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拼了的小胖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数电影人都想将电影与政治、经济隔离,但很可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的与这些元素挂钩。
好莱坞借助国家力量,逼迫其他地方放开市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和韩国。
湾湾扛不住美国压力,将本土市场剥了个精光,然后被外来者侵吞。韩国影人就超有骨气,在70年代,政府为保护本土电影,强制规定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片。
再加上90年代末,用分级制代替审查制,解放创作力,韩国电影终于一飞冲天。
但其实,民间和官方也有过两次大规模互肛。一次是98年,为抗议政府削减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几乎全员出动,剃光头示威,最终迫使政府让步。
一次是2006年,卢武铉政府表示,要将电影配额由146天减至73天。大批电影人再度聚集,静坐抗议,不过政府态度强硬,还是实行了73天配额制。
难得的是,韩国电影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奋起直追。拿2013年举例,年度前十位有九部是本土片,喜剧片有《隐秘而伟大》、古装片有《观相》、政治题材有《柏林》、恐怖悬疑有《捉迷藏》、纯爱则有《7号房的礼物》,堪称百花齐放。
这东西很有意思,政府妥协,自己国民不妥协。电影人争气,观众也力挺,韩国影史票房前十,只有一部是外国片。湾湾和韩国,都是受老美的恐怖支配,结果却截然相反。
再说我们自己,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市场进一步对好莱坞放开,国产片hold得住么?
先不谈这个,先说国内态度。
在《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公布之后,院线击掌相庆,因为可以赚更多的钱。大公司表面忧虑,实则奔走相告,因为多了条产业渠道。影迷更嗨皮,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的大片。
在大公司看来,这不是压力,而且机会,一个打进全球市场的机会。2012年之后,美国几大巨头全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大片里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美国大腕往中国也跑得越来越勤。
好莱坞到处都是寻找项目的中国人,中国也挤满寻求资金的好莱坞商人。阿里投资了《碟中谍5》,乐视、传奇投拍了《长城》,华宜牵手stx,3年要拍18部片;电广传媒联手狮门影业,签下3年15亿美元的大单子,将投资对方50部影片,并按出资比例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我们有资本,好莱坞有渠道,就像《大腕》里说:我们可以赚美国佬,不,赚全世界影迷的钱了!
当然,好莱坞重视的不是中国资本,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不过那帮人不担心被侵吞,因为国内不是正经的市场化,是集中管控。
外国片的引进、排片、发行,几乎全握在中影手里。不受待见的,安排长假后第一天上映、几部进口大片扎堆上映、延期上映……想冲高票房的,可以安排在周末上映,还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等等。
这种管控,不少人深恶痛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确实打击了海外入侵。
那真正受损害的是谁呢?
是国内的中小公司,以及中小成本的国产片。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质量却越来越渣,在观众的审美没有达到自行挑拣“假大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这样:
中美两地的巨头联手吃肉,其余人集体喝汤,真有诚意的片子却苦逼求生,甚至悄无声息的灭亡。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中国市场去换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这属于战略问题。但最怕的是,各方只顾搂钱,电影的整体水准却没提高,忽悠的还是观众。
……
很意外的,此次来美国最大的收获不是奥斯卡,而是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路。褚青隐隐猜到几分,一开始也忧虑,想明白了就没问题。
从中港合拍到中美合拍,都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有能力有远见的可以更进一步,保守落后的只能被淘汰。
当然他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加强合作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精力用在国产片的扶持上,北影节不就干这个的么?
所以两口子商量了一整晚,又确立了公司的新方向:关注批片,包括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好电影。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的,也要让国内影迷在影院里看到,比如刚刚在柏林影展大放异彩的《一次别离》。
褚青决定之后,立即给韩三评打电话,人家超给面子,一下给了两个批片指标。
而他从顶峰提供的若多预告片里挑来挑去,还真相中了一部,五十万美元买断国内版权,这片叫《源代码》。
……
转眼到了3月,初春。
《观音山》和《钢的琴》在十天内接连上映,3月是淡季,成了文艺片和边角料扎堆的乐园。放眼一瞧,谁也不是敌手,因为都卖不出去。
原版《钢的琴》大扑,票房仅641万。《观音山》有范小爷东京影后的噱头,再加上宣传给力,竟然拿下近7千万的票房。
如今不同,她对这片子又爱又恨,心气全在《万箭穿心》上。公司的策略是小操作,只投放了一些硬广和媒体版面,所以口碑一片红,扑街却是肯定的。
有希望的是拿奖,两部片都报名了今年的金鸡奖,特别是王谦源,东京失落了一次,满腔期待全在上面。
随着北影节的愈发临近,褚青忙得脚不沾地,成天成天的开会,有时在电影局,有时在总局,有时在市政府。范小爷也没闲着,《万箭穿心》在月底开机,她便去了武*汉,正儿八经的体验一把生活。
晨,汉口。
一家大企业的招待室内,老总亲自陪着,不时有员工故意过路,巴巴的往里瞅一眼。今儿的客人正是范小爷,她跑过这家公司的商演,关系还成。
俩人闲聊了一会,有人来报,不多时,便领进来一位矮个子的中年人。
“这位就是王浩,这位我不用介绍了。好了,你们先谈。”
老总说着,慢悠悠的踱到一边看风景。王浩显得特紧张,结巴道:“范,范,范……”
“王哥是吧,别见外,来坐。”
范小爷主动招呼,又问:“听说你对汉正街挺熟的?”
“啊,还行。”
那哥们尴尬点头,丫是当地势力的一个小头头,忽然被拎过来当导游,结果一看,擦!范兵兵!
老子信了你滴邪!
