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最后的阵地【6500字】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3121年9月18日,棱舰舰队带着无与伦比的压迫感如期而至。
但影子星系内的人们并不慌乱。
这本就在帝国高层的预测之中,人类早已做好充足预案。
整个影子星系的外围早已被人类布设下厚度达一亿公里的庞大诡雷带。
诡雷数量逾万亿。
单个诡雷的体型仅拳头大小,如微尘弥散在戴森膜外,各自沿着固定公转轨道围绕着庞大的星系旋动。
诡雷分布以靠近黄道面的位置为主,最为密集。
但为了对黄道面上空也保持一定的情报能力,依然有少量诡雷的公转轨道与黄道面呈不同切角,最终构成了一张与戴森膜相似的被拉长的鸡蛋灌饼模样的大网。
由于诡雷距离影子太阳太远,依靠纯天然的恒星引力场,不能将诡雷牢牢的限定在固定的范围,形成稳定的诡雷雷区。
所以每一枚诡雷都装载了场能引擎。
所谓场能引擎,其实是类曲率引擎的变种,但输出功率比类曲率引擎小很多,也几乎不压缩空间,只是利用庞大的引力场,稍微施加一点转向力便足矣。
在场能引擎的牵引下,又有繁星的精准控制,数以万亿计的诡雷各自沿着纵横交错的轨道公转,但两两之间却不会碰撞,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并让单位面积内分布的诡雷数量相对稳定。
诡雷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实物碰撞或能量场干扰后才会引爆的被动型。
另一种则是受量子网络和引力波网络的双重操控,在固定范围内出现敌人,便会全功率过载运行场能引擎,完成快速推进并落位引爆的主动型。
主动型诡雷的爆破方式包括反物质冲击、暗能量黑洞、压缩聚变爆破、束能震荡波扩散等方式。
占比数量更大的被动型,则是一种源自特质行星系的特殊浆流电磁震荡波。
浆磁诡雷爆破之后,会向四面八方甩出大量液态特殊合金,名为异磁浆流。
这些液态合金最大的特点是具备极强磁性,其磁性具备较强的金属共鸣能力,且会以每秒十万次的频率,发生南北极高频反转。
根据晨风帝国与棱舰最近二三十年内的交锋经历来看,当浆磁诡雷爆破的数量达到一定基数,在固定范围内存在足够多的异磁浆流时,复眼棱舰的折跃能力将会稍微被克制,不再那么稳定,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
那么以复眼者的作战风格,棱舰将会果断能放弃折跃。
除此之外,逐渐扩散的变异磁场在量子扫描中也将变成指路明灯,可以帮助人类对复眼棱舰进行快速有效的定位。
这次棱舰的外形比起上次并无变化,依然是长三百公里的两个金字塔拼接而成的结构。
人类布置在十重戴森膜层外的锁链阵堡垒舰为直径四百公里的球状,共有三百万艘,每艘堡垒千人,共有三十亿舰载战士。
堡垒舰上的千人各自有不同职责,各司其位,结合人工智能的辅助,千名战士便可操控堡垒星舰。
每艘堡垒舰又有一艘百人操控的大型主战舰,以及十艘十人操控的中型护卫舰,还有一百名操作可变形态高性能战机的资深战士。
这可变形态高性能战机,正是星影战甲的原型。
这些舰船上的战士虽然没被选入陈锋的教学班,无法得到陈锋的亲手指导,但同样有资格接触陈锋撰写的培训教材。
同时,这些人的培训教官也参加了由丁虎负责的教官培训课程。
经过为期四月的突击培训,这些原本就比较精锐的战士们多有精进。
再结合不断更新换代升级的装备,这批配合锁链阵堡垒舰的战机操作员们综合实力虽不及正宗的星影战士,但也已称得上佼佼者。
陈锋观察到,人类的战争理念正在变化。
虽然绝大部分主力舰船的核心控制权依然在人的手中,但舰船的乘员数量比之上条时间线,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这条时间线里每艘舰船上的成员数量,比过去少了很多。
以前要维持一个直径达到四百公里的堡垒舰,至少需要数万人协同操作。
现在却只需不足三百人,并且绝大多数岗位上都能配置两到三人轮班。
在单位宇宙空间内,假定现在人类的总兵力规模一致,军人的人口分布密度却低了很多。
究其原因,是在于人类大面积的走了出来,开发了更多恒星,得到更多能源,同时也发掘了更多行星,得到了更多依靠质能转化不能获得的特殊材料。
能源与材料的双重过剩,为人类建造更多奢侈的大型战争单位创造了可能。
