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苏俄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俄国没有出过一个伟人,并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的至理。\WWw、qΒ5、cOМ//但是俄国这个国家自14世纪便一直积极对我扩张,从一个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公国,最终扩张成为拥有两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巨大帝国。
在这数百年的扩张中,‘铁拳跟武力扩张’的极端思想已经彻底融入这个国家的骨子里。新生苏维埃政权也不例外,尤其此时俄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立苏维埃自己的军队迫在眉睫。
于是列宁在1917年10月2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同年11月14日列宁又签署了关于建立工农海军的法令。不过在‘工农红军’建立之初,军队是由志愿者,主要是工人组成的。尽管俄队是支持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夺取全国政权胜利的根本,但新夺取了全国政权的苏维埃对于曾经背叛了沙皇政权,又随后背叛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并不信任。
而这种不信任,也被历史证明了是正确的。但是,正是因为苏维埃政权对于军队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敌视,也为之后的大量军队参与内战并站在苏维埃政府敌对面埋下了祸根。
随着美国的参战,协约国的元气得到了快速的回复。而与之形成鲜明类比的是,同盟国在西线开始受到英法美意四国联军的强力阻击,部分战线开始出现不稳。
列宁在夺取了俄国政权,建立起了红色苏维埃之后,不但撕毁了沙俄、俄国临时政府时期跟各国签订的一些贷款跟协议,甚至连其同德国建立的口头盟约也一并冷淡处理,既没有向之前许诺的,立刻退出欧战,也没有倒戈宣布加入同盟国阵容之中。
为了逼迫苏俄政权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为了尽快将东线的百万精锐抽调出来,调往西线趁美国大军尚且未抵达欧战之前消灭英法两国的抵抗力量。德国统帅部做出决定,将联合经过了一年休整,重新恢复战斗力的奥匈军队,在东线向苏俄发动战略性进攻。
德队于10月18日发起了新的进攻,而奥匈帝国在稍晚一些的第二天也向俄国发动强攻。苏俄政权面临着致命的危险,‘一号法令’仍在毒害俄队,夺取了政权之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机构残酷的迫害军中有着贵族、资产阶级、地主背景的军官阶层,以至于大量的军官为了不被杀害不是向德国投降便是主动逃离军队。
结果,在德军跟奥匈军队进攻的道路上,只遭到零散的赤卫队和已经瓦解的旧俄残余部队的反抗,旧俄的残余部队支撑不住打击,士兵们纷纷向国内后方退却。同盟国的军队一星期内占领的土地超过了整个一战前三年所占领的土地,其面积相当于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领土之和。
1917年10月21日,列宁宣布祖国处于危险之中,列宁代表人民委员会号召:“把国家的一切人力和财力都用到革命防卫事业,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保卫每一寸土地,要就地枪毙敌人的奸细。”并紧急组织了工人队伍派到前线。
他的心腹斯大林通令沿战线的各城市炸毁桥梁,运走贵重物资、火车头和机器,不要给敌人留下任何东西。
随着同盟队的强势进攻,彼得格勒跟莫斯科的安全很快受到了威胁。夺取了全国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就是否停止战争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列宁高瞻远瞩,提出不接受倒戈加入同盟国的提案,要求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结束战争,使苏俄尽早退出欧战泥潭。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党委会会议上指出,苏维埃政权如今并没有控制全国全部地区,在远离了欧洲领土的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跟远东、中亚等广大地区,都还有着大量忠于沙皇政权跟临时政府的武装力量及势力存在。
他在会议上最后指出,与同盟国和谈只是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国内经济、解决财政危机、强大红军的战斗力赢得必要的喘息时间。
列宁的建议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大多数委员的支持,不支持也不行,因为德国最近的一支军队已经距离彼得格勒只有不足四百公里,首都的安全遭到威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内部已经凸显乱象。
