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龙-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莽山烙铁头蛇
科: 蝰科
学名: ermi mngneni
英文名: .ng pi-vier
莽山烙铁头蛇全长可达2m,是具有管牙的毒蛇,通身黑褐色,其中间杂着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腔面除前述黑褐色具有网纹外,还杂有若干较大、略呈三角形的黄绿色斑。头背黑褐色,有典型的黄绿色斑纹。尾后半为一致的浅黄绿色或几近于白色。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有颊窝。头背都是小鳞片。
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
莽山烙铁头蛇被发现于海拔700—1100m的山区林下。6月下旬至7月产卵20——27枚,卵白色,椭圆形,卵径34—38mm×50—66mm,重31——40g.产卵后亲蛇有护卵与孵卵习性。在25—30温度下,60天左右孵出仔蛇,初孵好蛇全长330——460mm,重15—35g。
莽山烙铁头蛇分布范围狭小,估计居群只有几百条。
莽山烙铁头蛇是1990年才为学术界发现而被命名加以科学记载的巨型毒蛇。到目前为止,所知该蛇的分布仅局限于几千公顷的狭窄范围内, 估计该蛇种群只有几百条。像这样脆弱的种群,虽然有幸生活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但仍然不免遭受人为不断猎捕与环境继续恶化的命运,濒临灭绝的危境。
发现一种新蛇就是毁灭它。
尤其在中国,陈博士发现了这种蛇,其实才是最大的毁灭者!我是前几天看cctv7才知道有这种蛇的,今天在网上搜了一下,感觉看难过!现在一搜,网上的论坛早有照片,都是港澳和国外的人在养!他们买到一条,不知道有多少条被捕杀和中途死亡的!拯救国宝“小绿龙”。
[转帖]莽山烙铁头何时告别初级保护
李剑平
乡村医生陈远辉被尊称为“陈博士”,是因为他发现和保护了我国的特有巨毒蛇种莽山烙铁头蛇(e。mnngeni)。
陈远辉的家在湖南省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莽山烙铁头蛇的蛇笼放在客厅门后,发散着腥臭味。室内四周整齐地排放着陈远辉制作和购买的蛇标本,有40多种近400多条蛇。
莽山自然保护区有蛇类4科27属50个种,分别为我国蛇类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4。4%、41。45%和24。15%。陈远辉是保护区的乡村医生。
1984年,陈远辉医治一位蛇伤病人时,发现袭人毒蛇留下的齿痕达3。5厘米,而剧毒蛇五步蛇、眼镜蛇伤人的齿痕只有1。1厘米左右,这是他从医10多年闻所未闻的事。于是,他开始追踪这种不知名的剧毒蛇。
1989年秋末冬初,林场职工捉到两条大蛇和21条小蛇,准备贩卖。
闻讯而来的陈远辉一看,正是他要找的蛇。他用400元钱买下这些“宝贝”,请爬行与两栖动物专家组主席赵尔宓教授为其鉴定。
结果,这种尚未被国际学术界定名的蛇,被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后经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服基解剖比较,确证了莽山烙铁头蛇在蛇类演化中的特殊地位。并以莽山烙铁头蛇为模式种,新建隶蝰科莽山烙铁头蛇属。
该属只有莽山烙铁头蛇一种。这种中国特有巨型毒蛇成蛇体长两米左右,重2至4公斤,分布于莽山一带海拔600~1300米的天然阔叶林区。
莽山烙铁头蛇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的一级野生动物名单中。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其珍稀、濒危价值与国宝大熊猫一样。
莽山烙铁头蛇发现至今已有10多年了,被发现的成蛇只有10来条,且仅产于莽山,分布区窄,数量稀少,加之体大,目标显著,很容易被猎捕。
目前,除了陈远辉单枪匹马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外,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和扩大种群的工作还没有启动。缺少科研经费和助手是陈远辉面临的首要难题。
陈远辉用蛇笼圈养了3条成蛇。他说,这样做是没办法的办法,是违背生物规律的,关在笼中的蛇远离了其生存环境,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但至少能给前来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现成的蛇。
广东暨南大学教授劳伯勋在给陈远辉的信中说:“莽山烙铁头稍有闪失,就会像红尾筒蛇一样在我国消失。而那是远比红尾筒蛇更难以弥补的,因为红尾筒蛇在国外还有多处分布,可莽山烙铁头一旦消失,这一物种就此彻底完了。”
(2003年10月下半月版《知音》 作者:谢云辉)——蛇类专家陈远辉救护莽山烙铁头蛇的故事[背景资料]:
莽山烙铁头蛇,俗称“小青龙”,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因1989年在湖南省莽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而得名,1998年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编印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世界“极危”级两栖爬行动物。
目前,全球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东部林区有发现,生存数量只有300条。
由于莽山烙铁头蛇在蛇类演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国际生物界以它为模式种,将它单列为“莽山烙铁头属(ermi)”。
莽山烙铁头蛇还极具观赏价值,全身青绿青绿,色泽鲜艳,被生物界称为“蛇中熊猫”。
三千里送罕蛇,“小青龙”原来是新蛇种 今年54岁的陈远辉从小就对蛇类研究和蛇伤治疗感兴趣。
1965年8月,他考入湖南郴州卫校时,就主攻别人不屑一顾的蛇伤医治专业。毕业后,他先是在郴州蛇伤研究所工作,后来,他又来到大山深处的莽山林业管理局职工医院工作。因为莽山毒蛇多,蛇伤发生率高,自己在那里有用武之地。
1984年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陈远辉从睡梦中惊醒,林场的一名老工人被毒蛇咬伤了。陈远辉立即披衣起床,他认真观察了伤者左手的伤口后,心中不由得一惊,患处两个毒牙痕间距离宽达3.5厘米。
作为中国蛇伤学会会员,他对我国已发现的49种毒蛇的特征习性了如指掌,但从未见过如此宽的牙痕。于是,他赶忙问伤者是被什么样的蛇咬伤的。
老工人告诉他,是一种草绿色花纹、乳白色尾巴、啤酒瓶粗身体、三角形铁头蛇头的大蛇咬伤的。 当地瑶民中传说莽山有一种全身青绿、乳白色尾巴、体形巨大的“罕蛇”,相传为东海“小青龙”转世。难道“小青龙”出现了?
