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宴会(中)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以冯夫人为首的夫人太太们在宴会上聊什么?当然是各家的八卦啊。
大概就是儿子女儿女婿老公姨太太这些八卦事。
头是冯夫人起的。
冯夫人可能是年纪到了, 很喜欢追忆过往,尤其喜欢讲以前自己一家住在北京时的往事。
那是, 慈禧的生日宴还没办,花园子也没盖, 珍妃也没投井,冯市长还在靠着冯夫人的嫁妆过日子。
冯市长在大清朝没什么官运,就在家里跟冯夫人生孩子, 生了两子两女,一头一尾是女儿, 中间两个是儿子。
那时应该是冯夫人过的最幸福的时候了。
冯夫人说起她的大女儿,那是连那一年端午节,大女儿头上戴的一只镶着鲜红的珊瑚珠子的钗都清清楚楚记得,仿佛昨日。
大女儿是头一个孩子, 长得又漂亮又懂事,但受的是旧式的教育。
当时虽然外国人已经把洋枪洋炮开到广州了, 甚至在广州边上都打过几场了, 遥远的北京城里面,还是太太平平的。
冯家跟当时所有的旧式家庭一样,受到了洋人的冲击,但还是要保持传统。所以只有两个儿子学了西学, 女儿还是照着老规矩养。
如此这般,养到十一岁,大女儿就订亲了。
没办法,当时皇帝在后宫中一直没生出儿子来, 冯夫人是在旗的,冯市长虽然不是,但也害怕宫里不讲究乱来,毕竟皇帝已经指挥不动整个中国了,万一宫里打算就在北京城里选秀女怎么办?选宫女就更惨了。
所以,冯夫人的大女儿,八岁开始看亲家,十一岁过定,十二岁就出嫁了。跟亲家讲好,十五岁再圆房。
两家离得近,冯夫人常把女儿和女婿喊回家住几天,小夫妻两个感情挺好的,她也很高兴。
冯市长那时就天天写文章,在文章中议论国策,揣着文章四处投递。某天,他兴冲冲的回家跟冯夫人说,他要去山西当官了!
冯夫人只好带着两个儿子和小女儿跟冯市长前往山西。
北京城渐渐乱起来,冯夫人日日担心,写信给大女儿,想让他们小两口到山西来,不然亲家一家都搬过来也可以,冯市长虽然不是当大官,但多租一个院子也是可以住得下的。
但亲家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来来回回间,八国联军开始往北京打了,信就送不过去了。
冯夫人开始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每一刻都在悬心,还让儿子带着家里下人天天去城门口等着,盼着亲家一家已经出发了,已经往山西来了。
四年后,她才得到了北京的消息。亲家一家被法国兵破了门,全家老少都死了。男人被杀,女人被侮辱。
大女儿悬梁上吊,死了。
冯市长却在这时升官了,从山西转到了四川。
两个儿子在听说了大姐的消息后,一起报名参军。当时冯市长还远远不到一市之长的位置,两个儿子报名参军,他也没本事把人给抢回来。结果一年后,两封阵亡通知书就寄到了冯家。
冯夫人一夜白头,从此就把小女儿管得更严了,门都不许她出。
不知是怎么回事,冯市长的孩子越死得多,他的官升得越快。从北京走出来,他用了三十年,可从山西到四川,他才用了两年。
又过了五年,冯市长就来到了这座城市。
当时政府刚刚建立,正在与各国分别和谈,免战协议签了一个又一个,每签一个,报纸上都要大书特书,街头小巷,百姓们欢呼雀跃。
不打了!不打了!和平到来了!
外国人在这座城市建立租界,开银行,盖饭店。
人人都知道,这座城市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外国人就住在这里,他们的银行、酒店都在这里,他们要在这里赚钱啊,在这里打,那不是打他们自己的钱袋子吗?
全中国哪里都可能打起来,这里不会打,洋-枪-洋-炮不会往这里轰!
