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灵通的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没有计划生育的宋朝,一切冗兵、冗官、冗费的根源,还是建立在人口膨胀太快的基础上。没办法,之前没有一个朝代像宋朝这样,拥有这么多的人口,拥有这么庞大的市场。这人一多了,粮食就立马紧张了,盐也紧张,甚至铜钱也紧张了。这也是为什么宋朝积弱的缘故了,空有这么多人口,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啊!
一旁的彭元量,看着感慨的赵煦,突然觉得赵煦太累了。一天到晚,都在琢磨着怎么把大宋治理得更好。
赵煦站起身来,突然问道:“彭元量,如果你说,辽国攻破了雁门关,那该如何是好?”
彭元量一愣,完全没想到赵煦会这么问。
“陛下,大宋洪福齐天,辽国不过狄夷,何德何能可以占据中原?小的认为,绝无如此可能!”彭元量确实是不相信的,在正史上,金兵南下之后,怕是很多百姓都不相信,北宋就这么完了。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毁了大量的城池,掳走大量人口和金银财宝,宋人才惊醒过来,原来没有强大的武力,经济再繁荣,也不过是肉案上待宰的肉。
赵煦可没有彭元量这么乐观,他做这个皇帝啊,向来是如履薄冰的。
无他,因为他老爹宋神宗,让大宋跌宕起伏了好一段时间。
为了维稳,高太后和司马光这几个守旧派,又“倒行逆施”,虽说是稳定了局势,但大宋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宋神宗那会要轻松,甚至西夏每年咄咄逼人,赵煦早就怀恨在心了。这不,一亲政赵煦就狠狠教训了一番西夏和吐蕃,只不过这仗是越打越难打了,现在辽国又掺合进来,三国大战之下,形势更是复杂万分。
现在,三国都是内心打鼓,也想就此罢兵不打了。但三国又各自忌惮,西夏忌惮大宋钝刀子割肉,慢慢地把自己磨死;大宋就怕和西夏、辽国同时决战,这就要亲命了,大宋再厉害,也扛不住两国轮流来抡啊!现在这样,还是辽国没出力呢,要是再出力一点,大宋就撑不住了。辽国也怕啊,怕一收兵,大宋就把西夏给占了。有了养马地的大宋,那绝对是辽国的心腹大患,莫大的威胁!
三国各怀鬼胎,现在也算是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大宋现在处于守势,西夏也喘过气来了,磨刀霍霍的准备夺回天都山、横山。
而辽国,因为耶律洪基的身体,暂且鸣金收兵,但还是在雁门关外囤积了重兵。
别看汴梁城现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但看看商贾脸上的愁云就知道了,这大战啊,绝对是一触即发的。
为什么呢?
你想啊,这天底下消息最灵通的是谁?商贾啊,他们中间有走私到私榷的,肯定知道宋辽大战已起。虽说,这榷场还不曾关闭,但谁也说不准啥时候就突然关了对吧?再说了,打仗了,对商贾是最不好的。虽说,有一部分商贾能发战争财,可更多的商贾,货都是砸手里了。所以啊,这天底下最不盼着打仗的,就是商贾了。一打仗,刀兵无眼,兵丁如匪,这都指不定万贯家财都被洗劫了!
所以啊,这明眼人都着急呢,深怕这宋辽和谈,谈不出个结果来。
事实上啊,这还真的谈不出一个结果来。本来嘛,辽国军事讹诈惯了,还想来这么一出,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把钱银也好,面子也罢,统统捞到手中。偏生这一次,大宋学精了,宁可跟你开战,也不妥协。
为啥啊?
因为大宋瞧见胜利的希望了,赵煦瞧见胜利的希望了。要是按照张正书这“毒计”,慢慢地肢解西夏,西夏不出个三五年,保管国内民怨四起。瞧瞧,一个国家连粮食安全都不能保证,百姓都饿着肚子,这能不造反吗?真当天底下的百姓都像阿三那样,任打任骂任欺凌任凭蹂躏都不造反?这也太出奇了吧?
这不,赵煦叹了口气,说道:“彭元量啊,你不懂,现在大宋是如履薄冰啊!”
