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绘像凌烟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超奏请的两件事情,皇帝让三院议商。
三院议商,也只是个流程,关键还是看皇帝的意愿。其实如今的中枢三院格局,依然不改皇帝总揽裁决的这个核心。只不过,过去中书门下诸事总揽,而现在却分成了三套班子在管三方面的事情,各管一块,宰辅数量大增,但各自的权力却下降了。
皇权大大增加了。
节度使衙门几设几废,皆因节度使的权柄太大,这不符合贞观以来朝廷对地方权力架构的设计。对于地方,贞观新政以来,是在州上面增设了道一级,有了布政司、按察司、兵马司三司结构,在三司之上还有一位宣抚使总揽。
可同时,从州到道一级,都是以文官主政,州刺史下有兵曹,道宣抚使下有都兵马使,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能统兵,顶多也就是分管有动员、后勤、预备役、民兵等方面。真正统兵的,还是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以及南北衙和兵部,还有各地的了卫府。
哪怕就是这些衙门,也是相互制衡,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只有调兵权,南北衙和各卫府只有统兵权,而武官任免,府兵点选、后勤装备这些却又隶属兵部。
而节度使衙门,却是节制一道甚至是数道,并且是文武兼管,这样的权柄,在战争之时,为了事责统一,当然是集中一些较好。但事平,当然不能还留着这样的衙门机构。
皇帝是绝不可能放心的,这样权柄过大的节度使衙继续保留,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情况。
今天李超主动提出罢撤节度使衙,李世民当然乐意了。
交到三院议商,也只是走个过程。
几乎是全票通过,宰辅们全都赞同没有必要再保留各节度使衙门,京畿都防御使,还有各镇节度使,也都一律免去。
加上勤王军解散,因此原勤王军的各将领们,也都免去勤王军职。
皇帝也顺势调整了一遍军部的要职。
李靖任兵部尚书,屈突通继续任枢密使,而秦琼、李绩出任枢密副使。刘弘基任左军大都督,驻幽州。尉迟恭前军大都督,驻太原。殷开山任左军大都督,驻长安。段志玄加后军大都督,驻襄阳,程咬金加中军大都督,驻洛阳。
三位枢密使一位兵部尚书加五位大都督,皆加平章军机事衔。
镇北都护府升为镇北大都督护府,苏定方任镇北大都护,驻丰州。
牛进达任安西都护,驻高昌。
李君羡任定西都护,驻洮州。
程处默任镇南都护,驻洱海。
崔琰任安南都护,驻交州。
勤王军解散,征召的府兵还乡,禁军归营,民夫返家。
将军们也各自回京交印解职。
地方上撤去了节度使衙、都督府,各道依然由宣抚使统领,各府府兵、各营禁军,继续由南北衙统领。
一切重回正轨。
“有功必赏,有过则罚!”李世民在御书房会议上对自己的宰辅们道,“叛乱已经平定,勤王将士们的功绩需尽快评定,以便早日赏赐将士。而对于那些谋乱者、附逆者,也一样要早定下罪责。”
李世民追忆起自己这些年的戎马生涯,谈及自己推行的贞观新政,不胜感叹。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和这次的汉京之乱,可谓是两次大战。
在这两次中坚定不移站在他身边的这些文臣武将们,李世民也是非常感激。
“为表彰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朕决定命画师将功臣之像绘下,存于凌烟阁之中,以示纪念。”
凌烟阁,原是长安宫中的一座不起眼的小阁,汉长安城皇宫中就有。后来杨坚修隋大兴城,大兴宫中也建有凌烟阁,而李超修的汉京城皇宫里,也一样有这么一座凌烟阁。
而凌烟阁绘功臣像,也不算李世民的创举。
北周就已经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诗句,北周朝廷就为功臣绘像凌烟阁,甚至再往远推,汉代时就已经有过云台二十八将。
玄武门后,李世民也曾评过玄武门功臣,而这次他打算再评一次功臣功绩,为其中功勋最大者画像凌烟阁。
这个功臣名单自然不可能由臣子来评定,必须只能由皇帝一人评选。
谁能进入这个名单,谁能位列凌烟阁,都无疑会是巨大的荣耀。
李世民抚着胡须,指着殿中一众大臣。
“李超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且总珍决战尤其了得,出将入相。”
“房谋杜断,两位宰相为朕之左膀右臂。”
“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恃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於物。”
“长孙无忌能谋善断,然统兵征战非其所长。”
“本朝将将之帅,有李超李靖李绩,智勇超群的猛将者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薛万彻、李道宗、苏定方等。”
·······
李世民公布了他所评下的凌烟阁功臣名单。
凌烟阁有三层,因此李世民也就把他的功臣分为三等,最内一层所画,均为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外画,则为其它功臣。
每层画十二位功臣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君臣之礼。
李超发现,殿中的大臣们都很激动。
绘画凌烟阁,跟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差不多了。
太庙本只供奉皇帝和其先祖,后来在皇帝批准下,一些大功臣也可以供奉在太庙,但这种大臣极少,每个皇帝配享的大臣一般才几个。
“太傅、越王李超!”