同时,又由于繁星的性能提升,人类对量子网络的研究更深入,量子通讯安全等级持续提升,人类开始敢把更多重要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工智能,最终便形成了这样的新型战争模式。
战争刚开始时,人类的战争理念还没如此极端。
但在这百年时光里,随着战争进程逐渐深入,人类的战略方针已经从击落敌舰逐渐全部转移到了闷头收集信息,以兵力兑换更多信息为第一要务。
同时,也为了逐渐提高逃生舰队的生存几率,加大复眼者的追击难度,人类开始越来越崇尚化整为零的策略。
甚至会有很多逃生舰上仅有一个家族的人口,一旦遇到状况,甚至能每个人驾驶一艘小型逃生穿梭机单独逃离。
在单人逃生穿梭机中,也装载了共二十枚10男10女的冷冻胚胎。
这是能勉强保证三代以内无近亲结合的最低标准。
只要能走出去一条船,这20枚胚胎就有机会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繁衍出一整个完整的种群。
人类的策略还挺管用,到目前为止复眼者也并未完成彻底的外部清剿,靠的就是这不断化整为零的新型文明模式。
如此模式在其他星区便有体现,在影子星系内最为明显。
此时,第一枚浆磁诡雷被引爆,异磁浆流喷射,润物细无声的洒在了棱舰之上,同时又引爆附近的更多被动式浆磁诡雷。
大型变异磁场持续震荡并逐渐扩散,让这艘瞬间靠近的棱舰变成了一枚被扔进水平如镜的湖面上的巨石,掀起阵阵波澜。
顶在最前方的链式堡垒之一最快做出响应,公布棱舰位置。
在相距甚远的晨风二号中,陈锋眼前的星图中骤然出现一艘被渲染为赤红色的棱舰。
是的,只有一艘。
但下一秒钟,一个又一个赤红色棱形多边形结构出现在影子星系的各个方位,并最终达到三万艘。
不同于组成网格链接时的平均分散,这次的三万艘棱舰呈无规律的随机分布。
复眼者这次显然不会使用网格链接封锁星系。
大约是由于舰船数量过少,单位空间内的网格白色电浆密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封锁,所以干脆不用。
那么复眼者的进攻模式便呼之欲出了。
少部分棱舰负责外圈巡逻,防止逃逸,大部分棱舰则或分散,或聚集,逐步打开人类阵线缺口,一步步蚕食人类有生力量。
这个小范围战局的走向,与外面波及到庞大猎户臂的整体战局有异曲同工之妙,仿佛俄罗斯套娃。
在获得确凿的优势之前,复眼棱舰不会贸然往里突进。
这会落入人类的包围圈。
虽然漫长的战争史中人类从未有过击落棱舰的记录,但双方都能明显的感觉到,那个阈值正在被渐渐靠近。
以人类表现出的能力,一旦有第一艘棱舰被击落,便很可能意味着战争双方的胜负关系瞬间逆转。
复眼者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绝不。
随着主动式诡雷在太空中快速移动,剧烈的交火在下一瞬间爆发。
只一刹那,堡垒锁链阵的前方便弥漫起大约七千余朵璀璨的太空烈焰。
烈焰大部分集中于恒星第二公转轨道的黄道面附近,少部分分布于星系上下两个方位。
被短暂限制高机动折跃能力的棱形战舰按照惯例撑开护盾,然后连接两个金字塔结构的中间部位张开一条宽约三十余公里的裂缝,数量庞大的中型、微型作战单位从里面如黄蜂出巢般飞了出来。
依然是少量刀锋螂,中等数量的八足甲虫,以及海量蜻蜓战机,还有更多的龟形飞行器和指甲盖尖大小的自爆苍蝇。
复眼者的战争兵器在形态上并无太大变化。
但各种装备呈现出来的性能还是让陈锋眼皮跳了跳。
现在他眼前的刀锋螂除统一力切割刀臂和喷吐爆炸粒子之外,背上又多了一根可弯曲的长管。
这长管显然是武器,像根从脊椎骨里反向往头顶上长的尾巴,十分灵活,能对外射出白色光束。
陈锋认得这光束。
在上条时间线里,曾从球型战舰上释放出来,在最后时刻给人类舰队造成了巨大伤害。
并且这些刀锋螂体表覆盖的薄薄护盾层也发生了变化,在宇宙中呈现出银色光辉,表明其对能量武器的良好反射率。
根据军队提供的情报显示,纯粹的物理毒素打上去之后,效果比之百年前下滑了不知凡几。
这些刀锋螂比陈锋亲自宰掉的那些,要强很多。
游荡在外的球舰并未革新刀锋螂装备,一直在高强度参与战争的棱舰,倒已是把刀锋螂换到了不知第几版。
八足甲虫也有变化,原本略显笨拙的飞行速度变快了很多。
人类这边迎敌的方式与陈锋过去的理解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链式堡垒舰并未急冲冲的放出载人中小型作战单位,只从中部的出舱口飞出无数碗状飞行器。
