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都听先生的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子当退,这是大家共谋的基础,否则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意见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具体谋划了,龙武军是京中唯一能战之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宫变毕竟不同于战阵,宫中有千牛卫值守,外城还有南衙十二卫,真要打起来,在里坊巷陌中厮杀,死伤必大,搞不好还会让天子跑出去,到时候麻烦就大了,安禄山的“衣带诏”之说就弄假成真,说不定摇身一变反而成了真正的勤王军。
南衙十二卫受政事堂辖制,虽说早已荒废,但近月以来,杨国忠以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统带南衙诸卫,整军备战,裁汰了大量贩夫走卒、老弱病残,将总兵力由六万减为两万,已经有了很大起色。因此,这支兵还是需要重视的。
除了南衙禁军外,最受高力士和陈玄礼重视的,无疑便是执掌大内宿卫的千牛卫。千牛卫兵少,但均为修士,野战不行,据城而守就没问题了,再配以朱雀大阵,龙武军想攻入大内是绝对不容易的。
能够指挥得动千牛卫的,便是大宗正岐王,掌控朱雀大阵的,同样也是岐王。
杨国忠倚仗贵妃,贵妃仰仗天子,让天子退位就是挖杨国忠的根,双方没什么可谈的。顾佐便将主意打到了哥舒翰、郭子仪和李光弼身上:“大将军探过这三位的口风么?”
高力士道:“未敢轻举妄动。”
哥舒翰、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外镇大将,被杨国忠调入长安的,说白了,高力士、陈玄礼和他们三个不熟,没什么交情。
此事按下先不提,另外一个关键人物,便是岐王。
高力士道:“岐王此人,忠于陛下,同样难以下手。”
陈玄礼道:“我和大将军的打算是,请南吴军入城,震慑南衙诸卫,我自领龙武军由北宫门而入,强攻大内。”
顾佐皱眉:“岐王怎么办?他是炼虚,你们刚才也说了,朱雀大阵由其掌控,强攻大内,能拿得下?”
高力士道:“发动之时,太子负责缠住岐王。”
陈玄礼道:“动手之际,还需馆主带人围住岐王宅,若岐王当真不愿,就只能仰赖馆主了,不知馆主能带来多少元婴或者炼虚?若是有唐听风一人在,事情就稳了。”
顾佐道:“听风前辈没有请到,但援手不少,匹敌岐王当无疑问。”
这就算定下了初步计划,但具体动手的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商榷,三个人都同意,最晚不迟于二月上旬。
见了高力士和陈玄礼,顾佐还要见太子,太子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些事情必须当面问清楚。
现在顾佐用不着自己再去想方设法求见这个、拜会那个了,刚从修德坊出来没多远,就被元载截住。
“听闻顾先生入京,李宅使很是振奋,敢请先生往十王宅一叙。”
“你们倒是消息灵通,也好,头前引路。”顾佐笑答。
来到十王宅,李辅国在宅门处亲迎,刚入正堂,堂内一人霍然转身,拱手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当面,孤有礼了。”
顾佐灵域探测范围已扩至四十丈,早就感知这堂屋中有位金丹圆满境的修士,此刻不用再介绍,当即回礼:“见过太子千岁。”
太子执礼甚恭,亲自引着顾佐入座,自己才于对面相陪,李辅国和元载立于他身后站定。
香茗斟上,太子倾身道:“今国事崩坏,安逆兵进洛阳,河北、河东、河南大部沦丧,孤夙日忧叹、惶惑不宁,还望先生主持大计。”
顾佐也不客气了,局势已经崩坏如此,他没那份工夫推让,当下道:“主持大计实不敢当,只望与太子千岁推心置腹,共谋时艰。适才已见过大将军和陈将军,大将军言道,陛下犹自心存幻念,以为安逆可以安抚而定。殊不知大军既起,旌旗高竖,哪有三言两语便可平息之理?安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起兵,四处攻城略地,此造反无疑。当务之急,朝廷要有应手,如今连讨贼的诏书都没有,让天下臣民怎么想?”