陈远辉想,这“小青龙”极有可能是一种从未被生物学记载和鉴定的“新蛇种”。
1989年9月23日下午,老工人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陈远辉,说林场两名青年职工在海拔800米的夹山保护区捕捉到了与上次咬他一模一样的两条大蛇和一窝小蛇。
陈远辉火速赶到林场,打开竹笼一看,他顿时惊呆了,只见大蛇头呈三角形,有小孩拳头大,状如家庭烫熨衣服的烙铁;蛇的通体布满着草绿色与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啤酒瓶粗的蛇体,一片片金黄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而尤为显目的是蛇的尾部长有一段8厘米长的乳白色鳞片。
陈远辉意识到这就是瑶民传说中的莽山“小青龙”,他怕捕蛇人处置不当,这种神秘的“新蛇种”落入不法分子之手或不幸死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当场提出购买这两条大蛇和一窝小蛇。三人商定以400元成交,并约好第二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蛇。
第二天一早,正当陈远辉兴高采烈地拿着钱来买蛇时,没想到听说此事的蛇贩一夜之间蜂拥而至,将蛇价抬到了1000元。
陈远辉带的钱不多,眼看自己苦苦追寻了5年的“小青龙”就要落入蛇贩的手中。他急中生智,一把从地上提起笼子,大声说道:“蛇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你们买卖野生动物是违法的,走,咱们到派出所去。”蛇贩子才纷纷四散而去。
买来“小青龙”后,陈远辉一方面积极同国内有关专家联系,另一方面邀请有关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很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湖南省莽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罕见的大型蛇种”为题进行了报道。
这一消息恰好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赵尔宓教授看到了,他是林业部环境和野生动物监测中心高级专家顾问,是我国研究两栖爬行动物领域里惟一的一名中科院院士,看到这条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大蛇,他第二天就拍来了电报,请陈远辉保存好活蛇标本,速送成都生物研究所鉴定…… 陈远辉把蛇放在医用盐水瓶里,又把盐水瓶放到塑料桶里,坐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
车厢内十分拥挤,陈远辉只好一直站在过道上。陈远辉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既担心有人顺手牵羊提走塑料桶,又担心蛇在闷热的环境里夭折,更害怕的是塑料桶被挤破蛇爬出来伤人。
到达成都时,陈远辉几近虚脱。 赵尔宓教授在对“小青龙”仔细研究鉴别后,确认“小青龙”是蛇亚目蝰科烙铁头属中未经记载的一个新蛇种,便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这一消息发布后,国际生物界引起震动。一个月后,美国生物界证实国外从未见过这种蛇的资料。
于是,莽山烙铁头蛇便成为世界上新发现的第50种毒蛇。 1992年7月,专家们通过对莽山烙铁头蛇标本的解剖,发现它和烙铁头属的其他蛇种有较大的区别,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便认定这种蛇在蛇类演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为此,国际生物界决定以它为模式种,另建新属,称之为“莽山烙铁头属(ermi)”,此属只有莽山烙铁头蛇一种!
