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六章 大计划(八)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定川寨之战,我动用的禁兵、厢兵、蕃兵与乡兵,以及百姓,总兵力比元昊多,可是良莠不齐,来自四路,平时不熟悉,并且有百姓,有蕃子,还有吐蕃的兵士,鱼龙混杂,可以说是一支杂牌军队。相反,元昊兵力纵少,却是精挑细选而来,身体素质都是羌人、蕃人组成,又多是骑兵,无论从那一方面比,都比我军强。尽管占据人数优势,这个人数优势并不多,完全被这些劣势消抵。”
赵祯额首。
仅论身体素质,蕃子与羌人生长在苦寒之地,又以食荤腥为主,相对而言,要比汉人强。地理因素也是决定因素,越冷身体素质越好,所以北人比南人相对要高大强壮。
“之所以取胜,有几条原因,我朝是正义之师,敌人是侵略战争,不占道义。将战争控制在泾原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这边。元昊虽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论军事谋略也在臣之上,但臣谦虚谨慎,制订方略时博采众长,听取范仲淹、韩琦、张方平、狄青、种世衡、张罡、王吉、景泰、赵旬等人意见,或提供谋略,或提供补充,于是方略变得比较完备。平时为政小心,善待当地百姓,多少赢得一些民心,让他们对朝廷感谢。元昊残暴,不得士心。还有就是精兵练兵。臣来泾原路时便知道泾原路将会再次发生恶战,无他,泾原路当时未在镇戎寨以前建立诸寨堡之前,地势平坦,容易入侵。甚至在准备石门川之战时,臣还一直在裁减军队。”
这便是郑朗要说的主题·裁军!
他对王安石的种种变法持中正的想法,总体上王安石变法有着积极意义的,可是弊端很多,王安石实施变法时太急躁·急于求成,用人不当,性质是替国家谋利,没有真正考虑老百姓的感受,所图太大,等等,于是产生许多副作用。
甚至一些变法根本莫明其妙-,比如保马法·有的变法有百弊无一利·比如王氏保甲法、市易法。
但有的法令很好·例如仓法,还有这个裁军法,连当时的保守派大臣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等人也基本认同,除了在一些细节上有争议外,不碍大事。后来司马光为了推翻而推翻,做了许多丑陋的事,包括仓法重新废除,前线将领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城池重新归还给西夏人。但司马光没有因为王安石裁军而重新增加军队数量。
裁军严格意义不是从王安石开始的·而是从宋英宗开始。
这小子已经被曹皇后抱到深宫抚养,郑朗对他感情很复杂,站在赵祯立场·这小子简直该杀,但站在国家角度分析,做为皇帝本人,他也不算很恶,某些方面还颇有些作为。
但宋英宗做得还不够。
于是王安石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简汰退军,不任禁军者降厢军,不任厢军者退为民。
缩短军役期,北宋前期是六十一才许退,后来扩大军队数量,兵至六十一始免,犹不即许,这才造成让郑朗弄了一大群老头子兵进宫展现。熙宁四年,规定五十以上愿为民者听之。
以工代赈,限民入伍。这是暗消,正式裁军为明裁,堵塞兵源为暗消。宋朝政府是好心,流民没有办法活下去,让他们进入厢军吧,避免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也是养活了许多因灾害无法活下去的贫困百姓。但养来养去,朝廷得多少钱帛来养这么多流民。最后流民没有养住,反而使国家拖下了海。但王安石想出一个妙-法,遇到灾害时问题也不大,强行救济是不妥的,于是拨出大批钱粮出来,组织饥民与流民参与水利兴修、城池兴造等工程中,以工代赈。而这些工程平时也要修造,苦于财力与伤民,丰收时兴建反而不美,一箭数得,既救济了饥民,又办了实事,还堵塞了厢兵的冗陈,灾害过后,各回故里,不至于使许多田地失去主人荒废。马上这条颇有远见的政策就能推广。
省并军营,整编易制,北宋前期步兵五百人为一营,骑兵四百人为一营,承平已久,营额不满,廪给如故,又有许多将校吃空饷,以致兵少官多。但这条自赵祯手中就开始实行,直到王安石手中才大规模的推广,使各指挥员满,营数下降,减少将校武官。
经过王安石改革之后,减少四十万禁厢军,仅军费一项就减少了一千万多贯的支出,若包括武器盔甲在内,数字更庞大,两千万贯也未必可知。如果再将这四十万士兵还为民所带来的赋税,与他们创造的生产力与财富,数字会进一步的增加。这是王安石所有变法中最有成效,争议最少的变法。
