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缓兵之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5.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时正值酷伏,天气炎热,疫病流行,患腹泻和脚气病的人数众多,严重地影响了战斗力。
各营的将军把伤病的情况报给了诸葛恪,都认为现在情况严重,战况再这么持续下去,对吴军很是不利。
诸葛恪勃然大怒,认为这些将校是故意地怠慢军心,疫病虽有,但远没有他们说他的这般严重,这些将校故意地夸大其辞,不过是为了推卸他们攻城不利的责任。
所以诸葛恪下令,再敢谎报疫病者,一律严惩不贷。
各营的军官畏惧,无人再敢向诸葛恪汇报了。
诸葛恪暗暗得意,这些军官们的小伎俩他岂能看不出来,个个都想找借口来推卸责任,如此整治一番,便没有人再有胆量谎报军情了。
此刻让诸葛恪心忧的,还是一直未曾拿下新城,现在天气炎热,确实不利于作战,但是条件是均等的,吴军受到影响,难道魏军就不受影响吗,要知道城内的守军只有三千多人,同样也有伤亡也有减员,相比之下,吴军兵多势众,受到的影响应该较少,但是围城战从五月打到了八月,连续进攻了快三个月了,却始终拿不下新城来,这岂不让诸葛恪心忧如焚。
诸葛恪思量许久,认为拿不下新城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城池坚固守军顽强,而是吴军诸将校不尽力的原因,他们找来各个借口搪塞,为他们的不做为做挡箭牌。
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太纵容了,照这个样子,根本就不可能拿下新城。
于是诸葛恪将各营的将军校尉召集起来,给他们下达了死命令,十天之内,拿不下新城,立斩无赦。
吴军众将皆是一脸的苦相,并非他们不尽力,而是现在吴军的伤病太多,士卒疲惫,军心涣散,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个时候去攻城,能攻破才怪。
但是诸葛恪的命令又不容违抗,不得已,众将也只能从各营之中挑选未曾患病的士兵,组成敢死队,对新城发起了新的一轮强攻。
战况进行的相当激烈,新城的城墙遭到了严重破坏,吴军奋力进攻,守军力渐不支,眼看着城池行将陷落,守将张特心生一计,于是从城上扔下一封信,向吴军求和。
吴军士兵拾到这封信之后同,很快就将书信交给了诸葛恪,诸葛恪拆信之后一看,哈哈大笑道:“魏军已是强弩之末,现在坚持不下去了,想来投降,也罢,如此甚好,传令下去,暂停进攻,准许张特出城投降。”
张特没有亲自出来,只是派了一个使者,前来会见诸葛恪,对诸葛恪道:“张将军也并非是不愿意投降,而是张将军的亲属都在洛阳,如果张将军投降的话,那么家人必受诛连,按魏国的律法,围城百日而救兵未至者,虽然守军投降,但家属亦不治罪,所以张将军才坚持至今。如今吴国大军围城已有九十余日,城中士卒死亡大半,早已无力坚守,但如果太傅执意继续强攻的话,为保家人无虞,守军诸将士也只有血战到底。如果太傅肯暂停进攻,到了百日之期,张将军必亲自打开城门,迎候太傅入城。这是张将军的印绶,愿交予太傅,以此为凭。”
魏律之中也确有围城百日无援降者无罪的规定,诸葛恪倒也没有怀疑张特的诚意,反正吴军已经是围攻新城九十余天了,也不差那三五天,如果张特真能举城而降的话,倒也省事了。
于是诸葛恪对使者道:“你回去告诉张将军,他之所请本太傅准了,待满百日,本太傅必亲往新城,迎侯张将军归降。”遂不收张特的印绶,放使者回了新城。
使者回去之后,禀报了张特,张特大笑道:“诸葛恪中计也!”