舍身护蛇,只为濒危“国宝”不再被偷猎 “小青龙”虽然有了正式的莽山烙铁头蛇名称,然而有关它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却一无所知。
1993年5月12日,为了了解烙铁头蛇,陈远辉背着行李进山了。然而,几天下来,一条莽山烙铁头蛇也没有找到,正当他备感失望时,一天凌晨,他突然感觉到脚上缠着一团软绵绵的东西,一看,吓得他魂飞魄散,原来一条大蛇钻进了他的帐篷与他同眠。
这时,他才想起,蛇一般都是晚上出来活动、觅食的。
于是,他便改为晚上寻找。很快,便在夹山、猴王寨等林区相继发现了大小不等的数条莽山烙铁头蛇,还意外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特喜欢伏在东边林区的一种叫地蔓叶的草上。
通过20多天的日夜普查,陈远辉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仅仅局限在莽山原始森林东部林区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数量不足500条,而且它对栖息环境要求很严,只在海拔600-1400米之间的原始常绿阔叶林中才能生存。
莽山发现“小青龙”的消息传开后,一些山民纷纷进山捕蛇尝鲜。陈远辉拿着资料挨家挨户向山民介绍莽山烙铁头蛇的珍稀,在多次劝说失败后,眼看山民上山捕蛇呈愈演愈烈之势,陈远辉心急如焚,为了发动志愿者加入保护莽山烙铁头蛇的行列,他牵头成立了“莽山蛇类保护研究中心”。
同时,他写信给赵尔宓教授,请他向国家林业部门建议尽快出台保护文件。赵教授的呼吁很快引起了国家林业部门的重视,林业部在1994年初颁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将莽山烙铁头蛇列入需优先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行列。
1994年,蛇贩子都知道了莽山烙铁头蛇的珍贵,价格也猛然涨至2万元一条。
一时间,莽山附近几个乡镇的捕蛇能手悄悄地从四面八方涌向莽山。
形势危急,陈远辉发现捕蛇者在山上设下了各种陷阱和捕蛇夹,还有一些偷捕者挖地三尺寻蛇。这简直是毁灭性的捕猎,如此下去,莽山烙铁头蛇不出几个月就会在莽山灭绝!他流着泪拍下这些莽山烙铁头蛇遭毁的照片,然后把照片送到了莽山林管局。
莽山林管局会同莽山林业派出所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查处偷猎行动,抓获了一大批蛇贩子,收缴和追回了尚未贩卖到粤港的80多条莽山烙铁头蛇。
1994年8月12日,听说林泽湖一带发现有数名可疑人员在捕猎莽山烙铁头蛇。陈远辉骑上自行车就往林泽湖赶。骑到半山腰,迎面看见3个拎着蛇皮袋的青年人,其中一个人走上来冷冷地对陈远辉说道:“识趣点,别多管闲事!”说完,3个人便逃命般地往下跑。
陈远辉不顾一切冲上去,从后面一把夺过那只蛇皮袋,然后未等他们反应过来,抱着袋子就势便往山下滚去。 这3名青年恼羞成怒,冲上来将他包围起来。
幸亏,闻讯赶来的保护区职工和森林警察及时赶到,才一举抓获了这伙偷猎者,救起了陈远辉。蛇皮袋里果然有两条3公斤左右的莽山烙铁头蛇,其中一条安然无恙,而另一条却严重受伤,情况比较危急!
人蛇情深,共创生物学奇迹
陈远辉把受伤的那一条从袋子里取出来,发现这是一条已受孕的雌性莽山烙铁头蛇,有2米多长,趴在石板上一动不动,颈部有一条很深的叉伤口,双眼半睁半闭,气若游丝,陈远辉断定,这条母蛇一定是被偷猎者用铁叉捕捉时叉伤的。
莽山烙铁头蛇的成熟期一般为5年,而这条母蛇经他初步测定,也正好5岁左右,刚刚发育成熟。
陈远辉连忙把衣服脱了下来,铺在地上,然后把母蛇轻轻地抱到衣服上面,再连衣抱起来放在怀里。他决定把这条可怜的母蛇带回家治疗。
回到家后,陈远辉一边采用降香白药等止血生肌的名贵中草药为这条母蛇疗伤,一边辅以鸡蛋清、蛙血、牛奶调和成的食物为它增强营养。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这条受伤的母蛇很快得到了康复,黄青相间的斑纹整齐有序地环绕在它略为圆滚的身体上,煞是好看!陈远辉给它取了个美丽的名字“青青”。
不久,陈远辉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拯救濒危金头闭壳龟的文章,文章说要拯救金头闭壳龟,办法只有两个:一是要保护其自然栖息地,二是通过人工繁殖来扩大它的野生种群。
陈远辉不觉眼前一亮,为何不对莽山烙铁头蛇进行人工繁殖来扩大它的野生数量呢?此念一出,陈远辉仿佛看到成百上千条小蛇在他的手中,一条条争先恐后地爬向大山。
然而,人工饲养繁殖野生莽山烙铁头蛇,不仅在当时整个中国都没有人尝试过,而且在全世界也没有人进行过试验,他只好自己摸索。
他发现,青青爱吃青蛙、昆虫、活泥鳅等肉食,最喜欢吃活老鼠。它一般6-7天进一次食,一次可吃2公斤左右肉食。