皇帝念出了第一个功臣名字,这也是最内层的十二功臣之首。
不出大家的所料,这第一功臣,果然还是李超。当年玄武门功臣皇帝定了六位首功,李超就是第一。现在,李超再次成为凌烟阁功臣之首。
“司徒长孙无忌。”
第二名,皇帝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这似乎也是意料之中。
“司空房玄龄、太子太师杜如晦。”
“屈突通、秦琼、尉迟恭、李绩、程咬金、刘弘基、高士廉。”
第一层的十二功臣,皇帝一口气宣布了十一个。
对于已经宣布的这十一人名单,大家倒是比较服气的,这里每一个人,都不简单。不过大家好奇,谁会是第十二人。
“兵部尚书、卫国公、太子少保李靖!”
第十二人念出,有些出人意料,却是新任的兵部尚书李靖,也是平章军机事的宰辅重臣。这一次汉京之乱中,表现不太好,但过往功劳还是极大的,如果这次是在勤王军中,只怕排名会在前五。
前十二功臣的位置已经没有了,还没念到名字的只能期待自己在剩下的二十四人中。
李超奏请的两件事情,皇帝让三院议商。
三院议商,也只是个流程,关键还是看皇帝的意愿。其实如今的中枢三院格局,依然不改皇帝总揽裁决的这个核心。只不过,过去中书门下诸事总揽,而现在却分成了三套班子在管三方面的事情,各管一块,宰辅数量大增,但各自的权力却下降了。
皇权大大增加了。
节度使衙门几设几废,皆因节度使的权柄太大,这不符合贞观以来朝廷对地方权力架构的设计。对于地方,贞观新政以来,是在州上面增设了道一级,有了布政司、按察司、兵马司三司结构,在三司之上还有一位宣抚使总揽。
可同时,从州到道一级,都是以文官主政,州刺史下有兵曹,道宣抚使下有都兵马使,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能统兵,顶多也就是分管有动员、后勤、预备役、民兵等方面。真正统兵的,还是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以及南北衙和兵部,还有各地的了卫府。
哪怕就是这些衙门,也是相互制衡,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只有调兵权,南北衙和各卫府只有统兵权,而武官任免,府兵点选、后勤装备这些却又隶属兵部。
而节度使衙门,却是节制一道甚至是数道,并且是文武兼管,这样的权柄,在战争之时,为了事责统一,当然是集中一些较好。但事平,当然不能还留着这样的衙门机构。
皇帝是绝不可能放心的,这样权柄过大的节度使衙继续保留,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情况。
今天李超主动提出罢撤节度使衙,李世民当然乐意了。
交到三院议商,也只是走个过程。
几乎是全票通过,宰辅们全都赞同没有必要再保留各节度使衙门,京畿都防御使,还有各镇节度使,也都一律免去。
加上勤王军解散,因此原勤王军的各将领们,也都免去勤王军职。
皇帝也顺势调整了一遍军部的要职。
李靖任兵部尚书,屈突通继续任枢密使,而秦琼、李绩出任枢密副使。刘弘基任左军大都督,驻幽州。尉迟恭前军大都督,驻太原。殷开山任左军大都督,驻长安。段志玄加后军大都督,驻襄阳,程咬金加中军大都督,驻洛阳。
三位枢密使一位兵部尚书加五位大都督,皆加平章军机事衔。
镇北都护府升为镇北大都督护府,苏定方任镇北大都护,驻丰州。
牛进达任安西都护,驻高昌。
李君羡任定西都护,驻洮州。
程处默任镇南都护,驻洱海。
崔琰任安南都护,驻交州。
勤王军解散,征召的府兵还乡,禁军归营,民夫返家。
将军们也各自回京交印解职。
地方上撤去了节度使衙、都督府,各道依然由宣抚使统领,各府府兵、各营禁军,继续由南北衙统领。
一切重回正轨。
“有功必赏,有过则罚!”李世民在御书房会议上对自己的宰辅们道,“叛乱已经平定,勤王将士们的功绩需尽快评定,以便早日赏赐将士。而对于那些谋乱者、附逆者,也一样要早定下罪责。”