彭元量当然不明白,若是明白的话,他就是领兵大将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大宋多事之秋的元符三年,总算是临近年关了。
随着驰道的落成,有轨马车这一个新鲜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了大宋百姓的眼界。很多大宋百姓都知晓了,有一个驰道很厉害,能让马匹拉车跑得像飞起来一样。
而张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曾瑾菡怀孕了。
张正书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呆住了。
良久,才握着曾瑾菡的手说道:“你……你有了?”
“嗯!”
曾瑾菡也是刚刚知道的,前几天她食欲不振,有点反胃,张正书又在李县当值,她就让人从汴梁城中请了大夫,赶赴张家庄给她瞧病。这一瞧,好了,整个张家都欢腾了。特别是张根富,差点是跌进张家祠堂里,又哭又笑地给祖宗点香报喜。而张秦氏,则拉着曾瑾菡的手,说一些体己话。这几年来,因为曾瑾菡无所出,张秦氏也着急啊,甚至暗示过张正书几次与曾瑾菡合离了。但张正书每次都装傻扮懵,蒙混过关了。这次曾瑾菡终于怀孕,张秦氏心中那根刺,算是去掉了。
张正书没有像别人一样,很激动,反而是一脸温柔,但又非常严肃地说道:“姝儿,明日起,你不能再到李县去。在张家庄这里,好好养着。要不,我跟官家请个产假,专职在家陪着你。要是你觉得不好,咱们就到汴京城去住。”
“啊?这是为甚么?”曾瑾菡有点不解了。
张正书严肃地把李县的空气污染说了一遍,虽然他很努力地控制污染了,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为了后代着想,张正书也不敢掉以轻心啊!“苏子明的妻子,也在汴京城养胎,不若你也过去?”
曾瑾菡却摇了摇头,心中暗笑张正书过于紧张了。要知道,怀胎了的女子,是要在夫家住着的。要是曾瑾菡回汴梁城,岂不是给人说闲话了?这汴梁城,很明显就是曾瑾菡的娘家所在,这是不合礼仪的。
没有计划生育的宋朝,一切冗兵、冗官、冗费的根源,还是建立在人口膨胀太快的基础上。没办法,之前没有一个朝代像宋朝这样,拥有这么多的人口,拥有这么庞大的市场。这人一多了,粮食就立马紧张了,盐也紧张,甚至铜钱也紧张了。这也是为什么宋朝积弱的缘故了,空有这么多人口,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啊!
一旁的彭元量,看着感慨的赵煦,突然觉得赵煦太累了。一天到晚,都在琢磨着怎么把大宋治理得更好。
赵煦站起身来,突然问道:“彭元量,如果你说,辽国攻破了雁门关,那该如何是好?”
彭元量一愣,完全没想到赵煦会这么问。
“陛下,大宋洪福齐天,辽国不过狄夷,何德何能可以占据中原?小的认为,绝无如此可能!”彭元量确实是不相信的,在正史上,金兵南下之后,怕是很多百姓都不相信,北宋就这么完了。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毁了大量的城池,掳走大量人口和金银财宝,宋人才惊醒过来,原来没有强大的武力,经济再繁荣,也不过是肉案上待宰的肉。
赵煦可没有彭元量这么乐观,他做这个皇帝啊,向来是如履薄冰的。
无他,因为他老爹宋神宗,让大宋跌宕起伏了好一段时间。
为了维稳,高太后和司马光这几个守旧派,又“倒行逆施”,虽说是稳定了局势,但大宋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宋神宗那会要轻松,甚至西夏每年咄咄逼人,赵煦早就怀恨在心了。这不,一亲政赵煦就狠狠教训了一番西夏和吐蕃,只不过这仗是越打越难打了,现在辽国又掺合进来,三国大战之下,形势更是复杂万分。
现在,三国都是内心打鼓,也想就此罢兵不打了。但三国又各自忌惮,西夏忌惮大宋钝刀子割肉,慢慢地把自己磨死;大宋就怕和西夏、辽国同时决战,这就要亲命了,大宋再厉害,也扛不住两国轮流来抡啊!现在这样,还是辽国没出力呢,要是再出力一点,大宋就撑不住了。辽国也怕啊,怕一收兵,大宋就把西夏给占了。有了养马地的大宋,那绝对是辽国的心腹大患,莫大的威胁!
