凶多吉少。
这就是李小强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长考的原因,他必须在中盘阶段就找到解决方案。
只是,李小强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吗?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往前走,上午11点,李小强依然在对局室一动不动,上午11点半钟,李小强的长考还在继续。
观战室出现两种反应,马小飞面露苦笑:“这个小强,这让我下午的棋怎么讲。。”
张大记者却满脸激动:“小强长考!小强长考重现江湖。。。”
那么作为李小强的对手,这盘比赛的当事人李石佛是什么反应呢?
当李小强刚开始长考的时候,李石佛气定神闲,优哉游哉。
当李小强的长考进行了1个小时,李石佛面露迟疑,表情迷惑。
当李小强的长考进行2个小时,李石佛面色微变,坐立不安。
尤其是当李小强长考了2个半小时,也就是上午11点半钟,李小强准备落子的时候,李石佛无意中看到李小强的表情,他心中一凉。。。
李石佛发誓,李小强的这幅表情,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的表情之一。因为李小强这幅表情,是代表他已经找到解决办法,可能下出妙手的前兆!
李小强落子了,李石佛定睛一看,这是非常普通的一手,并且这步棋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不过因为李小强刚才那副表情,李石佛迟疑着不敢落子。
随着时间流逝,直到上午的比赛结束,李石佛一直没有落子。
因此在本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第7局比赛中出现奇葩的一幕:在整整3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棋盘上只增加了一手棋。
在上午最后的比赛时间,观战室再次出现两种反应。
期待李小强下出妙手的张大记者表情失望:“啊?居然是下在这呀。。。”
马小飞看着李小强这手棋却若有所思:“我应该不用担心下午讲什么了,仅仅讲下一回合的较量,应该就能够对得起观众了吧。。。”
下午一点钟,这盘至关重要的比赛继续进行。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落子速度突然加快,李石佛的表情虽然依然迷惑,但已经镇定了很多。
很显然,他中午应该是仔细分析过,认为李小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
那么李小强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胸有成竹呢?所有一切答案都在下午2点钟左右揭晓。
下午2点钟,双方又进行了10多个回合的较量,这时本局的总手数重要突破了100手。
前面这10几个回合都是所谓的“官着”,因此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好说。
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李小强一手棋出现在棋盘上而发生改变。
这手棋。。。当李石佛看到这手棋,他的脸色终于变了。这次是真正的变了!
这手棋。。。当观战室张大记者看到这手棋,他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感觉,因此他把求教的目光投向马小飞。
张大记者发现,平时一贯洒脱的马小飞现在却目光迷离,他呆呆盯着李小强这步棋出神。
张大记者还知道,马小飞在这个时候讲的其他话他都忘记了,只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而马小飞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李小强这步妙手的名称:
“这真是。。。真是。。。绣花针一样的妙手。。”(未完待续。)
“这手棋。。。在100个职业棋手中,可能也只有李石佛会这样下呀。”
由于下午要讲棋的缘故,早早来到研究室的马小飞,当他看到李石佛的“封手”后,他没有说这步棋的好坏,而是来了一句这样的评价。
的确,李石佛这步棋看上去有点怪异。目前全局的焦点在于中腹定型,这步“封手”倒是没有脱离主战场,李石佛的确是在中腹行棋,他在中腹“并”了一手。
“并”是围棋中常用的手段,范西屏“一钉成国手”之局的最后一手,那就是一手“并”,在围棋中这种“并”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玉柱”。
早几年李小强在对抗赛中破去李石佛一步“靠”的无理手,那也是一步“呆并”。
但围棋中的“并”大多数时候会出现在边角,像李石佛这样中腹的“呆并”,那确实比较少见。
不仅如此,而且只要看到“玉柱”和“呆并”这两个别称,哪怕是不懂围棋的人也能想象这种手段的特征:缺点是步调缓慢,形状呆板,优点是这种棋棋形上的破绽较少,属于一种比较安全的下法。
“那马小你认为,李石佛这步棋怎么样呢?”张大记者追问一句。
“第1感肯定不是好棋,没多少人会往这个地方想,但这是出自李石佛之手啊,没有经过周密判断,没人敢轻易给出结论。”
听了马小飞的话,这让张大记者想起藤泽秀行评价李小强和李石佛的区别:虽然李小强更强,但李小强的棋只要看一遍就懂,而李石佛的棋呢,需要看好几遍才能弄懂其中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李小强的棋,大多是一些算路精深的棋,可无论算路再深,当他这手棋出现在棋盘上后,就相当于给其他人提供一个思路了,像藤泽秀行这样的高手,只要遵循这种思路,自然很快就能弄懂其中意思。因此李小强的强大,关键在于在这之前没人想到他会怎么想,而不在于他的棋晦涩难懂。
而李石佛则不同,他的很多棋,手段看上去非常平常或者怪异,但经常让人无法评判其中的好坏。这是因为他的很多招法,经常涉及到各种形势判断,不弄清楚他是怎么判断?自然不清楚他的一些棋是什么意思。
比如他刚刚在中腹的这步“呆并”,就是典型意义上的李石佛风格。
这步棋的作用非常单一,就是在中腹简单围空,用一种最安全,最看得清的的方法在中腹定型。
大家都知道,下棋是需要讲究效率的,“单纯围空或者破空一般都不会是好棋。”可能很多初学者都听过这句话。李石佛这步棋好像就违背了这个棋理,形状呆板,左右单一,所以马小飞才会“第1感不是好棋”。
但因为这步棋是出自李石佛之手,因此哪怕像马小飞这样的高手也不敢轻易好坏。
时间一点一滴的往前走,到上午10点左右,张大记者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我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石佛这步棋应该是步好手了。”
观战室所有人都看了张大记者一眼,所有人都觉得张大记者说了一句废话。因为现在一个简单事实:比赛是从9点开始的,现在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任何新的棋谱传到这里。
换句话说,李小强已经长考了一个多小时,如果他不是感到棘手,如果他不认可李石佛这步棋,他现在需要这样做吗?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往前走,到了上午10点半钟,李小强依然坐下对局室内一动不动。他到底感受到什么样的危机呢?
