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三圣会(求订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到了!”
视线中出现雄关的轮廓,孙武微微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马上就能出关,但也难保不会倒在最后一步。
毕竟万一有人看出他们的动向,在关前守株待兔,才是最凶险的。
“那些小国君王利字当头,目光短浅,不会守关,可虑的是晋齐,咳咳!”
伍子胥虚弱的声音响起。
他的个人武力比起孙武还要强些,受伤也更重,语气中却带着轻蔑。
对于这些在楚地割据一方的君王,他半个都瞧不起。
“不对!”
然而下一刻,孙武目光在函谷关前一扫,脸色一沉,转身就要退走。
“两位且慢!”
轻风吹过,一位身穿儒袍,身材魁梧的男子阻住去路,正是子路,马车出现,孔丘揭开幕帘,走了下来:“伍相国,孙将军,有礼了!”
“孔令尹!”
孙武微微颔首,孔丘能看出他们的行踪,倒不奇怪,伍子胥则冷笑道:“看来你是为楚王报仇来了,来吧,取了我项上首级,自去领赏!”
“父受诛,子复仇,礼也,至诚感天,何罪之有?”
孔丘摇了摇头:“然孝知有亲,忠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非德也,望伍相国能回郢都,救楚国于危难!”
“非德?危难?”
伍子胥大笑,笑声里满是嘲弄:“你不关心世事变化,各国争斗,只讲那所谓的仁德孝义,将楚国带至万劫不复之地,现在反倒来邀请我?”
孔丘解释道:“儒道持仁政,以礼治国,使上下尊卑各有所依,君臣父子井然有序,臣敬君如父,君爱民如子,楚国如今虽有危机,却是稳定前的痛楚,终有大兴。”
伍子胥冷笑。
孔丘知道他不信,又道:“大王如今所治虽不足千里,却上下齐心,皆有仁德之心,强国之念,如此再收服失土,大楚必可强盛,伍相国若肯来助之,令尹之位,愿予相让!”
伍子胥有些动容。
令尹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孔丘真的说让就让?
以他的为人,必然不是无的放矢,真的一心为了振兴大楚。
至于父仇不共戴天,楚王也不会放下,只是等到大楚兴盛后,再行了断。
眼见伍子胥沉默,孙武倒是开口道:“阁下谬误之处在于颠倒了德与政的关系,德应为施政者之修养,却不可成为政体存续之倚仗,更不能成为唯一标准!”
孔丘扬眉:“愿闻其详!”
“你将楚国官员都培养成谦谦君子,根本赢不了战事,也无法长期抑制他们的贪婪私欲,如今楚国大乱,那些贵族公卿未免亡国,一切都予以配合,等到旧地收复,必然故态复萌!”
孙武道:“无论哪一种政论,想在混乱之中施行,都是不可能的,要在一国中施行,就得先在国内铲除异己,统一号令,要在天下施行,就要以强大武力统一政权,否则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欲治一国,先平一国!
欲治天下,先平天下!
这就是兵家!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
孔丘颔首道:“然天地之明莫大于日月,人道之理莫大于治世,若无治世之路,无仁德以规之,单就一味攻伐,必然君成暴君,政成暴政!”
孙武眉头轻轻一扬,起了兴趣:“你所言也不无道理……”
两人论兵家儒家之路,越说越是激昂,伍子胥起初还能插上几句,很快就只能到一边陪子路了。
简单来讲,孔丘要先立德政礼法,以德服人,以礼束人,哪怕过程中免不了战斗,至少要定下规矩,才能保证获胜后,获得正确的果实;
孙武则坚信战无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才能打下胜仗,按照君子那套仁义道德,为将者根本打不赢仗,所谓德政也就无从实施。
两者都有道理。
所谓制度,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几千年后的时代没有,几万年后恐怕也不会有。
孔丘和孙武激烈辩论,讲着讲着,各自拔剑出鞘,予以交锋。
孔丘要证明君子之道,堂堂正正,不用任何阴谋诡计,也能赢下战斗;
孙武则要证明兵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合一,才是无往不利的致胜法门。
“果不其然,这是圣人的气象啊!”