这样的言论在报纸上比比皆是。
政府都知道如今的和平得来不易,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和平。虽然这和平有些自欺欺人,它不是依靠自己人来保持的,而是依靠这里的外国人。
冯夫人坐着汽车走在街上,看着路边外国人盖的大楼,满街的外国人,终于感到有些放心了。她不想要别的,就想要家里人都好好的。
小女儿终于在这座城市出嫁了,十里红妆。冯市长的官也离市长只差一步,小女儿的婚事办得无比风光。
冯夫人笑着说:“你订婚的那间饭店,当时珍哥儿也是在那里办的,包了整间饭店,办了三天酒席。”
冯夫人的小女儿叫冯珍,冯夫人叫起来都是珍哥儿,像叫男孩子。
酒席办得热闹极了,法国来的香槟一箱一箱的开,客人络绎不绝,从法国南部送来的玫瑰花铺满了酒店的地毯。
——杨玉燕发现,当时在这座城市最牛的外国人是法国人。现在是日本人,日本之前是英国人。看来这还真是轮流的。
所有人都静静的听冯夫人讲,而冯夫人讲的时候,只讲她的孩子们幸福的时刻,所有的痛苦全都从她的记忆中消失了似的。
女儿华丽的婚礼,儿子们开的汽车,抽的香烟,手腕上戴的洋表,等等。
要不是杨玉燕早就听苏纯钧说起过冯家往事,可能就真的以为冯夫人在炫富了。
知道内情之后,这听起来就让人心酸了。
但她没能难受太久,因为冯夫人“炫富”,其他人都跟着炫起了富。从左起第一个太太起,到右边最后一个太太,就没有一个人不炫的。
甲太太举着手,像鸡爪子,把她手指上挂的大翡翠戒指显摆给所有人看。
乙太太就不停的摸自己的领扣,上面戴了一枚蓝宝石胸针。
——杨玉燕跟风,也开始摸自己的发夹、颈圈、手链、手表!
丙太太说:“我们老爷才买了一辆汽车,我跟他讲不要买了,家里七辆汽车了。”
丁太太:“我们老爷刚买了一间工厂,是美国的工厂,花了八万美金呢。”
——杨玉燕:“呵呵,我们家不用买房子,祝家楼就够我们住了,可苏老师非说还要再买一幢,公家给他发了一辆汽车,听说最近又有人送了他一辆。”
苏老师喝了一口水,微笑。
到这里都还算正常,但接下来就越来越不正常了。
A太太:“我们老爷上回纳妾,花了四千块办事,可把我给气坏了。”
B太太:“我们家是老太爷要买妾,都八十多的人了,非要共七千块买一个小丫头,你说说,家里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杨玉燕:“呵呵,上回也有个人给我们苏老师送妾呢,不过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支持政府说的一夫一妻制,拒绝纳妾这种封建毒瘤。”
苏老师:“……”
苏老师换了一杯酒。
总而言之,杨二小姐初次进行夫人外交,在太太圈打得不错,已经开始跟太太们交流怎么收拾自己家的小老婆了。
杨二小姐:“我哪里知道?就见过一回,问了他一句,人就不见了。”
甲太太:“……”
B太太:“……”
其他太太:“……”
某太太大胆发言:“会不会是养在外头了?你可要小心啊。”
杨玉燕大惊失色,转头问苏纯钧:“真的吗?”
苏先生把目光转向刚才发言的某太太,盯了她一眼,低头对演上瘾的杨二小姐微笑,柔声道:“我怎么可能会骗你?我让人把王家小姐送回去了,我也反对纳妾,一夫一妻才是对的。”
杨二小姐一脸贤妻样:“我相信你。”
再有好事的人继续逗年轻的杨二小姐:“那要是以后冯市长要给苏先生做媒呢?上官送妾,总不好拒绝。”
杨二小姐不负重望,严肃的说:“如果是那样,那我就跟他离婚,放他去追求他自己的幸福。”
苏纯钧:“……”
众位太太都笑起来。像苏先生这种金龟婿,怎么可能会有女人愿意离婚放掉他?
“年轻人不懂事,我教你,他要是纳了妾,你就趁机叫他愧疚,对你更好。”
“离婚不是便宜别人了吗?你舍得这么好的苏先生?”