李世民追忆起自己这些年的戎马生涯,谈及自己推行的贞观新政,不胜感叹。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和这次的汉京之乱,可谓是两次大战。
在这两次中坚定不移站在他身边的这些文臣武将们,李世民也是非常感激。
“为表彰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朕决定命画师将功臣之像绘下,存于凌烟阁之中,以示纪念。”
凌烟阁,原是长安宫中的一座不起眼的小阁,汉长安城皇宫中就有。后来杨坚修隋大兴城,大兴宫中也建有凌烟阁,而李超修的汉京城皇宫里,也一样有这么一座凌烟阁。
而凌烟阁绘功臣像,也不算李世民的创举。
北周就已经有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归臣的诗句,北周朝廷就为功臣绘像凌烟阁,甚至再往远推,汉代时就已经有过云台二十八将。
玄武门后,李世民也曾评过玄武门功臣,而这次他打算再评一次功臣功绩,为其中功勋最大者画像凌烟阁。
这个功臣名单自然不可能由臣子来评定,必须只能由皇帝一人评选。
谁能进入这个名单,谁能位列凌烟阁,都无疑会是巨大的荣耀。
李世民抚着胡须,指着殿中一众大臣。
“李超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且总珍决战尤其了得,出将入相。”
“房谋杜断,两位宰相为朕之左膀右臂。”
“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岑文本性质敦厚,文章华赡;而恃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於物。”
“长孙无忌能谋善断,然统兵征战非其所长。”
“本朝将将之帅,有李超李靖李绩,智勇超群的猛将者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薛万彻、李道宗、苏定方等。”
·······
李世民公布了他所评下的凌烟阁功臣名单。
凌烟阁有三层,因此李世民也就把他的功臣分为三等,最内一层所画,均为功高宰辅的大臣,中间一层所画,均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层外画,则为其它功臣。
每层画十二位功臣画像,均面北而立,以示为君臣之礼。
李超发现,殿中的大臣们都很激动。
绘画凌烟阁,跟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差不多了。
太庙本只供奉皇帝和其先祖,后来在皇帝批准下,一些大功臣也可以供奉在太庙,但这种大臣极少,每个皇帝配享的大臣一般才几个。
“太傅、越王李超!”
皇帝念出了第一个功臣名字,这也是最内层的十二功臣之首。
不出大家的所料,这第一功臣,果然还是李超。当年玄武门功臣皇帝定了六位首功,李超就是第一。现在,李超再次成为凌烟阁功臣之首。
“司徒长孙无忌。”
第二名,皇帝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这似乎也是意料之中。
“司空房玄龄、太子太师杜如晦。”
“屈突通、秦琼、尉迟恭、李绩、程咬金、刘弘基、高士廉。”
第一层的十二功臣,皇帝一口气宣布了十一个。
对于已经宣布的这十一人名单,大家倒是比较服气的,这里每一个人,都不简单。不过大家好奇,谁会是第十二人。
“兵部尚书、卫国公、太子少保李靖!”
第十二人念出,有些出人意料,却是新任的兵部尚书李靖,也是平章军机事的宰辅重臣。这一次汉京之乱中,表现不太好,但过往功劳还是极大的,如果这次是在勤王军中,只怕排名会在前五。
前十二功臣的位置已经没有了,还没念到名字的只能期待自己在剩下的二十四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