因此郑朗再三说来去自如。
是选择在农闲的冬天,可有的百姓即便在冬天也有财路的,他们在创造着价值,若强行征到保丁里面,那是一种倒退。
有时候郑朗还是很感谢他这个学生。
没有王安石,就不会给他种种灵感。
王安石不知道,即便知道恐怕也无所谓,不管是谁,是他,还是郑朗,功名不是在首位,国家才是首位。
郑朗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两军交战,军队数量很重要,所以刘平尽管英勇,但于三川口不免惨败,数量悬殊太大。也不是绝对因素,帅智将勇兵悍,往往能将数量的劣势弥补过来,因此张罡、张亢王吉、王凯于府州多次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但皆以少胜多,以寡胜众。然臣到泾原路时,看到禁军中有许多老弱病残者,也有少数身体强壮有力,因为朝廷强行征入军中,士气不高,还有家中是单丁,或者家中负担沉重·士气同样不高昂,还有的人贪生怕死,懦弱畏战,这些人纵然有好身体·也没有战斗力。一旦将他们塞入军中,不但不会起良好的数量作用,相反,会带坏其他敢于奋战将士的士气。于是臣明知道需要大量军队,还是逐一将他们淘汰。四路之中泾原路淘汰的兵士最多,就是牺牲惨重,臣也没有要求朝廷再派援兵。此时泾原路分守诸寨堡,仅存四万八千余正规兵士·然他们战斗力远胜于原来的七万甲兵。因为经过淘汰严训与实战之后·这四万多兵士已多成长为真正的悍卒。陛下·臣这段话,可以询问韩琦与范仲淹,四路当中,现在那一路将士最强?”
范仲淹与韩琦苦笑,不但你打得多,还有,你真敢用钱哪,那不是练军·是在砸钱,俺也想,可那来的钱帛?
但不得不承受此时泾原路将士最强大·不约而同点头。
“陛下,刚才我请来九营将士,你也看到,将这些老弱病残往军中一放,是何局面。
若是将这些老弱病残一挑,军队整体战斗力会上升,或者是下降?”
赵祯没有立即回答。
这也在郑朗意料当中,所以今天废了这么大心血,让这些人进宫让赵祯看,再推出保甲法,便是为了说服赵祯的。又说道:“臣也知道,军队数量若严重下降,陛下会担心,毕竟西边与北边都是强敌环侧,可别忘记了还有保丁,他们战斗力再差,也比这些老弱病残强。”
“也是,郑卿,你继续说吧,”赵祯想了一会儿松口。
“故臣进献几条方策,人过四十,气血渐衰,五十岁过后开始正式走向衰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那是廉颇,陛下,难道指望所有兵士都有廉颇的身体与武艺?”
赵祯终于失笑。
“臣以为兵士过了六十岁必须强行其退役,五十岁后已经渐渐战斗力下降,可以尝试劝退,对主动要求退役者,更应当鼓励。不及五十者,但羸弱,有伤残,多病,瘦小,精神不正常者一律勒令退役。对于训练或者战争时表现怯弱者,禁兵退厢,厢兵退民。国家冗兵之患将会大幅度下降,节余大量支出,但军队本身不是变得弱小,而是更强大。甚至朝廷财政健康,更能抽出一些钱帛奖励将士训练与战功,十年过后,举国之兵会成为泾原路那样的悍卒。何须一百三四十万庞大的军队,只要象泾原路的军队,臣保证只要有八十万,足可以北抗契丹,西灭夏贼。”
“八十万哪?但退役费用从何而来?”晏殊被八十万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随后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
若没有武将层层克扣,作为宋朝退伍军人在理论上是很快乐的。退伍时,朝廷立付大笔的遣返费与安家费、养老费。另外还有剩员。制度规定禁厢兵老弱病残降充剩员,或者军士至六十岁,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至六十五岁,皆充为剩员,在军中从事杂役,可以领一半薪水与福利,五年后正式退役。往往安家费、遣返费与养老费领后,过了五年还在军中混,继续领半不退役。
主动归乡种田者,不仅费用一样不少,还给钱给粮给地,永远免税,包括一年请给,让其买牛耕种,免祖丁役,使为永业。城中的士兵怎么办呢,先为其修建房屋,再给其迁徙费。伤残军人不能自存,随本军营分措收养,不能让其失所。
就是晏殊也不反对裁兵。他刚才也亲眼目睹,那些老弱病残,晏殊估计以自己这个身体板也能一个对付两个,放在军中做什么?而且他做为首相,也为捉襟见肘的财政逼得苦逼万分。如果此时国库里有五千万贯,他也想吼啊,你们君子党们不要吵了,俺支持你们打。何必让欧阳修骂,让女婿骂,让郑朗冷言讥讽?