为了保证青青的营养,陈远辉在抓不到老鼠、昆虫、活泥鳅的情况下,就给它买来瘦肉,还隔三岔五地杀一只自家喂养的土鸡,剁成碎块送到它的嘴边。
一个月后,青青顺利产下19枚蛇卵。产完卵后,青青整天护在卵上,不吃不喝。陈远辉担心饿坏了它,便决定把青青捉起来,给它嘴里填肉喂水。
没想到,陈远辉刚
把手伸进去,青青就一反常态,照准他的左手食指狠狠地咬了一口!妻子连忙取出自家专门配制的特效蛇药给他服下,本以为问题不大的陈远辉还想继续给蛇喂食,然而,半个小时后他就出现了心跳加快、头晕眼花、想呕吐的症状。
他急忙叫妻子用小刀划开伤口,用力挤压排毒,然后不停地用打火机烧红的钢针刺进伤口内,破坏伤口的蛇毒。在连续扎了8针后,陈远辉的肿痛症状才慢慢缓解。
这以后,再给青青喂食时,全家一齐出动,陈远辉捉蛇头,往蛇口中填肉;妻子捉蛇尾,递肉;女儿则准备白开水,一家人硬是把青青收拾得服服帖帖。
不过,陈远辉还是心生纳闷:蛇一般不会轻易伤人的,直到一个月后,陈远辉才在一本生物科技杂志上得知,自己是被青青误会了。
原来,毒蛇一般都有护卵的习性,当它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侵害或人为地将蛇和卵强行分离时,它往往会变得异常凶恶。
两个月后,小蛇开始破卵出壳。尽管19枚蛇卵只出壳了5条小蛇,陈远辉还是高兴异常。然而,几天后天气突变,5条小蛇在一天夜里竟被活活冻死。
见青青已处于成熟期,陈远辉怕它孤单寂寞,便想捉一条公蛇来给它做伴,同时也可进行配种。然而一连3年过去了,陈远辉寻遍了莽山的原始森林,却没有发现一条公蛇。
这3年中,他通过生物科学普查,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野外生存数量已不足300条,而且每年以5%的速度递减。
不久,他从一位生物学教授口中得知:母蛇在发情期,会分泌一种特殊气味的分泌物来引诱雄蛇,陈远辉听后欣喜不已,第二天就把青青放到山中。
两个月后,陈远辉去山上找青青。他终于在一棵古树的根部找到了青青,它有了身孕,身体慵懒,趴在树下,陈远辉怕它身体不便发生意外,便把它捉回了家里。
过了一段时间后,青青产下了29枚蛇卵。 2000年9月4日,陈远辉和妻子下班回到家中,突然发现家里的沙发上、鞋子内爬满了一条条青绿色的小蛇。两人抓起来一数,整整23条!
陈远辉人工繁殖野生莽山烙铁头蛇成功的消息,立即在我国生物界引起轰动。赵尔宓教授等专家经过考察论证后,郑重宣告世界首例人工繁殖野生莽山烙铁头蛇获得成功。
由于莽山烙铁头蛇的蛇毒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病和晚期癌症都有良好而持久的疗效,陈远辉人工繁殖莽山烙铁头蛇的成功不仅挽救了这些蛇,而且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医学和经济价值。
2000年10月6日,陈远辉在莽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边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放蛇归山”仪式。他轻轻地将23条小蛇从笼子里倒出来,这些小家伙嗅到了森林深处浓浓的原始气息,争先恐后地朝森林中爬去。
林管局领导被陈远辉对蛇的一片痴情感动了,2003年1月,该局决定停止采伐保护区内的所有树种;削减和限制森林公园旅游规模,规范旅游路线;在莽山全面禁猎10年。 人蛇情深。
2003年6月,在野外生活了2个多月的青青,又平安地回到了陈远辉的家中。7月底,在陈远辉的精心照料下,青青又顺利产下了20枚蛇卵。
陈远辉又开始为孵小蛇而忙碌起来。他现在最渴望的是能在莽山建一座野外生态蛇场,让青青自由自在地生存繁衍,游人也能一睹这一珍稀蛇种的神韵。
p:欲望;峰本人身为一个蛇类爱好者,在此呼吁一下,在大概2002年,陈远辉博士本人就已经成功人工繁殖出莽山烙铁头,但由于研究经费等等严重不足,结果无法向外发表其成功人工繁殖莽山烙铁头的论文。前不久,令人极度不耻的是,美国一无耻的生物学家,从我国内偷运了一条野生莽山烙铁头出我国境内,研究后成功人工繁殖出莽山烙铁头,然后用德文在德国发表了一篇论文,宣称其为世界上首例人工繁殖莽山烙铁头成功者,此一行为,虽然不耻,笔者也无意在此b美国人,要怪也只能怪中国自己本身保护野生动物不力罢了,以及,另外再披露一信息,中青报上的一篇文章,一个平时带饭盒,上下班骑自行车的人,居然贪污、挪用公款2亿元,而这个人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出纳(或是会计,记不清了),想想那些申请不到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员,又或者正如陈远辉博士连发表论文的经费都欠缺,呵呵,套用罗战峰的一句话:“天理何在啊!”
