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责罚(二)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隔日,建文帝又起得迟了些。
莲香肤白似玉,双眸柔润,美丽柔媚得似能闪出光来,温柔殷勤地伺候建文帝更衣。
建文帝忍不住搂过美人纤腰,低声调笑:“有你在侧,朕自觉忽然年轻了二十余岁。”
莲香和十六岁的俞皇后一般模样,建文帝看着莲香,恍然觉得自己也年轻了起来。更奇异的是,这般夜夜美人在怀,他竟也没太多疲累之感……
莲香俏脸微红,柔声低语:“皇上龙精虎猛,精力之盛,更胜奴婢呢!”
身为男人,听到这等话,绝无不喜之理。
建文帝哈哈一笑,十分自得。
站在一旁的卢公公,也露出会心的笑意。
建文帝四十多岁了,精力自然不及年轻男子。太医院里有一位赵太医,偶尔出宫时寻了一味“神仙丸”回来,精心研究了半个月,确定效果颇佳不会损伤身体,便大着胆子进献上来。
这等事,自然不能让太多人知晓。
卢公公也不愿这份功劳被别人夺走,私下敬献给了建文帝。
建文帝对“神仙丸”颇为满意,暗中赏下百两黄金。金银之物,卢公公不是特别在意。不过,这份赏赐,意味着圣眷。
卢公公颇为高兴,悄悄将这百两黄金给了芷兰。
……
建文帝更衣后,和俞皇后一起用早膳。
食不言寝不语。
早膳后,俞皇后才张口道:“四皇子跪了一夜,凌晨时臣妾命人将他抬回了寝宫歇下。得歇上两日才能去松竹书院。”
提起四皇子,建文帝轻哼一声,冷然道:“让他吃些苦头正好!”
俞皇后轻叹一声,语气中露出几分自责:“说来,都是臣妾的不是。臣妾每日忙于宫务,对几位皇子也未上心教导,皆由他们的生母管教。这是臣妾失责了!”
俞皇后是嫡母。
从礼法而言,她才是几位皇子的母亲。当年是她不愿,否则,早可以抱一个皇子养在椒房殿了。
建文帝立刻安抚道:“他心性狠辣,行事不够宽和。如何能怪到你身上。”说到宽和,免不了要夸赞三皇子一句:“几个皇子里,三皇儿最是温和敦厚。”
俞皇后微微一笑,并不居功:“是淑妃教导得好。”
正说着话,淑妃母子便来请安了。
“臣妾给皇上娘娘请安。”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淑妃和三皇子一起恭敬行礼。
建文帝和颜悦色地笑道:“免礼平身。”又笑着赞许:“晨昏定省,十余年如一日,可见淑妃是个懂规矩的。”
淑妃懂规矩,不懂规矩的,自然便是隔三差五才来请安的丽妃。
其实,请安之事,真怪不得丽妃。丽妃倒是有心天天来,奈何俞皇后不待见丽妃,言明让她三日来请安一回便可。
只是,此时此刻,谁还记得起这等不起眼的细节?
日积月累的些微不满,如木柴悄然堆积。被一把火引燃后,火势绝不能小觑。
俞皇后和淑妃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建文帝又吩咐三皇子:“你今日去书院,记得替你四弟告假两日,就说他身体微恙。”
昨晚四皇子被怒叱罚跪一夜之事,早已传遍宫中,三皇子岂能不知?他心中快意,却未显露在面上。张口应下,一个字都没多问。
……
很快,李太后也得知此事,一脸怒容地前来椒房殿诘问:“……区区一个内侍,伺候主子不力,被打死也是活该,算不得什么。”
“定是你从中煽风点火,皇上才会发这么大的火气,竟罚四皇子跪了一夜。”
“你身为嫡母,又是中宫皇后,未能好好教导皇子,便是失责。”
李太后身为婆婆,挑剔儿媳简直天经地义。
不过,李太后也算学了个乖,特意趁着建文帝早朝时才来了椒房殿。也免得建文帝总护着俞皇后。
可惜,俞皇后从来不是好拿捏的主。
以前对李太后处处容忍三分,是不愿令建文帝左右为难。如今俞皇后不再在意建文帝,以她的口舌手腕,岂会落于下风?