一人一句的教杨二小姐驭夫。
苏纯钧再厉害也不能一个个的跟这群婆婆妈妈认真。
他一口饮尽杯中的酒,单膝跪下,握着杨二小姐的手放在嘴边,轻吻,在众太太们的尖笑声中对杨二小姐发誓:“为了叫你不舍得离开我,我这辈子都不会纳妾。”
杨二小姐挑刺成习惯:“那我要是死了呢?”
苏纯钧:“那我就守着你的坟过,不再娶。”
杨二小姐这才笑如春花,把他拉起来,说:“要是你死了,我也不再嫁,守着你的坟过。”
冯夫人听到这一对年轻人的誓言,恍然了一瞬,然后就回过神来,与其他人一起调笑起这对年轻人。
“我们可都听见了!”
“这誓起了可不能悔!”
于是,还不到午夜,跳舞的人都听到一则八卦,苏纯钧要是纳妾,他未婚妻就跟他离婚!要是他不纳妾,他未婚妻就发誓在他死后也不改嫁,他也发誓要是未婚妻死在前头,他也不再续娶。
舞池中央的邵太太正依偎在冯市长的怀里,听到就笑。
冯市长拥着她,笑着说:“小姑娘说话不当真。”
邵太太靠着冯市长:“我就那么小心眼?我才不生气呢。我自己过得不好,也不会盼着天下人都跟我似的过不好。要是苏先生日后成了烈士,杨二小姐能守着也挺好的,总算不负了这一段深情。”
冯市长叹气:“是啊,不负深情是件好事。”他故意说,“我还想替你做个媒呢,现在,你说怎么办?”
邵太太一阵心冷,知道他这是想把她推出去了。在临走前替她找个人嫁了,就能心安理得的把她丢下。
她笑着说:“苏先生大才,我可配不上。统计局局长的夫人沙太太替我介绍了一个,是交通局的许局长,他老婆去年得病没了,正打算要续娶。”
冯市长想起人来,也不提许局长已经快七十了,点点头说:“也好,回头我认你做义妹,再替你备办一份嫁妆,风风光光的送你出门子。”
邵太太笑着说:“上回我是嫁了表哥,这回是义兄送我出门子。那义兄,今晚还还要妹妹替你洗脚吗?”
以冯夫人为首的夫人太太们在宴会上聊什么?当然是各家的八卦啊。
大概就是儿子女儿女婿老公姨太太这些八卦事。
头是冯夫人起的。
冯夫人可能是年纪到了, 很喜欢追忆过往,尤其喜欢讲以前自己一家住在北京时的往事。
那是, 慈禧的生日宴还没办,花园子也没盖, 珍妃也没投井,冯市长还在靠着冯夫人的嫁妆过日子。
冯市长在大清朝没什么官运,就在家里跟冯夫人生孩子, 生了两子两女,一头一尾是女儿, 中间两个是儿子。
那时应该是冯夫人过的最幸福的时候了。
冯夫人说起她的大女儿,那是连那一年端午节,大女儿头上戴的一只镶着鲜红的珊瑚珠子的钗都清清楚楚记得,仿佛昨日。
大女儿是头一个孩子, 长得又漂亮又懂事,但受的是旧式的教育。
当时虽然外国人已经把洋枪洋炮开到广州了, 甚至在广州边上都打过几场了, 遥远的北京城里面,还是太太平平的。
冯家跟当时所有的旧式家庭一样,受到了洋人的冲击,但还是要保持传统。所以只有两个儿子学了西学, 女儿还是照着老规矩养。
如此这般,养到十一岁,大女儿就订亲了。
没办法,当时皇帝在后宫中一直没生出儿子来, 冯夫人是在旗的,冯市长虽然不是,但也害怕宫里不讲究乱来,毕竟皇帝已经指挥不动整个中国了,万一宫里打算就在北京城里选秀女怎么办?选宫女就更惨了。
所以,冯夫人的大女儿,八岁开始看亲家,十一岁过定,十二岁就出嫁了。跟亲家讲好,十五岁再圆房。
两家离得近,冯夫人常把女儿和女婿喊回家住几天,小夫妻两个感情挺好的,她也很高兴。
冯市长那时就天天写文章,在文章中议论国策,揣着文章四处投递。某天,他兴冲冲的回家跟冯夫人说,他要去山西当官了!