“那我就直说了,我要拍一部戏,演个女扁担。我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想体验体验,还请你多帮忙。”范小爷道。
“呃……”
无数电影人都想将电影与政治、经济隔离,但很可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的与这些元素挂钩。
好莱坞借助国家力量,逼迫其他地方放开市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和韩国。
湾湾扛不住美国压力,将本土市场剥了个精光,然后被外来者侵吞。韩国影人就超有骨气,在70年代,政府为保护本土电影,强制规定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片。
再加上90年代末,用分级制代替审查制,解放创作力,韩国电影终于一飞冲天。
但其实,民间和官方也有过两次大规模互肛。一次是98年,为抗议政府削减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几乎全员出动,剃光头示威,最终迫使政府让步。
一次是2006年,卢武铉政府表示,要将电影配额由146天减至73天。大批电影人再度聚集,静坐抗议,不过政府态度强硬,还是实行了73天配额制。
难得的是,韩国电影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奋起直追。拿2013年举例,年度前十位有九部是本土片,喜剧片有《隐秘而伟大》、古装片有《观相》、政治题材有《柏林》、恐怖悬疑有《捉迷藏》、纯爱则有《7号房的礼物》,堪称百花齐放。
这东西很有意思,政府妥协,自己国民不妥协。电影人争气,观众也力挺,韩国影史票房前十,只有一部是外国片。湾湾和韩国,都是受老美的恐怖支配,结果却截然相反。
再说我们自己,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市场进一步对好莱坞放开,国产片hold得住么?
先不谈这个,先说国内态度。
在《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公布之后,院线击掌相庆,因为可以赚更多的钱。大公司表面忧虑,实则奔走相告,因为多了条产业渠道。影迷更嗨皮,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的大片。
在大公司看来,这不是压力,而且机会,一个打进全球市场的机会。2012年之后,美国几大巨头全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大片里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美国大腕往中国也跑得越来越勤。
好莱坞到处都是寻找项目的中国人,中国也挤满寻求资金的好莱坞商人。阿里投资了《碟中谍5》,乐视、传奇投拍了《长城》,华宜牵手stx,3年要拍18部片;电广传媒联手狮门影业,签下3年15亿美元的大单子,将投资对方50部影片,并按出资比例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我们有资本,好莱坞有渠道,就像《大腕》里说:我们可以赚美国佬,不,赚全世界影迷的钱了!
当然,好莱坞重视的不是中国资本,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不过那帮人不担心被侵吞,因为国内不是正经的市场化,是集中管控。
外国片的引进、排片、发行,几乎全握在中影手里。不受待见的,安排长假后第一天上映、几部进口大片扎堆上映、延期上映……想冲高票房的,可以安排在周末上映,还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等等。
这种管控,不少人深恶痛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确实打击了海外入侵。
那真正受损害的是谁呢?
是国内的中小公司,以及中小成本的国产片。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质量却越来越渣,在观众的审美没有达到自行挑拣“假大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这样:
中美两地的巨头联手吃肉,其余人集体喝汤,真有诚意的片子却苦逼求生,甚至悄无声息的灭亡。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中国市场去换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这属于战略问题。但最怕的是,各方只顾搂钱,电影的整体水准却没提高,忽悠的还是观众。
……
很意外的,此次来美国最大的收获不是奥斯卡,而是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路。褚青隐隐猜到几分,一开始也忧虑,想明白了就没问题。
从中港合拍到中美合拍,都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有能力有远见的可以更进一步,保守落后的只能被淘汰。
当然他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加强合作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精力用在国产片的扶持上,北影节不就干这个的么?
所以两口子商量了一整晚,又确立了公司的新方向:关注批片,包括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好电影。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的,也要让国内影迷在影院里看到,比如刚刚在柏林影展大放异彩的《一次别离》。
褚青决定之后,立即给韩三评打电话,人家超给面子,一下给了两个批片指标。
而他从顶峰提供的若多预告片里挑来挑去,还真相中了一部,五十万美元买断国内版权,这片叫《源代码》。
……
转眼到了3月,初春。
《观音山》和《钢的琴》在十天内接连上映,3月是淡季,成了文艺片和边角料扎堆的乐园。放眼一瞧,谁也不是敌手,因为都卖不出去。
原版《钢的琴》大扑,票房仅641万。《观音山》有范小爷东京影后的噱头,再加上宣传给力,竟然拿下近7千万的票房。
如今不同,她对这片子又爱又恨,心气全在《万箭穿心》上。公司的策略是小操作,只投放了一些硬广和媒体版面,所以口碑一片红,扑街却是肯定的。
有希望的是拿奖,两部片都报名了今年的金鸡奖,特别是王谦源,东京失落了一次,满腔期待全在上面。
随着北影节的愈发临近,褚青忙得脚不沾地,成天成天的开会,有时在电影局,有时在总局,有时在市政府。范小爷也没闲着,《万箭穿心》在月底开机,她便去了武*汉,正儿八经的体验一把生活。
晨,汉口。
一家大企业的招待室内,老总亲自陪着,不时有员工故意过路,巴巴的往里瞅一眼。今儿的客人正是范小爷,她跑过这家公司的商演,关系还成。
俩人闲聊了一会,有人来报,不多时,便领进来一位矮个子的中年人。
“这位就是王浩,这位我不用介绍了。好了,你们先谈。”
老总说着,慢悠悠的踱到一边看风景。王浩显得特紧张,结巴道:“范,范,范……”
“王哥是吧,别见外,来坐。”
范小爷主动招呼,又问:“听说你对汉正街挺熟的?”
“啊,还行。”
那哥们尴尬点头,丫是当地势力的一个小头头,忽然被拎过来当导游,结果一看,擦!范兵兵!
老子信了你滴邪!
“那我就直说了,我要拍一部戏,演个女扁担。我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想体验体验,还请你多帮忙。”范小爷道。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