裁出去是好的,关健从哪里弄来这么一大笔安屯费用?
“晏相**屯有二,农民需田牛,城市士兵需房屋,田荒地良多,至于房屋,如今饥民遍地皆是,可以用工代赈,让他们替其修建房屋。其他的费用可以逐年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赵祯让这个超前的名词唬得一愣神。
“正是分期付款,先给一年军薪,让其与其家人得以度日,来年丰收,可以多付一些,分作三年付清,那么财政便没有压力,权当他们仍在军中,也要拿出钱粮养活。淘汰就可行也。其实有的士兵不用国家养活,机灵一点,一出军队,便能自己找到更好的门路生活。”
道理与郑朗向民间借钱筹粮性质一样,这是一个提前支取的法门。
这些先前的理论,让满殿君臣瞠目结舌。
范仲淹与韩琦更是泪流满面,差点泪奔,俺们提出一个裁减淘汰陕西与河北军队,还小心翼翼的,这个小子倒好,居然来一个全国性的大裁兵。
可是两者效果截然不同。
如果没有那个保甲法让赵祯望梅止渴,十个范仲淹也休想劝动赵祯大范围的裁兵。
“陛下,定川寨之战,我动用的禁兵、厢兵、蕃兵与乡兵,以及百姓,总兵力比元昊多,可是良莠不齐,来自四路,平时不熟悉,并且有百姓,有蕃子,还有吐蕃的兵士,鱼龙混杂,可以说是一支杂牌军队。相反,元昊兵力纵少,却是精挑细选而来,身体素质都是羌人、蕃人组成,又多是骑兵,无论从那一方面比,都比我军强。尽管占据人数优势,这个人数优势并不多,完全被这些劣势消抵。”
赵祯额首。
仅论身体素质,蕃子与羌人生长在苦寒之地,又以食荤腥为主,相对而言,要比汉人强。地理因素也是决定因素,越冷身体素质越好,所以北人比南人相对要高大强壮。
“之所以取胜,有几条原因,我朝是正义之师,敌人是侵略战争,不占道义。将战争控制在泾原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这边。元昊虽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论军事谋略也在臣之上,但臣谦虚谨慎,制订方略时博采众长,听取范仲淹、韩琦、张方平、狄青、种世衡、张罡、王吉、景泰、赵旬等人意见,或提供谋略,或提供补充,于是方略变得比较完备。平时为政小心,善待当地百姓,多少赢得一些民心,让他们对朝廷感谢。元昊残暴,不得士心。还有就是精兵练兵。臣来泾原路时便知道泾原路将会再次发生恶战,无他,泾原路当时未在镇戎寨以前建立诸寨堡之前,地势平坦,容易入侵。甚至在准备石门川之战时,臣还一直在裁减军队。”
这便是郑朗要说的主题·裁军!