随着布尔什维克党做出决议,列宁旋即派出使团同德国进行接触。经过一番明里暗里的激烈交锋后,底牌不多的苏俄却成功的利用冬天将到来这一底牌,迫使德国同意坐到谈判桌上,并承诺将设法说服盟友。
俄国11月就开始进入隆冬季节。河水冰冻,遍地积雪。在冬季进行军事活动是困难的。正如左派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10月21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所说的,“在冬天,发动进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发动了进攻也是困难重重的。
11月23日,谈判于德国控制的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约折合50亿马克)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谈判不得不临时暂停,德国吸取了当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失败经验,统帅部认为若在冬天向俄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用于集结物资。于是德国向苏俄做出承诺,将给苏俄两周的考虑时间。
苏俄国内因为德国人的要求掀起了一场激烈讨论,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1月29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2月8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党员所接受。
因为德国未能在两周内为东线的百万大军补给完成物资,于是德国再一次做出让步,又给苏俄留下了两周的讨论时间。
12月2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
而此时,前线的德军已经补给完成,于是,德国政府以苏俄政权毫无和谈之诚意,重新向俄国发动大军进攻。
战争迅速迫近苏俄首都彼得格勒,一时之间首都区震动。苏维埃政权为了保护自己,开始全力武装工农红军,在彼得格勒的街头巷尾、工厂、制造厂和机关里,都张贴出号召性的标语,上面这样写道:“员同志,你会使用武器吗?你受过训练吗?你能使用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吗?员,你必须随时准备全副武装去捍卫社会主义事业。”
当时,革命司令部设在斯摩尔尼宫,从彼得堡四面八方向斯摩尔尼宫拥来的志愿者,在这里组成了武装队伍。
彼得格勒的青年工人也没有落在参加革命队伍父兄后面,12月25日,全市青年工人活动分子大会决定:“将各市区的工作减少到最低限度,集中全部精力建立战斗游击队。”彼得格勒青年工人社会主义联盟委员会通过决议,凡是能拿起武器的人员,包括女子在内,都应当立即加入战斗队伍。告青年宣言中说:“同志们,拿起武器来!要万众一心地加入青年战斗队,万众一心地站在苏维尔红旗下来保卫革命!”12月29日,青年工人社会主义联盟所组织的第一支游击队开赴纳瓦尔附近的前线。
在斯摩尔尼宫里,挨近列宁房间的司令部,在日日夜夜地进行工作。斯摩尔尼宫收到从各地寄来的关于工人决心去前线支援首都彼得格勒的汇报,许多城市的工人都拿起了武器。第一批苏俄红军队伍从莫斯科开赴前线。在彼得格勒省、普斯科夫省、诺夫戈罗德省及其他省也建立了红军部队。成百上千的工人、员、贫农和雇农加入了红军和游击队。
在彼得格勒组成的红军第一军团到1月中旬底已经有1.5万人。到1月31日,彼得格勒志愿参加红军部队的约有2.2万人,报名参军,决心起来捍卫革命的工人共有数万人,其中大多数派去进行防御工作。
满载全副武装人员的列车向普斯科夫和纳尔瓦方向开去。在极短时间内,一支数量虽然不大、却有坚强毅力和决心的战斗队伍组成了。
然而,意志的坚韧并不能够弥补军事上的差距,1月14日,德国攻陷了普斯科夫,大军距离彼得格勒行军只需要8个小时。
前线军事上的失败,令主张对德妥协的列宁十分担心。他在跟托洛茨基的书信中如此说道:“布尔什维克党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思想的政党,我们的工农政权在马克思主义的武装下,必然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救世主。但,我们需要时间。亲爱的伊万,我觉得我们之间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分歧,而这些个人之间的分歧,很可能将使我们这个新生政权因此遭遇重创。欧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最邪恶的战争,我们这个国家已经为它流干了血液。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跟资本主义国家的邪恶战争,协约国是邪恶的,同盟国同样是邪恶的。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出妥协,甚至不妨暂时接受德国人的苛刻要求。只有喂饱了一头怪兽,它才能有力气去跟另一头觊觎我们工农政权的怪兽战斗。我们需要时间!”
