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窗户纸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零五章窗户纸
李沧哑然失笑,道:“不用船坞,直接在场地上造船的技术,咱们国家曾经研究过。我印象里,勘探三号海上钻井平台,就是用的平地造船技术。不过,这都10年过去了,咱们国家建设的船坞越来越多,平地造船好像有点跟不上了。而且,这对提高速度有什么用?”
“勘探三号用的不是真正的平地造船技术。”苏城在读石油储运专业课的时候,接触过一些LNG船和油轮的建造技术,泛泛而谈道:“我说的平地造船技术,应当是和分段造船法,最好是巨型总段造船法结合起来,采取船体部件大型模块化的方式,在平地上完成造船工作,船只在建造完成前,完全不下水,这样就可以不受船坞和船台的影响了,也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他说的是不太清楚,李沧却听明白了。勘探三号因为起重机等设备的限制,当年其实是在水面上安装的。与其说是平地造船,不如说是水面造船。
他是未来能做院士的的船舶专家,对于这种即将到来的新技术,首先在感xìng上就有所预料,问道:“如果没有船坞的话,大规模建造确实是有优势的,但你说的这种方法,首先,船下水的问题怎么解决?”
“平地上铺铁轨,让造好的船靠在岸边的无动力拖船上,然后将拖船拖离岸边。等到把拖船沉入水中后,船体就浮出水面了。”苏城说的,差不多就是他记忆中的全部信息了。
李沧陷入了沉思中。
就在苏城以为电话出了问题的时候,李沧才猛然惊醒似的问:“苏董,您在本埠吗?我过去谈。”
“我让人帮你买机票。”苏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名船舶专家,真正的专家。
世界上的专家其实是有两类的,一类是严谨科学的专家,本质上通过数学来解决问题。一类是混吃等死的砖家,本质上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后者就像是老鼠,不光坏了一锅又一锅的汤,而且繁殖力惊人。
90年代的中国之所以文凭热,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专家。最是年富力强的那批人,却因为70年代的经历,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偶尔有两个蒙混过关的家伙,也就只能在国内称霸,放在船舶或石油这种需要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里,完全不够看。
因此,大华实业虽然已经高端到可以直接找院士的地步,苏城还是选择了李沧这样的稀缺品种来合作。
晚上10点,李沧和他的两名助手,顺利抵达本埠。
苏城亲往迎接。
坐在车里,李沧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苏董有平地造船的全部设计吗?”
“我哪里有。不过,这项技术应该不难吧。”苏城这样说,是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当时,教石油储运的那位副教授,还充满遗憾的说:平地造船本质上是一种jīng巧的设计,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能取得巨大的利益。结果被外国人注册了专利,咱们就算是看到了窗户外面的情况,也不能用了。
大学男生,不是高富帅就是愤青。苏城当时听的很认真,直到现在,也记得那层窗户纸,正是船只下水的问题。
船在船坞里的时候,下水是很方便的,但在平整的场地上下水,就没那么容易了。
国内的勘探3号,是通过水上作业完成的最后吊装,困难度很大,容错率很低,也不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船只了。
采用无动力拖船和枕木铁轨的方式,却能相对容易的解决下水问题。
李沧正是对这个方案充满了兴趣,才会着急的赶来。见苏城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他不无遗憾的道:“船体的重量、体积,以及水的重力和浮力,都会影响到船舶下水的安全,大华实业如果没有做过具体的实验,恐怕不能直接用在建造上。”
“就用202号船做实验怎么样?”苏城说着就介绍了起来。
李沧听着摇摇头,道:“对同一艘船来说,平地造船和船坞制造,速度上恐怕没什么区别。采用平地造船的好处,是能够节省船只在船坞的时间,不用造好了分段等着上船坞,所以,同时建造多艘船,才能用得上平地造船法。”
“那就用201号船做实验。”苏城说的是大华运输公司订购的船只。两艘船是同一个船型的,为了加快202号船,201号已经减缓了建设速度。
李沧自然不会拒绝,有一艘万吨巨轮做实验,这种事情是每个船舶专家梦寐以求的。他即使专注于基础研究,也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不过,看着苏城“忧郁”的笑容,李沧多少有点不好意思,问道:“你说202号船的预计交工时间已经延迟了,再用201号船做实验,会不会太耽搁你们了。”
“我们的工人总数是够的,只是骨干工人比较少。201号船能做多快就做多快吧。202号船虽然不能按期交工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吧。平地造船法,就当作是技术储备,下次就能发挥作用了。”