他对王安石的种种变法持中正的想法,总体上王安石变法有着积极意义的,可是弊端很多,王安石实施变法时太急躁·急于求成,用人不当,性质是替国家谋利,没有真正考虑老百姓的感受,所图太大,等等,于是产生许多副作用。
甚至一些变法根本莫明其妙-,比如保马法·有的变法有百弊无一利·比如王氏保甲法、市易法。
但有的法令很好·例如仓法,还有这个裁军法,连当时的保守派大臣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等人也基本认同,除了在一些细节上有争议外,不碍大事。后来司马光为了推翻而推翻,做了许多丑陋的事,包括仓法重新废除,前线将领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城池重新归还给西夏人。但司马光没有因为王安石裁军而重新增加军队数量。
裁军严格意义不是从王安石开始的·而是从宋英宗开始。
这小子已经被曹皇后抱到深宫抚养,郑朗对他感情很复杂,站在赵祯立场·这小子简直该杀,但站在国家角度分析,做为皇帝本人,他也不算很恶,某些方面还颇有些作为。
但宋英宗做得还不够。
于是王安石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简汰退军,不任禁军者降厢军,不任厢军者退为民。
缩短军役期,北宋前期是六十一才许退,后来扩大军队数量,兵至六十一始免,犹不即许,这才造成让郑朗弄了一大群老头子兵进宫展现。熙宁四年,规定五十以上愿为民者听之。
以工代赈,限民入伍。这是暗消,正式裁军为明裁,堵塞兵源为暗消。宋朝政府是好心,流民没有办法活下去,让他们进入厢军吧,避免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也是养活了许多因灾害无法活下去的贫困百姓。但养来养去,朝廷得多少钱帛来养这么多流民。最后流民没有养住,反而使国家拖下了海。但王安石想出一个妙-法,遇到灾害时问题也不大,强行救济是不妥的,于是拨出大批钱粮出来,组织饥民与流民参与水利兴修、城池兴造等工程中,以工代赈。而这些工程平时也要修造,苦于财力与伤民,丰收时兴建反而不美,一箭数得,既救济了饥民,又办了实事,还堵塞了厢兵的冗陈,灾害过后,各回故里,不至于使许多田地失去主人荒废。马上这条颇有远见的政策就能推广。
省并军营,整编易制,北宋前期步兵五百人为一营,骑兵四百人为一营,承平已久,营额不满,廪给如故,又有许多将校吃空饷,以致兵少官多。但这条自赵祯手中就开始实行,直到王安石手中才大规模的推广,使各指挥员满,营数下降,减少将校武官。
经过王安石改革之后,减少四十万禁厢军,仅军费一项就减少了一千万多贯的支出,若包括武器盔甲在内,数字更庞大,两千万贯也未必可知。如果再将这四十万士兵还为民所带来的赋税,与他们创造的生产力与财富,数字会进一步的增加。这是王安石所有变法中最有成效,争议最少的变法。
因此郑朗再三说来去自如。
是选择在农闲的冬天,可有的百姓即便在冬天也有财路的,他们在创造着价值,若强行征到保丁里面,那是一种倒退。
有时候郑朗还是很感谢他这个学生。
没有王安石,就不会给他种种灵感。
王安石不知道,即便知道恐怕也无所谓,不管是谁,是他,还是郑朗,功名不是在首位,国家才是首位。
郑朗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两军交战,军队数量很重要,所以刘平尽管英勇,但于三川口不免惨败,数量悬殊太大。也不是绝对因素,帅智将勇兵悍,往往能将数量的劣势弥补过来,因此张罡、张亢王吉、王凯于府州多次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但皆以少胜多,以寡胜众。然臣到泾原路时,看到禁军中有许多老弱病残者,也有少数身体强壮有力,因为朝廷强行征入军中,士气不高,还有家中是单丁,或者家中负担沉重·士气同样不高昂,还有的人贪生怕死,懦弱畏战,这些人纵然有好身体·也没有战斗力。一旦将他们塞入军中,不但不会起良好的数量作用,相反,会带坏其他敢于奋战将士的士气。于是臣明知道需要大量军队,还是逐一将他们淘汰。四路之中泾原路淘汰的兵士最多,就是牺牲惨重,臣也没有要求朝廷再派援兵。此时泾原路分守诸寨堡,仅存四万八千余正规兵士·然他们战斗力远胜于原来的七万甲兵。因为经过淘汰严训与实战之后·这四万多兵士已多成长为真正的悍卒。陛下·臣这段话,可以询问韩琦与范仲淹,四路当中,现在那一路将士最强?”