附文章附送几张小绿龙-莽山烙铁头的漂亮图片: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莽山烙铁头蛇
科: 蝰科
学名: ermi mngneni
英文名: .ng pi-vier
莽山烙铁头蛇全长可达2m,是具有管牙的毒蛇,通身黑褐色,其中间杂着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腔面除前述黑褐色具有网纹外,还杂有若干较大、略呈三角形的黄绿色斑。头背黑褐色,有典型的黄绿色斑纹。尾后半为一致的浅黄绿色或几近于白色。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有颊窝。头背都是小鳞片。
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
莽山烙铁头蛇被发现于海拔700—1100m的山区林下。6月下旬至7月产卵20——27枚,卵白色,椭圆形,卵径34—38mm×50—66mm,重31——40g.产卵后亲蛇有护卵与孵卵习性。在25—30温度下,60天左右孵出仔蛇,初孵好蛇全长330——460mm,重15—35g。
莽山烙铁头蛇分布范围狭小,估计居群只有几百条。
莽山烙铁头蛇是1990年才为学术界发现而被命名加以科学记载的巨型毒蛇。到目前为止,所知该蛇的分布仅局限于几千公顷的狭窄范围内, 估计该蛇种群只有几百条。像这样脆弱的种群,虽然有幸生活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但仍然不免遭受人为不断猎捕与环境继续恶化的命运,濒临灭绝的危境。
发现一种新蛇就是毁灭它。
尤其在中国,陈博士发现了这种蛇,其实才是最大的毁灭者!我是前几天看cctv7才知道有这种蛇的,今天在网上搜了一下,感觉看难过!现在一搜,网上的论坛早有照片,都是港澳和国外的人在养!他们买到一条,不知道有多少条被捕杀和中途死亡的!拯救国宝“小绿龙”。
[转帖]莽山烙铁头何时告别初级保护
李剑平
乡村医生陈远辉被尊称为“陈博士”,是因为他发现和保护了我国的特有巨毒蛇种莽山烙铁头蛇(e。mnngeni)。
陈远辉的家在湖南省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莽山烙铁头蛇的蛇笼放在客厅门后,发散着腥臭味。室内四周整齐地排放着陈远辉制作和购买的蛇标本,有40多种近400多条蛇。
莽山自然保护区有蛇类4科27属50个种,分别为我国蛇类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4。4%、41。45%和24。15%。陈远辉是保护区的乡村医生。
1984年,陈远辉医治一位蛇伤病人时,发现袭人毒蛇留下的齿痕达3。5厘米,而剧毒蛇五步蛇、眼镜蛇伤人的齿痕只有1。1厘米左右,这是他从医10多年闻所未闻的事。于是,他开始追踪这种不知名的剧毒蛇。
1989年秋末冬初,林场职工捉到两条大蛇和21条小蛇,准备贩卖。
闻讯而来的陈远辉一看,正是他要找的蛇。他用400元钱买下这些“宝贝”,请爬行与两栖动物专家组主席赵尔宓教授为其鉴定。
结果,这种尚未被国际学术界定名的蛇,被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后经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服基解剖比较,确证了莽山烙铁头蛇在蛇类演化中的特殊地位。并以莽山烙铁头蛇为模式种,新建隶蝰科莽山烙铁头蛇属。
该属只有莽山烙铁头蛇一种。这种中国特有巨型毒蛇成蛇体长两米左右,重2至4公斤,分布于莽山一带海拔600~1300米的天然阔叶林区。
莽山烙铁头蛇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的一级野生动物名单中。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其珍稀、濒危价值与国宝大熊猫一样。
莽山烙铁头蛇发现至今已有10多年了,被发现的成蛇只有10来条,且仅产于莽山,分布区窄,数量稀少,加之体大,目标显著,很容易被猎捕。
目前,除了陈远辉单枪匹马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外,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和扩大种群的工作还没有启动。缺少科研经费和助手是陈远辉面临的首要难题。
陈远辉用蛇笼圈养了3条成蛇。他说,这样做是没办法的办法,是违背生物规律的,关在笼中的蛇远离了其生存环境,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但至少能给前来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现成的蛇。
广东暨南大学教授劳伯勋在给陈远辉的信中说:“莽山烙铁头稍有闪失,就会像红尾筒蛇一样在我国消失。而那是远比红尾筒蛇更难以弥补的,因为红尾筒蛇在国外还有多处分布,可莽山烙铁头一旦消失,这一物种就此彻底完了。”
(2003年10月下半月版《知音》 作者:谢云辉)——蛇类专家陈远辉救护莽山烙铁头蛇的故事[背景资料]:
莽山烙铁头蛇,俗称“小青龙”,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因1989年在湖南省莽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而得名,1998年被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编印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世界“极危”级两栖爬行动物。
目前,全球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东部林区有发现,生存数量只有300条。
由于莽山烙铁头蛇在蛇类演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国际生物界以它为模式种,将它单列为“莽山烙铁头属(ermi)”。
莽山烙铁头蛇还极具观赏价值,全身青绿青绿,色泽鲜艳,被生物界称为“蛇中熊猫”。
三千里送罕蛇,“小青龙”原来是新蛇种 今年54岁的陈远辉从小就对蛇类研究和蛇伤治疗感兴趣。
1965年8月,他考入湖南郴州卫校时,就主攻别人不屑一顾的蛇伤医治专业。毕业后,他先是在郴州蛇伤研究所工作,后来,他又来到大山深处的莽山林业管理局职工医院工作。因为莽山毒蛇多,蛇伤发生率高,自己在那里有用武之地。
1984年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陈远辉从睡梦中惊醒,林场的一名老工人被毒蛇咬伤了。陈远辉立即披衣起床,他认真观察了伤者左手的伤口后,心中不由得一惊,患处两个毒牙痕间距离宽达3.5厘米。
作为中国蛇伤学会会员,他对我国已发现的49种毒蛇的特征习性了如指掌,但从未见过如此宽的牙痕。于是,他赶忙问伤者是被什么样的蛇咬伤的。
老工人告诉他,是一种草绿色花纹、乳白色尾巴、啤酒瓶粗身体、三角形铁头蛇头的大蛇咬伤的。 当地瑶民中传说莽山有一种全身青绿、乳白色尾巴、体形巨大的“罕蛇”,相传为东海“小青龙”转世。难道“小青龙”出现了?