每个飞行器上都装载了最多三种,最少一种的小型武器。
这些纯人工智能飞行器使用了纯介质引擎,虽然加速度不够快,但靠着数量大,倒也声势不小。
在双方的炮灰级作战单位短兵相接之前,复眼者的小型单位已在诡雷阵中先喝一壶。
具备短程折跃能力的刀锋螂倒是能快速往前突进,但复眼者的其他单位却被无数诡雷炸了个人仰马翻。
要通过浆磁诡雷扰动的磁场乱流,强大的刀锋螂也得冒些风险。
但这些刀锋螂却必须执行折跃机动。
单个堡垒舰的火力很强,区区数十只贸然靠近,被击落的风险不小。
它们得先聚合。
直接负责指挥第一重防线的第十元帅彭中云执行操作,开始让部分堡垒舰的重型武器预充能。
陈锋扫了一下,彭中云大约选了十个重点区域。
一百五十万刀锋螂不约而同开启折跃。
只有95%的刀锋螂顺利完成折跃,还有5%的刀锋螂出现在折跃目标地点时,却已经只剩下半截身躯,另外半截不知跑哪儿去了,大约是遗落在某个不知名的黑洞里了吧。
原有一百五十万只刀锋螂,现在仅剩一百四十二万只,围绕着影子星系变成了共计五个小队,平均每个小队有接近二十九万只。
其中四个小队与彭中云提前安排的预热集火点重叠。
在刚刚重新出现的瞬间,便遭到了附近超过千座堡垒舰的重型复合炮的当头痛击。
但其中有一支却出现在了彭中云不曾判断到的位置。
稍微休整后,这支刀锋螂便迅速加速至二分之一光速,在宇宙中化作流光,往前扑杀而来。
随着这二十八万余刀锋螂率先进入链式堡垒阵的火力覆盖范围,这边的近千座堡垒舰中型武器开始对外倾泻火力。
绝大部分第一时间开火的,却不是能量武器,而是以导弹为主的实弹武器。
大功率能量武器需要充能,只有实弹武器才能第一时间说开火就开火。
有时候可以执行预充能,可一旦开启充能,便必须发射,并且每次发射后都会有一定时间的设备材质修复时间和能量重新准备的周期,俗称冷却时间。
导弹吗?
陈锋眉头微皱,暗想,这根本不可能打中。
果不其然,刀锋螂聚合而成的乱流骤然散开,各自躲闪。
尽管导弹都具备追踪定向能力和一定的类曲率飞行能力,但想追踪到能在二分之一光速状态下还能轻易变向的刀锋螂,难度着实太大了。
但这早在人类指挥官的预料之中。
导弹提前引爆,绚烂的殉爆将堡垒舰前方近千万公里的空间照耀成仿佛恒星日冕般的璀璨光区。
强烈的冲击波与粒子流在宇宙中组成了一团又一团“短暂恒星”。
“短暂恒星”相互又交错,爆破冲击波再扭曲变形,成为一片云团。
但眨眼之后,刀锋螂阵列便从云团里冲了出来,继续突进。
看起来人类是没占到便宜。
“漂亮!”
陈锋却突然捏拳低吼。
他不会妄下定论,但刚才人类堡垒舰的这一手操作却让他为之惊叹。
原来导弹殉爆的真正目的并非刀锋螂,而是阻断掉后面追来的八足甲虫等其余作战单位的推进路线,同时还冲垮了不知何时被刀锋螂沿途布设的无形丝线。
这丝线陈锋也认得,与球舰长须的材质相似,想来也具备空间冻结能力。
复眼者似乎是打算用刀锋螂如蜘蛛般结网,慢慢用空间冻结技术把整个影子星系的外围冻结起来。
现在复眼者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并且既然人类能量能冲破丝线,便证明现在人类的爆破武器已经可以压过丝线的冻结之力了。
于此同时,在陈锋视觉的右上角,还有一些参数正在快速变化。
“五号弦能射线流实战功效测试中……
测试结果进度1%、2%……7%……33%……100%。
测试完成,以DX2287星恒星规则改造后的18、29、75号底弦能混合爆破,再以奥顿三号金属作为弹片承载物,可在0.0002秒内切断冻结丝线。
五号弦能裂片弹研发成功。”
“武器深度评估,最佳承载推进级为单粒子中子外壳的真空泡聚变爆破,可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爆破效果。”
此时,堡垒舰上的重型武器终于充能完毕。
刹那后,千座堡垒舰上再度泛起五光十色的辉芒,一道又一道如同探照灯,但其实又蕴含巨大能量的光柱从堡垒舰上交叉倾泻而出。
特质规则与材料触发能源、纵横波交错的弦能激发态能源、具备超强磁场震荡效应的玻色子能流、波长短到无法形容的无色光炮、堪比伽马射线暴强度的伽马光束、正电子注流、反质子注流等等可怕的能量武器,从堡垒舰上以或快或慢相互交叉堆叠的方式往前轰击而去,将刀锋螂前进的方向封锁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这二十八万余只刀锋螂也开始出现快速伤亡。
陈锋视野右上角的武器测试进度再度狂跳。
是的,陈锋只用二十秒就完全看懂了影子星系的战略方针。
测试!
