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太平新篇 > 第五十三章:抚恤

第五十三章:抚恤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五十三章:抚恤

    王财根本就没有想着拿自己的兵去填西征这个坑,给石达开写信也只不过是客气一下,他知道杨秀清是肯定不会让他把手伸到西边去的,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他不会不清楚,但对于王财来说,杨秀清越是坚决,自己就越是好装出一个热血报国的嘴脸,一再向杨秀清和石达开表示愿意“征湘妖于九、湖”。别人不知道,周秀英却是很清楚,每每看到王财拉着簿书官写一些肉麻无比的“亲笔信”都忍不住要瞪他两眼,而王财也是毫不示弱的还以颜色。

    自从戴枥到了兵工厂之后,两个拿着三千两年薪的洋技师也不敢再偷懒闲逛了,虽然言语不通,但是戴枥还是天天拉着两个洋技师和通译员在厂子里面实验各种原本停留在图纸上的东西,对于王财早先提出来的手榴弹的构想,在与洋技师多次交流之后,竟然也开发出了真正延迟引信的手榴弹,同时根据王财的指示,先天不足的兵工厂开始大量生产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原始手榴弹,而洋技师发明| 的地雷和戴枥一再强调“威力惊人”的毒气弹也开始批量生产。手榴弹首先装备到了倪守道在浙江的三个军,一开始士兵们认为和以前用的先锋包(即土制zha药包)没什么不同,但实际用起来才发现无论是在防御还是进攻,这种小小的铁球还真是很有威力,特别是向迎面冲来的清兵扔出一排手榴弹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妖兵都吓得四散逃命了。部队的热情反响给了戴枥很大鼓励,也让王财抓住时机命令舆宣司在全军开展了“科技强军”的活动,鼓励士兵们开动脑筋,发明各种土种武器,而这些包含着士兵们实用主义思想的土制武器也会很快的送到兵工厂交由戴枥研究其价值,整天面对这些东西让戴枥开始进入了一种没日没夜的疯狂状态,王财给他特派的牌刀手时常听到他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子“让人惊骇的狂笑”,消息传到王财那里,让他非常担心自己这个军工活宝会不会变成疯子,几次去探望了戴枥,发现他精神状态可以说是非常的好,这大概就是“飞鸟入山林”的心情吧。

    另外在各地唾沫横飞大说“革命”评书的计划也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首先是开办丝厂的那些个地主发现只要给工人们一点点好处,就会激发起工人们更高的工作热情,因此开始自发的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做“员工福利”,这些福利也无非就是每个月给大伙发条鱼,发只鸡什么的,而这些采购又刺激了当地农副产品,听到这个消息王财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利好现象,立刻让民工司试着推行工人基本福利制度,由政府和办厂的地主一起拿钱每个月给工人发点鸡、鸭、鱼、肉什么的,王财每年只不过多出了一万多两银子,却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伴随而来的是整个苏南的农副业的发展和阶级对立的缓和,让这他窍喜不已。其次是从商的人越来越多了,既然黄世仁都可以送情书办快递发财,那为什么跑运输就发不了财?原先靠两条腿进城的老百姓发现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赶着马车大喊:“有位子,有位子,再上一个就走……”的客运专业户。这事让王财喜忧参半,喜的是原先纯朴的农民兄弟开始有了靠天吃饭以外新的发财思路,忧的是这年头竟然也出现了中途抛客,胡乱要价的事情,吃了亏的老百姓往往跑到所管的乡官那里投诉,而乡官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事,只好一级级的上报,在王财看来,如果不把这些害群之马给解决掉,很可能让老百姓的创业热情受到不可逆转的打击,因此他命令在各地成立交通局,由当地驻防军兼管打击黑车,这一动刀子马上就见到了成效,投诉的事情一天比一天少了下来。

    当然也有不好的事情,随着《铁牛记》的大力宣传,火车可以对抗黑山老妖的戏文让老百姓不再害怕不断延伸的铁轨了,但伴之而来的是到处都有人在铁路上搭香案,摆神桌,整天都有人顶着几炷香在对着铁轨祷告,这个意外的收获让王财目瞪口呆,原来是想用迷信来消灭对火车的抵触情绪,结果没想到抵触情绪是没了,但迷信思想却尘宵直上,急忙把舆宣司的几个笔杆子找来,编了《铁牛记续》,在续集里面火车被描写成了一个老黄牛式的人物,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甚至对于整天骚扰他清修的善男信女还非常的痛恨,总之铁牛神与以往办事要拿回扣的神仙不一样,他愿意保佑地方平安,却不愿意让世俗的人们接近他,因此对铁牛神最好的膜拜方式就是不要靠近他!