两股气息冲天而起,不远处的函谷关上,尹喜大喜过望,整了整衣衫,下了城楼,要亲自去见两位圣人,请教学问。
就在这时,远方的官道上,又有一头青牛缓缓而来。
青牛之上,端坐着一位老者,须发皆白,正在假寐。
青牛后方,则有一位秀美绝伦的女道人,距离百丈之遥,不紧不慢地跟着。
孔丘孙武激斗,文武气息激荡而起,波及四方,然而投入老者身边,却水波不兴,未能激起半点涟漪。
“老聃(dān)?”
孔丘收剑罢战,上前行礼问候,孙武目光也是一动。
这位青牛老者,正是道家的开创者老子。
年轻时本为周天子的守藏室史,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官员,因此博览群书,后来受权贵排挤,被免去职位,出游鲁国,与孔子相遇,时年孔丘十七岁,问礼于老子。
孔丘对于老子的博学十分敬重,孙武却并不感冒。
他听说过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从其自然,无为而治。
什么叫无为而治?
讲白了,有了家、国、天下的划分,才有因之而起的种种矛盾,如今的混乱不堪,若想解决问题,干脆就不要国家群体,依万物天性而成,和其光,同其尘,就象河中之水,毋须人力强加引导,自然而行。
这显然更加行不通。
“治国经学,庞大深奥,你我所言,无分对错……”
当孔丘请教,他与孙武孰对孰错,老子睁开眼睛,平和的双目充斥着对于天地万物的感悟,微笑道:“不过求道而已!”
孔丘和孙武眼神一动,持剑行礼:“望指教!”
老子颔首,从牛车上随意取了一根扁担。
剑光再起,这一次参战者,多出了一位从不进攻,却又能平息文武相争的老子。
尹喜匆匆而至,晓梦驻足观战,人王城中,顾承头顶上悬浮的天枢十二卷,化作一道流光,穿梭虚空,来到函谷关上空,参与这场人道盛事!
“到了!”
视线中出现雄关的轮廓,孙武微微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马上就能出关,但也难保不会倒在最后一步。
毕竟万一有人看出他们的动向,在关前守株待兔,才是最凶险的。
“那些小国君王利字当头,目光短浅,不会守关,可虑的是晋齐,咳咳!”
伍子胥虚弱的声音响起。
他的个人武力比起孙武还要强些,受伤也更重,语气中却带着轻蔑。
对于这些在楚地割据一方的君王,他半个都瞧不起。
“不对!”
然而下一刻,孙武目光在函谷关前一扫,脸色一沉,转身就要退走。
“两位且慢!”
轻风吹过,一位身穿儒袍,身材魁梧的男子阻住去路,正是子路,马车出现,孔丘揭开幕帘,走了下来:“伍相国,孙将军,有礼了!”
“孔令尹!”
孙武微微颔首,孔丘能看出他们的行踪,倒不奇怪,伍子胥则冷笑道:“看来你是为楚王报仇来了,来吧,取了我项上首级,自去领赏!”
“父受诛,子复仇,礼也,至诚感天,何罪之有?”
孔丘摇了摇头:“然孝知有亲,忠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非德也,望伍相国能回郢都,救楚国于危难!”
“非德?危难?”
伍子胥大笑,笑声里满是嘲弄:“你不关心世事变化,各国争斗,只讲那所谓的仁德孝义,将楚国带至万劫不复之地,现在反倒来邀请我?”
孔丘解释道:“儒道持仁政,以礼治国,使上下尊卑各有所依,君臣父子井然有序,臣敬君如父,君爱民如子,楚国如今虽有危机,却是稳定前的痛楚,终有大兴。”
伍子胥冷笑。
孔丘知道他不信,又道:“大王如今所治虽不足千里,却上下齐心,皆有仁德之心,强国之念,如此再收服失土,大楚必可强盛,伍相国若肯来助之,令尹之位,愿予相让!”
伍子胥有些动容。
令尹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孔丘真的说让就让?