张特所使的,确实是缓兵之计,连续地交战了九十多天,新城的状况确实是不太乐观,战斗人员伤亡减半,城池防御设施残破,如果任由吴军继续地发起强攻,恐怕新城真得守不住了。
所以张特才想到了这个办法,用百日才能投降这点来迷惑诸葛恪,令其暂停进攻,张特则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抓紧修缮城池,加强防御。
材料不够,张特下令拆除城内的房屋,用拆下来的砖石木料来填补城池的缺口,多余的材料也可以用作滚木擂石。
为了防备吴军发现,张特下令只在每天夜里修补城墙,白天则是偃旗息鼓,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迷惑吴军了。
转眼百日之期已至,诸葛恪亲自率兵赶到了新城城下,本以为张特会打开城门,出城归降,但等了半天,却发现一点动静也没有。诸葛恪刚准备派人上前去交涉,没想到城上一声呐喊,魏军一齐涌上城头,张特在城上冲着诸葛恪大喝道:“某生乃魏人,死乃魏鬼,岂可降吴狗乎?”
诸葛恪这时才发现中计了,顿时是恼羞成怒,下令吴军发起强攻,誓要将张特碎尸万段。
张特下令放箭,顿时城上箭如雨下,吴军伤亡惨重。
几天休战,给了魏军充分的喘息之机,不但新城破损城防修缮好了,而且疲惫的士卒也恢复了斗志,虽然守军人员减半,但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那怕吴军的攻势再凶猛,也始终无法突破新城的城防,攻上城头。
诸葛恪气得肺都炸了,他自诩聪明盖世,计谋无双,但一辈子打雁,临了却被雁给啄了眼,张特摆明了使得就是缓兵之计,但自己一时不察,竟然上当了,本来新城已经是唾手可得,结果暂停了几天,给了张特喘息之机,现在新城的防御工事重新构筑,吴军岂不又要重头来打,以目前吴军疲惫的状况,想要拿下新城,何其之难?
而就在新城战况陷入胶着之时,司马师已经布署好了反击的计划,他派司马昭率中军五万,南下淮南,又令征南将军王昶,兵出六安,魏军从北面和西面,两路驰援新城。
其时正值酷伏,天气炎热,疫病流行,患腹泻和脚气病的人数众多,严重地影响了战斗力。
各营的将军把伤病的情况报给了诸葛恪,都认为现在情况严重,战况再这么持续下去,对吴军很是不利。
诸葛恪勃然大怒,认为这些将校是故意地怠慢军心,疫病虽有,但远没有他们说他的这般严重,这些将校故意地夸大其辞,不过是为了推卸他们攻城不利的责任。
所以诸葛恪下令,再敢谎报疫病者,一律严惩不贷。
各营的军官畏惧,无人再敢向诸葛恪汇报了。
诸葛恪暗暗得意,这些军官们的小伎俩他岂能看不出来,个个都想找借口来推卸责任,如此整治一番,便没有人再有胆量谎报军情了。
此刻让诸葛恪心忧的,还是一直未曾拿下新城,现在天气炎热,确实不利于作战,但是条件是均等的,吴军受到影响,难道魏军就不受影响吗,要知道城内的守军只有三千多人,同样也有伤亡也有减员,相比之下,吴军兵多势众,受到的影响应该较少,但是围城战从五月打到了八月,连续进攻了快三个月了,却始终拿不下新城来,这岂不让诸葛恪心忧如焚。
诸葛恪思量许久,认为拿不下新城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城池坚固守军顽强,而是吴军诸将校不尽力的原因,他们找来各个借口搪塞,为他们的不做为做挡箭牌。
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太纵容了,照这个样子,根本就不可能拿下新城。
于是诸葛恪将各营的将军校尉召集起来,给他们下达了死命令,十天之内,拿不下新城,立斩无赦。