冯夫人只好带着两个儿子和小女儿跟冯市长前往山西。
北京城渐渐乱起来,冯夫人日日担心,写信给大女儿,想让他们小两口到山西来,不然亲家一家都搬过来也可以,冯市长虽然不是当大官,但多租一个院子也是可以住得下的。
但亲家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来来回回间,八国联军开始往北京打了,信就送不过去了。
冯夫人开始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每一刻都在悬心,还让儿子带着家里下人天天去城门口等着,盼着亲家一家已经出发了,已经往山西来了。
四年后,她才得到了北京的消息。亲家一家被法国兵破了门,全家老少都死了。男人被杀,女人被侮辱。
大女儿悬梁上吊,死了。
冯市长却在这时升官了,从山西转到了四川。
两个儿子在听说了大姐的消息后,一起报名参军。当时冯市长还远远不到一市之长的位置,两个儿子报名参军,他也没本事把人给抢回来。结果一年后,两封阵亡通知书就寄到了冯家。
冯夫人一夜白头,从此就把小女儿管得更严了,门都不许她出。
不知是怎么回事,冯市长的孩子越死得多,他的官升得越快。从北京走出来,他用了三十年,可从山西到四川,他才用了两年。
又过了五年,冯市长就来到了这座城市。
当时政府刚刚建立,正在与各国分别和谈,免战协议签了一个又一个,每签一个,报纸上都要大书特书,街头小巷,百姓们欢呼雀跃。
不打了!不打了!和平到来了!
外国人在这座城市建立租界,开银行,盖饭店。
人人都知道,这座城市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外国人就住在这里,他们的银行、酒店都在这里,他们要在这里赚钱啊,在这里打,那不是打他们自己的钱袋子吗?
全中国哪里都可能打起来,这里不会打,洋-枪-洋-炮不会往这里轰!
这样的言论在报纸上比比皆是。
政府都知道如今的和平得来不易,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和平。虽然这和平有些自欺欺人,它不是依靠自己人来保持的,而是依靠这里的外国人。
冯夫人坐着汽车走在街上,看着路边外国人盖的大楼,满街的外国人,终于感到有些放心了。她不想要别的,就想要家里人都好好的。
小女儿终于在这座城市出嫁了,十里红妆。冯市长的官也离市长只差一步,小女儿的婚事办得无比风光。
冯夫人笑着说:“你订婚的那间饭店,当时珍哥儿也是在那里办的,包了整间饭店,办了三天酒席。”
冯夫人的小女儿叫冯珍,冯夫人叫起来都是珍哥儿,像叫男孩子。
酒席办得热闹极了,法国来的香槟一箱一箱的开,客人络绎不绝,从法国南部送来的玫瑰花铺满了酒店的地毯。
——杨玉燕发现,当时在这座城市最牛的外国人是法国人。现在是日本人,日本之前是英国人。看来这还真是轮流的。
所有人都静静的听冯夫人讲,而冯夫人讲的时候,只讲她的孩子们幸福的时刻,所有的痛苦全都从她的记忆中消失了似的。
女儿华丽的婚礼,儿子们开的汽车,抽的香烟,手腕上戴的洋表,等等。
要不是杨玉燕早就听苏纯钧说起过冯家往事,可能就真的以为冯夫人在炫富了。
知道内情之后,这听起来就让人心酸了。
但她没能难受太久,因为冯夫人“炫富”,其他人都跟着炫起了富。从左起第一个太太起,到右边最后一个太太,就没有一个人不炫的。
甲太太举着手,像鸡爪子,把她手指上挂的大翡翠戒指显摆给所有人看。
乙太太就不停的摸自己的领扣,上面戴了一枚蓝宝石胸针。
——杨玉燕跟风,也开始摸自己的发夹、颈圈、手链、手表!