这正是一百年来双方战争的永恒主题。
不仅如此,远离刀锋螂战区的其他堡垒舰也已经开始给巨型武器充能。
这些巨型武器正在锁定被短暂困在浆磁诡雷阵中的棱舰。
巨型武器种类繁多。
黑洞自旋子炮,这是一种新型黑洞类武器,虽然不如黑洞炸弹般直接,但却可以将类似于物理黑洞材质的质能注流短暂束缚,并以柱状形态发射出去。
超大质量恒星日冕炮,可持续释放出三千万度以上的恐怖高温。
奇美拉液导弹,灵感源自特质行星系中的特质生命奇美拉鸟的唾液,一种具备极强分解能力,性能超越物理毒素的诡异液体。
熔岩生命基因震荡导弹,模拟了熔岩生命的基因架构,可释放出持续高温,如同跗骨之俎般的火焰将吞噬一切。
以及赋能太空植物网络,这是人类融合了特质星系里的奇异生命与戴森膜后创造的新型武器,可在极短时间内于太空中布置一张覆盖面积达到五千万公里的大网。
这大网将快速吸收接触到的一切能量形态。刚刚研发成功不久,被寄予厚望。科研工作者希望这植物网络可以吸收掉棱舰外层的护盾。
以及更恐怖的戴森膜吞噬能量场,这是影子星系的特产,一张曾经短暂靠近物理黑洞,然后又被敢死队员以反推力重新送出来的伸缩戴森膜,里面的分子呈类似于黑洞物质的高速震荡。
这统统都是测试。
百年以来,人类已经在无数次战役中执行了无数次类似规模的测试。
一切测试的最终目的从未改变——击落棱舰,摧毁敌人。
这些武器里,容纳了人类迄今为止全部的想象力和科学素养。
人类一直都在尝试着将猎户臂内自己能看到的一切资源整合。
人类在不断更了解宇宙的深度,然后吸收更多宇宙的规则,再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毫无保留的填塞到了军事科技中。
这是古老的材料学科技理念,用在了三十一世纪。
这理念名为穷举法,可以给有限的资源赋予无穷的变化,以不断寻找靠近真理的答案。
看似古旧的思维模式,其实永远也不会过时。
每一次测试,都会有大量的死亡,但人类不在乎,也没办法在乎。
人们的目的仅仅是完成测试。
人类目前不奢望战胜,每个参与测试的军人和科研工作者都只想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完成了测试,我就死而无憾。
到如今,人类已然忘却自己是否是一个爱好和平的种族。
因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选择从始至终都不曾改变过。
战争。
唯有战争。
人类在这近千年的时光里,依靠这量子网络的无缝通讯,建立了无比庞大的统一意志。
这个意志的落脚处,借用一句先哲陈锋曾说过的话,便是“战火因你而起,我便不死不休。”
随着无数巨型武器逐渐充能,又一轮新的测试,即将开始。
部分刀锋螂突进到堡垒舰前方百万公里范围,开始与人类之前放出的碗状智能飞行器交火。
三百万堡垒舰中的大型主战舰、中型护卫舰和小型单人高性能战机陆续升空。
在外出部队开拨前,链式堡垒阵总指挥官彭中云元帅在通讯频道中说道:“各位,我们的背后便是我们的最后阵地!我们已经失去了地球,失去了太阳系,失去了整个猎户臂!但是,在我们的背后,还有无数个正奔赴往银河深处,去往遥远太空的同胞!还有正往我们这里赶来的先哲!我们将会死守此地,等待先哲的降临,等待同胞的远去!我们一定可以取得前所未有有的,最好的战果!各位,前进!”