吴军众将皆是一脸的苦相,并非他们不尽力,而是现在吴军的伤病太多,士卒疲惫,军心涣散,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个时候去攻城,能攻破才怪。
但是诸葛恪的命令又不容违抗,不得已,众将也只能从各营之中挑选未曾患病的士兵,组成敢死队,对新城发起了新的一轮强攻。
战况进行的相当激烈,新城的城墙遭到了严重破坏,吴军奋力进攻,守军力渐不支,眼看着城池行将陷落,守将张特心生一计,于是从城上扔下一封信,向吴军求和。
吴军士兵拾到这封信之后同,很快就将书信交给了诸葛恪,诸葛恪拆信之后一看,哈哈大笑道:“魏军已是强弩之末,现在坚持不下去了,想来投降,也罢,如此甚好,传令下去,暂停进攻,准许张特出城投降。”
张特没有亲自出来,只是派了一个使者,前来会见诸葛恪,对诸葛恪道:“张将军也并非是不愿意投降,而是张将军的亲属都在洛阳,如果张将军投降的话,那么家人必受诛连,按魏国的律法,围城百日而救兵未至者,虽然守军投降,但家属亦不治罪,所以张将军才坚持至今。如今吴国大军围城已有九十余日,城中士卒死亡大半,早已无力坚守,但如果太傅执意继续强攻的话,为保家人无虞,守军诸将士也只有血战到底。如果太傅肯暂停进攻,到了百日之期,张将军必亲自打开城门,迎候太傅入城。这是张将军的印绶,愿交予太傅,以此为凭。”
魏律之中也确有围城百日无援降者无罪的规定,诸葛恪倒也没有怀疑张特的诚意,反正吴军已经是围攻新城九十余天了,也不差那三五天,如果张特真能举城而降的话,倒也省事了。
于是诸葛恪对使者道:“你回去告诉张将军,他之所请本太傅准了,待满百日,本太傅必亲往新城,迎侯张将军归降。”遂不收张特的印绶,放使者回了新城。
使者回去之后,禀报了张特,张特大笑道:“诸葛恪中计也!”
张特所使的,确实是缓兵之计,连续地交战了九十多天,新城的状况确实是不太乐观,战斗人员伤亡减半,城池防御设施残破,如果任由吴军继续地发起强攻,恐怕新城真得守不住了。
所以张特才想到了这个办法,用百日才能投降这点来迷惑诸葛恪,令其暂停进攻,张特则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抓紧修缮城池,加强防御。
材料不够,张特下令拆除城内的房屋,用拆下来的砖石木料来填补城池的缺口,多余的材料也可以用作滚木擂石。
为了防备吴军发现,张特下令只在每天夜里修补城墙,白天则是偃旗息鼓,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迷惑吴军了。
转眼百日之期已至,诸葛恪亲自率兵赶到了新城城下,本以为张特会打开城门,出城归降,但等了半天,却发现一点动静也没有。诸葛恪刚准备派人上前去交涉,没想到城上一声呐喊,魏军一齐涌上城头,张特在城上冲着诸葛恪大喝道:“某生乃魏人,死乃魏鬼,岂可降吴狗乎?”
诸葛恪这时才发现中计了,顿时是恼羞成怒,下令吴军发起强攻,誓要将张特碎尸万段。
张特下令放箭,顿时城上箭如雨下,吴军伤亡惨重。
几天休战,给了魏军充分的喘息之机,不但新城破损城防修缮好了,而且疲惫的士卒也恢复了斗志,虽然守军人员减半,但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那怕吴军的攻势再凶猛,也始终无法突破新城的城防,攻上城头。
诸葛恪气得肺都炸了,他自诩聪明盖世,计谋无双,但一辈子打雁,临了却被雁给啄了眼,张特摆明了使得就是缓兵之计,但自己一时不察,竟然上当了,本来新城已经是唾手可得,结果暂停了几天,给了张特喘息之机,现在新城的防御工事重新构筑,吴军岂不又要重头来打,以目前吴军疲惫的状况,想要拿下新城,何其之难?
而就在新城战况陷入胶着之时,司马师已经布署好了反击的计划,他派司马昭率中军五万,南下淮南,又令征南将军王昶,兵出六安,魏军从北面和西面,两路驰援新城。