陈远辉想,这“小青龙”极有可能是一种从未被生物学记载和鉴定的“新蛇种”。
1989年9月23日下午,老工人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陈远辉,说林场两名青年职工在海拔800米的夹山保护区捕捉到了与上次咬他一模一样的两条大蛇和一窝小蛇。
陈远辉火速赶到林场,打开竹笼一看,他顿时惊呆了,只见大蛇头呈三角形,有小孩拳头大,状如家庭烫熨衣服的烙铁;蛇的通体布满着草绿色与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啤酒瓶粗的蛇体,一片片金黄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而尤为显目的是蛇的尾部长有一段8厘米长的乳白色鳞片。
陈远辉意识到这就是瑶民传说中的莽山“小青龙”,他怕捕蛇人处置不当,这种神秘的“新蛇种”落入不法分子之手或不幸死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当场提出购买这两条大蛇和一窝小蛇。三人商定以400元成交,并约好第二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蛇。
第二天一早,正当陈远辉兴高采烈地拿着钱来买蛇时,没想到听说此事的蛇贩一夜之间蜂拥而至,将蛇价抬到了1000元。
陈远辉带的钱不多,眼看自己苦苦追寻了5年的“小青龙”就要落入蛇贩的手中。他急中生智,一把从地上提起笼子,大声说道:“蛇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你们买卖野生动物是违法的,走,咱们到派出所去。”蛇贩子才纷纷四散而去。
买来“小青龙”后,陈远辉一方面积极同国内有关专家联系,另一方面邀请有关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很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湖南省莽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罕见的大型蛇种”为题进行了报道。
这一消息恰好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赵尔宓教授看到了,他是林业部环境和野生动物监测中心高级专家顾问,是我国研究两栖爬行动物领域里惟一的一名中科院院士,看到这条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大蛇,他第二天就拍来了电报,请陈远辉保存好活蛇标本,速送成都生物研究所鉴定…… 陈远辉把蛇放在医用盐水瓶里,又把盐水瓶放到塑料桶里,坐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
车厢内十分拥挤,陈远辉只好一直站在过道上。陈远辉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既担心有人顺手牵羊提走塑料桶,又担心蛇在闷热的环境里夭折,更害怕的是塑料桶被挤破蛇爬出来伤人。
到达成都时,陈远辉几近虚脱。 赵尔宓教授在对“小青龙”仔细研究鉴别后,确认“小青龙”是蛇亚目蝰科烙铁头属中未经记载的一个新蛇种,便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这一消息发布后,国际生物界引起震动。一个月后,美国生物界证实国外从未见过这种蛇的资料。
于是,莽山烙铁头蛇便成为世界上新发现的第50种毒蛇。 1992年7月,专家们通过对莽山烙铁头蛇标本的解剖,发现它和烙铁头属的其他蛇种有较大的区别,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便认定这种蛇在蛇类演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为此,国际生物界决定以它为模式种,另建新属,称之为“莽山烙铁头属(ermi)”,此属只有莽山烙铁头蛇一种!