围棋中的判断一般很难说清楚,尤其是中腹的定型和判断,更是公认的超难技术。如果是在边角,还可以用“手割”之类的方法来判断,但是在棋盘的中腹呢?由于“千古无同局”,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判断起来当然非常难。
但是对于李小强这种高手来说,他还是可以找到参照物的,他这种参照物,就是在这之前他自己设想的“预案”。
在一盘围棋比赛中,即便是李小强这样顶尖高手,他也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料敌在先”的,碰到一步之前自己没有想到的棋,到了李小强这个级别,判断这步棋好坏唯一的标准,那只能是自己之前设想的“预案”。
高手行棋肯定不可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尤其是中盘阶段,在下每一步棋之前,肯定会设想对手将如何应对。如果碰见出乎自己预料的招法,那当然没有什么好慌张的,条件反射就会进行一番对比,看看是对手的招法更好,还是自己设想的方案更佳。
时至今日,可以说每当李小强碰到这种情况,对手的“好手”,“妙手”自然遭遇不少,但不如自己“预案”的下法却更多,这也是李小强牢牢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今天,面对李石佛这步中腹“呆并”,李小强却发现自己碰到麻烦了。
因为他经过一番对比以后,发现李石佛这步棋,确实要比自己之前的“预案”更好。这步棋要好多少呢?说起来好笑,只有区区2目棋而已。
但是这2目棋,是李小强绝对无法忍受的,因为这2目棋,李小强不惜投入大量时间也要找到解决办法。
今天这盘棋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是一盘“细棋格局”。在李石佛下这步棋之前,李小强虽然判断自己优势,但好得极其有限,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李石佛刮走2目,李小强当然不肯答应。
如果是面对其他棋手,在苦思无良策的情况下,李小强也许会选择妥协妥协,然后在后半盘寻找机会。但李小强深深知道,面对李石佛这种方案就不行。后半盘本来就是李石佛的强项,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让他起势,那这盘棋多半就凶多吉少。
这就是李小强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长考的原因,他必须在中盘阶段就找到解决方案。
只是,李小强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吗?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往前走,上午11点,李小强依然在对局室一动不动,上午11点半钟,李小强的长考还在继续。
观战室出现两种反应,马小飞面露苦笑:“这个小强,这让我下午的棋怎么讲。。”
张大记者却满脸激动:“小强长考!小强长考重现江湖。。。”
那么作为李小强的对手,这盘比赛的当事人李石佛是什么反应呢?
当李小强刚开始长考的时候,李石佛气定神闲,优哉游哉。
当李小强的长考进行了1个小时,李石佛面露迟疑,表情迷惑。
当李小强的长考进行2个小时,李石佛面色微变,坐立不安。
尤其是当李小强长考了2个半小时,也就是上午11点半钟,李小强准备落子的时候,李石佛无意中看到李小强的表情,他心中一凉。。。
李石佛发誓,李小强的这幅表情,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的表情之一。因为李小强这幅表情,是代表他已经找到解决办法,可能下出妙手的前兆!
李小强落子了,李石佛定睛一看,这是非常普通的一手,并且这步棋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不过因为李小强刚才那副表情,李石佛迟疑着不敢落子。
随着时间流逝,直到上午的比赛结束,李石佛一直没有落子。
因此在本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第7局比赛中出现奇葩的一幕:在整整3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棋盘上只增加了一手棋。
在上午最后的比赛时间,观战室再次出现两种反应。
期待李小强下出妙手的张大记者表情失望:“啊?居然是下在这呀。。。”
马小飞看着李小强这手棋却若有所思:“我应该不用担心下午讲什么了,仅仅讲下一回合的较量,应该就能够对得起观众了吧。。。”
下午一点钟,这盘至关重要的比赛继续进行。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落子速度突然加快,李石佛的表情虽然依然迷惑,但已经镇定了很多。
很显然,他中午应该是仔细分析过,认为李小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
那么李小强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胸有成竹呢?所有一切答案都在下午2点钟左右揭晓。
下午2点钟,双方又进行了10多个回合的较量,这时本局的总手数重要突破了100手。
前面这10几个回合都是所谓的“官着”,因此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好说。
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李小强一手棋出现在棋盘上而发生改变。
这手棋。。。当李石佛看到这手棋,他的脸色终于变了。这次是真正的变了!
这手棋。。。当观战室张大记者看到这手棋,他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感觉,因此他把求教的目光投向马小飞。
张大记者发现,平时一贯洒脱的马小飞现在却目光迷离,他呆呆盯着李小强这步棋出神。
张大记者还知道,马小飞在这个时候讲的其他话他都忘记了,只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而马小飞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李小强这步妙手的名称:
“这真是。。。真是。。。绣花针一样的妙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