列宁不愧是世界级的战略家,只可惜他那不在乎一城一池,而将目光放在未来的大气战略,在国内却得不到多少支持。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他下令在全军代表.大会上向复员军队代表列出10个问题的表格,要代表们在短时间内向广泛的部队征求意见。在10个问题中有:“德军如发动攻势,我军在战斗力方面能否抵抗住?”,“能否有秩序的退却,能否长期地阻止德国向俄国腹地推进?”“是否应该立刻加紧进行反对德国兼并政策的鼓动工作和主张革命战争的鼓动工作?”“如果军队能够举行表决,那它会赞成接受兼并的(丧失所有被占领地区)条件和对俄国极其苛刻的经济条件而立刻媾和,还是会赞成尽最大的努力来进行革命战争,即赞成抵抗德国人?”等等之类。
而军队则普遍对继续的战争抱有不满跟反对声,填写了表哥的6700多位军人中,有78%的军人赞成‘接受兼并的(丧失所有被占领地区)条件和对俄国极其苛刻的经济条件而立刻媾和’。
战争发生在俄国,经过了三年战争,人民疲惫不堪。列宁旋即再一次召开中央会议,列举各种数据指出,士兵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因而,士兵不愿打仗,也就代表着农民不愿意打仗,而再打下去很可能就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样,被愤怒的人民所推翻。
经过他的积极争取,中央委员会终于达成了妥协,列宁以一票的微弱胜利击败了托洛茨基,支持他跟德国媾和退出欧战的声音总算占到了上风。
但是,虽然已经下了和谈的决定,苏俄也不准备立刻就向德国媾和,因为他们这个时候选择媾和,无疑将领军事上正处于胜利的同盟国开出完全无法接受的代价。
1月24日,列宁下达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竭尽一切,保护苏维埃政权!”的命令,集中全力甚至连一些被复原的军队士兵也重新得到了武装,大量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向前线集中,尽可能的掣肘跟阻止同盟队的进攻。而德军更是苏维埃重点阻击的目标。
1月25-2月7日,两周的时间内,苏维埃共集中了14万军队,游击军民40余万人不间断的骚扰跟阻击德国的生命线。
德国人占领了距离彼得堡只有8小时的普斯科夫后,就觉得不会遇到任何抵抗就能冲入俄国首都。毫无顾虑前进的德国先头部队碰到了从彼得堡赶来的苏俄红军队伍,在开始的几次战斗中,苏俄红军击退了德军先头部队的进攻,迫使德军重新回到普斯科夫。苏俄红军在纳瓦尔也表现了这种英勇。在10天之内,德军没能前进一步,德军在俄国战场陷入了持久战,更糟的是西线的英美也准备进攻德国。
尽管德国是世界上拥有飞机种类最多,同时也是拥有飞机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此时正处于诞生之初的飞机只能用于战斗和轰炸,未能用于运输。何况寒冷的天气增加了发动机的负担,可以说是俄国特有的高纬度寒冬再一次拯救了这个国家。在战争开始时,俄国由于军事力量薄弱不能保住前线要地。但是随着德军阵线的深入,战线拉长,使德军的运输线薄弱,补给运输更为困难。同时,各地方游击队,不断破坏德军的运输线,夺取德军补给物质,德军疲于迎战。
德国统帅部担心时间拖久了恐成为拿破仑第二,这一切迫使德国人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1918年2月25日苏维尔代表团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和约。尽管苏维埃政权赢得了保护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但却严重的损失了民心,虽然从政权跟国家战略上而言是胜利,但是在俄国民众跟各阶层、各势力看来,苏维埃政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卖国政权。
随着《布列斯特和约》签订,苏俄被割去了近100万平方公里(包括乌克兰在内)的领土。苏俄失去了北方建立了革命政府的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失去了被称为俄国粮仓的乌克兰和盛产煤的南俄,加剧了苏俄粮食的短缺和煤的供应不足。割去了大片领土,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居民(4,600万人),也就是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兵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这部分居民中的大部分拥护苏维埃的民心,为后期的国内战争埋下了祸根。