“身为皇子,当宽容大度。内侍虽卑贱,也是一条人命。母后将他们视如蝼蚁,委实不妥。”
“诚如母后所言,教导皇子,是儿媳的责任。所以,昨晚儿媳不愿轻易放过此事。否则,才是纵容溺爱,害了四皇子。”
“所谓煽风点火,儿媳绝不敢认。皇上大动干戈,也是因恼怒之故。”
“母后有此时间来责怪儿媳,不如去看一看四皇子。好好教导他该如何做天家皇子!”
李太后气得簌簌发抖,用手指着俞皇后:“混账!你竟敢这般和哀家说话!”
俞皇后眉头未动,神色安然:“儿媳对母后从无不恭敬。今日母后怒气冲冲前来诘问,儿媳一一解释。不知儿媳哪一句话不妥?”
……
后宫之主到底是谁?
是天子之母,还是当朝皇后?
身为太后,天生便占了身份之便。可这绝不意味着太后便能处处刁难身为皇后的儿媳。需知这后宫凤印,都是掌在皇后手中。
谁胜谁劣,端看建文帝向着谁。
孝顺的建文帝以前一直向着自己的亲娘,于是李太后一直占着上风。
如今建文帝一心偏着俞皇后,李太后便显出了大权旁落的悲凉。
论口舌不是俞皇后对手,去建文帝那儿告状,也未能奏效。反被建文帝温和地安抚交代了一通。大意是“母后已年迈不必操心宫中诸事皆有皇后打理母后还是安心在慈宁宫安享天年”吧……
第二轮交锋,又以李太后失败而告终!
至此,后宫的风向,也彻底倒向了俞皇后,连带着淑妃三皇子在宫中的地位也直线上升。
反观丽妃母子,一个被禁足,一个被罚跪,颜面尽失,也昭示着失了圣眷。
后宫的动向,在不动声色间影响着朝堂的风向。
很快,往俞家走动的官员便多了起来。
这些消息,也一点不漏地传到了西山行宫,传到了盛鸿和谢明曦的耳中。
……
隔日,建文帝又起得迟了些。
莲香肤白似玉,双眸柔润,美丽柔媚得似能闪出光来,温柔殷勤地伺候建文帝更衣。
建文帝忍不住搂过美人纤腰,低声调笑:“有你在侧,朕自觉忽然年轻了二十余岁。”
莲香和十六岁的俞皇后一般模样,建文帝看着莲香,恍然觉得自己也年轻了起来。更奇异的是,这般夜夜美人在怀,他竟也没太多疲累之感……
莲香俏脸微红,柔声低语:“皇上龙精虎猛,精力之盛,更胜奴婢呢!”
身为男人,听到这等话,绝无不喜之理。
建文帝哈哈一笑,十分自得。
站在一旁的卢公公,也露出会心的笑意。
建文帝四十多岁了,精力自然不及年轻男子。太医院里有一位赵太医,偶尔出宫时寻了一味“神仙丸”回来,精心研究了半个月,确定效果颇佳不会损伤身体,便大着胆子进献上来。
这等事,自然不能让太多人知晓。
卢公公也不愿这份功劳被别人夺走,私下敬献给了建文帝。
建文帝对“神仙丸”颇为满意,暗中赏下百两黄金。金银之物,卢公公不是特别在意。不过,这份赏赐,意味着圣眷。
卢公公颇为高兴,悄悄将这百两黄金给了芷兰。
……
建文帝更衣后,和俞皇后一起用早膳。
食不言寝不语。
早膳后,俞皇后才张口道:“四皇子跪了一夜,凌晨时臣妾命人将他抬回了寝宫歇下。得歇上两日才能去松竹书院。”
提起四皇子,建文帝轻哼一声,冷然道:“让他吃些苦头正好!”
俞皇后轻叹一声,语气中露出几分自责:“说来,都是臣妾的不是。臣妾每日忙于宫务,对几位皇子也未上心教导,皆由他们的生母管教。这是臣妾失责了!”