太子道:“父皇年岁大了,为奸相蒙蔽,诸臣工都无计可施。”
顾佐道:“陛下年迈是一,感念旧情是二,但此时此刻,不是谈情分的时候,既然如此,只好请陛下荣养了,换一个明君登位,以保河山。”
这是头一次有人当着太子的面光明正大提出让天子退位,太子极为振奋,撇了一眼李辅国和元载,心道还得是顾先生来啊!
李辅国问:“顾先生说的明君……”
顾佐上下打量太子一番,看得太子心头砰砰直跳,虽然早知顾佐算过“太子将登大宝”,但此刻依旧忍不住紧张到无法呼吸。
打量片刻,顾佐道:“太子器宇轩昂,气量恢弘,身后有宝气冲天、龙首相隐,此为明君之相!”
李辅国和元载都赶忙看向太子,看了多时,似乎看出一些门道来,齐声道:“果然如此!”
太子谦卑道:“愧不敢当!”又悲戚道:“只是,孤不愿为不孝之子……”
顾佐断然问道:“何为孝?何为不孝?孝一人为小孝,孝天下为大孝,吾不知谁孝?”
太子头更低了:“此言虽为至理,但孤心中不忍……”
顾佐“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手指太子,厉声斥道:“心中不忍?只为尽小孝而弃大孝,罔顾天下百姓,以至河山沦丧、黎庶遭难,太子忍乎?太子而为太子,乃天下人之太子,非一家一姓之太子,若不明此理,何足论事?告辞!”
斥罢,起身欲去。
元载都看呆了,连忙去拦顾佐,好言相劝,连说太子绝不是那种人。
李辅国更是心中震惊,暗道这就是传言中的“斥君之非”么?虽知当不得真,但……当真好煞气好威风啊!下意识学着顾佐的模样往面前的桌案上轻拍了一记,忽然惊醒,也赶忙去劝太子。
太子起身,向顾佐深施一礼,毕恭毕敬将顾佐请回席间就坐:“孤错了!孤悔悟!幸有先生教诲,孤不至酿成大过,一切都凭先生吩咐。”
天子当退,这是大家共谋的基础,否则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意见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具体谋划了,龙武军是京中唯一能战之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宫变毕竟不同于战阵,宫中有千牛卫值守,外城还有南衙十二卫,真要打起来,在里坊巷陌中厮杀,死伤必大,搞不好还会让天子跑出去,到时候麻烦就大了,安禄山的“衣带诏”之说就弄假成真,说不定摇身一变反而成了真正的勤王军。
南衙十二卫受政事堂辖制,虽说早已荒废,但近月以来,杨国忠以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统带南衙诸卫,整军备战,裁汰了大量贩夫走卒、老弱病残,将总兵力由六万减为两万,已经有了很大起色。因此,这支兵还是需要重视的。
除了南衙禁军外,最受高力士和陈玄礼重视的,无疑便是执掌大内宿卫的千牛卫。千牛卫兵少,但均为修士,野战不行,据城而守就没问题了,再配以朱雀大阵,龙武军想攻入大内是绝对不容易的。
能够指挥得动千牛卫的,便是大宗正岐王,掌控朱雀大阵的,同样也是岐王。
杨国忠倚仗贵妃,贵妃仰仗天子,让天子退位就是挖杨国忠的根,双方没什么可谈的。顾佐便将主意打到了哥舒翰、郭子仪和李光弼身上:“大将军探过这三位的口风么?”
高力士道:“未敢轻举妄动。”
哥舒翰、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外镇大将,被杨国忠调入长安的,说白了,高力士、陈玄礼和他们三个不熟,没什么交情。
此事按下先不提,另外一个关键人物,便是岐王。
高力士道:“岐王此人,忠于陛下,同样难以下手。”
陈玄礼道:“我和大将军的打算是,请南吴军入城,震慑南衙诸卫,我自领龙武军由北宫门而入,强攻大内。”
顾佐皱眉:“岐王怎么办?他是炼虚,你们刚才也说了,朱雀大阵由其掌控,强攻大内,能拿得下?”