在德国方面来说,合约的签订大大的鼓舞了军心、民心,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德国的军事机器。德国人从苏俄身上取得粮食和煤,使国内严重缺乏的粮食危机得到缓解,也就缓和了国内人民日益不满的情绪。
根据保守估计,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奥从乌克兰就取得的农产品有:52000吨粮食和饲料,34000吨糖,45000万只蛋,53000匹马和39,000头牛。有一半工厂因缺少原料和燃料而停工或半停工的得到从苏俄掠夺得来的煤和原料使工厂能开工,增加了产量,也就缓解了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的困难。这些都能起到和缓国内阶级矛盾剧化的作用。
即使这样,德军依然不断越出布列斯特和约的界线,继续侵占俄国领土。4月开始谈判,到7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附加条约》。
条约承认利夫兰和爱沙尼亚最终脱离俄国,把土耳其占领的巴库交还俄国,而俄国答应把巴库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提供给德国。德国保证不越过《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及附加条约》所规定的边界。德国撤出新分界西南侧的占领区。俄承认格鲁吉亚独立,俄国要支付60亿卢布的赔款给同盟国,俄国又失去了一大片领土,而且要支付巨额赔款。这个附加条约比布列斯特和约还要更加“屈辱”,进一步加剧了苏俄国内对无能的苏维埃政权不满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迫使苏俄政权签订屈辱的和平协议退出欧战后。同盟队从东线战场上腾出手来,一时间数百万军队西进,欧洲西线战场上,眼看着将迎来一场更加残酷的战争。
而此时,新生的中国在做什么?
最新全本:、、、、、、、、、、
俄国没有出过一个伟人,并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的至理。\WWw、qΒ5、cOМ//但是俄国这个国家自14世纪便一直积极对我扩张,从一个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公国,最终扩张成为拥有两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巨大帝国。
在这数百年的扩张中,‘铁拳跟武力扩张’的极端思想已经彻底融入这个国家的骨子里。新生苏维埃政权也不例外,尤其此时俄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立苏维埃自己的军队迫在眉睫。
于是列宁在1917年10月2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同年11月14日列宁又签署了关于建立工农海军的法令。不过在‘工农红军’建立之初,军队是由志愿者,主要是工人组成的。尽管俄队是支持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夺取全国政权胜利的根本,但新夺取了全国政权的苏维埃对于曾经背叛了沙皇政权,又随后背叛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并不信任。
而这种不信任,也被历史证明了是正确的。但是,正是因为苏维埃政权对于军队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敌视,也为之后的大量军队参与内战并站在苏维埃政府敌对面埋下了祸根。
随着美国的参战,协约国的元气得到了快速的回复。而与之形成鲜明类比的是,同盟国在西线开始受到英法美意四国联军的强力阻击,部分战线开始出现不稳。
列宁在夺取了俄国政权,建立起了红色苏维埃之后,不但撕毁了沙俄、俄国临时政府时期跟各国签订的一些贷款跟协议,甚至连其同德国建立的口头盟约也一并冷淡处理,既没有向之前许诺的,立刻退出欧战,也没有倒戈宣布加入同盟国阵容之中。
为了逼迫苏俄政权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为了尽快将东线的百万精锐抽调出来,调往西线趁美国大军尚且未抵达欧战之前消灭英法两国的抵抗力量。德国统帅部做出决定,将联合经过了一年休整,重新恢复战斗力的奥匈军队,在东线向苏俄发动战略性进攻。
德队于10月18日发起了新的进攻,而奥匈帝国在稍晚一些的第二天也向俄国发动强攻。苏俄政权面临着致命的危险,‘一号法令’仍在毒害俄队,夺取了政权之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机构残酷的迫害军中有着贵族、资产阶级、地主背景的军官阶层,以至于大量的军官为了不被杀害不是向德国投降便是主动逃离军队。