    另外从上海也传来两个好消息,英、法两国对于刘丽川提出派留学生的计划都非常有兴趣,几番交涉之后王财同意向两国采购一批价值十万两银子的军火以换取英、法两国各接收十五名留学生。名额争取到了,王财就开始让舆宣司和西学司到苏州振华堂里去挑三十名一直以来表现突出的学生,确定人选之后周秀英带着几个女兵一家一家的跑去进行说服工作,除了大谈一通天国天父神通广大,此去西洋游历学习之外,每家还一次性补贴二百两银子,除了几个地主家的孩子家人舍不得放以外,基本上还是凑齐了人数。

    在送他们去上海之前,王财亲自接见了这些将要离开国门,去西方学习的孩子们,他们中间有的只有十一岁,最大的也不过才十八岁,看着这些年青的面孔,王财也不禁百感交集,想起自己当年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经历,动情的对这些正是自己弟弟一般的孩子们说道:“此去海外虽万里烟波,辛苦百倍,但是你们要心中有国家,心中有民族,时刻牢记振华堂报国之宗旨,师夷人之所长为国所用,为天下寻一条自强之路,今日便是中华废旧革新的开始,而各位便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到时候我再与各位痛饮庆功酒,我巍巍中华必将重振颓势,傲立于世界之东方!”王财的一番鼓励让这些年青人激动万分,心中燃起万丈豪情,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势日颓,西夷环顾四周,丧师失土,割地赔款,人人心中都是高悬着“耻辱”二字,虽然周秀英对他们的家人都只是含糊的说去西洋,但是王财之前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他们将要去的是万里之外的英吉列和法兰西,在振华堂洋教士的教授下,他们远比自己的家人要开明,大多数人都非常希望要去看看这些屡败清军的洋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方鸿洌生前告诉他们说洋人乃是有两个心脏两个肺四个卵子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洋人真的靠吃生肉过活吗?相隔千里的人真的可以用电报这个东西传递消息吗?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事物,而这一切都等着他们去探求!

    另一方面徐寿在与朴得南公司的多次谈判后,终于以六万八千两银子的价格购买了一套以“制器之器”为标准的机器设备,从徐寿从上海送回的产品列表上来看,这次交易几乎包括了王财所知道的所有原始机器设备,但最让他高兴的是一座15吨的洋式炼钢炉,在他看来如果这东西真的投入生产,那么兵工厂那些劣质产品怕是有望提升一个等级了,现在从上海购买的12磅炮弹每颗要三十两银子,这哪是打*炮,这是打钱呢,搞那么点钱都给打*炮打掉了(-_-!)!虽然徐寿、华衡芳一再强调了普通基础之工厂的重要性,但是王财心里还是偏向于军工重于民工的,毕竟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到可以大力发展民工的时候。同时在来信中徐寿提到了朴得南公司愿意代为联系出售兵轮事宜,寻问王财是不是考虑弄几条。王财却认为以苏南的现在实力想建立一只水师基本上还是不大现实的,而且如果太平军有了水师,那清廷能看着干瞪眼?搞不好来一个军备竞赛,自己肯定不是对手,现在清廷和天京在西边打得热闹最好,自己不需要吸引清廷太多的注意力,可是不弄又不行,这次西征军在湖北一败涂地的惨状让王财也意识到了水师的重要性,更何况将来倭寇还是心腹大患,水师这东西正如徐寿说的“非一朝一夕可成”,如果到时候临时报佛脚买几条船来估计也是送死,考虑了半天,他还是决定还是以培养人材为当务之急,在惠山军校新增水师学堂,同时在江阴建立一支长江水师,不有句话叫“宁可人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吗?先把水兵练起来,等将来有钱了,再弄几条船来开开,至于长江水师的船嘛,先用民船改装,等“制器之器”运来后就成立一个船政局,大船造不了,小火轮总归能造吧?这可是徐寿当时跟自己吹的天花乱坠的。