高力士道:“发动之时,太子负责缠住岐王。”
陈玄礼道:“动手之际,还需馆主带人围住岐王宅,若岐王当真不愿,就只能仰赖馆主了,不知馆主能带来多少元婴或者炼虚?若是有唐听风一人在,事情就稳了。”
顾佐道:“听风前辈没有请到,但援手不少,匹敌岐王当无疑问。”
这就算定下了初步计划,但具体动手的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商榷,三个人都同意,最晚不迟于二月上旬。
见了高力士和陈玄礼,顾佐还要见太子,太子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些事情必须当面问清楚。
现在顾佐用不着自己再去想方设法求见这个、拜会那个了,刚从修德坊出来没多远,就被元载截住。
“听闻顾先生入京,李宅使很是振奋,敢请先生往十王宅一叙。”
“你们倒是消息灵通,也好,头前引路。”顾佐笑答。
来到十王宅,李辅国在宅门处亲迎,刚入正堂,堂内一人霍然转身,拱手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当面,孤有礼了。”
顾佐灵域探测范围已扩至四十丈,早就感知这堂屋中有位金丹圆满境的修士,此刻不用再介绍,当即回礼:“见过太子千岁。”
太子执礼甚恭,亲自引着顾佐入座,自己才于对面相陪,李辅国和元载立于他身后站定。
香茗斟上,太子倾身道:“今国事崩坏,安逆兵进洛阳,河北、河东、河南大部沦丧,孤夙日忧叹、惶惑不宁,还望先生主持大计。”
顾佐也不客气了,局势已经崩坏如此,他没那份工夫推让,当下道:“主持大计实不敢当,只望与太子千岁推心置腹,共谋时艰。适才已见过大将军和陈将军,大将军言道,陛下犹自心存幻念,以为安逆可以安抚而定。殊不知大军既起,旌旗高竖,哪有三言两语便可平息之理?安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起兵,四处攻城略地,此造反无疑。当务之急,朝廷要有应手,如今连讨贼的诏书都没有,让天下臣民怎么想?”
太子道:“父皇年岁大了,为奸相蒙蔽,诸臣工都无计可施。”
顾佐道:“陛下年迈是一,感念旧情是二,但此时此刻,不是谈情分的时候,既然如此,只好请陛下荣养了,换一个明君登位,以保河山。”
这是头一次有人当着太子的面光明正大提出让天子退位,太子极为振奋,撇了一眼李辅国和元载,心道还得是顾先生来啊!
李辅国问:“顾先生说的明君……”
顾佐上下打量太子一番,看得太子心头砰砰直跳,虽然早知顾佐算过“太子将登大宝”,但此刻依旧忍不住紧张到无法呼吸。
打量片刻,顾佐道:“太子器宇轩昂,气量恢弘,身后有宝气冲天、龙首相隐,此为明君之相!”
李辅国和元载都赶忙看向太子,看了多时,似乎看出一些门道来,齐声道:“果然如此!”
太子谦卑道:“愧不敢当!”又悲戚道:“只是,孤不愿为不孝之子……”
顾佐断然问道:“何为孝?何为不孝?孝一人为小孝,孝天下为大孝,吾不知谁孝?”
太子头更低了:“此言虽为至理,但孤心中不忍……”
顾佐“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手指太子,厉声斥道:“心中不忍?只为尽小孝而弃大孝,罔顾天下百姓,以至河山沦丧、黎庶遭难,太子忍乎?太子而为太子,乃天下人之太子,非一家一姓之太子,若不明此理,何足论事?告辞!”
斥罢,起身欲去。
元载都看呆了,连忙去拦顾佐,好言相劝,连说太子绝不是那种人。
李辅国更是心中震惊,暗道这就是传言中的“斥君之非”么?虽知当不得真,但……当真好煞气好威风啊!下意识学着顾佐的模样往面前的桌案上轻拍了一记,忽然惊醒,也赶忙去劝太子。
太子起身,向顾佐深施一礼,毕恭毕敬将顾佐请回席间就坐:“孤错了!孤悔悟!幸有先生教诲,孤不至酿成大过,一切都凭先生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