听苏城这么说,李沧坐不住了,冥思苦想半天,道:“其实,202号船也不是完全不能没机会了,还有2个月的时间吧。”
“68天。”
“我可以帮你们找些高级技工。”
“现在的情况……如果再从中船等船厂挖人的话,我担心大华船业自己员工的士气。”
李沧知道中船陷阱的事,连忙道:“我和中船没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也有些高级船舶工人,是不属于中船的。”
“远洋也不行。”
“也不属于远洋。”
“哦?哪里还有高级船舶工?”苏城这下来了兴趣。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高级技工,尤其是专业的船舶工人。有些地方,本来很快就能做好,但为了等待数量稀少的高级技工,整体的速度都被延缓了。按照大华延续下来的八级工制度,7级和8级的船舶焊工,是最缺乏的,随着分段制造的结束,船舶整体制造将会需要更多的空缺。
李沧笑着指指自己,道:“学校里啊。我们学校就有一个给学生练习和实习用的小船厂,虽然做的都是小船,但工人的水平相当高,尤其是那些高工,做万吨货轮肯定没问题。”
苏城只用听他说的头一句,就连连点头,敲脑袋道:“我怎么没想到。人力资源部的白痴们!”
学校是事业单位编制,在中国的体制内,地位明显高于工厂,属于好听又舒服的岗位。而高工在学校内的职称是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的,职业成长也相当不错。
大华要挖角他们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要借过来却很容易。
因为学校的实验船厂,其实是没什么必然工作的。那属于小而全时代的产品,学生的实习完全可以放到大华船业来,虽然那些免费劳工很烦人,但92年的大学生多少还算是听指挥的……另一方面,92年的学校刚刚开始承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大华实业要借人出来,用不着付出太大的代价。
只要借用较短的时间,大华自己的工人就会成长起来。
高级技工都是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一名焊工只要不是傻的,焊接几公里几十公里的,总能焊出一个六七级的水平出来。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材料给他们练习的,但不断接单的工厂,有的是工作机会。
苏城真诚的感谢了李沧,立刻开始动作了起来。
以大华目前的资源,正常联络那些学校,甚至用不着苏城出面。
三天后,第一批来自学校的高级技工就出现在了大华船厂。202号船的速度,也悄然加快。
等把李沧安顿好,让他有充分的权力和资源,以201号船为实验船研究平地造船法之后,苏城终于腾出手来,回顾中船挖角事件。
在11月中旬的月度董事会上,苏城毫不讳言的道:“大华船业进军LNG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蚕食中船的传统领域。中船设陷阱反挖角我们,与其说是他们对我们的反击,不如说是必然发生的事。虽然事起突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早一点清醒,也有好处。现在,战略部必须在近期作出方案,以应对中船可能发起的挑战。”
霍昌也说道:“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掌握LNG船的技术,在此之前在此之后,我们都要做大量的普通船舶练手,同时平衡成本。中船目前的利润,主要就集中在2万吨到15万吨的货轮上,咱们进军船舶业,中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反对的。”
苏城点头,道:“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他们要是以为我们好欺负,全都扑上来,那就麻烦了。”
“回击中船?”
“回击詹志芳!”苏城挥舞了一下胳膊,道:“谁出头就打谁。”
“好!”大华的董事会仍然是年轻人居多,说起战斗的时候,全都兴奋的不行。
只有钟志根问:“怎么回击?”
“詹志芳的工作,就包括在国内争取订单。我们抢他的订单。”
张超讶异的问:“我们抢来了订单也做不出来啊。”
“以前不行,但李沧教授的研究已经有了进展,从201号船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不过,我们的首批目标,还是放在中小型船舶上,以积累经验为主。”苏城还是以商业考量做的决策,中小型船舶对中船的冲击不大,但对大华实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也会让詹志芳很难受。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窗户纸
李沧哑然失笑,道:“不用船坞,直接在场地上造船的技术,咱们国家曾经研究过。我印象里,勘探三号海上钻井平台,就是用的平地造船技术。不过,这都10年过去了,咱们国家建设的船坞越来越多,平地造船好像有点跟不上了。而且,这对提高速度有什么用?”