    其实这段时间最让王财头痛的事情却是太平军严重的后勤问题,自打上次刘丽川说了部队常以黑豆为食之后,他就派圣库司钱百万兼责辎务司,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就慢慢的暴露出来,根据太平天国的军制,各地驻防军军需均由当地圣库统一调拔,而出征在外的军队全部都是在所到之地征粮,如果群众抵制或者清军焚毁了粮弹,那就会造成严重的补给不足,就算是驻防军也都是白饭加青菜,只有五级总制以上官员才有肉吃,另外洪秀全这老小子自己不吃猪肉,还不准别人吃,真是娘的怪事。除此之外,士兵的被服、鞋子基本上都在参军的时候发过一套之后就很少再发了,常常是补丁缀着补丁,大部分的士兵都是赤着脚打仗的,这虽然与农民子弟习惯有一定关系,但也毫无疑问的影响到实际的战斗力,种种弊端可以说是让王财吓了一跳,自己也算带过兵的人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手下原来是这样坚持战斗的,心中涌起一阵愧疚。此外钱百万还把战伤退役士兵的安置也整理了一份资料,可以说是字字有血泪啊。根据太平天国的条例,战伤的士兵都可以在医馆内受到专人照顾,衣食无缺,但是伤愈之后不能归队的士兵一般都是发给银两打发回家,可是这些残废军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区区几十两银子又怎么能养家糊口?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退伍军人的问题,对军队士气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王财一下子想起来之前常常在网上看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生活困难的图片,没想到英难流血又流泪的事情还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了,

    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王财招集了政务衙门、民工司、农工司、圣库司、辎务司一起讨论了一个晚上,终于拿出了一个符合苏南当前实际情况的抚恤政策,除了继续完善太平天国的医疗制度(关于太平天国医疗制度我另外整理专门资料说明)以外,圣库司一次性调拔一部分资金支持农工司建立几个农场,专门为军队提供肉、蛋等各种副食品,而辎务司则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向农工司采购(不足部分另向民间采购),以利农工司扩大生产。要求确保普通士兵每顿应有两个菜,每周至少消耗二两肉的标准,而出征在外的部队除了在当地征粮以外,辎务司应定期运送副食补给,军装被服则由辎务司公布尺寸标准,全面向民间采购,驻防军每年换装一次,野战新军每年换装两次。阵亡士兵一次性抚恤六十两,战伤士兵抚恤十两到三十两不等,因伤无法归队的士兵如愿还家则发银五十两,如愿留下效力,则全部安排到军办农场、工厂中量力设岗,关于这一项郑国提出在即将通车的铁路沿线设立巡岗,可以解决大量退伍伤兵的出路,加上每月三两银子的月钱足够上这些人过上还算不差的日子。同时为了给退伍伤兵一个申诉的地方,王财还特别下令在舆宣司成立功臣处,今后退伍军人就由功臣处统一管理,任何退伍伤兵都可以到这里提出自己的要求与申诉。

    虽然这样一来,苏南每年都要多支出近四十万两的银子,但是王财还是认为是值得的,首先通过这个机会开启了政府采购之路,通过大量的政府采购必定可以活跃整个地区的经济流动,也可以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商业生产的道路,其次可以借机试验规模化生产的实际效果,甚至可以吸引民间资金投资到生丝、茶叶规模化生产中去,再次是统一了部队装备,解除了士兵的后顾之忧,鼓励士兵们奋勇作战,最后还顺带着显示了苏南清明的社会环境,力争吸引更多的人材为苏南效力。

    相关史实

    1、关于12磅炮弹每颗要三十两银子的记述并不是我乱盖,引自《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3,页16。