伴随彭中云的咆哮声,链式堡垒阵的外出部队轰然进发。
三百万艘大型主战舰,三千万艘中型护卫舰,三亿架高性能战机同时启动引擎,开始沿着各自不同的方向极速推进。
他们要绕开刀锋螂等复眼作战单位的封锁,在更前方迅速汇聚成两只庞大兵力,分别直扑两艘棱舰。
与此同时,堡垒舰中的舰载士兵也早已登上了自己的中小型机炮控制台,带上神经穿刺头盔,将神经网络与机炮高强度链接,等待与即将靠近的刀锋螂短兵相接。
在这些士兵的背后,站着他们的轮班战友。
如果这些士兵用脑过度,在控制台上精神崩溃,大脑液化而死,那么他们背后的战友将会接替他们的岗位。
在影子星系的内部,一万四千名精锐星影战士组成的洪流特攻队,则正以和冥王星轨道几乎相似的椭圆形轨道快速加速,即将突破光速,准备进入超曲运动状态。
这支队伍将在十秒后突然出现在战场中,与那冲在最前方的二十八万余只刀锋螂短兵相接。
3121年9月18日,棱舰舰队带着无与伦比的压迫感如期而至。
但影子星系内的人们并不慌乱。
这本就在帝国高层的预测之中,人类早已做好充足预案。
整个影子星系的外围早已被人类布设下厚度达一亿公里的庞大诡雷带。
诡雷数量逾万亿。
单个诡雷的体型仅拳头大小,如微尘弥散在戴森膜外,各自沿着固定公转轨道围绕着庞大的星系旋动。
诡雷分布以靠近黄道面的位置为主,最为密集。
但为了对黄道面上空也保持一定的情报能力,依然有少量诡雷的公转轨道与黄道面呈不同切角,最终构成了一张与戴森膜相似的被拉长的鸡蛋灌饼模样的大网。
由于诡雷距离影子太阳太远,依靠纯天然的恒星引力场,不能将诡雷牢牢的限定在固定的范围,形成稳定的诡雷雷区。
所以每一枚诡雷都装载了场能引擎。
所谓场能引擎,其实是类曲率引擎的变种,但输出功率比类曲率引擎小很多,也几乎不压缩空间,只是利用庞大的引力场,稍微施加一点转向力便足矣。
在场能引擎的牵引下,又有繁星的精准控制,数以万亿计的诡雷各自沿着纵横交错的轨道公转,但两两之间却不会碰撞,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并让单位面积内分布的诡雷数量相对稳定。
诡雷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实物碰撞或能量场干扰后才会引爆的被动型。
另一种则是受量子网络和引力波网络的双重操控,在固定范围内出现敌人,便会全功率过载运行场能引擎,完成快速推进并落位引爆的主动型。
主动型诡雷的爆破方式包括反物质冲击、暗能量黑洞、压缩聚变爆破、束能震荡波扩散等方式。
占比数量更大的被动型,则是一种源自特质行星系的特殊浆流电磁震荡波。
浆磁诡雷爆破之后,会向四面八方甩出大量液态特殊合金,名为异磁浆流。
这些液态合金最大的特点是具备极强磁性,其磁性具备较强的金属共鸣能力,且会以每秒十万次的频率,发生南北极高频反转。
根据晨风帝国与棱舰最近二三十年内的交锋经历来看,当浆磁诡雷爆破的数量达到一定基数,在固定范围内存在足够多的异磁浆流时,复眼棱舰的折跃能力将会稍微被克制,不再那么稳定,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
那么以复眼者的作战风格,棱舰将会果断能放弃折跃。
除此之外,逐渐扩散的变异磁场在量子扫描中也将变成指路明灯,可以帮助人类对复眼棱舰进行快速有效的定位。
这次棱舰的外形比起上次并无变化,依然是长三百公里的两个金字塔拼接而成的结构。
人类布置在十重戴森膜层外的锁链阵堡垒舰为直径四百公里的球状,共有三百万艘,每艘堡垒千人,共有三十亿舰载战士。
堡垒舰上的千人各自有不同职责,各司其位,结合人工智能的辅助,千名战士便可操控堡垒星舰。
每艘堡垒舰又有一艘百人操控的大型主战舰,以及十艘十人操控的中型护卫舰,还有一百名操作可变形态高性能战机的资深战士。
这可变形态高性能战机,正是星影战甲的原型。
这些舰船上的战士虽然没被选入陈锋的教学班,无法得到陈锋的亲手指导,但同样有资格接触陈锋撰写的培训教材。
同时,这些人的培训教官也参加了由丁虎负责的教官培训课程。
经过为期四月的突击培训,这些原本就比较精锐的战士们多有精进。
再结合不断更新换代升级的装备,这批配合锁链阵堡垒舰的战机操作员们综合实力虽不及正宗的星影战士,但也已称得上佼佼者。
陈锋观察到,人类的战争理念正在变化。
虽然绝大部分主力舰船的核心控制权依然在人的手中,但舰船的乘员数量比之上条时间线,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这条时间线里每艘舰船上的成员数量,比过去少了很多。
以前要维持一个直径达到四百公里的堡垒舰,至少需要数万人协同操作。
现在却只需不足三百人,并且绝大多数岗位上都能配置两到三人轮班。