以他的为人,必然不是无的放矢,真的一心为了振兴大楚。
至于父仇不共戴天,楚王也不会放下,只是等到大楚兴盛后,再行了断。
眼见伍子胥沉默,孙武倒是开口道:“阁下谬误之处在于颠倒了德与政的关系,德应为施政者之修养,却不可成为政体存续之倚仗,更不能成为唯一标准!”
孔丘扬眉:“愿闻其详!”
“你将楚国官员都培养成谦谦君子,根本赢不了战事,也无法长期抑制他们的贪婪私欲,如今楚国大乱,那些贵族公卿未免亡国,一切都予以配合,等到旧地收复,必然故态复萌!”
孙武道:“无论哪一种政论,想在混乱之中施行,都是不可能的,要在一国中施行,就得先在国内铲除异己,统一号令,要在天下施行,就要以强大武力统一政权,否则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欲治一国,先平一国!
欲治天下,先平天下!
这就是兵家!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
孔丘颔首道:“然天地之明莫大于日月,人道之理莫大于治世,若无治世之路,无仁德以规之,单就一味攻伐,必然君成暴君,政成暴政!”
孙武眉头轻轻一扬,起了兴趣:“你所言也不无道理……”
两人论兵家儒家之路,越说越是激昂,伍子胥起初还能插上几句,很快就只能到一边陪子路了。
简单来讲,孔丘要先立德政礼法,以德服人,以礼束人,哪怕过程中免不了战斗,至少要定下规矩,才能保证获胜后,获得正确的果实;
孙武则坚信战无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才能打下胜仗,按照君子那套仁义道德,为将者根本打不赢仗,所谓德政也就无从实施。
两者都有道理。
所谓制度,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几千年后的时代没有,几万年后恐怕也不会有。
孔丘和孙武激烈辩论,讲着讲着,各自拔剑出鞘,予以交锋。
孔丘要证明君子之道,堂堂正正,不用任何阴谋诡计,也能赢下战斗;
孙武则要证明兵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合一,才是无往不利的致胜法门。
“果不其然,这是圣人的气象啊!”
两股气息冲天而起,不远处的函谷关上,尹喜大喜过望,整了整衣衫,下了城楼,要亲自去见两位圣人,请教学问。
就在这时,远方的官道上,又有一头青牛缓缓而来。
青牛之上,端坐着一位老者,须发皆白,正在假寐。
青牛后方,则有一位秀美绝伦的女道人,距离百丈之遥,不紧不慢地跟着。
孔丘孙武激斗,文武气息激荡而起,波及四方,然而投入老者身边,却水波不兴,未能激起半点涟漪。
“老聃(dān)?”
孔丘收剑罢战,上前行礼问候,孙武目光也是一动。
这位青牛老者,正是道家的开创者老子。
年轻时本为周天子的守藏室史,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官员,因此博览群书,后来受权贵排挤,被免去职位,出游鲁国,与孔子相遇,时年孔丘十七岁,问礼于老子。
孔丘对于老子的博学十分敬重,孙武却并不感冒。
他听说过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从其自然,无为而治。
什么叫无为而治?
讲白了,有了家、国、天下的划分,才有因之而起的种种矛盾,如今的混乱不堪,若想解决问题,干脆就不要国家群体,依万物天性而成,和其光,同其尘,就象河中之水,毋须人力强加引导,自然而行。
这显然更加行不通。
“治国经学,庞大深奥,你我所言,无分对错……”
当孔丘请教,他与孙武孰对孰错,老子睁开眼睛,平和的双目充斥着对于天地万物的感悟,微笑道:“不过求道而已!”
孔丘和孙武眼神一动,持剑行礼:“望指教!”
老子颔首,从牛车上随意取了一根扁担。
剑光再起,这一次参战者,多出了一位从不进攻,却又能平息文武相争的老子。
尹喜匆匆而至,晓梦驻足观战,人王城中,顾承头顶上悬浮的天枢十二卷,化作一道流光,穿梭虚空,来到函谷关上空,参与这场人道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