舍身护蛇,只为濒危“国宝”不再被偷猎 “小青龙”虽然有了正式的莽山烙铁头蛇名称,然而有关它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却一无所知。
1993年5月12日,为了了解烙铁头蛇,陈远辉背着行李进山了。然而,几天下来,一条莽山烙铁头蛇也没有找到,正当他备感失望时,一天凌晨,他突然感觉到脚上缠着一团软绵绵的东西,一看,吓得他魂飞魄散,原来一条大蛇钻进了他的帐篷与他同眠。
这时,他才想起,蛇一般都是晚上出来活动、觅食的。
于是,他便改为晚上寻找。很快,便在夹山、猴王寨等林区相继发现了大小不等的数条莽山烙铁头蛇,还意外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特喜欢伏在东边林区的一种叫地蔓叶的草上。
通过20多天的日夜普查,陈远辉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仅仅局限在莽山原始森林东部林区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数量不足500条,而且它对栖息环境要求很严,只在海拔600-1400米之间的原始常绿阔叶林中才能生存。
莽山发现“小青龙”的消息传开后,一些山民纷纷进山捕蛇尝鲜。陈远辉拿着资料挨家挨户向山民介绍莽山烙铁头蛇的珍稀,在多次劝说失败后,眼看山民上山捕蛇呈愈演愈烈之势,陈远辉心急如焚,为了发动志愿者加入保护莽山烙铁头蛇的行列,他牵头成立了“莽山蛇类保护研究中心”。
同时,他写信给赵尔宓教授,请他向国家林业部门建议尽快出台保护文件。赵教授的呼吁很快引起了国家林业部门的重视,林业部在1994年初颁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将莽山烙铁头蛇列入需优先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行列。
1994年,蛇贩子都知道了莽山烙铁头蛇的珍贵,价格也猛然涨至2万元一条。
一时间,莽山附近几个乡镇的捕蛇能手悄悄地从四面八方涌向莽山。
形势危急,陈远辉发现捕蛇者在山上设下了各种陷阱和捕蛇夹,还有一些偷捕者挖地三尺寻蛇。这简直是毁灭性的捕猎,如此下去,莽山烙铁头蛇不出几个月就会在莽山灭绝!他流着泪拍下这些莽山烙铁头蛇遭毁的照片,然后把照片送到了莽山林管局。
莽山林管局会同莽山林业派出所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查处偷猎行动,抓获了一大批蛇贩子,收缴和追回了尚未贩卖到粤港的80多条莽山烙铁头蛇。
1994年8月12日,听说林泽湖一带发现有数名可疑人员在捕猎莽山烙铁头蛇。陈远辉骑上自行车就往林泽湖赶。骑到半山腰,迎面看见3个拎着蛇皮袋的青年人,其中一个人走上来冷冷地对陈远辉说道:“识趣点,别多管闲事!”说完,3个人便逃命般地往下跑。
陈远辉不顾一切冲上去,从后面一把夺过那只蛇皮袋,然后未等他们反应过来,抱着袋子就势便往山下滚去。 这3名青年恼羞成怒,冲上来将他包围起来。
幸亏,闻讯赶来的保护区职工和森林警察及时赶到,才一举抓获了这伙偷猎者,救起了陈远辉。蛇皮袋里果然有两条3公斤左右的莽山烙铁头蛇,其中一条安然无恙,而另一条却严重受伤,情况比较危急!
人蛇情深,共创生物学奇迹
陈远辉把受伤的那一条从袋子里取出来,发现这是一条已受孕的雌性莽山烙铁头蛇,有2米多长,趴在石板上一动不动,颈部有一条很深的叉伤口,双眼半睁半闭,气若游丝,陈远辉断定,这条母蛇一定是被偷猎者用铁叉捕捉时叉伤的。
莽山烙铁头蛇的成熟期一般为5年,而这条母蛇经他初步测定,也正好5岁左右,刚刚发育成熟。
陈远辉连忙把衣服脱了下来,铺在地上,然后把母蛇轻轻地抱到衣服上面,再连衣抱起来放在怀里。他决定把这条可怜的母蛇带回家治疗。
回到家后,陈远辉一边采用降香白药等止血生肌的名贵中草药为这条母蛇疗伤,一边辅以鸡蛋清、蛙血、牛奶调和成的食物为它增强营养。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这条受伤的母蛇很快得到了康复,黄青相间的斑纹整齐有序地环绕在它略为圆滚的身体上,煞是好看!陈远辉给它取了个美丽的名字“青青”。
不久,陈远辉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拯救濒危金头闭壳龟的文章,文章说要拯救金头闭壳龟,办法只有两个:一是要保护其自然栖息地,二是通过人工繁殖来扩大它的野生种群。
陈远辉不觉眼前一亮,为何不对莽山烙铁头蛇进行人工繁殖来扩大它的野生数量呢?此念一出,陈远辉仿佛看到成百上千条小蛇在他的手中,一条条争先恐后地爬向大山。
然而,人工饲养繁殖野生莽山烙铁头蛇,不仅在当时整个中国都没有人尝试过,而且在全世界也没有人进行过试验,他只好自己摸索。
他发现,青青爱吃青蛙、昆虫、活泥鳅等肉食,最喜欢吃活老鼠。它一般6-7天进一次食,一次可吃2公斤左右肉食。