在单位宇宙空间内,假定现在人类的总兵力规模一致,军人的人口分布密度却低了很多。
究其原因,是在于人类大面积的走了出来,开发了更多恒星,得到更多能源,同时也发掘了更多行星,得到了更多依靠质能转化不能获得的特殊材料。
能源与材料的双重过剩,为人类建造更多奢侈的大型战争单位创造了可能。
同时,又由于繁星的性能提升,人类对量子网络的研究更深入,量子通讯安全等级持续提升,人类开始敢把更多重要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工智能,最终便形成了这样的新型战争模式。
战争刚开始时,人类的战争理念还没如此极端。
但在这百年时光里,随着战争进程逐渐深入,人类的战略方针已经从击落敌舰逐渐全部转移到了闷头收集信息,以兵力兑换更多信息为第一要务。
同时,也为了逐渐提高逃生舰队的生存几率,加大复眼者的追击难度,人类开始越来越崇尚化整为零的策略。
甚至会有很多逃生舰上仅有一个家族的人口,一旦遇到状况,甚至能每个人驾驶一艘小型逃生穿梭机单独逃离。
在单人逃生穿梭机中,也装载了共二十枚10男10女的冷冻胚胎。
这是能勉强保证三代以内无近亲结合的最低标准。
只要能走出去一条船,这20枚胚胎就有机会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繁衍出一整个完整的种群。
人类的策略还挺管用,到目前为止复眼者也并未完成彻底的外部清剿,靠的就是这不断化整为零的新型文明模式。
如此模式在其他星区便有体现,在影子星系内最为明显。
此时,第一枚浆磁诡雷被引爆,异磁浆流喷射,润物细无声的洒在了棱舰之上,同时又引爆附近的更多被动式浆磁诡雷。
大型变异磁场持续震荡并逐渐扩散,让这艘瞬间靠近的棱舰变成了一枚被扔进水平如镜的湖面上的巨石,掀起阵阵波澜。
顶在最前方的链式堡垒之一最快做出响应,公布棱舰位置。
在相距甚远的晨风二号中,陈锋眼前的星图中骤然出现一艘被渲染为赤红色的棱舰。
是的,只有一艘。
但下一秒钟,一个又一个赤红色棱形多边形结构出现在影子星系的各个方位,并最终达到三万艘。
不同于组成网格链接时的平均分散,这次的三万艘棱舰呈无规律的随机分布。
复眼者这次显然不会使用网格链接封锁星系。
大约是由于舰船数量过少,单位空间内的网格白色电浆密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封锁,所以干脆不用。
那么复眼者的进攻模式便呼之欲出了。
少部分棱舰负责外圈巡逻,防止逃逸,大部分棱舰则或分散,或聚集,逐步打开人类阵线缺口,一步步蚕食人类有生力量。
这个小范围战局的走向,与外面波及到庞大猎户臂的整体战局有异曲同工之妙,仿佛俄罗斯套娃。
在获得确凿的优势之前,复眼棱舰不会贸然往里突进。
这会落入人类的包围圈。
虽然漫长的战争史中人类从未有过击落棱舰的记录,但双方都能明显的感觉到,那个阈值正在被渐渐靠近。
以人类表现出的能力,一旦有第一艘棱舰被击落,便很可能意味着战争双方的胜负关系瞬间逆转。
复眼者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绝不。
随着主动式诡雷在太空中快速移动,剧烈的交火在下一瞬间爆发。
只一刹那,堡垒锁链阵的前方便弥漫起大约七千余朵璀璨的太空烈焰。
烈焰大部分集中于恒星第二公转轨道的黄道面附近,少部分分布于星系上下两个方位。
被短暂限制高机动折跃能力的棱形战舰按照惯例撑开护盾,然后连接两个金字塔结构的中间部位张开一条宽约三十余公里的裂缝,数量庞大的中型、微型作战单位从里面如黄蜂出巢般飞了出来。
依然是少量刀锋螂,中等数量的八足甲虫,以及海量蜻蜓战机,还有更多的龟形飞行器和指甲盖尖大小的自爆苍蝇。
复眼者的战争兵器在形态上并无太大变化。
但各种装备呈现出来的性能还是让陈锋眼皮跳了跳。
现在他眼前的刀锋螂除统一力切割刀臂和喷吐爆炸粒子之外,背上又多了一根可弯曲的长管。
这长管显然是武器,像根从脊椎骨里反向往头顶上长的尾巴,十分灵活,能对外射出白色光束。
陈锋认得这光束。
在上条时间线里,曾从球型战舰上释放出来,在最后时刻给人类舰队造成了巨大伤害。
并且这些刀锋螂体表覆盖的薄薄护盾层也发生了变化,在宇宙中呈现出银色光辉,表明其对能量武器的良好反射率。
根据军队提供的情报显示,纯粹的物理毒素打上去之后,效果比之百年前下滑了不知凡几。
这些刀锋螂比陈锋亲自宰掉的那些,要强很多。
游荡在外的球舰并未革新刀锋螂装备,一直在高强度参与战争的棱舰,倒已是把刀锋螂换到了不知第几版。
八足甲虫也有变化,原本略显笨拙的飞行速度变快了很多。