结果,在德军跟奥匈军队进攻的道路上,只遭到零散的赤卫队和已经瓦解的旧俄残余部队的反抗,旧俄的残余部队支撑不住打击,士兵们纷纷向国内后方退却。同盟国的军队一星期内占领的土地超过了整个一战前三年所占领的土地,其面积相当于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领土之和。
1917年10月21日,列宁宣布祖国处于危险之中,列宁代表人民委员会号召:“把国家的一切人力和财力都用到革命防卫事业,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保卫每一寸土地,要就地枪毙敌人的奸细。”并紧急组织了工人队伍派到前线。
他的心腹斯大林通令沿战线的各城市炸毁桥梁,运走贵重物资、火车头和机器,不要给敌人留下任何东西。
随着同盟队的强势进攻,彼得格勒跟莫斯科的安全很快受到了威胁。夺取了全国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就是否停止战争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列宁高瞻远瞩,提出不接受倒戈加入同盟国的提案,要求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结束战争,使苏俄尽早退出欧战泥潭。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党委会会议上指出,苏维埃政权如今并没有控制全国全部地区,在远离了欧洲领土的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跟远东、中亚等广大地区,都还有着大量忠于沙皇政权跟临时政府的武装力量及势力存在。
他在会议上最后指出,与同盟国和谈只是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国内经济、解决财政危机、强大红军的战斗力赢得必要的喘息时间。
列宁的建议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大多数委员的支持,不支持也不行,因为德国最近的一支军队已经距离彼得格勒只有不足四百公里,首都的安全遭到威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内部已经凸显乱象。
随着布尔什维克党做出决议,列宁旋即派出使团同德国进行接触。经过一番明里暗里的激烈交锋后,底牌不多的苏俄却成功的利用冬天将到来这一底牌,迫使德国同意坐到谈判桌上,并承诺将设法说服盟友。
俄国11月就开始进入隆冬季节。河水冰冻,遍地积雪。在冬季进行军事活动是困难的。正如左派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10月21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所说的,“在冬天,发动进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发动了进攻也是困难重重的。
11月23日,谈判于德国控制的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约折合50亿马克)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谈判不得不临时暂停,德国吸取了当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失败经验,统帅部认为若在冬天向俄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用于集结物资。于是德国向苏俄做出承诺,将给苏俄两周的考虑时间。
苏俄国内因为德国人的要求掀起了一场激烈讨论,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1月29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2月8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党员所接受。
因为德国未能在两周内为东线的百万大军补给完成物资,于是德国再一次做出让步,又给苏俄留下了两周的讨论时间。
12月2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
而此时,前线的德军已经补给完成,于是,德国政府以苏俄政权毫无和谈之诚意,重新向俄国发动大军进攻。
战争迅速迫近苏俄首都彼得格勒,一时之间首都区震动。苏维埃政权为了保护自己,开始全力武装工农红军,在彼得格勒的街头巷尾、工厂、制造厂和机关里,都张贴出号召性的标语,上面这样写道:“员同志,你会使用武器吗?你受过训练吗?你能使用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吗?员,你必须随时准备全副武装去捍卫社会主义事业。”