丙太太说:“我们老爷才买了一辆汽车,我跟他讲不要买了,家里七辆汽车了。”
丁太太:“我们老爷刚买了一间工厂,是美国的工厂,花了八万美金呢。”
——杨玉燕:“呵呵,我们家不用买房子,祝家楼就够我们住了,可苏老师非说还要再买一幢,公家给他发了一辆汽车,听说最近又有人送了他一辆。”
苏老师喝了一口水,微笑。
到这里都还算正常,但接下来就越来越不正常了。
A太太:“我们老爷上回纳妾,花了四千块办事,可把我给气坏了。”
B太太:“我们家是老太爷要买妾,都八十多的人了,非要共七千块买一个小丫头,你说说,家里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杨玉燕:“呵呵,上回也有个人给我们苏老师送妾呢,不过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支持政府说的一夫一妻制,拒绝纳妾这种封建毒瘤。”
苏老师:“……”
苏老师换了一杯酒。
总而言之,杨二小姐初次进行夫人外交,在太太圈打得不错,已经开始跟太太们交流怎么收拾自己家的小老婆了。
杨二小姐:“我哪里知道?就见过一回,问了他一句,人就不见了。”
甲太太:“……”
B太太:“……”
其他太太:“……”
某太太大胆发言:“会不会是养在外头了?你可要小心啊。”
杨玉燕大惊失色,转头问苏纯钧:“真的吗?”
苏先生把目光转向刚才发言的某太太,盯了她一眼,低头对演上瘾的杨二小姐微笑,柔声道:“我怎么可能会骗你?我让人把王家小姐送回去了,我也反对纳妾,一夫一妻才是对的。”
杨二小姐一脸贤妻样:“我相信你。”
再有好事的人继续逗年轻的杨二小姐:“那要是以后冯市长要给苏先生做媒呢?上官送妾,总不好拒绝。”
杨二小姐不负重望,严肃的说:“如果是那样,那我就跟他离婚,放他去追求他自己的幸福。”
苏纯钧:“……”
众位太太都笑起来。像苏先生这种金龟婿,怎么可能会有女人愿意离婚放掉他?
“年轻人不懂事,我教你,他要是纳了妾,你就趁机叫他愧疚,对你更好。”
“离婚不是便宜别人了吗?你舍得这么好的苏先生?”
一人一句的教杨二小姐驭夫。
苏纯钧再厉害也不能一个个的跟这群婆婆妈妈认真。
他一口饮尽杯中的酒,单膝跪下,握着杨二小姐的手放在嘴边,轻吻,在众太太们的尖笑声中对杨二小姐发誓:“为了叫你不舍得离开我,我这辈子都不会纳妾。”
杨二小姐挑刺成习惯:“那我要是死了呢?”
苏纯钧:“那我就守着你的坟过,不再娶。”
杨二小姐这才笑如春花,把他拉起来,说:“要是你死了,我也不再嫁,守着你的坟过。”
冯夫人听到这一对年轻人的誓言,恍然了一瞬,然后就回过神来,与其他人一起调笑起这对年轻人。
“我们可都听见了!”
“这誓起了可不能悔!”
于是,还不到午夜,跳舞的人都听到一则八卦,苏纯钧要是纳妾,他未婚妻就跟他离婚!要是他不纳妾,他未婚妻就发誓在他死后也不改嫁,他也发誓要是未婚妻死在前头,他也不再续娶。
舞池中央的邵太太正依偎在冯市长的怀里,听到就笑。
冯市长拥着她,笑着说:“小姑娘说话不当真。”
邵太太靠着冯市长:“我就那么小心眼?我才不生气呢。我自己过得不好,也不会盼着天下人都跟我似的过不好。要是苏先生日后成了烈士,杨二小姐能守着也挺好的,总算不负了这一段深情。”
冯市长叹气:“是啊,不负深情是件好事。”他故意说,“我还想替你做个媒呢,现在,你说怎么办?”
邵太太一阵心冷,知道他这是想把她推出去了。在临走前替她找个人嫁了,就能心安理得的把她丢下。
她笑着说:“苏先生大才,我可配不上。统计局局长的夫人沙太太替我介绍了一个,是交通局的许局长,他老婆去年得病没了,正打算要续娶。”
冯市长想起人来,也不提许局长已经快七十了,点点头说:“也好,回头我认你做义妹,再替你备办一份嫁妆,风风光光的送你出门子。”
邵太太笑着说:“上回我是嫁了表哥,这回是义兄送我出门子。那义兄,今晚还还要妹妹替你洗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