为了保证青青的营养,陈远辉在抓不到老鼠、昆虫、活泥鳅的情况下,就给它买来瘦肉,还隔三岔五地杀一只自家喂养的土鸡,剁成碎块送到它的嘴边。
一个月后,青青顺利产下19枚蛇卵。产完卵后,青青整天护在卵上,不吃不喝。陈远辉担心饿坏了它,便决定把青青捉起来,给它嘴里填肉喂水。
没想到,陈远辉刚
把手伸进去,青青就一反常态,照准他的左手食指狠狠地咬了一口!妻子连忙取出自家专门配制的特效蛇药给他服下,本以为问题不大的陈远辉还想继续给蛇喂食,然而,半个小时后他就出现了心跳加快、头晕眼花、想呕吐的症状。
他急忙叫妻子用小刀划开伤口,用力挤压排毒,然后不停地用打火机烧红的钢针刺进伤口内,破坏伤口的蛇毒。在连续扎了8针后,陈远辉的肿痛症状才慢慢缓解。
这以后,再给青青喂食时,全家一齐出动,陈远辉捉蛇头,往蛇口中填肉;妻子捉蛇尾,递肉;女儿则准备白开水,一家人硬是把青青收拾得服服帖帖。
不过,陈远辉还是心生纳闷:蛇一般不会轻易伤人的,直到一个月后,陈远辉才在一本生物科技杂志上得知,自己是被青青误会了。
原来,毒蛇一般都有护卵的习性,当它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侵害或人为地将蛇和卵强行分离时,它往往会变得异常凶恶。
两个月后,小蛇开始破卵出壳。尽管19枚蛇卵只出壳了5条小蛇,陈远辉还是高兴异常。然而,几天后天气突变,5条小蛇在一天夜里竟被活活冻死。
见青青已处于成熟期,陈远辉怕它孤单寂寞,便想捉一条公蛇来给它做伴,同时也可进行配种。然而一连3年过去了,陈远辉寻遍了莽山的原始森林,却没有发现一条公蛇。
这3年中,他通过生物科学普查,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野外生存数量已不足300条,而且每年以5%的速度递减。
不久,他从一位生物学教授口中得知:母蛇在发情期,会分泌一种特殊气味的分泌物来引诱雄蛇,陈远辉听后欣喜不已,第二天就把青青放到山中。
两个月后,陈远辉去山上找青青。他终于在一棵古树的根部找到了青青,它有了身孕,身体慵懒,趴在树下,陈远辉怕它身体不便发生意外,便把它捉回了家里。
过了一段时间后,青青产下了29枚蛇卵。 2000年9月4日,陈远辉和妻子下班回到家中,突然发现家里的沙发上、鞋子内爬满了一条条青绿色的小蛇。两人抓起来一数,整整23条!
陈远辉人工繁殖野生莽山烙铁头蛇成功的消息,立即在我国生物界引起轰动。赵尔宓教授等专家经过考察论证后,郑重宣告世界首例人工繁殖野生莽山烙铁头蛇获得成功。
由于莽山烙铁头蛇的蛇毒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病和晚期癌症都有良好而持久的疗效,陈远辉人工繁殖莽山烙铁头蛇的成功不仅挽救了这些蛇,而且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医学和经济价值。
2000年10月6日,陈远辉在莽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边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放蛇归山”仪式。他轻轻地将23条小蛇从笼子里倒出来,这些小家伙嗅到了森林深处浓浓的原始气息,争先恐后地朝森林中爬去。
林管局领导被陈远辉对蛇的一片痴情感动了,2003年1月,该局决定停止采伐保护区内的所有树种;削减和限制森林公园旅游规模,规范旅游路线;在莽山全面禁猎10年。 人蛇情深。
2003年6月,在野外生活了2个多月的青青,又平安地回到了陈远辉的家中。7月底,在陈远辉的精心照料下,青青又顺利产下了20枚蛇卵。
陈远辉又开始为孵小蛇而忙碌起来。他现在最渴望的是能在莽山建一座野外生态蛇场,让青青自由自在地生存繁衍,游人也能一睹这一珍稀蛇种的神韵。
p:欲望;峰本人身为一个蛇类爱好者,在此呼吁一下,在大概2002年,陈远辉博士本人就已经成功人工繁殖出莽山烙铁头,但由于研究经费等等严重不足,结果无法向外发表其成功人工繁殖莽山烙铁头的论文。前不久,令人极度不耻的是,美国一无耻的生物学家,从我国内偷运了一条野生莽山烙铁头出我国境内,研究后成功人工繁殖出莽山烙铁头,然后用德文在德国发表了一篇论文,宣称其为世界上首例人工繁殖莽山烙铁头成功者,此一行为,虽然不耻,笔者也无意在此b美国人,要怪也只能怪中国自己本身保护野生动物不力罢了,以及,另外再披露一信息,中青报上的一篇文章,一个平时带饭盒,上下班骑自行车的人,居然贪污、挪用公款2亿元,而这个人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出纳(或是会计,记不清了),想想那些申请不到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员,又或者正如陈远辉博士连发表论文的经费都欠缺,呵呵,套用罗战峰的一句话:“天理何在啊!”
附文章附送几张小绿龙-莽山烙铁头的漂亮图片: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