当时,革命司令部设在斯摩尔尼宫,从彼得堡四面八方向斯摩尔尼宫拥来的志愿者,在这里组成了武装队伍。
彼得格勒的青年工人也没有落在参加革命队伍父兄后面,12月25日,全市青年工人活动分子大会决定:“将各市区的工作减少到最低限度,集中全部精力建立战斗游击队。”彼得格勒青年工人社会主义联盟委员会通过决议,凡是能拿起武器的人员,包括女子在内,都应当立即加入战斗队伍。告青年宣言中说:“同志们,拿起武器来!要万众一心地加入青年战斗队,万众一心地站在苏维尔红旗下来保卫革命!”12月29日,青年工人社会主义联盟所组织的第一支游击队开赴纳瓦尔附近的前线。
在斯摩尔尼宫里,挨近列宁房间的司令部,在日日夜夜地进行工作。斯摩尔尼宫收到从各地寄来的关于工人决心去前线支援首都彼得格勒的汇报,许多城市的工人都拿起了武器。第一批苏俄红军队伍从莫斯科开赴前线。在彼得格勒省、普斯科夫省、诺夫戈罗德省及其他省也建立了红军部队。成百上千的工人、员、贫农和雇农加入了红军和游击队。
在彼得格勒组成的红军第一军团到1月中旬底已经有1.5万人。到1月31日,彼得格勒志愿参加红军部队的约有2.2万人,报名参军,决心起来捍卫革命的工人共有数万人,其中大多数派去进行防御工作。
满载全副武装人员的列车向普斯科夫和纳尔瓦方向开去。在极短时间内,一支数量虽然不大、却有坚强毅力和决心的战斗队伍组成了。
然而,意志的坚韧并不能够弥补军事上的差距,1月14日,德国攻陷了普斯科夫,大军距离彼得格勒行军只需要8个小时。
前线军事上的失败,令主张对德妥协的列宁十分担心。他在跟托洛茨基的书信中如此说道:“布尔什维克党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思想的政党,我们的工农政权在马克思主义的武装下,必然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救世主。但,我们需要时间。亲爱的伊万,我觉得我们之间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分歧,而这些个人之间的分歧,很可能将使我们这个新生政权因此遭遇重创。欧战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最邪恶的战争,我们这个国家已经为它流干了血液。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跟资本主义国家的邪恶战争,协约国是邪恶的,同盟国同样是邪恶的。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出妥协,甚至不妨暂时接受德国人的苛刻要求。只有喂饱了一头怪兽,它才能有力气去跟另一头觊觎我们工农政权的怪兽战斗。我们需要时间!”
列宁不愧是世界级的战略家,只可惜他那不在乎一城一池,而将目光放在未来的大气战略,在国内却得不到多少支持。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他下令在全军代表.大会上向复员军队代表列出10个问题的表格,要代表们在短时间内向广泛的部队征求意见。在10个问题中有:“德军如发动攻势,我军在战斗力方面能否抵抗住?”,“能否有秩序的退却,能否长期地阻止德国向俄国腹地推进?”“是否应该立刻加紧进行反对德国兼并政策的鼓动工作和主张革命战争的鼓动工作?”“如果军队能够举行表决,那它会赞成接受兼并的(丧失所有被占领地区)条件和对俄国极其苛刻的经济条件而立刻媾和,还是会赞成尽最大的努力来进行革命战争,即赞成抵抗德国人?”等等之类。
而军队则普遍对继续的战争抱有不满跟反对声,填写了表哥的6700多位军人中,有78%的军人赞成‘接受兼并的(丧失所有被占领地区)条件和对俄国极其苛刻的经济条件而立刻媾和’。
战争发生在俄国,经过了三年战争,人民疲惫不堪。列宁旋即再一次召开中央会议,列举各种数据指出,士兵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因而,士兵不愿打仗,也就代表着农民不愿意打仗,而再打下去很可能就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样,被愤怒的人民所推翻。
经过他的积极争取,中央委员会终于达成了妥协,列宁以一票的微弱胜利击败了托洛茨基,支持他跟德国媾和退出欧战的声音总算占到了上风。
但是,虽然已经下了和谈的决定,苏俄也不准备立刻就向德国媾和,因为他们这个时候选择媾和,无疑将领军事上正处于胜利的同盟国开出完全无法接受的代价。
1月24日,列宁下达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竭尽一切,保护苏维埃政权!”的命令,集中全力甚至连一些被复原的军队士兵也重新得到了武装,大量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向前线集中,尽可能的掣肘跟阻止同盟队的进攻。而德军更是苏维埃重点阻击的目标。