“勘探三号用的不是真正的平地造船技术。”苏城在读石油储运专业课的时候,接触过一些LNG船和油轮的建造技术,泛泛而谈道:“我说的平地造船技术,应当是和分段造船法,最好是巨型总段造船法结合起来,采取船体部件大型模块化的方式,在平地上完成造船工作,船只在建造完成前,完全不下水,这样就可以不受船坞和船台的影响了,也能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他说的是不太清楚,李沧却听明白了。勘探三号因为起重机等设备的限制,当年其实是在水面上安装的。与其说是平地造船,不如说是水面造船。
他是未来能做院士的的船舶专家,对于这种即将到来的新技术,首先在感xìng上就有所预料,问道:“如果没有船坞的话,大规模建造确实是有优势的,但你说的这种方法,首先,船下水的问题怎么解决?”
“平地上铺铁轨,让造好的船靠在岸边的无动力拖船上,然后将拖船拖离岸边。等到把拖船沉入水中后,船体就浮出水面了。”苏城说的,差不多就是他记忆中的全部信息了。
李沧陷入了沉思中。
就在苏城以为电话出了问题的时候,李沧才猛然惊醒似的问:“苏董,您在本埠吗?我过去谈。”
“我让人帮你买机票。”苏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名船舶专家,真正的专家。
世界上的专家其实是有两类的,一类是严谨科学的专家,本质上通过数学来解决问题。一类是混吃等死的砖家,本质上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后者就像是老鼠,不光坏了一锅又一锅的汤,而且繁殖力惊人。
90年代的中国之所以文凭热,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专家。最是年富力强的那批人,却因为70年代的经历,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偶尔有两个蒙混过关的家伙,也就只能在国内称霸,放在船舶或石油这种需要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里,完全不够看。
因此,大华实业虽然已经高端到可以直接找院士的地步,苏城还是选择了李沧这样的稀缺品种来合作。
晚上10点,李沧和他的两名助手,顺利抵达本埠。
苏城亲往迎接。
坐在车里,李沧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苏董有平地造船的全部设计吗?”
“我哪里有。不过,这项技术应该不难吧。”苏城这样说,是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当时,教石油储运的那位副教授,还充满遗憾的说:平地造船本质上是一种jīng巧的设计,捅破一层窗户纸,就能取得巨大的利益。结果被外国人注册了专利,咱们就算是看到了窗户外面的情况,也不能用了。
大学男生,不是高富帅就是愤青。苏城当时听的很认真,直到现在,也记得那层窗户纸,正是船只下水的问题。
船在船坞里的时候,下水是很方便的,但在平整的场地上下水,就没那么容易了。
国内的勘探3号,是通过水上作业完成的最后吊装,困难度很大,容错率很低,也不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船只了。
采用无动力拖船和枕木铁轨的方式,却能相对容易的解决下水问题。
李沧正是对这个方案充满了兴趣,才会着急的赶来。见苏城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他不无遗憾的道:“船体的重量、体积,以及水的重力和浮力,都会影响到船舶下水的安全,大华实业如果没有做过具体的实验,恐怕不能直接用在建造上。”
“就用202号船做实验怎么样?”苏城说着就介绍了起来。
李沧听着摇摇头,道:“对同一艘船来说,平地造船和船坞制造,速度上恐怕没什么区别。采用平地造船的好处,是能够节省船只在船坞的时间,不用造好了分段等着上船坞,所以,同时建造多艘船,才能用得上平地造船法。”
“那就用201号船做实验。”苏城说的是大华运输公司订购的船只。两艘船是同一个船型的,为了加快202号船,201号已经减缓了建设速度。
李沧自然不会拒绝,有一艘万吨巨轮做实验,这种事情是每个船舶专家梦寐以求的。他即使专注于基础研究,也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不过,看着苏城“忧郁”的笑容,李沧多少有点不好意思,问道:“你说202号船的预计交工时间已经延迟了,再用201号船做实验,会不会太耽搁你们了。”
“我们的工人总数是够的,只是骨干工人比较少。201号船能做多快就做多快吧。202号船虽然不能按期交工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吧。平地造船法,就当作是技术储备,下次就能发挥作用了。”