三国各怀鬼胎,现在也算是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大宋现在处于守势,西夏也喘过气来了,磨刀霍霍的准备夺回天都山、横山。
而辽国,因为耶律洪基的身体,暂且鸣金收兵,但还是在雁门关外囤积了重兵。
别看汴梁城现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但看看商贾脸上的愁云就知道了,这大战啊,绝对是一触即发的。
为什么呢?
你想啊,这天底下消息最灵通的是谁?商贾啊,他们中间有走私到私榷的,肯定知道宋辽大战已起。虽说,这榷场还不曾关闭,但谁也说不准啥时候就突然关了对吧?再说了,打仗了,对商贾是最不好的。虽说,有一部分商贾能发战争财,可更多的商贾,货都是砸手里了。所以啊,这天底下最不盼着打仗的,就是商贾了。一打仗,刀兵无眼,兵丁如匪,这都指不定万贯家财都被洗劫了!
所以啊,这明眼人都着急呢,深怕这宋辽和谈,谈不出个结果来。
事实上啊,这还真的谈不出一个结果来。本来嘛,辽国军事讹诈惯了,还想来这么一出,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把钱银也好,面子也罢,统统捞到手中。偏生这一次,大宋学精了,宁可跟你开战,也不妥协。
为啥啊?
因为大宋瞧见胜利的希望了,赵煦瞧见胜利的希望了。要是按照张正书这“毒计”,慢慢地肢解西夏,西夏不出个三五年,保管国内民怨四起。瞧瞧,一个国家连粮食安全都不能保证,百姓都饿着肚子,这能不造反吗?真当天底下的百姓都像阿三那样,任打任骂任欺凌任凭蹂躏都不造反?这也太出奇了吧?
这不,赵煦叹了口气,说道:“彭元量啊,你不懂,现在大宋是如履薄冰啊!”
彭元量当然不明白,若是明白的话,他就是领兵大将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大宋多事之秋的元符三年,总算是临近年关了。
随着驰道的落成,有轨马车这一个新鲜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了大宋百姓的眼界。很多大宋百姓都知晓了,有一个驰道很厉害,能让马匹拉车跑得像飞起来一样。
而张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曾瑾菡怀孕了。
张正书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呆住了。
良久,才握着曾瑾菡的手说道:“你……你有了?”
“嗯!”
曾瑾菡也是刚刚知道的,前几天她食欲不振,有点反胃,张正书又在李县当值,她就让人从汴梁城中请了大夫,赶赴张家庄给她瞧病。这一瞧,好了,整个张家都欢腾了。特别是张根富,差点是跌进张家祠堂里,又哭又笑地给祖宗点香报喜。而张秦氏,则拉着曾瑾菡的手,说一些体己话。这几年来,因为曾瑾菡无所出,张秦氏也着急啊,甚至暗示过张正书几次与曾瑾菡合离了。但张正书每次都装傻扮懵,蒙混过关了。这次曾瑾菡终于怀孕,张秦氏心中那根刺,算是去掉了。
张正书没有像别人一样,很激动,反而是一脸温柔,但又非常严肃地说道:“姝儿,明日起,你不能再到李县去。在张家庄这里,好好养着。要不,我跟官家请个产假,专职在家陪着你。要是你觉得不好,咱们就到汴京城去住。”
“啊?这是为甚么?”曾瑾菡有点不解了。
张正书严肃地把李县的空气污染说了一遍,虽然他很努力地控制污染了,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为了后代着想,张正书也不敢掉以轻心啊!“苏子明的妻子,也在汴京城养胎,不若你也过去?”
曾瑾菡却摇了摇头,心中暗笑张正书过于紧张了。要知道,怀胎了的女子,是要在夫家住着的。要是曾瑾菡回汴梁城,岂不是给人说闲话了?这汴梁城,很明显就是曾瑾菡的娘家所在,这是不合礼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