1月25-2月7日,两周的时间内,苏维埃共集中了14万军队,游击军民40余万人不间断的骚扰跟阻击德国的生命线。
德国人占领了距离彼得堡只有8小时的普斯科夫后,就觉得不会遇到任何抵抗就能冲入俄国首都。毫无顾虑前进的德国先头部队碰到了从彼得堡赶来的苏俄红军队伍,在开始的几次战斗中,苏俄红军击退了德军先头部队的进攻,迫使德军重新回到普斯科夫。苏俄红军在纳瓦尔也表现了这种英勇。在10天之内,德军没能前进一步,德军在俄国战场陷入了持久战,更糟的是西线的英美也准备进攻德国。
尽管德国是世界上拥有飞机种类最多,同时也是拥有飞机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此时正处于诞生之初的飞机只能用于战斗和轰炸,未能用于运输。何况寒冷的天气增加了发动机的负担,可以说是俄国特有的高纬度寒冬再一次拯救了这个国家。在战争开始时,俄国由于军事力量薄弱不能保住前线要地。但是随着德军阵线的深入,战线拉长,使德军的运输线薄弱,补给运输更为困难。同时,各地方游击队,不断破坏德军的运输线,夺取德军补给物质,德军疲于迎战。
德国统帅部担心时间拖久了恐成为拿破仑第二,这一切迫使德国人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1918年2月25日苏维尔代表团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和约。尽管苏维埃政权赢得了保护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但却严重的损失了民心,虽然从政权跟国家战略上而言是胜利,但是在俄国民众跟各阶层、各势力看来,苏维埃政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卖国政权。
随着《布列斯特和约》签订,苏俄被割去了近100万平方公里(包括乌克兰在内)的领土。苏俄失去了北方建立了革命政府的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失去了被称为俄国粮仓的乌克兰和盛产煤的南俄,加剧了苏俄粮食的短缺和煤的供应不足。割去了大片领土,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居民(4,600万人),也就是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兵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这部分居民中的大部分拥护苏维埃的民心,为后期的国内战争埋下了祸根。
在德国方面来说,合约的签订大大的鼓舞了军心、民心,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德国的军事机器。德国人从苏俄身上取得粮食和煤,使国内严重缺乏的粮食危机得到缓解,也就缓和了国内人民日益不满的情绪。
根据保守估计,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奥从乌克兰就取得的农产品有:52000吨粮食和饲料,34000吨糖,45000万只蛋,53000匹马和39,000头牛。有一半工厂因缺少原料和燃料而停工或半停工的得到从苏俄掠夺得来的煤和原料使工厂能开工,增加了产量,也就缓解了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的困难。这些都能起到和缓国内阶级矛盾剧化的作用。
即使这样,德军依然不断越出布列斯特和约的界线,继续侵占俄国领土。4月开始谈判,到7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附加条约》。
条约承认利夫兰和爱沙尼亚最终脱离俄国,把土耳其占领的巴库交还俄国,而俄国答应把巴库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提供给德国。德国保证不越过《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及附加条约》所规定的边界。德国撤出新分界西南侧的占领区。俄承认格鲁吉亚独立,俄国要支付60亿卢布的赔款给同盟国,俄国又失去了一大片领土,而且要支付巨额赔款。这个附加条约比布列斯特和约还要更加“屈辱”,进一步加剧了苏俄国内对无能的苏维埃政权不满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迫使苏俄政权签订屈辱的和平协议退出欧战后。同盟队从东线战场上腾出手来,一时间数百万军队西进,欧洲西线战场上,眼看着将迎来一场更加残酷的战争。
而此时,新生的中国在做什么?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