人类这边迎敌的方式与陈锋过去的理解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链式堡垒舰并未急冲冲的放出载人中小型作战单位,只从中部的出舱口飞出无数碗状飞行器。
每个飞行器上都装载了最多三种,最少一种的小型武器。
这些纯人工智能飞行器使用了纯介质引擎,虽然加速度不够快,但靠着数量大,倒也声势不小。
在双方的炮灰级作战单位短兵相接之前,复眼者的小型单位已在诡雷阵中先喝一壶。
具备短程折跃能力的刀锋螂倒是能快速往前突进,但复眼者的其他单位却被无数诡雷炸了个人仰马翻。
要通过浆磁诡雷扰动的磁场乱流,强大的刀锋螂也得冒些风险。
但这些刀锋螂却必须执行折跃机动。
单个堡垒舰的火力很强,区区数十只贸然靠近,被击落的风险不小。
它们得先聚合。
直接负责指挥第一重防线的第十元帅彭中云执行操作,开始让部分堡垒舰的重型武器预充能。
陈锋扫了一下,彭中云大约选了十个重点区域。
一百五十万刀锋螂不约而同开启折跃。
只有95%的刀锋螂顺利完成折跃,还有5%的刀锋螂出现在折跃目标地点时,却已经只剩下半截身躯,另外半截不知跑哪儿去了,大约是遗落在某个不知名的黑洞里了吧。
原有一百五十万只刀锋螂,现在仅剩一百四十二万只,围绕着影子星系变成了共计五个小队,平均每个小队有接近二十九万只。
其中四个小队与彭中云提前安排的预热集火点重叠。
在刚刚重新出现的瞬间,便遭到了附近超过千座堡垒舰的重型复合炮的当头痛击。
但其中有一支却出现在了彭中云不曾判断到的位置。
稍微休整后,这支刀锋螂便迅速加速至二分之一光速,在宇宙中化作流光,往前扑杀而来。
随着这二十八万余刀锋螂率先进入链式堡垒阵的火力覆盖范围,这边的近千座堡垒舰中型武器开始对外倾泻火力。
绝大部分第一时间开火的,却不是能量武器,而是以导弹为主的实弹武器。
大功率能量武器需要充能,只有实弹武器才能第一时间说开火就开火。
有时候可以执行预充能,可一旦开启充能,便必须发射,并且每次发射后都会有一定时间的设备材质修复时间和能量重新准备的周期,俗称冷却时间。
导弹吗?
陈锋眉头微皱,暗想,这根本不可能打中。
果不其然,刀锋螂聚合而成的乱流骤然散开,各自躲闪。
尽管导弹都具备追踪定向能力和一定的类曲率飞行能力,但想追踪到能在二分之一光速状态下还能轻易变向的刀锋螂,难度着实太大了。
但这早在人类指挥官的预料之中。
导弹提前引爆,绚烂的殉爆将堡垒舰前方近千万公里的空间照耀成仿佛恒星日冕般的璀璨光区。
强烈的冲击波与粒子流在宇宙中组成了一团又一团“短暂恒星”。
“短暂恒星”相互又交错,爆破冲击波再扭曲变形,成为一片云团。
但眨眼之后,刀锋螂阵列便从云团里冲了出来,继续突进。
看起来人类是没占到便宜。
“漂亮!”
陈锋却突然捏拳低吼。
他不会妄下定论,但刚才人类堡垒舰的这一手操作却让他为之惊叹。
原来导弹殉爆的真正目的并非刀锋螂,而是阻断掉后面追来的八足甲虫等其余作战单位的推进路线,同时还冲垮了不知何时被刀锋螂沿途布设的无形丝线。
这丝线陈锋也认得,与球舰长须的材质相似,想来也具备空间冻结能力。
复眼者似乎是打算用刀锋螂如蜘蛛般结网,慢慢用空间冻结技术把整个影子星系的外围冻结起来。
现在复眼者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并且既然人类能量能冲破丝线,便证明现在人类的爆破武器已经可以压过丝线的冻结之力了。
于此同时,在陈锋视觉的右上角,还有一些参数正在快速变化。
“五号弦能射线流实战功效测试中……
测试结果进度1%、2%……7%……33%……100%。
测试完成,以DX2287星恒星规则改造后的18、29、75号底弦能混合爆破,再以奥顿三号金属作为弹片承载物,可在0.0002秒内切断冻结丝线。
五号弦能裂片弹研发成功。”
“武器深度评估,最佳承载推进级为单粒子中子外壳的真空泡聚变爆破,可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爆破效果。”
此时,堡垒舰上的重型武器终于充能完毕。
刹那后,千座堡垒舰上再度泛起五光十色的辉芒,一道又一道如同探照灯,但其实又蕴含巨大能量的光柱从堡垒舰上交叉倾泻而出。
特质规则与材料触发能源、纵横波交错的弦能激发态能源、具备超强磁场震荡效应的玻色子能流、波长短到无法形容的无色光炮、堪比伽马射线暴强度的伽马光束、正电子注流、反质子注流等等可怕的能量武器,从堡垒舰上以或快或慢相互交叉堆叠的方式往前轰击而去,将刀锋螂前进的方向封锁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这二十八万余只刀锋螂也开始出现快速伤亡。
陈锋视野右上角的武器测试进度再度狂跳。
是的,陈锋只用二十秒就完全看懂了影子星系的战略方针。
测试!