俞皇后是嫡母。
从礼法而言,她才是几位皇子的母亲。当年是她不愿,否则,早可以抱一个皇子养在椒房殿了。
建文帝立刻安抚道:“他心性狠辣,行事不够宽和。如何能怪到你身上。”说到宽和,免不了要夸赞三皇子一句:“几个皇子里,三皇儿最是温和敦厚。”
俞皇后微微一笑,并不居功:“是淑妃教导得好。”
正说着话,淑妃母子便来请安了。
“臣妾给皇上娘娘请安。”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淑妃和三皇子一起恭敬行礼。
建文帝和颜悦色地笑道:“免礼平身。”又笑着赞许:“晨昏定省,十余年如一日,可见淑妃是个懂规矩的。”
淑妃懂规矩,不懂规矩的,自然便是隔三差五才来请安的丽妃。
其实,请安之事,真怪不得丽妃。丽妃倒是有心天天来,奈何俞皇后不待见丽妃,言明让她三日来请安一回便可。
只是,此时此刻,谁还记得起这等不起眼的细节?
日积月累的些微不满,如木柴悄然堆积。被一把火引燃后,火势绝不能小觑。
俞皇后和淑妃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建文帝又吩咐三皇子:“你今日去书院,记得替你四弟告假两日,就说他身体微恙。”
昨晚四皇子被怒叱罚跪一夜之事,早已传遍宫中,三皇子岂能不知?他心中快意,却未显露在面上。张口应下,一个字都没多问。
……
很快,李太后也得知此事,一脸怒容地前来椒房殿诘问:“……区区一个内侍,伺候主子不力,被打死也是活该,算不得什么。”
“定是你从中煽风点火,皇上才会发这么大的火气,竟罚四皇子跪了一夜。”
“你身为嫡母,又是中宫皇后,未能好好教导皇子,便是失责。”
李太后身为婆婆,挑剔儿媳简直天经地义。
不过,李太后也算学了个乖,特意趁着建文帝早朝时才来了椒房殿。也免得建文帝总护着俞皇后。
可惜,俞皇后从来不是好拿捏的主。
以前对李太后处处容忍三分,是不愿令建文帝左右为难。如今俞皇后不再在意建文帝,以她的口舌手腕,岂会落于下风?
“身为皇子,当宽容大度。内侍虽卑贱,也是一条人命。母后将他们视如蝼蚁,委实不妥。”
“诚如母后所言,教导皇子,是儿媳的责任。所以,昨晚儿媳不愿轻易放过此事。否则,才是纵容溺爱,害了四皇子。”
“所谓煽风点火,儿媳绝不敢认。皇上大动干戈,也是因恼怒之故。”
“母后有此时间来责怪儿媳,不如去看一看四皇子。好好教导他该如何做天家皇子!”
李太后气得簌簌发抖,用手指着俞皇后:“混账!你竟敢这般和哀家说话!”
俞皇后眉头未动,神色安然:“儿媳对母后从无不恭敬。今日母后怒气冲冲前来诘问,儿媳一一解释。不知儿媳哪一句话不妥?”
……
后宫之主到底是谁?
是天子之母,还是当朝皇后?
身为太后,天生便占了身份之便。可这绝不意味着太后便能处处刁难身为皇后的儿媳。需知这后宫凤印,都是掌在皇后手中。
谁胜谁劣,端看建文帝向着谁。
孝顺的建文帝以前一直向着自己的亲娘,于是李太后一直占着上风。
如今建文帝一心偏着俞皇后,李太后便显出了大权旁落的悲凉。
论口舌不是俞皇后对手,去建文帝那儿告状,也未能奏效。反被建文帝温和地安抚交代了一通。大意是“母后已年迈不必操心宫中诸事皆有皇后打理母后还是安心在慈宁宫安享天年”吧……
第二轮交锋,又以李太后失败而告终!
至此,后宫的风向,也彻底倒向了俞皇后,连带着淑妃三皇子在宫中的地位也直线上升。
反观丽妃母子,一个被禁足,一个被罚跪,颜面尽失,也昭示着失了圣眷。
后宫的动向,在不动声色间影响着朝堂的风向。
很快,往俞家走动的官员便多了起来。
这些消息,也一点不漏地传到了西山行宫,传到了盛鸿和谢明曦的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