听苏城这么说,李沧坐不住了,冥思苦想半天,道:“其实,202号船也不是完全不能没机会了,还有2个月的时间吧。”
“68天。”
“我可以帮你们找些高级技工。”
“现在的情况……如果再从中船等船厂挖人的话,我担心大华船业自己员工的士气。”
李沧知道中船陷阱的事,连忙道:“我和中船没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也有些高级船舶工人,是不属于中船的。”
“远洋也不行。”
“也不属于远洋。”
“哦?哪里还有高级船舶工?”苏城这下来了兴趣。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高级技工,尤其是专业的船舶工人。有些地方,本来很快就能做好,但为了等待数量稀少的高级技工,整体的速度都被延缓了。按照大华延续下来的八级工制度,7级和8级的船舶焊工,是最缺乏的,随着分段制造的结束,船舶整体制造将会需要更多的空缺。
李沧笑着指指自己,道:“学校里啊。我们学校就有一个给学生练习和实习用的小船厂,虽然做的都是小船,但工人的水平相当高,尤其是那些高工,做万吨货轮肯定没问题。”
苏城只用听他说的头一句,就连连点头,敲脑袋道:“我怎么没想到。人力资源部的白痴们!”
学校是事业单位编制,在中国的体制内,地位明显高于工厂,属于好听又舒服的岗位。而高工在学校内的职称是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的,职业成长也相当不错。
大华要挖角他们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要借过来却很容易。
因为学校的实验船厂,其实是没什么必然工作的。那属于小而全时代的产品,学生的实习完全可以放到大华船业来,虽然那些免费劳工很烦人,但92年的大学生多少还算是听指挥的……另一方面,92年的学校刚刚开始承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大华实业要借人出来,用不着付出太大的代价。
只要借用较短的时间,大华自己的工人就会成长起来。
高级技工都是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一名焊工只要不是傻的,焊接几公里几十公里的,总能焊出一个六七级的水平出来。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材料给他们练习的,但不断接单的工厂,有的是工作机会。
苏城真诚的感谢了李沧,立刻开始动作了起来。
以大华目前的资源,正常联络那些学校,甚至用不着苏城出面。
三天后,第一批来自学校的高级技工就出现在了大华船厂。202号船的速度,也悄然加快。
等把李沧安顿好,让他有充分的权力和资源,以201号船为实验船研究平地造船法之后,苏城终于腾出手来,回顾中船挖角事件。
在11月中旬的月度董事会上,苏城毫不讳言的道:“大华船业进军LNG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蚕食中船的传统领域。中船设陷阱反挖角我们,与其说是他们对我们的反击,不如说是必然发生的事。虽然事起突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早一点清醒,也有好处。现在,战略部必须在近期作出方案,以应对中船可能发起的挑战。”
霍昌也说道:“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掌握LNG船的技术,在此之前在此之后,我们都要做大量的普通船舶练手,同时平衡成本。中船目前的利润,主要就集中在2万吨到15万吨的货轮上,咱们进军船舶业,中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反对的。”
苏城点头,道:“必须给予坚决的回击,他们要是以为我们好欺负,全都扑上来,那就麻烦了。”
“回击中船?”
“回击詹志芳!”苏城挥舞了一下胳膊,道:“谁出头就打谁。”
“好!”大华的董事会仍然是年轻人居多,说起战斗的时候,全都兴奋的不行。
只有钟志根问:“怎么回击?”
“詹志芳的工作,就包括在国内争取订单。我们抢他的订单。”
张超讶异的问:“我们抢来了订单也做不出来啊。”
“以前不行,但李沧教授的研究已经有了进展,从201号船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不过,我们的首批目标,还是放在中小型船舶上,以积累经验为主。”苏城还是以商业考量做的决策,中小型船舶对中船的冲击不大,但对大华实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也会让詹志芳很难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