这正是一百年来双方战争的永恒主题。
不仅如此,远离刀锋螂战区的其他堡垒舰也已经开始给巨型武器充能。
这些巨型武器正在锁定被短暂困在浆磁诡雷阵中的棱舰。
巨型武器种类繁多。
黑洞自旋子炮,这是一种新型黑洞类武器,虽然不如黑洞炸弹般直接,但却可以将类似于物理黑洞材质的质能注流短暂束缚,并以柱状形态发射出去。
超大质量恒星日冕炮,可持续释放出三千万度以上的恐怖高温。
奇美拉液导弹,灵感源自特质行星系中的特质生命奇美拉鸟的唾液,一种具备极强分解能力,性能超越物理毒素的诡异液体。
熔岩生命基因震荡导弹,模拟了熔岩生命的基因架构,可释放出持续高温,如同跗骨之俎般的火焰将吞噬一切。
以及赋能太空植物网络,这是人类融合了特质星系里的奇异生命与戴森膜后创造的新型武器,可在极短时间内于太空中布置一张覆盖面积达到五千万公里的大网。
这大网将快速吸收接触到的一切能量形态。刚刚研发成功不久,被寄予厚望。科研工作者希望这植物网络可以吸收掉棱舰外层的护盾。
以及更恐怖的戴森膜吞噬能量场,这是影子星系的特产,一张曾经短暂靠近物理黑洞,然后又被敢死队员以反推力重新送出来的伸缩戴森膜,里面的分子呈类似于黑洞物质的高速震荡。
这统统都是测试。
百年以来,人类已经在无数次战役中执行了无数次类似规模的测试。
一切测试的最终目的从未改变——击落棱舰,摧毁敌人。
这些武器里,容纳了人类迄今为止全部的想象力和科学素养。
人类一直都在尝试着将猎户臂内自己能看到的一切资源整合。
人类在不断更了解宇宙的深度,然后吸收更多宇宙的规则,再将自己对宇宙的理解,毫无保留的填塞到了军事科技中。
这是古老的材料学科技理念,用在了三十一世纪。
这理念名为穷举法,可以给有限的资源赋予无穷的变化,以不断寻找靠近真理的答案。
看似古旧的思维模式,其实永远也不会过时。
每一次测试,都会有大量的死亡,但人类不在乎,也没办法在乎。
人们的目的仅仅是完成测试。
人类目前不奢望战胜,每个参与测试的军人和科研工作者都只想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完成了测试,我就死而无憾。
到如今,人类已然忘却自己是否是一个爱好和平的种族。
因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选择从始至终都不曾改变过。
战争。
唯有战争。
人类在这近千年的时光里,依靠这量子网络的无缝通讯,建立了无比庞大的统一意志。
这个意志的落脚处,借用一句先哲陈锋曾说过的话,便是“战火因你而起,我便不死不休。”
随着无数巨型武器逐渐充能,又一轮新的测试,即将开始。
部分刀锋螂突进到堡垒舰前方百万公里范围,开始与人类之前放出的碗状智能飞行器交火。
三百万堡垒舰中的大型主战舰、中型护卫舰和小型单人高性能战机陆续升空。
在外出部队开拨前,链式堡垒阵总指挥官彭中云元帅在通讯频道中说道:“各位,我们的背后便是我们的最后阵地!我们已经失去了地球,失去了太阳系,失去了整个猎户臂!但是,在我们的背后,还有无数个正奔赴往银河深处,去往遥远太空的同胞!还有正往我们这里赶来的先哲!我们将会死守此地,等待先哲的降临,等待同胞的远去!我们一定可以取得前所未有有的,最好的战果!各位,前进!”
伴随彭中云的咆哮声,链式堡垒阵的外出部队轰然进发。
三百万艘大型主战舰,三千万艘中型护卫舰,三亿架高性能战机同时启动引擎,开始沿着各自不同的方向极速推进。
他们要绕开刀锋螂等复眼作战单位的封锁,在更前方迅速汇聚成两只庞大兵力,分别直扑两艘棱舰。
与此同时,堡垒舰中的舰载士兵也早已登上了自己的中小型机炮控制台,带上神经穿刺头盔,将神经网络与机炮高强度链接,等待与即将靠近的刀锋螂短兵相接。
在这些士兵的背后,站着他们的轮班战友。
如果这些士兵用脑过度,在控制台上精神崩溃,大脑液化而死,那么他们背后的战友将会接替他们的岗位。
在影子星系的内部,一万四千名精锐星影战士组成的洪流特攻队,则正以和冥王星轨道几乎相似的椭圆形轨道快速加速,即将突破光速,准备进入超曲运动状态。
这支队伍将在十秒后突然出现在战场中,与那冲在最前方的二十八万余只刀锋螂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