    2、关于太平天国的医疗制度我引用了史料来说明问题:太平天国医疗卫生组织,在国家制度上,有一定的组织,已经形成为一种正规化的制度。它可分为朝内、军中、居民三个系统。朝内医疗卫生组织,设殿前国医一人,「为典内医之首」,也是国家卫生工作最高的负责人,故「属官至多」。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前,任国医的是素精医理参加金田起义的补天侯李俊昌。在国医之下,设天朝督内医四员,职同指挥。开朝掌医四员。专治外科,也职同指挥。又内医四员,职同将军。内医七员,职同总制。又内医七员,职同临军。朝内拯危急一员,职同将军。留朝内诊脉医生九员,职同军帅.军中医疗卫生组织,各军设内医四员,治内科,职同总制,又内医十四员,职同军帅恩赏检点督医将军一员,掌医二十五员,治外科,职同总制。拯危急一员,职同监军,属官无数,皆治外科,主疗受伤的人员。这个数目相当大,以恩赏检点督医将军官职最高,当是各军的卫生工作领导人。其中可看出一个特点,即外科人员的配备可算得是坚强的,除二十五人外,还有拯危急,并且「属官无数」。太平军每军实际人数为二千五百人,以二十五个外科医生计算,每百人中就有一个外科医生,这是一个很健全的医疗机构了。此外尚有理能人,就是护理病人员,其员数无定额,其主要工作是料理伤病员的茶饭汤药。又设功臣一员,主管军中药料。民间医疗卫生组织,天京各街道设医生六十员,职同军帅。这六十个医生是专给天京人民治病的,每逢初一、十五都到督内医衙点名。这是一种例会,以便检查人数,指导工作等。这时候,天京行供给制,这一种医疗制度,就是一种公医制度。在朝内官中设有医骡马一员,即马医,专医天京马疾。军中有无专设马医,情况不详。关於药品,在行营规矩第五条特别规定,不得「搜操药材铺户」,使战时药材商人照常营业,药品的供应,得以源源不绝。到建都天京后,在天京实行公有制度,城中大小药店。均归公有,在红纸郎大街设立总药库,由内医专管。其药品用分配制度供应,详细情况不详。太平天**队的医疗卫生工作是值得注意的。打伏时,担负立刻救治的是拯危急(急救医生),规定:「凡有打仗伤者,则有拯危急一人,先以草药敷之」。在军中和朝内都有拯危急医生以抢救伤员。其所用的草药,是经过成千成万次的监床经验得来的,只可惜没有记载可考了。伤员在敷草药救治后,即送去能人馆疗养。太平天国对伤员是极为关怀的,照顾周到。当金田起义初,辛开元年七月十九日,天王在桂平茶地下诏道:「据奏说多病伤,护持紧,兄弟姊妹不保齐,辱及天父天兄」。又道:「各军各营宜间匀连络,首尾相应,努力护持老幼男女病伤,总要个个保齐,同见小天堂威风」。后来颁布的行军总要在体惜号令裹就把具体办法规定出来说道:凡为佐将者,当知爱惜兵士。譬如行营,沿途遇有被伤以及老幼人等,遇有越岭过河,不能行走者,必须谕令各官,毋谕何人,所有马匹俱牵与能人骑坐;如马匹不敷,总要令兵士抬负而行,庶无遗弃。至於扎定营盘之时,必须谕令拯危官员,将所有能人,每逢礼拜之期,务要查实伤俞者几名,伤未愈者几名,一一报明。令宰夫官三日两日按名给肉,以资调养。又令掌医、内医格外小心医治,择选新鲜药饵,不可因其脓血之腥臭,而生厌心。其为佐将者,当公事稍暇,亦必须亲到功臣衙看视。其有亲属者,看其远近,酌量令其前来照料,无亲属者,本营兄弟总要小心提理,念同魂父所生,视为骨肉一样。在这一条行军法令中,可以看出许多有价值的地方:一、伤员不得遗弃,必须个个保齐,官员的马匹应给伤员骑,不够,由兵士抬走,以解决战时的伤员运输力;二、建立每星期的检查报告制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治疗效率;三、伤员的营养增加,两三天就给肉,这是一般人所没有的,只有在当时五级官阶的总制以上才有肉给;四、不谕医生、长官、土兵都应关心照顾伤员。这种规定,只有革命队伍的阶级友爱才能发挥这种精神。关於统计病、伤、死亡等都规定有特殊的记号。行军总要查察号令规定:凡两司马及各典官,每晚都要将自己统下牌面人等,按照名册,逐一黠名一次,如身体有病的,即用朱笔在名牌人名上画一圆圈,受伤的用朱笔在名上画一三角圈,逃走的用朱笔在名上打一拷义,死亡的用朱笔在名上一黠,使一见名牌,便知人数。至於军队中的卫生工作,是有法令规定的。在禁令中有:「凡营盘之内,俱要清洁打扫,不得任意运化作践,有污马路,以及在无羞耻处润泉」。「运化」,就是大便,「润泉」,就是小便,都是太平天国的隐语。在行营规矩第八条又规定:「不得焚烧民房及出恭在路并民房」。以焚烧民房与大便在路上和民房内相提并谕,可见太平天**营卫生要求的岩格。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条令,历史上是少有的。中国古代把医师看做巫觋一流人。太平天国却尊重医师。中央政府屡次诰谕招访良医,所有「大小方脉,内外专科,眼科,妇科,以及专理小儿急慢惊风等症」的医师,都一体招访。地方政府也把「医士之能内外科者」高列在招贤榜上。医师在太平天国政府的重视下,对於医学一定会得到促进。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在制度是比旧式的农民起义也强了不知道多少,就是对太平天国横加诬蔑的《赋情汇纂》一书,也不得不称赞太平军说:“将士病者,医治甚勤,药饵无缺,左右常有服侍之人。”比之清军营中“瘟疫繁兴,死亡相继……尸骨狼籍,无人收埋,病者无人传药,甚至一栅之内,无人炊”的惨状,真有天壤之别。

    相关资料引自:《洪仁玕自述著录》,张德坚《贼情汇纂》,岭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谢炳《金陵癸甲纪事略》,《太平天国史》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