范仲淹与韩琦苦笑,不但你打得多,还有,你真敢用钱哪,那不是练军·是在砸钱,俺也想,可那来的钱帛?
但不得不承受此时泾原路将士最强大·不约而同点头。
“陛下,刚才我请来九营将士,你也看到,将这些老弱病残往军中一放,是何局面。
若是将这些老弱病残一挑,军队整体战斗力会上升,或者是下降?”
赵祯没有立即回答。
这也在郑朗意料当中,所以今天废了这么大心血,让这些人进宫让赵祯看,再推出保甲法,便是为了说服赵祯的。又说道:“臣也知道,军队数量若严重下降,陛下会担心,毕竟西边与北边都是强敌环侧,可别忘记了还有保丁,他们战斗力再差,也比这些老弱病残强。”
“也是,郑卿,你继续说吧,”赵祯想了一会儿松口。
“故臣进献几条方策,人过四十,气血渐衰,五十岁过后开始正式走向衰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那是廉颇,陛下,难道指望所有兵士都有廉颇的身体与武艺?”
赵祯终于失笑。
“臣以为兵士过了六十岁必须强行其退役,五十岁后已经渐渐战斗力下降,可以尝试劝退,对主动要求退役者,更应当鼓励。不及五十者,但羸弱,有伤残,多病,瘦小,精神不正常者一律勒令退役。对于训练或者战争时表现怯弱者,禁兵退厢,厢兵退民。国家冗兵之患将会大幅度下降,节余大量支出,但军队本身不是变得弱小,而是更强大。甚至朝廷财政健康,更能抽出一些钱帛奖励将士训练与战功,十年过后,举国之兵会成为泾原路那样的悍卒。何须一百三四十万庞大的军队,只要象泾原路的军队,臣保证只要有八十万,足可以北抗契丹,西灭夏贼。”
“八十万哪?但退役费用从何而来?”晏殊被八十万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随后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
若没有武将层层克扣,作为宋朝退伍军人在理论上是很快乐的。退伍时,朝廷立付大笔的遣返费与安家费、养老费。另外还有剩员。制度规定禁厢兵老弱病残降充剩员,或者军士至六十岁,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至六十五岁,皆充为剩员,在军中从事杂役,可以领一半薪水与福利,五年后正式退役。往往安家费、遣返费与养老费领后,过了五年还在军中混,继续领半不退役。
主动归乡种田者,不仅费用一样不少,还给钱给粮给地,永远免税,包括一年请给,让其买牛耕种,免祖丁役,使为永业。城中的士兵怎么办呢,先为其修建房屋,再给其迁徙费。伤残军人不能自存,随本军营分措收养,不能让其失所。
就是晏殊也不反对裁兵。他刚才也亲眼目睹,那些老弱病残,晏殊估计以自己这个身体板也能一个对付两个,放在军中做什么?而且他做为首相,也为捉襟见肘的财政逼得苦逼万分。如果此时国库里有五千万贯,他也想吼啊,你们君子党们不要吵了,俺支持你们打。何必让欧阳修骂,让女婿骂,让郑朗冷言讥讽?
裁出去是好的,关健从哪里弄来这么一大笔安屯费用?
“晏相**屯有二,农民需田牛,城市士兵需房屋,田荒地良多,至于房屋,如今饥民遍地皆是,可以用工代赈,让他们替其修建房屋。其他的费用可以逐年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赵祯让这个超前的名词唬得一愣神。
“正是分期付款,先给一年军薪,让其与其家人得以度日,来年丰收,可以多付一些,分作三年付清,那么财政便没有压力,权当他们仍在军中,也要拿出钱粮养活。淘汰就可行也。其实有的士兵不用国家养活,机灵一点,一出军队,便能自己找到更好的门路生活。”
道理与郑朗向民间借钱筹粮性质一样,这是一个提前支取的法门。
这些先前的理论,让满殿君臣瞠目结舌。
范仲淹与韩琦更是泪流满面,差点泪奔,俺们提出一个裁减淘汰陕西与河北军队,还小心翼翼的,这个小子倒好,居然来一个全国性的大裁兵。
可是两者效果截然不同。
如果没有那个保甲法让赵祯望梅止渴,十个范仲淹也休想劝动赵祯大范围的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